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英雄合击,你们怎么看待热血传奇这个游戏?
变态英雄合击,你们怎么看待热血传奇这个游戏?
传奇毕竟是传奇,首先,热血传奇这款游戏的IP太过经典。这款游戏于2001年上市,距今已经十几个年头,现在已经很少看到人玩这款游戏了,但是在当时,这款游戏可是不亚于英雄联盟的存在,当时国内网吧也是刚起步,想想在那样的年代热血传奇霸占各个网吧,可谓盛大空前。有了这样一个非凡的出身背景,这款游戏能经历十几载岁月依然活跃于当下,现在能玩到这款游戏,实属不易,所以你还会看到有一部分人在玩传奇。
有了上文的游戏背景铺垫,所以这款老游戏不缺玩家,只是玩家年龄层不是当下年轻人,换句话说,当年的传奇玩家都长大了,不再是毛毛愣愣的小伙子了,经过岁月的洗礼变成了中年大叔,他们有的功名成就,有的有权有名,成为社会中的中高层存在,他们并没有抛弃传奇,有些人依然玩着,好多人不解,现在别说国内游戏,国外游戏都一大堆,谁还玩这老游戏。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的人不去玩更好玩的英雄联盟,吃鸡等游戏,偏偏要玩这款2D画风,甚至有点粗制滥造的游戏。原因并不难想,现在游戏内容更丰富,玩法更是五花八门,比较适合年轻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堆花里胡哨的,那些玩老游戏的并不喜欢这样五光十色的界面,也不想去了解玩法和操作,可能这就是代沟吧。
虾载以下传奇游戏嗖徽信公综号-新手游公布一、烈焰合击版本传奇手游截图
二、老凌月经典版本传奇手游截图
三、虎威主宰皓月版本传奇手游截图
想开个176的传奇私服?
你想开服,你就要先确定自己想开什么版本的,很多新手GM在选版本的时候比较头疼,因为传奇版本库有上万个版本,如果每个版本都想开,那就真不要开了,其次你想每个版本让人家给你架好测试,更是不可能,所以大家在选版本的时候最好选自己平常玩的类型或者熟悉的版本。
比如你平常玩1.76的版本,那么你就选1.76的版本,如果你不会玩微变或没玩过微变,你去选择微变版本就欠妥了,因为你对微变不熟悉,你只对76熟悉,如果游戏有什么要改动,或者哪里有问题,你完全测试不出来。
开1.76版本的服可以参考一下《龙门神途》这个版本做的真的是很适合传奇玩家玩的,游戏还原了复古的画风,而且游戏内是无商城的。也没有任何的充值系统。
开服还要保证不是像很多的那种快餐服似的,一味的开新区,这样的结果就是会导致游戏没人玩,《龙门神途》这个服1年也才3个区。玩这样的服才有保障。
好色的赵光义为何会射死貌美的花蕊夫人?
一日,赵匡胤与弟弟赵光义打猎时,赵光义一箭将赵匡胤的爱妃花蕊夫人射死。众人大惊,赵光义抱着皇帝的大腿痛哭道:“臣弟误杀陛下爱妃罪该万死。”赵匡胤冷冷道:“莫要装模作样,你的心思朕岂会不知。”碍于赵光义在朝中的地位,赵匡胤并未处罚他。
一历史上有记载的花蕊夫人有三人,一个是前蜀高祖的妃子,一个是南唐主李煜的宫人,还有一个则是后蜀主孟昶的妃子,也就是这个篇章的女主角。
关于她的身世,史料中也有两种记载,一种说法是说她姓费,是一名歌姬,因为出色的容貌,被选人了孟昶的后宫里。
另一种说法,则说她姓徐,后来有学者考证出,她跟前蜀的花蕊夫人出自同一个家族,两人是姑侄。
关于她所处的朝代背景一五代十国的后蜀,实在没有什么名气,这是一个只存在了三十多年的割据政权。五代十国,听起来就令人头疼不已,看这四个字,仿佛经历了漫长的时光,实际上只有七十多年。
而在这七十多年里,中原前后更迭了五个王朝,环绕中原地区则出现了十个割据政权,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纷杂。
世人之所以记住了后蜀,最大的功臣就是花蕊夫人,但根本原因并不是因为她那颇为梦幻的经历,而是因为她的一首诗一《述国亡诗》!
