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反潜机同日现身日本周边,特朗普说150条生命太珍贵?
中俄反潜机同日现身鬼子周边,特朗普说150条生命太珍贵?
特朗普在2018年下半年宣布对伊朗的石油出口进行制裁,严禁世界上其他国家进口伊朗石油。结果转过天,伊朗石油的大客户们还是我行我素的继续进口伊朗石油。特朗普只能尴尬的宣布伊朗石油最大的8个买家有为期180天的豁免权,可以继续进口石油。
印度、意大利、鬼子等买家都噤若寒蝉,在不情愿也不敢触碰美国的眉头。可是东方大国抗住了美国带来的压力,依旧在整个五月、六月进口着伊朗的石油。总有国家不害怕美国,用实力打脸美国。美国对这些国家还不是一样无计可施。
上个月阿联酋港口油轮遇袭事件后还没有抓住真凶,没想到在十天前鬼子首相安倍晋三访问伊朗的时候,在这一海域又有两艘油轮遭到袭击,其中一艘还是鬼子油轮。
伊斯兰革命卫队20日发表声明指出,其防空部队在霍尔木兹甘省库莫巴拉克区附近击落一架侵犯伊朗领空的美国“全球鹰”无人机。美国无人机被伊朗击落后,当时中东地区的局势非常凝重,仿佛战争会一触即发。结果一向盛气凌人的美国选择息事宁人,停止了战争。关于取消对伊朗开战的原因,特朗普方面称是因为其听闻一旦向伊朗开战将会导致150人伤亡,特朗普认为这和无人机被击落相比并不对等。这不过只是美方为了不向伊朗开战而找的借口。
如果伊朗与美国爆发战争,美军伤亡绝对不是150人那么简单。首先伊朗手里拥有几百枚弹道导弹,如果战争爆发。美军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灭这些导弹导弹的。这些中程与短程导弹导弹足够对中东的美军基地进行多轮饱和打击。另外,伊朗这么多年在全世界各地培养了大量的什叶派武装力量,一旦战争爆发,这些武装力量会从世界各个角落对美国的人员与设施发动攻击,伤亡绝不限于着150人。正是由于这些顾虑,特朗普才迟迟不敢对伊朗动手。第三,伊朗手里虽然没有核武器,但制造一枚钚“脏弹”是没有问题的。一枚下去,伤亡也不止几百人了。何况手里还有很多化学武器的伊朗。
ARJ21飞机的性能怎么样?
(Advanced Regional Jet for 21st Century)21世纪新一代支线喷气机
我国民航客机生产历史进程:上世纪70年代,上飞(上海飞机制造厂)为了造出能够运载国家领导人执行国际访问的民航飞机,参考当时成熟的机型波音707,制造出了两架运十,并于1980年完成首飞,但这一飞机的技术相对落后,随后因为各种原因项目停止。彼时,离空客公司研制出首款飞机A300也不到十年。707运10上世纪80年代,美国麦道公司与上飞合作生产MD82机型,麦道公司提供技术和零部件,在上飞进行组装。再后来,合作生产MD90机型时,零部件已经可以在国内生产制造,实现了70%国产化,可以说我国在这一阶段吸收学习了不少飞机制造技术。但随着麦道公司被波音收购,这一项目也就此终结。MD902002年,国家启动大飞机项目,这次上飞化身商飞(中国商飞),开始了国产飞机的研发。先易后难,商飞决定从支线客机开始,ARJ21项目就此启动。ARJ21ARJ21飞机的生产制造ARJ21的设计,参考了上飞生产的麦道机型。ARJ21的生产,是我国首次构建完整的民用飞机工业体系,采用了国际通行的“主制造商-供应商”的模式,机体结构由国内负责,发动机、航电等全球招标。飞机的各部件材料都具有唯一性,出现了瑕疵只能从后续生产架次的配件库中借用,为确保质量,有的配件甚至是来自于后续第4、5架次的配件库。大量采用国际知名厂商的产品,也是希望能够拿到国际适航证,将ARJ21卖到国际市场。当时中国一航民机部部长表示,取得国际权威适航证的意义已经超越了项目本身的意义。由于19家系统供应商里有三分之二是美国的供应商,利益相关,为此,美国FAA在上海设立了办事处。ARJ21的试飞工作取证也都是严格按照FAA的适航取证标准实施的。 ARJ21飞机的首飞原计划于2008年3月首飞,但因为供应商延误试验条件迫使首飞推迟了半年多,于2008年11月28日首飞成功。首飞成功后,用了6年时间,2014年12月30日,才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飞机型号合格证,可见局方对其安全性给予了极高的厚望,希望通过最高的标准确认其安全。