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争霸之一统三国,三国演义里的环境描写?

2023-06-26 09:50:03 77阅读

天下争霸之一统三国,三国演义里的环境描写?

1、对隆中周围的地理环境的描写:“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

2、描写诸葛亮家内外陈设的古诗:“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时篱落野花馨;床头堆积皆黄卷,座上往来无白丁;叩户苍猿时献果,守门老鹤夜听经;囊里名琴藏古锦,壁间宝剑挂七星。”

天下争霸之一统三国,三国演义里的环境描写?

3、“宴长江曹操赋诗”的情节,其中就有环境描写。先写曹操的大船“于中央上建‘帅’字旗号,两傍皆列水寨,船上埋伏弓弩千张”,可见曹军之气势;接着写自然景色:天气晴明,平风静浪……天色向晚,东山月上,皎皎如同白日。长江一带,如横素练。

4、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里是这样描写天气环境的:“是日,看看近夜,天色清明,微风不动”。瑜谓鲁肃曰:“孔明之言谬矣。隆冬之时,怎得东南风乎?”肃曰:“吾料孔明必不谬谈。”将近三更时分,忽听风声响,旗幡转动。瑜出帐看时,旗脚竟飘西北。霎时间东南风大起,瑜骇然曰:“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若留此人,乃东吴祸根也。

5、第六十七回 “曹操平定汉中地 张辽威震逍遥津”中描写到:是日,大雾迷漫,对面不相见。杨昂军至半路,不能行,权且扎住。却说夏侯渊一军抄过山后,见重雾垂空,又闻人语马嘶,恐有伏兵,急催人马行动,大雾中误走到杨昂寨前。守寨军士,听得马蹄响,只道是杨昂兵回,开门纳之。

6、第一百十五回 ”诏班师后主信谗 托屯田姜维避祸“里对战争环境进行了如下描述:看看待破,忽然邓艾兵至,冲杀了一阵,蜀兵大败,把张翼隔在山后,绝了归路。正慌急之间,忽听的喊声大震,鼓角喧天,只见魏兵纷纷倒退。左右报曰:“大将军姜伯约杀到!”翼乘势驱兵相应。两下夹攻,邓艾折了一阵,急退上祁山寨不出。姜维令兵四面攻围。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

由于《三国演义》是战争小说,描写战争题材,从围绕大小战争故事所形成的特殊情节去观察,也可以理出一个结构脉络。郑铁生《三国演义艺术欣赏》就尝试这样去分析其结构,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彝陵之战三大战役为主线,中间夹杂一些较次要的辅助性战役,贯串了全书,形成一个战争系统(1992,246-273页)。

曹操赤壁赢了可以一统华夏吗?

这种可能性很大。

其一,一旦击败孙刘联军,南方基本可定。

曹操南下进攻孙权和刘备,虽然在正史上并没有《三国演义》中描述的水陆八十万大军、号称百万,但十几万大军还是有的,其实力仍然远在孙刘两家之上。

当时为了抵抗曹操,孙刘被迫组成战前联盟,孙权也把江东地区几乎所有能征集的士兵都征集过来交给了前线的周瑜。

如果赤壁之战曹操取胜,孙刘两家军队在前线被大量消灭,江东将再难组织有效的力量抵抗曹军,刘备就更是困难。

赤壁之战消灭孙刘主力后,曹军就可以趁胜东进、南下,东吴的主和派或集体投降、或单个投降的概率很大,曹军将迅速平定江东、江南一带。

其二,孙刘被灭,基本上就不会有后来的麻烦。

历史上,曹操赤壁之战后不久,西北以韩遂、马腾为首的西凉集团趁曹操赤壁大败发起挑衅,曹操被迫移军西进,和西凉集团大战于关中地区。

这时的曹军刚经历赤壁大战,军力还没有恢复,如今又面对骁勇善战的西凉军,结果曹操又遭挫折,战场失利,割须断袍而逃,非常的狼狈。

与西凉军的作战,让曹操损失惨重,甚至比赤壁之战损失更大,从此之后,曹操只得暂时停止扩张,采取休养生息数年的策略。

而这一切,和曹操赤壁之战的失败有很大关系。

三国演义的三个国家分别是无为赵?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及东吴三个政权。三国时期开始的时间学者各有不同见解,一般分成狭义及广义。狭义是220年曹丕逼东汉汉献帝禅让,建国曹魏,使东汉灭亡开始。广义是184年黄巾之乱开始。历史学家多注重三国鼎立的形成与过程,自184年东汉开始失去政权实体及群雄割据,形成了三国雏型至魏代汉为止,所以往往将184年到220年的时间纳入三国时期加以讨论。根据这种说法,三国演义中的三国指的就是曹魏(220年曹丕建立),蜀汉(221年刘备建立),东吴(229年孙权建立)。

三国演义之战官渡袁绍遭兵败?

官渡之战 中国东汉建安五年(200),曹操统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境)地区击败袁绍军队进攻的一次决战。东汉末年,豪强拥兵割据,逐鹿中原。时袁绍拥有冀、青、幽、并四州,自恃兵多粮足,图谋相机消灭仅据兖、豫二州的曹操。建安五年一月,袁绍率精兵10万南下。在此之前,曹操为避免腹背受敌,已先击溃与袁绍联合的刘备,并进驻易守难攻的官渡。四月,曹操以声东击西之计,于白马(今河南滑县境)击斩袁将颜良,败袁军。袁绍初战失利,锐气受挫,改分兵进击为结营紧逼。两军对垒于官渡,相持数月。其间曹操因兵疲粮缺,一度欲回守许昌(今河南许昌东)。谋士荀彧认为,曹军以弱敌强,此时退兵必为所乘;反之,袁军轻敌,内部不和,相持既久必将有变,正可出奇制胜。曹操纳其言,派兵袭烧袁军粮车;又亲率精锐5000奔袭袁军乌巢(今河南境)粮屯,全歼袁军,烧毁全部囤粮。消息传来,袁绍所部军心动摇,纷纷溃散投降。曹操乘机全线出击,歼敌7万余,袁绍父子仅率800余骑北逃。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袁绍则从此一蹶不振。官渡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有名战例。

一统三国王俊凯饰演什么角色?

王俊凯并没有在一统三国中也任何角色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