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之耳,不断有人质疑满江红?

2023-10-29 22:07:05 106阅读

黄龙之耳,不断有人质疑满江红?

岳飞两首《满江红》外加一首《小重山》,赚尽了历史的喝彩声。但始终有一种声音,认为著名的《满江红•怒发冲冠》的作者不是岳飞。当然,主流声音还是认可岳飞是《满江红•怒发冲冠》的作者。

从岳飞写下这首词的十二世纪,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近八百年就几乎没有怀疑派。第一个怀疑派,是浙江学者余嘉锡。作为治学严谨的大学者,余嘉锡怀疑这首词也有他的根据。余嘉锡说这首词如果是岳飞写的,早在岳飞生活的南宋以及元朝就应该流行,但这首词却是明嘉靖内阁成员徐阶编撰的《岳武穆遗文》中刨出来的。时间是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岳飞死了多少年了?

黄龙之耳,不断有人质疑满江红?

还有一位著名的怀疑派,就是近代学才夏承焘。他的理由是:岳飞终生和金朝作战,根本不可能去考虑偏安西北的西夏。那么,这首词里就不应该出现位于西北的“踏破贺兰山缺”的词句。

另外,岳飞的孙子岳珂在编撰《金陀粹编》时,并没有收录祖父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有人认为这是不合常理的。

但是,认可派的理由也非常充分。

唐圭璋说《金陀粹编》是没提到《满江红•怒发冲冠》,可也没提到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可但是,与岳飞同期或稍后的南宋书法家,有很多人写过《满江红•遥望中原》,这就能证明岳珂不提《满江红•怒发冲冠》是符合情理的。

对于夏承焘说的“踏破贺兰山缺”,有两种反对意见。一是认为所谓“踏破贺兰山”只是文学上的借用手法,不是实指西北的贺兰山脉。这一派还提出辛弃疾一生也是抗金,但他的词中也有不少西北景象,比如“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金朝在正北,辛弃疾在西北洗什么胡沙呢。

二是认为岳飞所说的贺兰山,不是西北的贺兰山,而是位于抗金北上必经之地的河北。河北磁县也有一个贺兰山,相传岳飞曾率宋军驻扎在这里练兵。如果词中的贺兰山指的是河北贺兰山,那就能解释得通了。

除了对《满江红•怒发冲冠》作者的争议,还有一个争议,就是版本问题。也就是说,你现在所看到的这首词,是被后人改动过的。

这首《满江红》是岳飞写给友人祝允哲的,小题是《与祝允哲述怀》。原词是:怒发冲冠,想当日、身亲行列。实能是、南征北战,军声激烈。百里山河归掌握,一统士卒捣巢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励臣节。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金城门闑。本欲饥餐胡虏肉,常怀渴饮匈奴血。偕君行,依旧奠家邦,解郁结。

看看,有很多地方不一样吧。

祝允哲也是才子,和了一首《满江红•和岳元帅述怀》,原词是:仗尔雄武、鼓励气、震惊胡羯。披金甲、鹰扬虎奋,耿忠炳节。五国城中迎二帝,雁门关外捉金兀。恨我生,手无缚鸡力、徒劳说。伤往事、心难歇;念异日、情应竭。握神矛、痛入贺兰山窟。万世功名归河汉,半生心进付云月。望将军、扬荡登金銮,朝天阙。

看明白了吧,岳飞原词中其实是没有贺兰山的,祝词里才提到贺兰山,但也是文学上的借代手法。

后世学者认为,现在流行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应该是岳飞之后、徐阶之前的文人,把岳词和祝词进行混编,捏进一个模子里的。

原版的岳词以及祝词,事实上是1986年才在浙江祝氏族谱中发现的。对于这两首词,学者观点也不一样,有人认为这两首词都不是南宋时的作品。不管怎么说,祝允哲这个人是有的,还是忠义之士。岳飞蒙冤下狱,祝允哲上表,说愿意以全家70口性命,保岳飞绝无反心。祝允哲在被贬外放的路上,得到岳飞遇害的噩耗,祝允哲悲痛万分,几日后含恨离世。

汉武帝消灭匈奴的真正动机是什么?