话说,后蜀末代皇帝孟昶在成为皇帝之前,可能根本没想过有这么一天。他的父亲孟知祥本来只是后唐的一个大臣,机缘巧合下才建立了后蜀。
不过孟知祥还算努力,孟昶继位后也兢兢业业了一段时间,加上中原的王朝自顾不暇,后蜀国内一片太平,五谷丰登,欣欣向荣。
孟昶是个懂得享乐的人,据说他在摩诃池上建造了一座水晶宫殿,作为避暑之用。窗上镶嵌珊瑚,碧玉铺路,宫殿的廊柱不是楠木就是沉香,墙壁之间以琉璃镶嵌,宫内摆满了夜明珠。
孟昶的皇宫里,美人众多,他广征了蜀地各处来的美女,花蕊夫人就是其中之一,被封作贵妃,也是宫中最得宠的女人。
为了花蕊夫人的喜好,孟昶在成都种满了牡丹和芙蓉,四处搜寻了优良品种,又在宫中修了“牡丹苑”。两人经常在牡丹花的围绕下,大设酒宴,请人来一起赏花。
两人平日的生活,基本就是赏花、办宴会、看歌舞,过得非常有情调。花蕊夫人很有生活情趣,她担心孟昶吃腻了那些菜肴,就别出心裁地改善了一番,比如说“酒骨糟”这道菜,就是她的改良之作。
偶尔有了空闲,花蕊夫人还会陪着孟昶挑选美人,把后宫的女人们召集到一起,挑选顺眼的给加封位号。
对于两人来说,这是一种情趣和游戏,花蕊夫人也不会嫉妒,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她的地位没人可以撼动,另外是她自小被培养成了封建礼教下的标准女性。
有一个晚上,孟昶喝醉了,和花蕊夫人并肩坐在阁楼里,相互依偎。天边满是星光,底下则是水波荡漾的摩诃池。借着酒兴,花蕊夫人提议让孟昶填词,孟昶令人准备了纸笔,当即填了一首《玉楼春》。
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一点月窥人,倚枕钗横云鬓乱。
起来琼户启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
词里描绘皇帝和妃子的后宫生活,感慨了这般良辰美景终究会有尽头,可谓是一语成谶!
二就在孟昶沉溺享乐时,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赵匡胤立志于统一全国,先后灭了荆南、武平,随后视线转向后蜀,浩浩荡荡的北宋大军直攻而来。
后蜀情况十分危急,然而孟昶却粉饰太平,也不愿意让女人操心这些事情,所以后宫妃嫔对国难当头的现状一无所知,只有花蕊夫人隐隐感觉到了一些不妥。
花蕊夫人虽然不懂政治,但知道历史上那些一代雄主是什么样的气象,也知道班婕好、樊姬劝谏的例子。所以,当见到孟昶一直沉溺享乐,花蕊夫人内心深处非常担忧,多次劝说他要励精图治,不过都被孟昶三言两语打发了过去。
花蕊夫人对此束手无策,而且自古以来,都有后宫不得干政的规定,她没有获取最新消息的途径,拥有的只有君王的宠爱和后宫里那一方天地,很难知道前线究竟发生了什么。因此,孟昶告诉她没问题,她可能就真的放下了心。
虽然不否认孟昶的一片心意,他希望她能无忧无虑,不用去烦恼那些“男儿家”的事情,希望自己能像个避风港一样,为女人们遮挡住风雨。然而,大厦将倾时,至少要让花蕊夫人知道这些“风雨”究竟是什么吧?
不管花蕊夫人是选择逃避,抑或是选择勇敢面对,都需要她自己去选择,而不是被蒙在鼓里,对所有的状况以及即将到来的事情一无所知,只能无比被动地去承受。
试着想一下,花蕊夫人的身份地位,已经是封建社会的女人所能到达的最高点,连她都如此,更何况那些普通人呢?
