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器部落,人们喜闻乐见的上古神话真的存在过吗?

2023-06-09 07:15:03 89阅读

石器部落,人们喜闻乐见的上古神话真的存在过吗?

个人认为上古神话是远古时代人们思考与探索自然时对无法直接理解的自然现象产生想象而口口相传的精神产品。不少上古神话反映了故事发生时代的社会经济及科技文明状况。

我是从事水利出版工作的编辑,上古神话中与自然山水有关的神话特别多,总结赏析如下,但愿对您有帮助。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存发展须臾离不开水。水除了给人类以饮用、舟楫、灌溉等恩泽外,还繁衍孕育了人类腿璀璨夺目的文明和丰富多彩的文化 。

石器部落,人们喜闻乐见的上古神话真的存在过吗?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认识水、治理水、开发水、保护水和欣赏水的过程中,领悟出许多充满智慧的哲思,留下了浩如烟海的精神产品,奠定了中华水文化的深厚底蕴。远古的初民由于缺乏科学知识,对大自然的现象没有理性的理解,因而以自己的想象描绘自然山水。它们把自己对自然界中水的依赖和敬畏寄寓为许多有关水的神话和传说,这些神话有的寄托了人们对水的崇拜,有的暗含着人们对水害的恐惧,有的饱含着人们对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源的深爱和对与水有关的一些人和事的赞咏,有的则反映了先贤们对科学理性的初步探求。

上古的神话中有不少描述人类起源以及山川河流形成的故事,最有名的是盘古化生山川万物以及女娲造人的故事。如:在瑶族人的创世神话《盘古王开天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昔时上古天地不分,世界混沌,乾坤不正,无日月阴阳,不分黑白昼夜,是时无生。五彩云生下盘古圣皇,凿开天地,造阴阳,置人民。死后,左眼化作太阳日,右眼化作月太阴,岭山茅草是头发,深潭鱼鳖是心肝,牙齿化成金银宝,红血化成江水津,身肉化成瓦共土,身骨化成大石身,手足化成山树木,手儿脚化星辰。”

在《太平御览》中载有:“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远古时期,由于自然地理气候的复杂多变,加之当时诸多河流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河道,因此人类被频繁的洪涝灾害所困。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急需从这些困境中解脱出来,于是便出现了许多人类与自然界洪水搏斗的传说和神话。如大禹治水的传说,共工努触不周山的传说,以及西门豹治邺的故事。相传禹借助自己发明的原始测量工具—准绳和规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开龙门,凿通积石山和青铜峡,使河水畅通无阻;他治水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连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都没工夫去爱抚;他不畏艰苦,身先士卒,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黄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淮南子·天文训》记载:(共工)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注释:天柱折断,西北的天穹失去撑持而向下倾斜,使拴系在北方天顶的太阳、月亮和星星在原来位置上挣脱束缚,朝低斜的西天滑去,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看见的日月星辰的运行线路,同时解除了当时人们所遭受的白昼永是白昼、黑夜永是黑夜的困苦;悬吊大地东南角的巨绳被剧烈的震动崩断,东南大地塌陷下去,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看见的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和江河东流、百川归海的情景。)共工死后,人们奉他为水师(司水利之神)。他的儿子后土也被人们奉为社神(即土地神),后来人们发誓时说“苍天后土在上”,就指的是共工的儿子后土。

而西门豹治邺的故事中当西门郡守将装神弄鬼的巫婆和危害一方的劣绅扔进滔滔河水之中时,打着为河伯娶媳妇幌子而作恶多端的地方豪强终于为科学和理性所降服,开明的官员才有可能突破迷信的藩篱,带领民众利用科学手段去治理并最终战胜水患,浩瀚奔腾的江河也才能造福人类。

在文学作品以及各种历史记载中,还有大量的生动鲜活的神话故事,如关于杜宇、李冰父子、河,伯、洛神、潇湘二妃等神话人物的故事。悲剧的壮烈和永恒为人类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且不断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推陈出新,赋予新意,像亘古不断的江河那样绵延万里,昼夜长流。

其中相传为伏羲小女儿的美丽女神宓妃,她的故事随着曹植的《洛神赋》而名扬天下,洛神故事的诗意化演绎铺陈就是将水的秉性赋予了女性的美丽、温柔、旖旎、纯澈,象征着人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上古神话通过文学艺术的创作为自然山水赋予了更多的人性之美,将人类的生活诗意地呈现于浩繁叠卷的历史,源远流长,发扬光大,澎湃向前。

原始部落电影排行榜前十名?

1、《太阳泪》;一部很典型的美国英雄主义电影,宣扬美国式的人道主义,新瓶装旧酒而已。电影里很触动我的三个点是:刚开始神父对上尉说“上帝保佑你”时,上尉回答说“上帝早就离开非洲了”。神父死的时候。最后他们获救后妈妈个女儿重逢的场面。看这种片子确实会很容易触动我。

2、《刚果惊魂》;小时候看过,一直念念不忘。奇妙的探险旅程,紧张刺激的情节,神奇宝藏的设定,一切的情景都让小时候看这部电影时感到无比的愉悦!是这部电影满足了我那喜爱神秘学,向往探险的浪漫情怀。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出色的探险电影!