对于汉武帝为何启动汉匈百年大战的大幕,非要消灭匈奴的真正动机,历来有很多说法,“穷兵黩武,好大喜功”的说法有之,“雄才大略、文治武功”的说法有之……其实,汉武帝在55岁那年已明确指出自己消灭匈奴的动机。

1、汉武帝:我是在学齐襄公的春秋大义

用汉武帝自己的说法,启动汉匈百年大战不过是在向齐襄公学习,“高皇帝遗朕平城之忧,高后时单于书绝悖逆。昔齐襄公复九世之雠,春秋大之。”这番话是太初四年也就是汉武帝55岁时所说。当时,贰师将军李广利已攻破大宛,杀了大宛王凯旋。

在这段话中,汉武帝提到了三段往事,分别是“高皇帝平城留恨”、“高后被匈奴单于写信戏弄”、“齐襄公报九世之仇”。

高皇帝指汉高祖刘邦。汉国初立,刘邦曾与匈奴有过一战,单于冒顿设计,引汉军深入大漠,在平城以40万精锐骑兵,围困刘邦于白登山7天。最终,刘邦采用陈平的计策,以重礼贿于阏氏,才得以脱身。随后又采用娄敬的策略,与匈奴和亲结盟。

高后指吕太后。这里是说刘邦死后,冒顿曾写信给吕太后“求婚”。大意是你丈夫死了,空闺难守,我们孤男寡女可结成一家,这是多快乐的事啊!吕太后则回信说我是老太婆了,无法亲自侍奉正值盛年的大单于,特献美女30名、锦帛10万匹,精米80万斛,美酒百石,请大单于笑纳。

齐襄公报九世仇是说,齐哀公当政齐国时,周天子听信纪侯诽谤,用大鼎把齐哀公煮死。而齐襄公继位后伐纪,纪国被灭。《春秋公羊传》称到齐襄公已过去九世,“九世犹可以复雠乎?虽百世可也。”九世仇也能报了吗?当然,即使百世的仇也能报。

汉武帝认为自己应该学习齐襄公报九世之仇的“春秋大之”,为汉高祖刘邦、吕太后一血前仇。在汉武帝眼里,匈奴所带给汉朝的是国耻也是家仇,不能不报。

2、匈奴已成了汉朝叛将的联军

匈奴崛起正逢秦末战乱,秦国长城防线瓦解,一统大漠的单于冒顿拥有“控弦之士30余万”,有拉弓射箭的骑兵部队30余万人。强大的匈奴成了汉朝叛将的联军,先是韩王信因担心被刘邦诛杀,在马邑投降匈奴,与匈奴联军共同攻打太原。

正是为了征讨韩王信,才有了刘邦平城被围困、被迫与匈奴和亲的后事。后来,汉将陈豨谋反,又投奔匈奴,与韩王信合谋侵犯代郡、雁门和云中郡等。燕王卢绾造反也是这个路数,侵犯上谷以东。史载,因不断有汉将投降,匈奴与叛将、叛军联合常对汉朝进行侵扰、劫夺军事行动。

刘邦立国后,为确保刘氏江山的稳固,剪除非刘姓王,对功臣大开杀戒。诸多开国汉将走投无路中,只好纷纷投奔匈奴。这些人借助匈奴的力量向刘邦讨要说法,匈奴自然也乐意借机劫掠一番,发一笔横财。

更重要的是,汉景帝时,吴楚七国叛乱,赵王刘遂曾暗中与匈奴联络,与匈奴达成联军作战的计划,只是因为后来汉军迅速攻破赵国,匈奴的入侵计划才没能实施。

试想:在汉朝的身边始终有这么一个强大的敌人,不仅要和亲、送礼,还要小心提防时不时会有人去反叛投奔,并借助匈奴的军队回来侵扰、劫夺,汉武帝如何能容忍?