所以我们难免会为那些身处在乱世中的可怜女人扼腕叹息。
比如“五胡乱华”时,那些被当作粮食的女人;比如“靖康之耻”时,那些被当成物资送给金军的女人,以及被当作赔款的女人;比如被昏庸的君王拖累,莫名其妙背了个黑锅的女人。这些其实只是古代社会的冰山一角,如果要说得更细一点,可以具象化到某一个人的身上,那就是柔福帝姬、宣华夫人,甚至杨玉环等。
就拿柔福帝姬来说,她就是这种社会风气之下的受害者,很有代表性。
“靖康之耻”时,她作为北宋皇室成员被金军带回了金国,后来被扔进了浣衣院中。这个浣衣院,一是作为处罚女人的劳动场所,二是作为让金国贵族寻欢作乐之地。
后来,柔福帝姬侥幸逃回南宋,本以为能松一口气,以后等候她的是静好的岁月,没想到,最后等来了亲人的背后一刀。
几年后,宋高宗赵构,从金国赎回了自己的母亲韦太后。韦太后曾经在浣衣院生活过,被金人作为重点对象凌辱过,而柔福帝姬是她这段难堪岁月的见证人。
因此,韦太后发现柔福帝姬逃回来后,立刻指出她是假冒的。一个是亲生母亲,另一个是不熟的异母妹妹,孰轻孰重?赵构很快做出选择,将柔福帝姬斩首示众。
每次想起柔福帝姬的名字,我都忍不住嗟叹,她先是为北宋当权者的政治错误买了单,最后又为南宋皇室成员的名声买了单。
这个说得有些远了,但我们通过她可以看出,一个没有选择权的女人有多么凄惨,她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哪怕最后被放过,也必须一辈子谨言慎行。
话说回来,孟昶真的不清楚情况危急吗?未必。后蜀占据着地理要势,高山险阻,难以攻打,他心里始终存着几分侥幸。
但是另一边,赵匡胤与孟昶的精神面貌完全不一样,他成竹在胸,对后蜀势在必得。赵匡胤还下令让人在汴京给孟昶修建了一座住宅,这意思就是要告诉天下人,这场仗他赢定了,孟昶的归宿除了成为阶下囚,根本没有第二条路。
北宋大军带着十足的士气进人蜀地,一路上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与之对比鲜明的是后蜀军队的溃不成军,多次战役竟然不战而败。
孟昶得知消息后,大受打击,不由感慨道:“我和父亲养了这些战士四十年,让他们丰衣足食,然而面对敌人,他们竟然连发一箭的勇气都没有,我想守城,可谁又能为我守城呢?”
没过多久,北宋兵分两路直逼成都,孟昶举城投降,后蜀宣告灭亡。
这一场战役,从开战到灭亡,只有短短六十六天。后蜀的政权,从建立到灭亡,也只有短短的三十三年。
三孟昶被撸到了北宋后,被封为秦国公,但仅仅过了七日,就暴毙身亡。赵匡胤又追赠他为尚书令、楚王,谥号“恭孝”,但孟昶的死因却众说纷纭。但大多史学家都认为,孟昶是被赵匡胤毒死的。
花蕊夫人艳名远播,又有才华,当孟昶妻妾一同入宫拜谢圣恩时,太祖赵匡胤见到了名不虚传的花蕊夫人,一见之下,立即倾心。此后,太祖时时刻刻惦念着花蕊夫人,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想方设法要得到她,但强占他人的女人到底令人诟病,于赵匡胤的名声不利,所以他为了达到目的便毒死了孟昶。
也有另外一种说法,是说孟昶发现了赵匡胤的心思,然而他作为一个亡国之君,根本无能为力,所以他不堪受辱自杀了。
