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刀舅舅,皇姓为什么现在姓爱新觉罗的基本看不到?

2023-06-07 02:20:03 156阅读

老刀舅舅,皇姓为什么现在姓爱新觉罗的基本看不到?

问题:为什么皇姓爱心觉罗现在基本见不到,而朱赵李杨刘这些却很常见?

一,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先梳理一下上述皇姓分别是哪个朝代:

老刀舅舅,皇姓为什么现在姓爱新觉罗的基本看不到?

刘,汉朝(西汉和东汉)

杨,隋朝

李,唐朝

赵,宋朝(北宋和南宋)

朱,明朝

爱心觉罗,清朝

二,皇姓民族区分

刘,汉族

杨,汉族

李,汉族

赵,汉族

朱,汉族

爱心觉罗,满族(女真族)

三,皇姓历史变迁

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的文明史,而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历史是3700年。从西汉建立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的灭亡,前后经历了2117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除了北魏、元朝和清朝为少数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外(五胡乱华时期的地方政权在此不计),其余大多是由汉族建立的政权。随着历史更迭,朝代兴替,伴随着血雨腥风,为躲避追杀,当时显赫的皇族往往被迫隐姓埋名,或改为汉族采用汉姓。

(一),先说一下汉族皇姓:

(1)刘姓,北方自古以来有“张王李赵遍地刘”的说法,说明刘姓在我国一直是大姓,现在也是第四位,人口70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5.8%。

由于刘姓人口基数大,刘邦建立汉朝时,也并非他一人姓刘,所以说刘姓是皇姓,老刀窃以为不妥。但毋庸置疑,大汉王朝统治华夏400多年间,为刘姓繁衍发展壮大所做出的贡献也是可以想像的到的。

由于汉时刘姓显贵,历史上不乏攀龙附凤之流,如,汉武帝打败匈奴后,北匈奴远遁大漠以北;而南匈奴则南迁归汉,迁居在山西河北一带。历史学家认为,这一带的刘姓,其中有的人很可能是匈奴人后裔。他们失势后,为了不受歧视,就跟着舅舅姓,即姓刘 (汉初势弱,屡次打不赢匈奴,直到汉景帝时还在采取和亲政策,如昭君出塞就是典型的故事,相信这类故事也不止一例),当匈奴衰败时,这些混血孩子跟着母姓,也就不难理解。

以上说明刘姓来源多元,未必都是皇家后裔,以族谱为准。

(2)李姓,目前是我国第一大姓,人口约8700万,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4%。

李姓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群星璀璨,人才辈出。春秋时期的道家创始人老子(李耳)被认作是李姓始祖。从远祖皋陶到大唐脉裔是李姓由萌芽到壮大的历程。李姓先后在历史上建立了12个政权: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顺,共出58个帝王,是建立政权最多的姓氏; 文臣武将不计其数:汉飞将军李广、唐大诗人李白……

李唐王朝的建立更是把中华文明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高峰。

然而,李氏也不该称为皇姓,因为还有许许多多的李姓并不是李渊和李世民的后裔血脉。是不是皇族?同样要有家谱为证。

(二),再说一说少数民族皇姓

爱心觉罗,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的皇姓。是我国东北地区游牧民族——满族的姓氏之一。目前,估计有30-40万人。

爱心觉罗姓氏在满族里,只能算一个小姓氏。16世纪80年代,这个家庭的人员只包括努尔哈赤的六祖以及他们的22个儿子所组成的家庭。

有的学者认为:

后金入关前,在第二代皇太极时期,皇室成员约有100人;

入关后,

到第三代顺治时期,皇室成员419人;

到第四代康熙时期,皇室成员490人;

到第五代雍正时期,皇室成员超过1000人;

到第六代嘉庆时期,皇室成员已近4700人;

