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3小游戏,恐龙特效是怎么拍出来的?

2023-08-31 18:42:04 70阅读

1713小游戏,恐龙特效是怎么拍出来的?

ps

1.打开“素材1”,如图1所示,将其作为本例的“背景”图层。

1713小游戏,恐龙特效是怎么拍出来的?

图1

2.点击“创建新的填充或调整图层”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色彩平衡”命令,在弹出的面板中进行参数设置,如图2与图3所示,得到如图4所示效果。

图2

图3

图4

3.调整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点击“创建新的填充或调整图层”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亮度/ 对比度”命令,设置相关参数得到如图5所示的效果。

图5

4.单击“亮度/对比度”的蒙版缩览图,以确认是在蒙版中进行操作。设置前景色为黑色,选择“画笔工具”,在其工具条上设置适当画笔和大小及不透明度,在画布上涂抹来加亮图形,得到如图6所示效果。

图6

5.下面我们就来制作相片,如果你闲麻烦你也可以到网上怎么玩个相框图片,做简单的变形得到我们需要的效果。设置前景色为白色,选择“钢笔工具”在工具条上单击“形状图层”按钮,在当前画布左侧绘制空间形状,得到“形状1”,并得到如图7所示效果。

图7

6.按Ctrl+Alt+T调出自由变换控制框,按Alt+Shift键向内缩小句柄,等比例缩小到合适的大小如图8-1所示,确认后,在工具选项条中单击“从形状区域减去”按钮,隐藏路径后得到如图8-2所示效果。

图8-1

图8-2

7.按Ctrl复制“形状1”得到“形状1副本”,使用“路径选择工具”选中内部路径,按Delete键删除,得到如图9所示效果。

图9

8.使用自由变换,按住Alt+Shift向内拖动句柄,确认后,双击“形状1副本”的图层缩览图,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更改颜色为黑色,并将其拖至“形状1”的下方,得到如图10所示效果。

图10

[next]

9.选择“形状1”,打开“素材2”恐龙,将其拖至黑色边框位置,得到“图层1”,按Ctrl+T调出自由变换,调整适当的大小及位置,得到如图11所示效果。

图11

10.选择“钢笔工具”,在工具条上单击“路径”按钮,沿着白边内部绘制路径,如图12所示,点击图层面板下方的“添加图层蒙版”给我们制作的路径添加蒙版,得到如图13所示效果。

图12

图13

11.下面我们给恐龙及其空间调整一下色调。单击“添加新的填充或调整图层”按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亮度/对比度”命令,在弹出的面板中设置如图14所示参数,按Ctrl+Alt+G键,执行“创建剪贴蒙版”命令,得到如图15所示效果。

图14

图15

12.下面我们在调整图像的色调。按照上一步的操作方法,应用“色彩平衡”命令,设置如图16所示参数,得到如图17所示效果。

图16

图17

13.单击“色彩平衡2”的蒙版缩览图。设置前景色为黑色,选择“画笔工具”设置好画笔以后,在恐龙下面的草地上涂抹,使其恢复本来面目,得到如图18所示效果。

图18

14.按照第12和13步,调整图像控件里的色调,得到如图19所示效果。

图19

15.打开“素材3”将其拖至画布上,并调整其大小放到合适的位置,得到如图20所示效果。

图20

16.用12步和13步的方法,给人物调整色调,让其溶于整个画面中,得到如图21所示效果。

图21

17.完成后给图像添加边框,然后利用添加蒙版的方法,将人物手臂添加出来,得到如图22所示人物出框的样式。

图22

18.最后将“素材4”拖进来,添加烟雾和水珠的效果,得到如图23所示效果。在利用“曲线“,给整个图像调整一下色调,得到如图所示的最终效果。

图23

最终效果

为什么康熙早年要问罪鳌拜?

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皇帝智擒权臣鳌拜,就此打败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重要敌人,更是将权力全部收归自己手中。

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皇帝将皇位传给他的第三子玄烨,也就是后来的康熙皇帝,同时安排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其中索尼为首辅大臣,全力辅佐年幼的顺康熙皇帝。

而这四位辅政大臣中,索尼年老多病,长期告病在家;苏克萨哈本是多尔衮旧部,本就与其他三人有着非常尖锐的矛盾,并且他是依靠“卖主求荣”获得的权势和地位,也遭到了极力的排挤和打压;遏必隆尽管出身于名门,但是有勇无谋,长期依附于鳌拜。