话说回来,孟昶去世后,赵匡胤赏赐了许多财物下去,花蕊夫人人宫谢恩时,就被留了下来,成了赵匡胤的女人。
花蕊夫人作为一个弱女子,为了安身立命,只能听从。但赵匡胤对她的喜爱,更多是出于征服,更带着猎艳心理,也许有一些欣赏,但谈不上什么尊重。
赵匡胤刚得到花蕊夫人的时候,带她出席宫中宴会,听闻她曾写了许多宫廷诗词,就让她写一些诗词助兴。
花蕊夫人略一思索,吟出了一首《采桑子》:
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三千宫女皆花貌,共斗婵娟,髻学朝天,今日谁知是诚言。这首《采桑子》写于离开后蜀的路上,意思很浅显,道出了亡国、被迫远离家乡的心酸。
花蕊夫人还解释了一番这首《采桑子》的由来,说是以前在成都皇宫里,孟昶谱写了一首《万里朝天曲》,蕴含了他对国家的美好希望,后来孟昶的另一个妃子李艳娘人宫献舞,梳着高高的发髻,为了讨个好彩头,美其名日“朝天髻”,后来就被宫人们争相模仿。
离开后蜀,前往汴京的路上,花蕊夫人忽然发现,那些花容月貌的宫女都梳着“朝天髻”,没想到当初美好的祝愿,应的却是北宋。
他们这些亡国俘虏,万里去“朝天”,实在令人心酸感慨,然而这是花蕊夫人的角度,此时花蕊夫人吟来给北宋的皇帝和权贵们听,又暗含了一些对赵匡胤的恭维,听得后者心花怒放,对她也更加爱怜,不可谓不聪明。
赵匡胤见她有如此才华,又让她现场写一首新的,花蕊夫人略一沉吟,就写出了后世著名的《述国亡诗》前面提到过,也就是因为这首诗的传世,后人才记住了名不见经传的后蜀。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君王在城墙上竖起降旗,我一个女人在深宫哪能知道呢?十四万将士竟然齐齐放下了他们的兵甲,根本没有一个将士有男儿郎该有的血性!
花蕊夫人这首诗,不卑不亢,有亡国的悲痛,也道出了一个女人的无奈。
有时候我在想,如果花蕊夫人不是因为这首诗,恐怕更会被世人指责。皇帝不给力的时候,总会有人怪他身边的女人缠着他不务正业,好像一个女人是否贤惠就能决定天下兴衰,但这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想必当初就算没有杨玉环,也会有李玉环、周玉环出现。
此诗一出,满座的群臣皆为震惊。她是抱着必死的态度去悼念亡国的,没想到这首诗竟博得了赵匡胤的极大欢喜,对花蕊夫人的欣赏和爱怜又多了几分。
没过多久,他就把花蕊夫人正式封为了贵妃,每次下了早朝都会去她的宫里,与她一起喝茶、赏乐,至此,花蕊夫人开始了在北宋的新生活。
我想如果花蕊夫人能够选择,也许不会留在北宋皇宫,可惜她不仅是女人,更是俘虏,除了委曲求全别无他法。
或许有人会说,还有宁为玉碎这条路可走,跟杀夫仇人在一起,实在可耻。但一个女人尊重生命,努力活下去自然也不是错。现代社会总是宣扬生命高贵,一些国家的法律更不允许自杀,自杀未遂还会被判处监禁和罚金。
换另一件事来对比,后来的“靖康之耻”,北宋亡国,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人被金国俘虏,咬牙在万般羞辱中活了下来。同样是尊重生命,两个皇帝都能够这般忍辱偷生,花蕊夫人一个女人为何不能呢?