获得合格证后,又用了2年时间,2016年6月28日,在商飞参股的成都航空投入试运行,各方面都能感受到商飞的慎重。在首航航班上,乘客有民航局、中商飞、成都航的各级领导,包括ARJ-21的三位总师,这也体现出了大家对ARJ21充足的信心。 ARJ21飞机的性能机身长33.46米,高8.44米,翼展27.28米,载客量78至90人,航程2225至3700公里,主要用于满足从中心城市向周边中小城市辐射型航线的使用。飞机最大起飞重量40500千克,最大使用高度11900米,巡航速度0.78马赫,设计经济寿命为60000飞行小时/20个日历年。搭载通用的CF34-10A型发动机,专为中国西部的高寒高海拨机场开发。ARJ21当初的设计方向就是“大马拉小车”——飞高原航线。在海拔1 500米的机场,ARJ21不需要减载。选择成都航空作为启动用户,也是考虑到能够以成都为中心点,积累高寒地带飞行、高原飞行方面的经验和数据。“翔凤”一名通过公开征集而得。 ARJ21飞机用户反馈优点:座椅是左二右三布局,在只比737窄40cm的前提下,空间显得足够宽松,前后排空间也相对宽松。座椅前排有USB接口。走廊高度足够,无小飞机的压迫感。动力充足,推背感强,起飞距离短。空调强劲。目前双机长执飞,乘客安全感足。缺点:票价不便宜。行李舱下净高较低。噪声大,前排听空调风声,后排听发动机声音。舱内广播易受干扰,有杂音。空调风力时大时小。 ARJ21飞机的评价ARJ21原计划2008年3月首飞,2009年9月即国庆前夕交付山东航空,2011年形成年产30架生产能力。ARJ21是世界上第一架完全按照中国自己的自然环境来建立设计标准的飞机,在西部航线和西部机场适应性上具有很强的优势。本应该在本世纪头十年首飞,第二个十年大规模商用,成为支线航空的中坚力量。然而各方面导致的延期,以及高铁的铺开,使得本应该属于优势的支线航空市场大量受到挤压。ARJ在边远地区以及山地地区依然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还能弥补高铁无法送达地区的出行需求。ARJ21的噪音问题,属于后置发动机的先天问题。在学习麦道机型的同时也继承了不少缺点,但对我国来说积累了不少经验。ARJ21目前基本型号是ARJ21-700(载客70-95人),此外还有加长型ARJ21-900(载客95-105人)、货运型ARJ21F(载货10吨)、商务型ARJ21B(载客20人)。疫情期间成都航还实现了ARJ21的"客改货"飞行。有人拿国产飞机并不是全面国产说事,纵观全球民用飞机,无不都是采用的国际化采购。民航和军工航天不同,若中国卯足了劲把所有的零部件都造出来,设备没有大量使用数据支撑,产业链也是冗长,飞机的建造成本以及交付时间又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虽然最终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获得FAA认证,但在ARJ21的试飞验证过程中FAA上海办事处的人员也大量跟踪参与了验证。ARJ21目前也开通有几条周边国际路线,这也是一个国际化的好苗头。目前从成都航空多年的运营中可以看到ARJ21的航班运营、飞机维护、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都控制的相对满意。随着三大航ARJ 21逐步投入使用,相信这必定会加快我国建立成熟客机维护售后体系的速度。对于大飞机这样一个系统性的大项目而言,我国从无到有,凭借ARJ21在20世纪初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从设计阶段就完全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设计和制造,可以说给C919的成功问世趟出了一条大道。相信如同我们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一样,ARJ21的成功,使得我国民用飞机制造在未来多方面实现快速追赶已经成了可能。为什么印度要大量从俄罗斯买?