这样就使得“四大臣辅政”局面,逐渐演化成为了“鳌拜专政”,因而长期把持朝政的鳌拜与不断长大的康熙皇帝之间,矛盾也是越来越激烈。

康熙六年(1667年),面对已经亲政的康熙皇帝,鳌拜仍然斜坡康熙皇帝问罪苏克萨哈,并以此屠灭了苏克萨哈全家,这件事情让康熙皇帝下定决心要除掉鳌拜。

最终,康熙八年(1669年),在康熙和孝庄太后的授意下,由索额图帮助康熙领导并训练一众“布库少年”,借依靠着这些“布库少年”,成功擒拿鳌拜,随即康熙宣布鳌拜的三十大罪状,念其功劳,将其判处了监禁终身。两个月后,鳌拜在狱中去世。

智擒鳌拜,成为康熙一生最以引为傲的功绩之一,而他也通过铲除把持朝政的鳌拜集团,将大权掌握在了自己手中,就此开启了一段王朝盛世。

鳌拜是权臣,但绝不是逆臣和奸臣,他的贡献是极为突出的,这一点也为人到中年的康熙皇帝所明白。

康熙朝前期,特别是康熙刚刚除掉鳌拜的时候,朝堂之上对于鳌拜的批判之声是此起彼伏,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对于鳌拜的批评的声音还是越来越弱,同时,也开始对鳌拜进行较为全面而又客观的回顾与评价,特别是康熙皇帝,人到中年的他也忠于明白了鳌拜曾经的功绩与付出。

首先,鳌拜对于大清王朝的建立与统一天下是立下大功的。

从皇太极时期起,鳌拜便跃马扬鞭为大清王朝的一统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封为了“第一巴图鲁”。从攻克皮岛,到松锦大战,再到挥师入关剿灭李自成、征讨张献忠,鳌拜可谓是功勋卓著,这一点就连索尼都是无法比拟的。

其次,鳌拜对于皇太极、顺治、康熙,都是非常忠诚的,绝无谋逆之心。

鳌拜在皇太极在位期间,对于皇太极是忠心耿耿,作战也是异常勇猛,被皇太极长期委以亲兵卫队长的重任。

皇太极去世后,在激烈的皇位争夺中,鳌拜坚定的站在了皇太极儿子们这一边,先是支持豪格,随后支持福临,也就是顺治皇帝,即便是不断遭到多尔衮的迫害哪怕是有险些被处死,也依然没有向多尔衮屈服。

康熙皇帝即位后,即便是掌握大权,鳌拜也没有任何的谋逆的想法,依然是对于康熙忠心耿耿,对于整个大清王朝忠心耿耿。

再次,鳌拜除了有着卓著的战功外,在维系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上,也是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要知道顺治皇帝留给康熙皇帝的,实际上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烂摊子,一方面,要面对遍布南方各地的残存抵抗力量;另一方面,大清王朝的内部也出现了非常严重的财政问题与吏治问题。

鳌拜等人看到了国家的问题,主动停止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努力发展社会生产,使得国家经济水平得到了提升,同时不断整顿吏治,官员们的行政效率也得以提升。

这些都为康熙盛世的开创营造了非常好的内外部环境。

也正是真的明白了鳌拜的这些功绩与贡献,康熙皇帝开始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并且逐步改变了对于鳌拜的评价与态度。但是碍于情面,只是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将鳌拜的家人洗脱了罪名,进行了重新的录用,并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恢复了鳌拜的名誉。

而在康熙去世后,雍正皇帝继位之后,更是为鳌拜做了彻底的平反昭雪,恢复其名誉和地位,并且恢复了鳌拜一等公的爵位,由其子达福袭承,并将其任以正蓝旗满洲副都统。

到了乾隆朝时期,再一次重新平定了鳌拜的功过是非,最终中和了康熙和雍正两位皇帝对于鳌拜的评价及封赏,重新厘定鳌拜家族的一等男爵位。

鳌拜一案也就此盖棺定论了。

康熙皇帝对于鳌拜的平反,也有着其当时的政治目的,这便是要处理索额图。

康熙十三年(1674年),胤礽出生,康熙随即在第二年的时候就将胤礽册封为皇太子,并且亲自培养,可以说为了胤礽,康熙耗费了其半生的心血与精力。

但是胤礽的成长与发展不仅与康熙的理想目标相距甚远,康熙更是对其种种恶行深感不满。而在康熙的观察与判断中,与太子胤礽关系非常密切的索额图,胤礽的这位叔姥爷,起到了非常不好的作用,康熙坚定的认为,太子胤礽的“变坏”,与康熙的矛盾愈发激烈,就是源自于索额图的教唆与挑拨。