到20世纪30年代清朝灭亡时,皇族后裔达2万人。

1936年出版的《爱心觉罗宗谱》,收集了这个家族几百年来的世袭繁衍材料。自16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努尔哈赤这一支系的后裔,仅男性就有3.4万多人,整个宗室的后裔达4.6万人,合计有8万多人,整个爱心觉罗家族计有后裔近14万人。

1911年辛亥革命后,满清灭亡,皇族纷纷改姓。爱心觉罗氏改为:金、肇、罗三姓。

在我接触过的三位爱心觉罗后裔里,有两个姓金,一个姓肇(俗称大尾巴肇)。

其中一个姓金的朋友,由于政治原因,早年改为汉族,至今没有再改回为满族。

另一个金姓邻居,虽然称是满族,但对自己究竟是哪一支哪一脉?已无从可考,只知道他爷爷和启功熟悉,或许他们是同一支吧。

肇姓朋友,是沈阳人,他祖上是守陵的,至于更多家族故事,也讲不出多少。

历史上曾经的辉煌就这样随着时代变迁,被慢慢淡忘和湮灭了。

老年还强势的人晚年很凄惨?

76岁老人,想把家产多留给女儿,没想到,女儿却悄悄带走妻子4年,老人写8000字情书,想接回妻子,女儿不要他的家产,还说:父亲最会演戏了,防火防盗防——爸爸。

老沈是湖南人,兄弟姊妹有5个,他最小,由于家里太穷,交不起学费,他只读了小学5年级。

成年后就去了长沙某电视机场工作,30岁时,在同事的介绍下,认识了同年的杨秀秀。

杨秀秀也在电视机场工作,两人认识没多久,就走到了一起,并在1974年结婚领证,婚后接连生下1个女儿和1个儿子。

老沈60岁退休,为了改善家庭条件,让子女以后生活的更幸福,他没有享受安逸的退休生活。

而是从0开始接触电脑,学制图,潜心研究一些发明创造,用了16年,就顺利拿到好几本证书。

原本,这些成果让老沈很风光,可最近他却哽咽着找到电视台求助,说他独自生活4年,太孤单了。

原来,杨秀秀4年前突然离家出走,至今没有回来,儿子和女儿也都不跟他联系,就连过年过节都是他一人。

老沈已经76岁,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好,行走都依靠拐杖,十分想念妻子和子女。

为了挽回妻子,老沈写了十几页,8000多字的情书,述说结婚46年,他对妻子的爱恋,希望大家能帮他转交给妻子。

既然老沈为这个家庭付出这么多,为何他的妻子和子女如此对待他呢?

为了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大家陪着老沈来到女儿小莉家里,小莉住的并不远,离老沈不过10分钟左右的路程。

一个老式小区的一楼,房子在楼梯边,阴暗潮湿,里面有一道防盗门,外面还有一个大铁门。

小莉隔着铁门,冷漠的看了老沈一眼,并不打算开门,老沈气愤的靠近铁门,小莉顿时满脸惊慌的往后退。

原来,老沈脾气不好,性格特别强势,年轻时,经常对妻子和子女动手,导致家人都害怕他。

老沈却解释说:他是打过妻子,但很爱子女,舍不得对子女动手,从没打过儿子,倒是打过女儿2次,也是为了教育女儿。

小莉不满的给大家看了一段look,是4年前,老沈跑到儿子公司,当着很多同事的面,用拐杖使劲敲打儿子。

要知道,老沈儿子的工作非常体面,非常重要,却因为老沈跑去大吵大闹,差点丢掉工作。

在小莉看来,父亲太过强势,她和母亲以及弟弟,常年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下,只有躲着,才能安稳生活。