美国军售坏毛病太多,同时俄制武器在印军比例很高、性价比出色
谢邀,整体上说美制装备要比俄制武器要先进、现代化得多,收货后遇到的坑也少很多。在印军装备中,美式武器比例也在逐渐提升,近十五年里,印度一共采购了约200亿美元的美式武器,虽然比俄式武器的约350亿美元采购金额要少,但美国已经是印度第二大武器采购国了。
然而美国军售最大问题在于他的坏习惯、坏毛病太多。附加的政治条件太多,总喜欢通过军售来影响你这个国家的内政外交。美国是个全球利益国家,他希望通过军售,让你符合他的全球利益,所以总喜欢加上许许多多附加条件。比如印度购买的美国C-17运输机,美国和波音公司在其母基地驻有军事代表,会检查飞机的使用情况以及飞行数据,印度如果在其领土之外,使用该飞机执行军事任务,必须要得到他们的许可。这可以说是美国一直以来的习惯,不会让你用得那么顺心,甚至要付出国家主权的代价。这就是印度从美国军事采购,大多数是属于支援型装备,而非直接的主战型装备。印度也有点怕,鬼知道你会提出什么样的附加条件,干涉到什么程度。
印度的C-17运输机,苏-30MKI伴飞另一个问题就是美国的政治风险难以保障,如果忤逆美国要求,随时有可能给你制裁断供断维护,让你采购的东西变成一堆废铜烂铁。1998年印度进行核试验后,美国就对印度国防和航空航天领域进行全面的制裁,一直到2011年才正式解除。而现在摆在面前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美国一直威胁印度取消从俄罗斯的S-400采购计划,否则有可能实行制裁。美国在2017年通过了《以制裁打击美国敌人法案》(CAATSA),与伊朗、朝鲜、俄罗斯很多实体纳入制裁范围,与这些实体有任何经济往来的国家和企业也会被“长臂管辖”实施制裁。土耳其从俄罗斯国家武器出口公司购买S-400系统,已经被制裁,从F-35计划里被剔除。以至于现在印度反过来威胁美国,如果印度因采购S-400被制裁,那么今后美国就会从印度军购清单中删除,美印关系倒退十年。
洛马向印度推销印度版F-16—F-21,生产线都已经搬到印度,然而印度始终犹豫未决所以美制武器虽然不错,但是这口饭吃下去,想要消化没那么容易。美国人这个坏习惯由来已久,很难改变,而且他的政策随时有可能改变,会得寸进尺不断想要深化对你国家的控制。像特朗普时期就取消了印度最惠国待遇,还要印度取消药品进出口限制等。而对于印度来说,其选择面要广,除了美国和俄罗斯,他还可以选择法国、英国、以色列。从规避风险角度来说,没必要死认美式武器。
俄制装备在印度一直以来有很大市场,前苏联时期,苏联以低息贷款、援助赠送等形式给了印度大笔的装备。特别是“苏穗宗”赫鲁晓夫和“苏勋宗”勃列日涅夫这两个家伙,对马屁拍得好的人从来不吝啬,苏联时期前前后后给了印度差不多价值2000亿美元的装备,差不多把印度三军主要装备都换了个遍。然后印度很绝的在苏联解体,卢布贬值上千倍的时候,把账还了。
虽然现在被说摔机大户,但米格-21是印巴战争中唯一空战不吃亏的机型,没苏联援助印度恐怕早就被炸崩了这就导致即使到现在,俄式装备在印度军队中所占比例,依然高达将近46%,接近半壁江山。很多时候,从弹药通用性和装备继承性角度,很难进行放弃。再加上俄式装备还有性价比较高,皮实耐操,操作简单等优点,很多装备相当契合印度军队特点。就比如说S-400,美国劝印度说改买其爱国者-3,然而爱国者-3只能反导不能防空、拦截射程只有45公里,根本不符合印度需求。而且爱国者-3一枚要300多万美元,差不多是俄罗斯的三倍。同时印度军队装备所有防空导弹,几乎都是俄式的,现在其主要防空系统还是SA-3、SA-6、S-300这几种,你强行插个美制武器进来,防空网不通用。
印度的S-400马上要交货了,这个问题现在让美国很头大所以印度想要短时间内摆脱俄式装备是很难得事情,但俄式装备在印军中比例也是越来越小。现在印度海军基本上没有从俄罗斯采购了,空军的装备招标中基本上俄罗斯是首轮就被淘汰。但印度对美国的戒心很大,现在法国和以色列成为印度增长最快的武器进口国。
鬼子自卫队的实力如何?