但不得不承认,花蕊夫人在北宋过得并不快乐,她还想念着孟昶。她按照记忆亲手画下了孟昶的画像,悬挂在墙壁上,还给他点了香烛,以此来睹物思人。
有一次,她正在供奉孟昶时,被赵匡胤撞了个正着,但赵匡胤没认出来,就问花蕊夫人画中人是谁。花蕊夫人慌得不行,但很快想到了办法,就推脱说这是蜀地人人都知道的张仙画像,供奉他可以求得子嗣,也是蜀地的民俗。赵匡胤听了后,不仅没有追究,还表示她的供奉太简陋了,可以移去静室。
宫中的妃嫔们听说了这件事,纷纷前来临摹张仙画像,拿回去供奉。后来,画像从富中流传到了民间,民间女人为了求子,也纷纷效仿。
然而这件事,最后还是被揭穿了。
赵匡胤得知真相后,逼迫花蕊夫人交出孟昶的画像,花蕊夫人却抵死不从,赵匡胤大为愤怒,一剑刺了过去,结束了花蕊夫人的性命。她的鲜血染红了院子里的芙蓉花,凄美无比,后来人们为了歌颂她对爱情的至死不渝,还称为她“芙蓉花神”。
四只不过,花蕊夫人的死也是一个千古谜团,上面的结果只是其中一种说法。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但男主角不是赵匡胤,而是他的弟弟,也就是后来的宋太宗赵光义。
某一次打猎时,赵光义忽悠花荔夫人为他折花枝,随即趁这个机会,一箭射死了花蕊夫人。
赵光义杀花蕊夫人,相传有三种不同的原因:
第一种,花蕊夫人介人了北宋的朝廷斗争,在立太子的问题上,不小心触犯了赵光义的利益,被他记恨;
第二种,则是赵光义为了北宋的江山社稷,狠心除掉了哥哥身边的红颜祸水;
第三种,赵光义喜欢花蕊夫人,出于嫉妒和不甘,得不到花蕊夫人就选择毁掉她!
影视剧中偏爱第三种解释,还能和赵匡胤的死结合到一起,因为野史中提到,赵匡胤死于赵光义的谋权篡位。显然两个皇帝为了一个女人撕破脸皮,互相残杀,比较富有戏剧性。
不过这些故事,正史均没有记载,只出现在了野史逸闻中,事情真相如何,到如今已经扑朔迷离。只是不管哪一种,都令人不由自主地感怀这个可怜女人的命运,随波逐流,身不由己。想必无数个午夜梦回,花蕊夫人都在思念那个真心宠爱她的孟昶,以及在后蜀无忧无虑的生活。
李煜的一首词《望江南》(一作《忆江南》)放在她的身上,也非常合适。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有太多的遗憾,都在昨夜的梦中。梦里回到了故国,好似还在园林里游玩打猎,车马络绎不绝,长长的队伍气势浩荡。花开时节,繁花似锦,春风扑面,那旖旎的风光多么令人难以忘怀啊。
花蕊夫人的悲剧,是封建社会中千千万万女人的一个缩影,只是她的故事看起来比较梦幻。倾国倾城的美人引得皇帝念念不忘,又令赵光义因爱生恨,有几分浪漫主义色彩,但这几分浪漫遮盖住了底下的本质问题。花蕊夫人从头到尾都是被动接受命运,毫无选择的余地,一直被局势推着走。
局势好的时候,她是贵妃;局势差的时候,她成为俘虏。当权者喜欢她,她可以再当贵妃;当权者被惹怒,她就会被夺走性命。
故事里的几分留白,道尽心酸。
但是话说回来,花蕊夫人也算是人生赢家,在不允许女人从事工作的封建社会,她已经有了不错的归宿,一辈子吃穿不愁,生下了子嗣还能稳固自己的地位。就算成为俘虏,她也过得比其他女人好,然而这单靠美貌换来的怜惜,与柔福帝姬的遭遇其实相差无几,只是花蕊夫人运气好,遇到了一个最初待她相对宽厚的男人。
然而,还有更多的叫不出名字、被淹没在了历史尘埃里的普通女人。比如皇宫里的那些宫女、妃嫔、贵女,亡国后,她们或是被赏赐给了官员,或是进入掖庭当奴婢,或是进人教坊司做官伎,除了随波逐流,她们毫无办法。
我想要是花蕊夫人有机会的话,一定也能活得更加精彩,而不是把命运交付到他人的手里,一辈子身不由己。大家觉着呢?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关注遥山书雁,带您领略文化的博大精深!三国剑法十大武功排名?