3、匈奴傲慢无礼、反复无常是汉朝心头之患

按照最初的想法,汉匈和亲、成为兄弟之国,两国至少应该和睦相处,但事实完全相反。逐草而居,游牧为生的匈奴更习惯掠夺农耕民族,这是他们的天性。从汉高祖开始,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每年都要奉送给棉、缯、酒、米。

而“匈奴日已骄,岁入边,杀略人民畜产甚多,云中、辽东最甚,至代郡万余人。”在汉朝人眼里,匈奴毫无信义可言,盟约等根本起不到约束作用,是“一头养不熟的狗”。除了动不动以武力威胁,一言不合就出兵犯边之外,匈奴还十分傲慢无礼。

汉文帝时,匈奴借投降汉使中行说的嘴称:“嗟土室之人,顾无多辞,令喋喋而佔佔,冠固何当?”唉!你们这些有土石房子可住的汉人,别啰嗦了,喋喋不休有什么用,以为戴上帽子就了不起吗?

还对汉朝使者说:“无多言,顾汉所输匈奴缯絮米糵,令其量中,必善美而己矣,何以为言乎?且所给备善则已;不备,苦恶,则候秋孰,以骑驰蹂而稼穑耳。”别废话,想着你们汉朝送给匈奴的缯絮米蘖,一定要量足、质好就可以了,何必多说?供上来的东西要数量够、质量好,如果达不到标准,很粗劣,庄稼成熟时,就等着匈奴骑马冲杀践踏那些成熟待收的庄稼吧。”

4、吕太后、汉文帝都曾想对匈奴开战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直到汉武帝时,汉朝才敢对匈奴说“不”,其实并非如此。刘邦平城留恨,至死没敢再动刀兵。刘邦死后,单于冒顿给吕太后写了具有挑衅、戏弄意味的那封信,吕太后读后大怒,计划发兵攻打匈奴。

当时的汉朝国力仍十分虚弱,大臣上朝所驾车马,竟找不到4匹同样毛色的马来。因此众将劝说:“当初,凭着高帝的武功和胆识,尚且被匈奴围困在平城。如今谁具备高帝的雄才大略?”吕太后斟酌再三,只好咽下被戏弄的苦果,放弃开战打算,与匈奴和亲。

汉文帝时,汉朝国力已全面恢复,汉朝也曾计划对匈奴开战。汉文帝即位的次年,单于冒顿写来一封信,大意内容如下:

匈奴右贤王受汉将侮辱,与汉军开战,匈奴与汉朝亲密关系被损害。匈奴派使者入长安送信说明情况被扣留,汉使也不来匈奴。我惩罚右贤王,让他攻打月氏,灭了月氏,把反抗的人全部杀死,降服了百姓。还平定楼兰、乌孙等26个国家。大漠所有善于弯弓射箭的人已成一家。北方安定,我们愿意和汉朝停战,恢复条约,世代和平安乐。我们派全都送来书信,献骆驼一匹、战马二匹、驾车之马八匹。皇帝如果不希望匈奴靠近汉朝边塞,我就让兵士和百姓远离。使者到达后,请即刻让他回来复命。

这封写得绵里藏刀,看似恭敬实则杀机暗伏。果然,汉文帝也读出了这封信背后的潜台词。匈奴使者的信送到后,汉文帝让大臣商议是开战,还是继续和亲。

最终,汉文帝和大臣们认为:“匈奴刚打败月氏,士气正旺盛,我们再起不能开战。况且侥幸得胜,得到的都是低洼的盐碱地,无法耕种和居住。因此只有和亲对我们是有利的。”汉朝答应了匈奴的请求。