3、《热带惊雷》;按照套路笑点应当出自当一切假戏真做时,仍蒙在鼓里的主角。假英雄遇上真危机。虚构与现实。戏里戏外对比的间离。人物的设定是为了让他们有去尝试荒诞行为的动机。乐趣就是看这一切是如何像滚雪球一般脱离控制的。但实际上最好笑的是小罗伯特唐尼扮黑人、说中文,其次是秃头阿汤哥爆粗、热舞。

《金刚》;剧情并不复杂,金刚与安在一次次劫难后,竟成了朋友,金刚把这个给它带来快乐的女孩当成了自己最心爱的宝贝,不允许任何人碰,那些贪婪的人们让它成了赚钱的机器。最后,金刚选择了挣脱枷锁,虽然它的结局必定是死,但它义无反顾,从高楼上无力的坠了下来,那一刻也变成了永远。

5、《迷失z城》;难以去感受这种前半生郁郁不得志后半生却突然有了一个魂牵梦萦的目标的人生。白人真是太狂妄太自大了,总归逃不开被整个南美原始文明所吞噬。最后一个妻子走进镜中丛林的镜头妙极,就好像整部电影就是为了这个镜头而拍。6、《勇敢者的游戏:决战丛林》;虽然还是比不上1的经典,但是放低期待值后作为一部爆米花电影绝对算的上一部佳作了。简单明了的故事线,毫不违和的笑料,合情合理的人物成长,不同性格团体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在这次冒险中从无法融入到一起到成为彼此信任的伙伴7、《侏罗纪公园》;作为90年代的电影,其绝对领先的创意和技术,在当时是无与伦比的精彩,当然时至今日再看的话,可能剧情稍显简单,但是作品如果不放在时代的背景下,就不具有讨论的意义了不是?本片最惊恐的剧情,要数小黑哥的那一根胳膊,当年真的吓了一跳,可惜的是,国内目前的几个look网站又给删除了,唯一的点给删去,实在是略显遗憾。

8、《最后的莫希干人》;因为这首著名的音乐来看的。如猎豹般矫健奔跑、长发的丹尼尔戴刘易斯现在看来还是非常非常的迷人。据说被删掉了一小时的剧情,挺简单的一个故事,但壮丽的北美风景,磅礴大气的音乐让这部电影还是别有味道。自由已经被破坏,新的文明即将到来,最后的莫西干人只留给后世一首传唱不衰、苍凉的悲歌9、《荒野猎人》;这部影片在我看来并没觉得长,很有吸引力。有时候镜头给得很近,会清晰的听见他的急喘,无法控制的疼痛呻吟,还会看见镜头上呼吸出来的水雾,争斗中击洒的血点……在路途中取暖和吃食又是一番惊叹!小李子值得奥斯卡!在人性的描述也非常深刻,他被同族的人抛弃,却被其他族人救起,人性善恶,自在人心。

石器时代后面依次是什么时代?

1.旧石器时代(距今约300万年前到距今约1万年前)

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icon

距今约70万~20万年前的北京人

2.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前到距今约2000年前)

距今约7000~5000年的仰韶文化、大汶口icon文化、河姆渡文化icon

距今约5000年的龙山文化、红山icon文化、良渚文化

3.部落时期

三皇(燧人氏icon、伏羲氏、神农氏)

五帝(黄帝、颛顼icon、帝喾、帝尧、帝舜icon)

4.万邦时代

具备了国家的基本形态,国家即将产生

早期国家:

1.夏(约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

禹死后,禹的儿子启继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约公元前1600年,夏被商所灭

2.商(约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

约公元前1600年,汤发兵讨桀,建立商朝

商朝第十九位君主将国都迁至殷,商又称殷朝

公元前1046年,商被周所灭

3.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起兵伐纣,建立周朝

公元前841年,发生“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

什么是原始聚落?

聚落是因为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

早期人类的聚居地一般都选择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点。例如,中国陕西蓝田猿人的遗址,就在一条河流最高的阶地上,当时那里的气候温暖湿润,有较多的动物可供捕猎。

随着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类活动的领域不断扩大,由热带、温带逐渐扩展至寒带,创造出各种形式的聚落环境。

古代人不用上班?

有人说:古代人不上班,不工作,生活还挺优越。那么古人真的不上班不工作吗?