NO。1三性家奴吕布
从任何角度来评论,吕布亚军宝座始终是无可争议的。与其说虎牢关一战,三英得以扬名。不如说吕布从此奠定了三国顶级猛将的位置。关,张二人,两位万人之敌奋力合击三十回合没有从吕布讨得半分便宜,三英的合围中全身而退毫发不伤,这等武艺放眼江湖,无有出其右者。以至曹操那句“吕布非一人可胜”成为了著名论断。也使吕布每次遭遇被众多一流将领围击的悲惨命运,衮州一战,典,许,夏侯,李,乐,六位曹军战将共围剿吕布,依然无法伤其毫发。可以说是华夏历史上武力数一数二的人了。
NO。2曹丞相的好基友“古之恶来”典韦
曹操称之为古来之恶者,力大无穷,挺一对大铁戟,骤马冲锋,犹如虎式坦克一般,令敌人望风披靡,在短暂的一生中,四次凭借勇猛,救了曹操的性命。临死前一战,疯狂到手提两名军人奋勇迎敌,身中数十枪而不退。其勇烈匪夷所思。乃至死后,半天尚无人敢接近。
虽然是保镖,但是武力接近与变态。马战未知,目测不行,但陆战估计能和吕布互爆。既然是武力排名,那拿下此位置毫无压力。可惜最后的最后为基友战死。
NO。3“常胜将军”赵云
一生英雄史诗般单骑救主的序幕。无论是刘备或者是其他的将领,在被大兵包围的危急关头,总有一员大将,仿佛天神下凡,手起一枪,某某落马,杀散围兵,力挽狂澜。
他就是赵云。这个常山人,在长坂坡枪挑剑砍,杀曹营名将50余员。怀抱阿斗,冲出重围,视八十三万曹军如无物。令曹军闻赵云大名丧胆,真正彰显其英勇的应该是曹刘的汉中争夺战,当时黄忠与张著被大兵围困。赵云纵马持枪,杀如重围。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全职业生涯未尝一败,就算年老了也是一员猛将,蜀国第一武将无悬念。
NO。4武圣关羽
武功:三国里的秒杀之王。关羽杀人从来不超过十回合。(最长也就是管亥十回合)。华雄那厮肯定也就是十回之内(此酒尚温)。对于二流的武将基本就是一招。
诛颜良斩文丑或许可以说是马快。五关六将那种小菜前十名任何一个去都杀得了。然而斩华雄战吕布总没得说了吧。还有夏侯敦战关羽这一段大家要仔细分晰一下,就不难得出,关羽其实高夏侯敦好多。关羽封金挂印要走,曹操敬他,不敢留。还当着所有大将的面说:人臣尽忠,这就是你们的榜样。武圣小编一直很喜欢。军神关羽本想排第三的……
NO。5“燕人”张飞
哈哈。这黑厮终于登场了。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这黑厮的。三国里最不怕吕布的主。与吕布单挑100回合不分胜负。这可是三国单挑吕布最高纪录了。念及当时吕布不能得罪刘备,这个数字肯定有参水。但即使这个不算,三英战吕布那场50回合也是无人能及的。败张合,败许褚。平马超。十回合挑了纪灵(纪灵与关羽打三十回合,平手)
武功:一把丈八点钢矛,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
战绩:这厮的出现,让原本来严肃的三国有点笑料。很是雷人,虎牢关战吕布。谁都怕死,就这厮冲上去,搞得一向见风就逃的刘备,怕他出事,也破开荒的上去玩了一场肉搏。最后累得一向孤高自傲,不屑群欧的关羽,也顾不清高了。冲上去三个合欧。刘备在整个三国里也只为这厮肉搏一回啊,以往都是见风就跑的。若干年后的徐州,这墨厮喝醉了酒,又被吕布追着屁股打。连刘备的老婆都顾不上了,一口气跑到刘备大帐,要死要活。
NO。6马超马大少
追得曹操割了胡子跳脱衣舞,一生中交过手的武将中。以许褚,张飞最猛(两个都是肌肉型的)。打到衣服也脱了。枪也折了。(我说的没错吧)。战两个都是平手。战张飞时刘备有心要收他做马仔。肯定不会让他死。人品:除了孝顺。其他一切马马虎虎啦。如果野心大点。整一个弱化版的吕布了。缺憾:智商低,疑心重。不会用兵。连中曹操的计。:也许这世上长得好看的人一般都不喜欢用脑子吧。
NO。7硬汉黄忠
用刀,刀法一流,关羽杀不了他没办法只能诈败用拖刀计。箭法天下一绝。战绩:腰斩夏侯渊。与关羽杀了一天不分胜负。要不是那匹马失了前蹄。也不见得会输。人品:人如其名。极其忠义,老成稳重。缺憾: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发。
NO。8张辽
曹魏五子良将之首,其武勇连关羽亦甚称道。攻袁尚于邺城,率先锋斩乌丸单于蹋顿于白狼山。赤壁战中,张辽亲载曹操脱难,并射伤东吴名将黄盖。合肥之战自率二千余骑打败孙权十万,威震逍遥津,名扬天下。
为什么会被自己儿子所杀?