在汉文帝十四年,面对匈奴的侵扰、劫夺,汉文帝以中尉周舍、郎中令张武做将军,动用千辆兵车、10万骑兵驻守长安。还任命卢卿、魏遬、周灶、张相如做大将军,董赤做前将军准备发兵攻打匈奴。最终,双方以和亲结束对峙。

在汉文帝后元四年,军臣单于主动断绝和亲,派出3万骑兵大举侵扰、劫夺上郡和云中郡。汉文帝派张武等人驻军北地、句注,飞口。又令周亚夫等人率兵驻守长安细柳、棘门、霸上。数月后汉朝大军来到边境,匈奴却远远离开,两军大战再次作罢。

汉武帝肯定是熟知这些历史事件的,也深知匈奴外患不除,汉朝子孙后代将一直遭受边疆威胁的局面。与其一味和亲、示好,不如痛下决心,全面剪除大患。所以,王恢提出马邑之谋后,汉武帝终于下定开战的决心。

卫青、李广、霍去病、窦宪、陈汤……于是,一颗颗璀璨的汉朝将星横空出世,留下一页页令后世追忆、仰望的历史故事。

图据网络,文为指动济南原创,转载请注明

如果你有一次机会穿越到动漫漫画里当主角?

我会穿越到(魁拔3战神崛起)去演魁拔。

(很经典的一句台词:神圣兽国、遊尾郡、窝窝乡、独行族妖侠——蛮吉)

你看过的最好看的长篇鬼子动漫是什么?

最好看得长篇鬼子动漫是什么?

《火影》?显然不是,粉丝也会诟病他得后期,但是这绝对是经典。

《死神》?显然不是,要是突然烂尾或许有机会,但是烂尾已经是既定事实,但是绝对也是经典。

《海贼王》?整体非常不错,三大民工漫还没走完结的一部,但是现在剧情有点暴走,毛病逐渐显露了。不过在这之前被诟病最多的就是拖了。

《柯南》?青山刚昌似乎有点黔驴技穷了。

《龙珠》?z之后的作品影响了整体风评吧。

《银魂》?常常忽悠观众完结,屡试不爽,但是这不是问题,只是故事规模差一点?

《圣斗士》?基本知识成为了80,90后之间的佳话了,而现在年轻人根本看不上这部作品了。但是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

但是虽然以上作品都有毛病可寻,但是又有哪些动漫作品能够超越这些?根本找不出来。

下面我就说三部我眼中最好得长篇吧:《灌篮高手》《犬夜叉》《JOJO的奇妙冒险》。

灌篮高手

童年经典,地位和《圣斗士星矢》不相上下得作品,热血友情成长,就一直围绕着这么一部动漫。而全国大赛的没有动画化,始终是SD迷们的遗憾。

但是里面所有的比赛,都可以说是90后80后们得青春代名词吧。有过后悔,有过遗憾,但是路始终要向前走,而晴子永远是邻家女孩,不会嫁给樱木,也不会嫁给流川枫。

犬夜叉

接下来要说的就是高桥留美子的《犬夜叉》,几乎没有差评的动漫。故事真的安排得恰到好处,无论是爱情,还是冒险。

但是大家更加注意的其实还是爱情线上发生得故事,最多讨论得还是犬夜叉桔梗以及日暮戈薇之间得三角关系吧。

讲道理,这部动漫的人设也都非常的赞,桔梗,永远都是我的女神。

JOJO的奇妙冒险

《Jojo》是我一直在狂吹的,而目前新番也正在播出第五季。讲道理,这部番的故事是真的热血,逻辑调理非常强,是主角光环最弱的热血动漫了。战斗基本靠脑子,没有无脑的热血。

有的就是各种无止境的反转,高能根本无法停下来的番。

就说这么些吧。

有个成语叫什么什么黄龙?

直捣黄龙zhí dǎo huáng lóng[释义]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现泛指敌人腹地。[语出] 元·脱脱等《宋史·岳飞传》:“飞大喜;语其下曰:‘今番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近义] 身入虎穴[用法] 一般作主语。[结构] 动宾式。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