答案是否定的,古人不仅上班,而且全年没有周休,只有过年放假。

古代职业有360行。

古人云,360行,行行出状元。古代有360种工作,所以古人也需要工作,也需要上班。

古代按照职业将人分为,士农工商、三教九流。

士农工商:指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读书明理,通古博今可以治国;在农耕社会,农民是社会财富的实际创造者,统治者奖励农桑;手工业者通过劳动向社会提供生活用品;商人投机取巧,舞弊钻营,唯利是图。

三教:儒教、佛教、道教。

九流分为:

上九流: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中九流:举子、医生、相命、丹青(卖画人)、书生、琴棋、僧、道、尼。

下九流: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拐骗及巫婆)、盗、窃、娼。

九流也有说成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总之,三教九流,旧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也泛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是古代中国根据人的地位和职业名称划分的等级。每个男人都是其中的一员。

因此,古人不是不工作,他们也有自己的职业。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就是他们的工作。

一国之君的皇上也需要上班工作。

皇上的工作强度更大,一年365日无休息。

康熙帝规定了上班作息时间,春夏季的时候上朝时间为早上六点,秋冬时期往后推迟到七点。

康熙皇帝每天凌晨五点起床。清朝的皇帝大多都是凌晨五点就要起床准备早朝。

皇帝们在起床梳妆以后还需要到长辈那里请安,然后再去早朝听政,一天下来工作时间平均有14个小时。

当官者上朝,办理公务。

古代朝臣待漏五更寒。意思是说,大臣们每天早上五更天就得上朝,等着朝见皇帝。五更天相当于现在5点到7点钟。

古代的王公大臣四更天就得从被窝里爬出来,五更天以前就得乖乖地站在朝堂下等候皇帝临朝,低级官员到衙门签到。

清朝官员每年的放假时间是过年。

腊月二十日左右“封印”,就是把印绶封存起来,表示官方放假,不再受理司法案件,等一个月后的正月二十日左右“开印”。虽说在这段时间属于放假,还是要不定期地处理些公务。

诗人也耕田种地。

大诗人陶渊明也种地。他在《归园田居》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自己春种秋收,自给自足。

范成大的诗记录了农民家庭的工作情况: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连小孩子都学着大人种瓜。古代诗歌里经常出现牧童。例如,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里的牧童就是放牛的小孩,小小年纪就替大人放牛了。

农民全年都在劳作。

在古代不工作的人很少。

古代,这样几种人不工作。

1.靠老子,先祖。

贾宝玉出生在荣国府,爷爷和太爷爷都是荣国公。他们家有世袭的爵位。即使不读书,也可以捐官做。挣俸禄银子。

而且贾府家大业大,养得起闲人。

李白的父兄都是商人,有钱,可以供李白游学。

诗人杜牧的祖父杜佑曾为唐朝宰相、歧国公,父亲杜从郁曾任唐朝谏官、秘书丞、部员外郎等职。家里有权有势还有钱,杜牧起初就不工作。曾经流连青楼十年。他写道:“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这些人要么是富家子,要么是贵族子弟,有不工作的资本。

2.靠妻子。

李白入赘,妻子家有钱,他继续游山玩水。后来李白妻子死了,第二任有钱的妻子离婚了,他晚年就没钱了。

3.女人靠父亲,靠丈夫,靠儿子。

古代女人不可以抛头露面,她们只能在家里操持家务,纺线织布,做手工活。

她们出嫁前靠父亲兄弟,出嫁后靠丈夫养活,丈夫死了,靠儿子养老。

有些女人靠手艺挣钱。

穷人家的女人凭自己的手工活养家糊口。她们的绣品可以卖到大户人家,她们还可以给大户人家做绣娘挣钱。

曹操临死前告诉姬妾织席贩履挣钱养活自己。

古人从小接受光宗耀祖的价值观,光宗耀祖有两条路可以做到。

第一,齐家治国平天下。

封侯拜相,有地位,有实权。有封邑,有皇帝敕造的府邸。威威赫赫,富贵流传。

第二,做一个富家翁。

家里有良田,有买卖铺子。家里金满箱,银满箱。

上述两个人生目标都需要挣钱。都需要工作。不挣钱,不工作,都无法糊口。

只不过,古人大部分是为自己工作,相当于个体户。例如,普通农民自耕自种,养家糊口。

很少一部分给世家大族做清客。例如:《红楼梦》里,贾政的清客詹光、单聘仁等都是靠贾政赏饭吃。

还有衣食无着的穷人卖儿卖女,这些孩子成为奴才,伺候贵族家的老爷太太等人。他们的身份是丫头,小厮,仆人,仆妇。这些下人生了孩子,叫家生子,还是伺候主子的奴才。

这些清客,奴才都是靠自己劳动来换取钱财,养活家人和自己。他们每天都辛勤工作。

现代的明星,古代也有。

古人管明星叫戏子。《红楼梦》里的蒋玉菡艺名叫琪官,名满京城,是忠顺王的心爱之人。北静王,贾宝玉和忠顺王为了琪官还有一番较量。

总之,古人不是不工作,只是和我们现在的工作方式不同而已。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