于是,康熙将所有怒火和怨恨全部倾斜到了索额图的身上,而这也就直接导致了索额图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被康熙圈禁,进而被活活饿死的悲惨结局。

而就在康熙下旨处理索额图的同时,也在为鳌拜进行着平反工作。

一方面,作为皇帝的康熙不会犯错,鳌拜也没有错,那么错的人就只有擒拿鳌拜的索额图了,也正是因为只有否定了索额图,才是对于鳌拜功绩的肯定,才能为康熙自己的后代平反鳌拜做好铺垫,而这个时候索额图被牺牲掉,也就成为了必须。康熙皇帝用这样的方式隐约阐述了自己悔意。

另一方面,康熙皇帝对于索额图可谓是新账旧账一起算,也是希望借助当年鳌拜的案件,给索额图扣上更大的罪过,为杀掉索额图增加政治筹码,同时借助索额图的死能够给太子胤礽一个提醒和警告。

厦门有哪些文化特色?

厦门文化特色显著,历史悠久,是汉族开发闽南首发之地。

1、大汉民族开发闽南,首选同安(厦门),巳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图 1)!

厦门同安千古流传着: ‘’未有同安(闽南),先有许督‘’!西汉时代,汉武帝刘彻建元六年(公元前113年),左翊将军许濙,奉命自许州入闽平叛。闽越之乱平定后,朝廷为了消除隐患,强迫闽越人迁徙江淮一带。平叛后许濙奉旨“永镇斯土”,驻军同安营城,任“驻闽都督”。可见许濙将軍对厦门、对闽南开疆劈土的历史地位重要性不言而喻。许濙将軍乃汉人历史上开发厦门、开发闽南的开山鼻祖,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相比于衣冠南渡,开发晋江流域、闽南地区的北来汉人早了几个世纪。

至于陈元光(唐初)、王审知(唐末) 这些迟来整整800年、1,000多年的后来汉人,反而挂着什么"开漳圣王"、什么‘’开闽王‘’之类堂而皇之桂冠的北来汉人,充其量只是其本族姓氏,而绝非真正历史意义上的大汉民族入闽、入漳开疆拓土的开山首领!

2、闽南查某(厦门妇女)骨头是硬的,勇敢地扛起了中国妇女反封建反礼教的第一面大纛! 作为福建妇女三杰‘’蟳埔女、惠安女、兴化女‘’ 的前卫,120年前,1,200多名闽南查某在厦门鼓浪屿,联署了中国第一篇妇女反封建反缠足的革命檄文,为中国妇女心身解放写下光辉的篇章!

3、1387年,明洪武卄年,朱元璋派江夏侯周德兴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崇武、永宁、福全、金门、中左(厦门)、镇海、六鳌兴建卫、所城,自此厦门 (图2 : 明初我国东南沿海卫、所)一直是我国抗击外来侵略者钢铁长城、海防重镇。涌现了一大批像陈化成一样的卫国英雄。

4、厦门是我国二次收复台湾大本营、根据地( 图 3: 郑成功收复台湾大本营)。400多年前,郑成功率领闽南子弟兵,从金、厦揮师东进,完成旷世伟业。厦门山山水水也印记着英雄豪杰的足迹,传诵着他们不朽的诗篇。

5、厦门是东西方文化、海洋文化在东亚交汇的核心区之一,流淌着人类文明的结晶。

厦门作为清廷中后期对洋贸易唯一口岸,海洋文明、闽南文化、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碰撞,迸发出人类文明的灿烂的火花。中国历史上第一支现代足球队,诞生于鼓浪屿;中国第一家幼儿园诞生于厦门; 並孕育了鼓浪屿为‘’中国钢琴之乡‘’、‘’南方之强‘’厦门大学!

海洋文明、闽南文化、华侨文化、中原文化与外来多元化的文化,共同成就了今日东方的夏威夷!

当初康熙皇帝是如何智擒权臣鳌拜的?