首先要确认一点,鬼子不仅仅政治上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在军事上是如此。虽然其军事实力和潜力在世界上是名列前茅,但是其军事力量主要还是做为美军的辅助存在的。如果离开美军,鬼子海自只能遂行国土防卫作战,并不存在进攻能力。还有一点,不要小看美国对鬼子经济政治和军事控制的力度。最简单一点,凌驾于所有鬼子政治势力之上的鬼子特别检察官和检察厅是不受鬼子首相领导的,而是直接听命于美国的,鬼子一段时间频繁换首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不听话就下台,而安倍能连任也是因为非常听美国话。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再来看鬼子海上自卫队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说它仅仅是做为美军的补充而存在的了。
鬼子海上自卫队装备有47艘驱逐舰(数据来源于鬼子海上自卫队官网),其中包括6艘宙斯盾驱逐舰,5艘装备自产相控阵雷达的多用途驱逐舰,七艘两栖攻击舰(这里,海自耍了个小聪明,三艘大隅级被列为了登陆舰,但慧眼如炬的我们一看就知道是咋回事)。还装备了20艘先进常规动力潜艇(其中2艘为练习潜艇)
(海自耍了个小聪明,三艘大隅级被列为了登陆舰)
吸取了二战后期鬼子本土被来自美军的封锁,鬼子海上自卫队非常重视扫雷作业,装备了24艘各型先进扫雷艇.此外基于同样的理由,为了避免战时敌方潜艇的威胁,鬼子海自还装备有一支规模庞大的固定翼反潜机部队,包括97架美制P-3C反潜机和近20架国产P-1喷气式反潜机,其空中反潜能力仅次于美国,再加上其完善庞大的水面反潜能力(现役驱逐舰至少能搭载2架直升机)和水下反潜能力(鬼子常规潜艇实力排在世界前列)。其反潜能力不仅能有效保障鬼子本土安全,还能在战时配合美军作战。
除了反潜实力出众,海自还具备了完整的防空作战能力,从超近程防空,中程防空,远程防空,甚至反导作战能力全覆盖。
但是分析下来,可以看出,鬼子海自所有的能力都是围绕反潜,防空和反水雷。和同样作为美国盟友的韩国相比,缺乏真正的进攻能力。虽然美国并没有卖给韩国进攻武器,但是对于韩国自行发展攻击性武器并没有多大限制,比如韩国的世宗大王,就装备了韩国自行研制的巡航导弹。
此外,美国严重阉割和限制了鬼子的武器研发能力,鬼子海自的宙斯盾驱逐舰的全套系统来自于美国,受美国后门的控制。例如自研的19DD多功能驱逐舰,其独特的大小两套相控证雷达(最小的盾是X波段照射雷达)完全不是像外面吹捧的那样是牛逼的表现,反而是技术不到位的体现,本来是准备上主动弹。结果技术不到位只能装备半主动弹,不得不再装一组照射雷达。反舰导弹也仅仅是亚音速的,射程不超过200公里(不是鬼子研制不出来,而是美国不让。)
虽然是美国的亲儿子,但是美国对鬼子这个亲儿子有时候还没有对韩国这个干儿子好,所以别看鬼子海自的舰艇吨位和总数比韩国强,但是韩国一点也不怕鬼子,真正冲突起来,吃亏的很有可能是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