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战士,意大利女画家真蒂莱斯基有哪些让人印象深刻的油画作品?
罗马战士,意大利女画家真蒂莱斯基有哪些让人印象深刻的油画作品?
被侵犯后,画笔是她的复仇女神:女画家真蒂莱斯基《拿鲁特琴的自画像》 1615–1617 阿特米希娅
艺术史中,大家更喜欢叫她阿特米希娅·真蒂莱斯基,她是艺术史上少有的几位女性艺术大师。她生活在文艺复兴时期,是意大利当时唯一以画为职业的女人,是欧洲艺术史上第一位有名可考的女画家,也是欧洲艺术史上第一位成为艺术学院(迪赛诺学院)院士的女画家。数学与生活的小故事?
“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7岁那年,小高斯上小学了。教师名字叫布特纳,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数学家”。这位来自城市的青年教师,总认为乡下的孩子都是笨蛋,自己的才华无法施展。三年级的一次数学课上,布特纳对孩子们又发了一通脾气,然后,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长长的算式:81297+81495+81693+……+100701+100899=?“哇!这是多少个数相加呀?怎么算呀?”学生们害怕极了,越是紧张越是想不出怎么计算。布特纳很得意。他知道,像这样后一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大198的100个数相加,这些调皮的学生即使整个上午都乖乖地计算,也不会算出结果。不料,不一会儿,小高斯却拿着写有答案的小石板过来了,说:“老师,我算完了。”布特纳连头都没抬,生气地说:“去去,不要胡闹。谁想胡乱写一个数交差,可得小心!”说完,挥动了一下他那铁锤似的拳头。可是小高斯却坚持不走,说:“老师,我没有胡闹。”并把小石板轻轻地放在讲台上。布特纳看了一眼,惊讶得说不出话来,没想到,这个10岁的孩子居然这么快就算出了正确的答案。原来,小高斯不是像其他孩子那样一个数一个数地加,而是细心地观察,动脑筋,找规律。他发现一头一尾两个数依次相加,每次加得的和都是182196,求50个182196的和可以用乘法很快算出。小高斯的难以置信的数学天赋,使布特纳既佩服,又内疚。从此,他再也不轻视穷人的孩子了。他给小高斯买来了许多数学书,并让他的年轻的助手巴蒂尔帮助小高斯学数学。
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约公元前287-212年), 希腊物理学家、数学家。 阿基米德的父亲是一位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特别喜爱数学。有一次,国王请他去测定金匠刚刚为其做好的王冠是纯金的还是掺有银子的混合物,并且告诫他不得毁坏王冠。起初,阿基米德茫然不知所措。直到有一天,当自己泡在一满盆洗澡水里时,溢出水量的体积等于他身体浸入水中的那部分体积。那么,如果把王冠浸入水中,根据水面上升的情况算出王冠的体积与等重量金子的体积相等,就说明王冠是纯金的;假如掺有银子的话,王冠的体积就会大一些。他兴奋地从浴盆中跃出,全身赤条条地奔向皇宫,大喊着:“我找到了!找到了!“他为此而发明了浮力原理。除此之外,他还发现了著名的杠杆原理。伴随着这一发明,还产生了一句众所周知的名言:“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 在阿基米德的老年岁月里,他的祖国与罗马发生战争,当他住的城市遭劫掠时,阿基米德还专心地研究他在沙地上画的几何图形,凶残的罗马士兵刺倒了这位75岁的老人,伟大的科学家扑倒在鲜血染红了的几何图形上……? 1 支持 0 反对 2009/01/29
华罗庚
华罗庚,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金坛,1985年6月12日卒于鬼子东京。
1924年金坛中学初中毕业,后刻苦自学。1930年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习。1938年回国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国,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斯大学教授,1950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全国数学竞赛委员会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副主任、副院长、主席团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曾任一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曾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与教授工作并取得突出成就。40年代,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这一历史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此结果在数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g.h.哈代与j.e.李特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的改进,至今仍是最佳纪录。
在代数方面,证明了历史长久遗留的一维射影几何的基本定理;给出了体的正规子体一定包含在它的中心之中这个结果的一个简单而直接的证明,被称为嘉当-布饶尔-华定理。其专著 《堆垒素数论》系统地总结、发展与改进了哈代与李特尔伍德圆法、维诺格拉多夫三角和估计方法及他本人的方法,发表40余年来其主要结果仍居世界领先地位,先后被译为俄、匈、日、德、英文出版,成为20世纪经典数论著作之一。其专著《多个复变典型域上的调和分析》以精密的分析和矩阵技巧,结合群表示论,具体给出了典型域的完整正交系,从而给出了柯西与泊松核的表达式。这项工作在调和分析、复分析、微分方程等研究中有着广泛深入的影响,曾获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倡导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的研制,曾出版《统筹方法平话》、《优选学》等多部著作并在中国推广应用。与王元教授合作在近代数论方法应用研究方面获重要成果,被称为“华-王方法”。在发展数学教育和科学普及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发表研究论文200多篇,并有专著和科普性著作数十种。
罗马神话第三代神的妻子是谁?