康熙帝被一些学者誉为“千古一帝”,这是有些道理的,康熙确实是中国古代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帝王。

作为清朝的第四位皇帝,清廷定都北京后的第二位皇帝,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创造了好几项前无古人的记录。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清王朝的“康雍乾盛世”便是康熙帝开始创造的。

康熙帝十四岁正式亲政,而就在亲政的十天之后,他便带着一群少年“布库”,在宫殿里,把入宫觐见的鳌拜活捉了,除去了专权擅政的权臣。

康熙皇帝(剧照)

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挫败沙俄侵略军,三征噶尔丹,取得大胜,大大扩展了清王朝的统治版图。

康熙帝设立南书房,选拔才品兼优的文臣参谋机要,草拟圣旨;他颁布《圣谕十六条》,公开宣布其施政纲领;他恢复京察、大计等考核制度,严肃整顿吏治;他六次南巡、三次东巡、一次西巡,注重体察民情,力避被昏官欺瞒,务实治政,是开明的君主和杰出的政治家。

康熙智擒鳌拜可以说是最能代表康熙雄才大略、胆大心细的政治才能的。

康熙皇帝

那么,康熙帝是如何智擒鳌拜的呢?

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八,一直想出家当和尚的年轻皇帝福临去世了。临终前,顺治帝立下遗诏,诏令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嗣位,令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位大臣为新皇帝的辅政大臣。顺治帝去世后,索尼等四位辅政大臣在顺治帝灵前盟誓,表示同心同德辅佐小皇帝玄烨。四位大臣当时信誓旦旦,坚决表示忠心辅佐年轻皇帝。

可是,玄烨即位之后,为了争夺权力,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位大臣逐渐展开了争斗。当时,索尼是四位辅政大臣中的领班大臣,在朝中很有影响力。索尼是清朝的四朝元老,位高权重,在朝中的影响力很大,可是,他年老多病、为人谨慎,为避开朝中争斗,他常常称病在家休息,较少过问朝中大事。

在四辅臣中名列第二的苏克萨哈是正白旗人,原本是跟随多尔衮的,可是,在多尔衮死后,苏克萨哈却站出来告发刚刚去世的多尔衮,这也算是改变立场,因此受到顺治帝重用,然而,他虽被重用,但朝中一些老臣,如索尼等,对苏克萨哈卖主求荣很反感,看不起他,因而,他在朝中也不太吃香。

在四辅臣中名列第三的是遏必隆,他出身名门,满洲镶黄旗人,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外孙,“开国五大臣”额亦都的第十六子。可是,遏必隆生性懦弱,遇事无主见,只能跟随别人,不敢自己做主。

在四辅臣中名列第四的是鳌拜,他资格很老,而且,战功卓著,因而很强势,他与苏克萨哈虽是姻亲,两人政见不合,常有争论,但有时为了利益,又能沆瀣一气;鳌拜有遏必隆追随,而索尼常称病在家不问政务,他变得越来越目中无人了。渐渐地,鳌拜擅权自重,骄横跋扈,后来变得目无朝纲了。

鳌拜

康熙年少,在朝中缺少强有力的支持者,主要还是靠四大臣来辅佐,刚即位不久的小皇帝自然是斗不过四大辅政大臣的,幸亏还有孝庄太皇太后在康熙后面支持他,为他压住阵脚,朝中才没有乱起来。但是,鳌拜专权越来越厉害,他经常故意给康熙皇帝下马威看,包括故意处置康熙帝身边的人。

比如,孝献皇后之弟、内大臣费扬古之子倭赫是康熙身边的侍卫,他仗着是皇帝侍卫,在御前常对鳌拜表现出不那么礼貌,鳌拜对此很气愤,康熙三年(1664)四月,鳌拜便以倭赫等人擅骑御马、取御用弓矢射鹿等罪名,将倭赫处死。费扬古对鳌拜极为痛恨,经常表现出对鳌拜的愤怒举动,鳌拜则以“怨望”罪名,将费扬古及他的儿子尼侃、萨哈连一并处死,没收其家产,并将没收来的家产送给鳌拜的弟弟、都统穆里玛。

对鳌拜在朝中的专权,朝中多数大臣敢怒不敢言,但也有一些胆大的,敢于抵抗鳌拜。鳌拜想用自家比较差的地来换取的其他大臣的优质地,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三人对鳌拜的恶行非常气愤,极力想阻止鳌拜换地,这事让鳌拜非常恼火,于是,鳌拜便抓住机会,污蔑苏纳海“藐视上命”、拨地迟误,诬告朱昌祚、王登联是“纷更妄奏”,欲将他们三人论罪处死。