公元757年1月29日,这一天正是大年初一。自立为大燕草头皇帝的安禄山在早朝上,接受了百官的朝贺,君臣们共同展望了一番新一年的宏伟蓝图。
不想,当天夜晚,安禄山刚刚在寝宫沉沉睡去后,他的儿子安庆绪、近侍李猪儿和军师严庄就悄悄来到宫外。安庆绪和严庄在外面把风,李猪儿进到安禄山的床前,将一把尖刀插进了安禄山那隆起如山的肚皮里。剧痛让安禄山猛然惊醒,高叫了一声:“这是我的家贼呀”,然后就一命呜呼了。安禄山是怎样当上了草头皇帝?又是什么原因,让他最为亲近的三个人组成了“刺杀小队”对他下手呢? 这还要从“安史之乱”说起。唐玄宗天宝年间,玄宗皇帝已经过了开元年间的励精图治,认为功业已成,是应该享受一下美好的人生了。于是,他先是迎娶了自己的儿媳妇杨玉环封为贵妃,后又宠信李林甫和杨国忠等奸佞之徒为相,这为表面繁荣盛世的大唐王朝埋下了严重的危机。安禄山是个胡人,英勇善战还情商极高,身为边将的他在朝见玄宗和杨贵妃时,给他们跳起了胡人的舞蹈,身体肥胖竟然旋转如飞,灵活的胖子给玄宗和杨贵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表忠心,安禄山拜小自己16岁的杨贵妃为干妈。这番操作把玄宗也弄得不点晕,问道:你为什么不先拜干爹呀?安禄山答道:我们胡人是先敬母、而后敬父!这让玄宗大为感动:这小子真是个实在人呀!能处!杨贵妃也为这个大自己16岁的义子举办了个“洗儿”礼,就是让人把安禄山脱光了,放进一个大盆里洗澡。洗过后,再用锦缎被包裹上,让人抬着在后宫各处游走取乐。一时间,弄得是“母慈子孝”。有了玄宗和贵妃的宠信,安禄山成长得也比较快,最后竟然兼任了平卢、范阳和河东三镇的节度使,手握重兵,掌管地方军政大权,也有了造反的本钱。随着实力的不断增强,也看到唐朝严重的社会危机与矛盾,安禄山于公元755年十一月,在范阳以“诛杀扬国忠”为名起兵造反了。叛军攻下洛阳,安禄山就在洛阳当了皇帝,建国号大燕。叛军又很快攻下了长安,迫使玄宗李隆基出逃蜀地。就在新即位的唐肃宗李亨忙乱应对这场危及大唐存亡的叛乱,前线唐军苦苦支撑之时,安禄山竟然被他们自己人给杀了,这是个什么情况呢?首先是安禄山在接班人的安排上出现重大错误。他有个长子安庆宗在朝为官,他这边不管不顾的起兵造反让玄宗很受伤,就把安庆宗给杀了。按顺位,安庆绪就是他这个草头皇帝的继承人了,可他这时偏偏喜欢小老婆生的小儿子安庆恩,有了废长立幼的想法。这让安庆绪无法接受,安庆恩即位他可能是死路一条。安庆绪想当皇帝,更想活命呀!唯一的办法就是想他的这个老爸早点领盒饭下课。这样,一旦有人找他谋划此事,他就会说:虽然我不应该这样想,但我认为你说得对呢!在古代,君王和诸侯在继承权上的废长立幼、废嫡立庶都是有违宗法的,多会引起内部的变乱,如果再处理不当,甚至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东汉末年的雄居河北的袁绍就是有三个儿子,袁绍活着时偏爱小儿子袁尚,他死前没有明确公司法人由谁来继承,结果部下拥立了袁尚,引发了袁谭和袁熙兄弟来争位,被曹操“渔翁得利”,逐一击破。