罗马神话中第三代神王朱庇特的妻子是天后朱诺。
朱诺是罗马神话里的天后,婚姻和母性之神,罗马十二主神之一。朱庇特之妻,集美貌、温柔、慈爱于一身。被罗马人称为“带领孩子看到光明的神祇”。对应希腊神话中的赫拉。
朱诺在触碰了花神佛洛拉特别栽种的神奇药草后,朱诺便怀上了战神玛尔斯。他是一位非常好战的战神,常常披着山羊皮的斗篷出现在战场上。正因为如此,山羊皮的斗篷竟成为了罗马士兵最喜爱的装束。
罗马人常在卡皮托尔山丘上朝拜朱诺、朱庇特,以及智慧与艺术的女神密涅瓦。每年的3月1日,他们都会举行主妇节来纪念这位总是披着羊皮斗篷的女神。
罗马帝国的军队和士兵在各个殖民地的地位如何?
在共和国早期,执政官负责从合格的罗马公民中征集军队以及指挥作战;从盖乌斯·马略和苏拉时代开始,罗马军队的控制权开始与政客们的政治野心结合在一起,这也导致共和国末期的“三头政治”以及随之而来的大规模内战,并最终导致共和国的倾覆。在帝国时代,军队成为罗马最大的不稳定因素,他们支持或发起的篡位事件层出不穷,在某种意义上为帝国的灭亡埋下了伏笔。这一系列转变反过来导致了罗马军队构成、性质以及地位的变化。
附图,图拉真柱的罗马军团浮雕印
罗马军队的变革罗马军队最初的军事力量来源于“罗马人(罗马公民)”,只有拥有公民权的人才被允许加入罗马军团。直到公元前2世纪,除了少数特别情况外,所有的军团士兵都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必须达到户口调查的第15等级或以上;至少拥有3000塞斯特尔提乌斯的财产;能够自行购置所属兵种等级对应的武器装备。但是连年战争,特别是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汉尼拔在意大利的杀掠,导致罗马的自耕农(早期军团士兵的主要来源)要么死于战火,要么因长期征战导致土地被兼并,再加上奴隶制的发展使得公民兵制的基础遭到严重破坏。
盖乌斯·马略在公元前107年当选执政官后,对罗马军队进行了一系列军事改革。这些改革包括:放弃难以为继的财产资格限制,规定凡是自愿且符合条件的罗马公民(包括无财产者)都可以应募入伍,此举解决了兵源匮乏的问题;延长服役年限,明确军饷报酬,军队组织固定化与正规化。
马略的军事改革对罗马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虽然改革扩大了兵源,增强了军队战斗力,但同时也使军队性质逐渐发生变化。在随后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军队成为权力斗争的工具,共和国历经苏拉独裁、前三头同盟、恺撒和庞培的内战、后三头同盟以及屋大维和马克·安东尼之间的内战,军队效忠的不再是他们军旗上所写的“元老院与罗马人民”。
罗马军团的构成以及地位按照古罗马传统,一旦战争爆发,执政官担负从合格的公民中临时征集军队的职责,而后率领这支主要由志愿者组成的军队开赴战场。罗马迅速向外扩张之后,临时募集的军人逐渐转为职业军人,紧接着军人的地位开始快速提高甚至成为领导阶层,“罗马军团”也从短期的临时组织转变为长期的正规组织。
罗马公民所出身的军人就是俗称的军团兵(拉丁语:legiones),而那些没有公民资格出身的军人所构成的部队就被叫做支援兵(拉丁语:auxilia)。他们的招募方式都分为两种,募兵和征兵。罗马军团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仅靠募兵就能招收到足够的士兵,而征兵是在募兵招收不到足够的士兵时才使用的辅助手段。辅助军团的士兵则由行省居民(未获得罗马公民权的行省住民)组成,他们在退役后会得到罗马公民权,成为“罗马人”。
附图,现代模拟的罗马方阵兵
共和国早期,罗马军团的军饷较普通公民的薪水略低(大约每三天两个狄那利斯银币,而罗马的非技术工人大约每天一个狄那利斯银币),但军人不必纳税,罗马政府也提供居住、健康、教育、社会福利和公共运输的等福利。退伍后,罗马军团的士兵会得到一片土地或者一笔退休金,或者集体参与新的殖民都市的建设计划,在工程期间获得薪水并在完成后拥有私人地产(私人住宅的兴建须自费)。
在共和国晚期到帝国的疆土大幅扩张之际,罗马政府有能力给军队提供相当庞大的资源。然而从公元2世纪开始罗马帝国的发展陷入停滞,帝国逐渐不能承受越来越高的军费,因此帝国以物质利益吸引北方的日耳曼人进入军队,而公民从军的人数大大减少。军事规模和军费的大幅增加使得帝国征收各种名目的税收,这使得帝国的人民大量外逃或者因缴不出税金而变成奴隶,最终帝国在这种恶性循环下走向灭亡。
此为个人见解!欢迎交流与讨论!!求赞加关注!!!
古罗马军团的编制是怎样的?
古罗马军队的基本战术组织是小队,相当于现代军队中的连。
每个小队由两个百人队组成,相当于现在的两个排。百人队原先为一百人,后来改为60至80人。每个成年兵小队只包含一个百人队。鉴于由一名军官(百人队长)来指挥一百人的队伍常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后来减少了人数,但百人队这个名称仍然保留了下来。
大队相当于现在的营,由450至570人组成,其中有120至160名少年兵,还有相同数量的青年兵和壮年兵,60至80名成年兵,另加一队30人的骑兵。大队里的骑兵很少跟大队一同作战,而是自己合起来组成较大的骑兵队伍。
古罗马军团相当于现代军队中的一个师,它由10个大队组成,约4500至5000士兵,其中包括300名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