康熙帝虽然年幼,但他才识过人,并颇有智谋,他心里清楚,苏纳海等三人并无大罪,是因为得罪了鳌拜才被妄加议罪的,于是,康熙帝召集辅政四大臣,询问处置意见。鳌拜十分霸道,坚持要将三人处以极刑。索尼隐忍,不想交恶鳌拜,附和鳌拜的意见;遏必隆胆小怕事,一味听从鳌拜;苏克萨哈是个老滑头,他知道自己若反对不但没有用,而且还会惹火烧身,于是,他便保持沉默,既不想得罪小皇帝,又不想得罪鳌拜。可是,康熙帝年纪虽小,却很有主见,他不准鳌拜所奏,只批准刑部拟定的将苏纳海等三人各鞭打一百的处罚,没收了其家产。而鳌拜根本就不把康熙的旨意放在眼里,他矫旨将苏纳海等三人处死,而后,鳌拜又强行换地。无疑,鳌拜狂妄的擅权行为是对康熙的蔑视,康熙虽暂时无力抗拒,但在他心里,定是暗暗下决心,一定要除掉鳌拜。

康熙六年(1667)六月,朝局发生了变化,位居首位的辅政大臣索尼病死了。索尼这一死改变了朝局的态势。一方面,索尼活着的时候,虽然不敢站出来遏制鳌拜势力,使鳌拜变得越来越嚣张,但是,在另一方面,索尼在临终前却挺身而出,上奏朝廷,请遵循先帝顺治14岁亲政的先例,迎玄烨亲政。在孝庄太皇太后的支持下,朝臣们于当年七月,跪迎康熙帝亲政。

这回鳌拜失策了,他轻视小皇帝,误以为一位14岁年少皇帝在朝中翻不起什么大浪,觉得让他亲政又能怎样?

而康熙帝却变得聪明了,他亲政后的第一个举动便是赏赐辅政大臣,并命他们继续佐理政务。在当时的局势下,面对着强势的辅政大臣,康熙帝采取了以退为进的策略,以此来麻痹强势的大臣鳌拜,这是很聪明的一招。

此时,狡猾的苏克萨哈为了表现给亲政的康熙皇帝看,他上疏请求解除自己的辅臣之任,表示愿意往遵化去守护顺治的陵寝。这也是一个以退为进的计策。这意味着,在索尼死后,位居辅臣第一位的苏克萨哈自请卸任,如此一来,鳌拜、遏必隆两位辅臣照理也应该辞职。

苏克萨哈这一招让鳌拜没有料到,鳌拜有些担心,他觉得,若是让苏克萨哈的计策得逞,他便会失去朝中的一切权力,而康熙帝必定会严厉地处置他,而且,还会将有功的苏克萨哈召回再辅政。鳌拜当然不能顺着苏克萨哈的意愿,于是,鳌拜开始反击苏克萨哈,他给苏克萨哈罗织了心怀奸诈、久蓄异志、欺藐幼主、不愿归政等24条罪名,上奏皇帝,坚持要将苏克萨哈凌迟处死,并诛灭其族。

康熙心里当然清楚,苏克萨哈不该被处死,但是,鳌拜气势汹汹,霸道地坚持自己的建议,在御前“攘臂上前,强奏累日”,非置苏克萨哈于死地不可。康熙帝当时知道还斗不过鳌拜,只能准鳌拜之奏,将苏克萨哈处以绞刑,并诛其族。苏克萨哈死得有些冤,而这使康熙帝对鳌拜更气愤了。康熙帝知道,接下来,他与鳌拜的殊死较量开始了。

至此,在辅政大臣中,索尼已病故,苏克萨哈被绞杀,遏必隆平庸无能,鳌拜便可以独掌朝中大权了,他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在朝中为所欲为。此时,康熙虽已亲政,但鳌拜不但没有归政于他,而且还更加专横跋扈了。

鳌拜(剧照)

对于鳌拜的专权霸道行为,在宫廷中的法国传教士白晋记载道:“在康熙十五六岁时,四位摄政大臣中最有势力的宰相(即鳌拜),把持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六部的实权,任意行使康熙皇帝的权威。因此,任何人都没有勇气对他提出异议。”可见,当时鳌拜专权擅政已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鳌拜的专权已构成了对皇权的严重威胁,而这是康熙帝所不能忍受的。