占据荆州的刘表也是先欲立长子刘琦为嗣,后又喜欢小老婆生的刘琮,迫使长子刘琦问计于诸葛亮后领兵镇守江夏,使荆州力量分化。刘表死后刘琮即位,等曹操挥师南下,“刘琮束手”,刘表的公司也被强行并购了。其次是安禄山缺乏帝王应有的胸怀和驭人之术,对待部下时情绪管理常常失控,迫使部下因没有安全感而铤而走险。回想起来,安禄山也是穷苦出身,在边陲战乱之地能活下来,受了太多的压迫和屈辱。这样的人容易产生一种报复的变态心理,一旦得势会把自己受到的屈辱百倍地施加了别人身上。安禄山起兵当上了草头皇帝后,自认为是天子,可以随心所欲、放飞自我了,对待部下完全凭自己的心情,稍不顺意非打即骂,完全忘记笼络人心的重要性。加上,他实在是太胖了,三百多斤的体重让他患上了糖尿病并发症,身上满了毒疮,病痛的折磨加上前方战事的失利,让他的脾气更加暴躁。 严庄是安禄山的军师,为安禄山出谋划策、排兵布阵的打天下的,本应该受到安禄山更多的尊重和礼遇。可安禄山的暴脾气,后来竟发展到当众打骂他。严庄也是个读书人,面子很重要,被老板当着众人劈头盖脸地打一顿内心是很受伤,也怕哪一天安老板再发疯,小命是不是就没有。严重没有安全感的严庄,再想怎么办呢?联合少东家,换老板吧!于是,他找到了安庆绪,“刺安三人组”中严庄是谋主,是整个刺杀行动的组织策划者。对比,刘邦为笼络韩信合击项羽,本来韩信试探着讨封个假齐王,刘邦心中虽然很生气,仍强压怒火封韩信为真齐王。曹操为笼络关羽,上马提金、下马提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赠送赤兔宝马等。可见,安禄山的心胸和格局还是小了呀。还有就是,安禄山过于迷信暴力,忘记了“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道理,忽视了身边人的感受,也对身边人缺乏警惕。刺杀行动中,直接动手的李猪儿原是安禄山的亲随,把安禄山侍候的十分舒服,安禄山就把他给阉了作了宦官。后来,安禄山身体肥胖,受疾病的影响,双目近于失明,身上长满了毒疮,脾气越来越坏,常以打骂身边的人来转移痛苦,李猪儿是挨打最多的,几次险些被暴怒的安禄山杀掉。安禄山先取人家“命根了”,现在又可能随时取人家命,李猪儿是新仇旧恨加在一起,有了严庄和安庆绪的组织,他马上表态要加盟,并愿意直接对老板动手。 想当年,张飞也是个暴脾气,常酒后鞭打身边士卒,刘备也曾提醒过他。你常打他们,还让他们跟随在你身边,这是很危险的,恐怕要生出祸端。张飞不听,最终被部下杀死了。安禄山之死,对我们现在做公司、带团队的人也是有警示和借鉴意义的。无论你是大老板还是小领导,是考虑自己的利益,也要考虑到下属的利益。更多的时候是有了下属的利益,才能有公司和团队更大的利益。还有,就是要能管控好自己的情绪,照顾到下属的情绪,越是身边的人,越要谦和相待,要团结笼络他,因为他是你最亲近的人,知道的太多了,一旦反叛就是对你威胁最大的人。确实需要处理一个业务骨干时,也需要一定的策略和时间。可以先将其边缘化,分化他的工作与关系,待到他的位置可以被其他人取代时,再最终摊牌。前师不忘,后事之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