张飞之死,猛将末路,令人嗟叹
张飞,三国时期蜀汉的猛将,其勇猛之名威震天下,在那个英雄辈出的乱世,张飞凭借着万夫不当之勇,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为蜀汉政权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这位勇猛无比的将军,最终却未能马革裹尸,而是死于小人之手,其结局实在令人唏嘘,张飞究竟是怎么死的呢?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与教训呢?
张飞之死,直接原因是被其麾下将领张达、范强所刺杀,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后被东吴所杀,这一噩耗让张飞悲痛欲绝,张飞与关羽情同手足,听闻兄长遇害,报仇雪恨的念头在他心中如熊熊烈火般燃烧,为了能尽快出兵伐吴,给关羽报仇,张飞下令军中在三日内置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
帐下两员末将张达、范强面有难色,向张飞禀告:“白旗白甲,一时无可措置,须宽限才可以。”张飞本就心急如焚,听闻此言,顿时大怒,将二人绑在树上,各鞭背五十下,打完之后,张飞手指二人,恶狠狠地说道:“来日俱要完备!若违了限,即杀汝二人示众!”这一顿鞭打,让张达、范强心怀怨恨,也为张飞的死埋下了祸根。
被打得皮开肉绽的张达和范强深知,按照张飞的命令,根本无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筹备好白旗白甲,届时必定性命不保,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下手为强,二人决定铤而走险,在当晚潜入张飞的营帐,此时的张飞,因报仇心切,又鞭打了部下,心情烦躁,喝了不少酒,正沉睡在营帐之中,张飞睡觉时从不闭眼,这一特征本是他威慑敌人的利器,然而此刻却让张达、范强误以为他醒着,吓得二人差点转身就跑,但仔细一看,张飞鼾声如雷,他们才壮起胆子,靠近张飞,抽出短刀,将张飞杀害,随后,二人割下张飞的首级,投奔东吴而去。
张飞之死,看似是死于张达、范强的刺杀,实则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张飞性格暴躁,对待部下过于严苛,他勇猛有余,而谋略和驭下之道不足,平日里,他就经常打骂士兵,部下们对他既敬畏又惧怕,在关羽死后,他报仇心切,更是将这种暴躁的性格发挥到了极致,完全不顾及实际情况,强行要求部下在短时间内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无疑是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
张飞缺乏对身边人的防范意识,他自恃勇猛,认为无人敢对他不利,却忽视了身边潜在的危险,在下令鞭打张达、范强之后,他没有考虑到二人可能会心生怨恨,做出极端之事,他在睡觉时毫无防备,营帐的守卫也未能尽职,这才让张达、范强有了可乘之机。
从张飞之死,我们可以得到诸多启示,对于领导者而言,要懂得驭下之道,恩威并施,不能仅仅凭借权势和威严去压制下属,还要关心他们的实际困难,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和信任,否则,一旦下属心生不满,很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无论身处何种地位,都不能掉以轻心,要时刻保持警惕,对潜在的危险有敏锐的洞察力。
张飞之死,是三国历史上的一个悲剧,这位勇猛的将军,没有战死在与敌人厮杀的战场上,却倒在了自己人的刀下,他的死,不仅让蜀汉失去了一员猛将,也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感慨与思考,我们在感叹张飞勇猛的同时,也为他的悲惨结局而惋惜,希望从他的故事中,我们能够汲取教训,在生活和工作中避免重蹈他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