此时,年仅十四岁的康熙帝开始筹谋着除掉鳌拜,想着如何铲除朝中鳌拜的势力。康熙帝年纪虽轻,但很有韬略,他谋划周全、处事稳重,计划得很而细致。

当时,鳌拜的党羽已经遍布朝廷内外,朝中大臣几乎无人敢违逆鳌拜,康熙帝不敢与朝中忠臣联络;不敢借助于宫中护卫力量来对付鳌拜;担心打草惊蛇,酿成大变故。

于是,康熙帝抓住了鳌拜狂妄自大、自以为是的弱点,他用迁就鳌拜的方式来对付鳌拜。当时,鳌拜所希望的是康熙帝不问朝政,完全放权给他,让他独掌朝纲,所以,鳌拜最乐意看到的是少年康熙沉醉于玩乐,忘了朝中的政务。

康熙帝则故意顺鳌拜之意,一个劲儿地在宫中玩乐起来,他挑选一批壮实的、腿脚好的亲贵少年子弟,在宫内整日练习“布库”,玩起摔跤游戏。对于满族少年来说,这就是他们很喜欢玩的一种游戏,并没有什么奇怪的。

鳌拜见了,心里乐着,在他看来,小皇帝真的开始好玩乐了,年少好玩,在宫中大玩“布库”。鳌拜觉得康熙帝年轻爱玩,对他已构不成威胁,因而也放松了对朝中力量的掌控。而康熙帝在孝庄太皇太后的支持下,开始秘密地联络一些亲信大臣,拉拢京城卫戍部队的一些将领。

康熙八年(1669)五月,康熙帝找准机会,分别将鳌拜的亲信派往各处,让他们离开京城,同时,又让自己的亲信逐渐掌握了京师的卫戍权,然后,开始筹划着对鳌拜下手。

康熙将平时陪他一起练习“布库”的少年们召集到一起,康熙帝问:“尔等皆是朕的股肱亲旧,尔等惧朕,或是惧鳌拜?”少年齐声道:“惧皇帝。”康熙对他们讲明了利害关系,并仔细布置了如何实施秘密行动。

接着,康熙帝召鳌拜入宫觐见,鳌拜觉得自己大权在握,掌控着朝中全局,以前也经常独自入宫,多次见到小皇帝和小伙伴在玩“布库”游戏。这次康熙帝召见,一定跟往常没有什么区别。因而,鳌拜就毫无提防地入宫。鳌拜进入宫中,又看见康熙和小伙伴在玩“布库”,不过,此次不同了,宫门很快关闭,玩“布库”的少年组成阵型,朝他围过来。鳌拜看着他们,知道这一次是冲着他来的。鳌拜被称为“满洲第一勇士”,他面对着眼前一群少年,根本不担心。可是,在康熙一声令下,少年们一拥而上,缠住鳌拜,鳌拜一人难敌专门训练着抓捕他的众少年,终于,他被少年们摔倒在地,被结结实实地捆住了。

逮捕了鳌拜,康熙帝立即命议政王大臣等审讯鳌拜,审讯之后,康熙帝宣布鳌拜的30条罪状,依罪当革职处死。可是,康熙知道鳌拜是战功赫赫的勇士,而且他之前还救过康熙祖父皇太极,在他身上,还留下了很多伤疤。康熙帝念鳌拜跟随过上两代皇帝征战四方,屡立战功,且无篡弑之迹,遂对他宽大处理,下旨将其长期囚禁,不久,鳌拜却死于禁闭的狱中。

到了康熙五十二年(1713),康熙帝感念鳌拜的旧日大功劳,且鳌拜虽专权但并没有谋反,便追赐其为一等阿思哈尼哈番(爵名)。到雍正时期,鳌拜被赐予祭葬,复一等公,加封号“超武”,世袭罔替。

避暑山庄是什么意思?

避暑山庄网络意思是对对方的诅咒。避暑山庄就是必死的和谐音。后来就演变成,送对面xx一家避暑山庄,这就是对敌人的一种祝福了。

避暑山庄这个梗,是出自于look博主@五十岚上夏。有一次,他在玩游戏的时候,想打字让男友埋伏小乔,因为输入法的缘故,不小心将小乔必死,打成了小乔避暑山庄,后来五十上岚就用避暑山庄当做和谐音

承德避暑山庄的介绍

避暑山庄的营建,大至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开拓湖区、筑洲岛、修堤岸,随之营建宫殿、亭树和宫墙,使避暑山庄初具规模。康熙皇帝选园中佳景以四字为名题写了“三十六景”。

第二阶段:从乾隆六年(1741年)至乾隆十九年(1754年),乾隆皇帝对避暑山庄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增建宫殿和多处精巧的大型园林建筑。乾隆仿其祖父康熙,以三字为名又题了“三十六景”,合称为避暑山庄七十二景。避暑山庄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