老沈反驳说:不是他不好,是儿子的问题。

原来,4年前老沈生病,住院了20天才好,他住院时,儿子刚好在外地出差,没能来看他。

老沈在家休息时,得知儿子回来了,可是第一天没来看他,第二天还没来看他,第三天,老沈就忍不住了,跑去公司收拾了儿子。

所以,在老沈看来,他并不是蛮横无理的,现在,他怀疑妻子就在女儿家,希望女儿把情书转交给妻子。

小莉拒绝了,她冷淡的说:父母之间的感情,她作为女儿,不好参与,让父亲自己交给母亲。

可是,她又不肯开门,老沈见不到妻子,只好无奈的回了家,家里堆满了他发明的小物件。

虽然拿到证书,可没有工厂肯批量生产,所以老沈至今也没赚到钱。

第2天一大早,老沈再次带着大家来到小莉家,小莉依然不肯开门,还气愤的埋怨:父亲除了生她,没尽过任何责任。

经过劝说,小莉答应让大家进屋,但父亲除外,等大家一进门,她就快速反锁了门,还说:防火防盗防老爸。

原来,4年前的一个半夜,小莉突然接到母亲的电话,得知父亲又动手了,她才急忙赶过去接走母亲。

当时,母亲已经72岁了,也已经是母亲第5次离家出走了,为了母亲能有个安稳的晚年,她才带着母亲躲了起来。

虽然这几年,她们很少去看父亲,但每个月,她都会按时给父亲缴水电费。

突然,老沈晃动着铁门,哽咽着大喊:老婆,我好想你,你跟我回家吧,我一个人实在太可怜了。

大家也劝说小莉,父母的矛盾,让她母亲出面解决比较好,最终,小莉点头答应,杨秀秀才终于露面。

当时,杨秀秀牙痛犯了,拿着冰块捂着脸,悲伤的表示,她不愿意出去见丈夫,因为结婚46年,她吃了很多苦。

从婚后开始,老沈自己挣钱自己花,连子女的学费和生活费都不管,她一个人上班,抚养2个孩子。

好不容易等到子女成家,老沈退休,结果,他又沉迷创作,除了研究发明,家里大小事都不闻不问。

杨秀秀曾抱怨了一句,就被老沈打duan了3根手指,每次打完后,老沈就下跪求她原谅,她心软原谅,老沈就又变本加厉。

如今,她年纪大了,经不起折腾,只想跟着女儿过几年清净日子,所以她拒绝见丈夫,也拒绝看情书。

毕竟结婚46年了,大家还是想劝和,再给老沈一个机会。

杨秀秀犹豫着接过情书,刚要打开来看,小莉却一把夺过去,果断的撕碎,扔进垃圾桶。

然后不满的告诉大家:父亲很会演戏,每次动完手,就写情书道歉,已经写过很多封了,还是照样欺负母亲,她不相信父亲。

趁着女儿进屋接电话,杨秀秀决定出去见一面,跟丈夫说清楚,希望丈夫以后不要再来打扰她。

可她刚走出铁门,小莉就冲过来,强行把她又拉回房间了,并且说:就是我不让母亲回去的,父亲要怪就怪我吧。

在小莉看来,母亲就是太心软,回去生活不安全。

这让老沈气愤不已,情绪激动,指责女儿是个捣蛋精,都是女儿挑唆,妻子才不肯回去的。

小莉也气急了,把母亲拉回房间后,就气呼呼的带着大家去了附近一个大房子,房子很大,里面摔得乱七八糟,还有被火烧过的痕迹。

原来,这是一家4口以前生活的房子,客厅还放着老沈和杨秀秀的婚纱照,小莉坦然的说:

虽然父亲强势,但她还是希望一家和睦,6年前,特意出钱让父母补拍婚纱照,可父亲太过分。

经常为了小事动手,动不动在家里打砸,还曾在家里放火,为了安全着想,她带写母亲住在阴暗的小区一楼。

宁愿这套大房子空着,也不敢住。

老沈恼羞成怒,情绪激动冲着女儿说狠话,小莉也不甘示弱的大喊:你来打啊,有本事你就真的打si我。

等女儿离开后,老沈突然透漏:女儿有先天性心脏病,一生气就嘴巴发青,危及生命,所以他不和女儿吵架,纵容女儿,导致女儿脾气暴躁。

他现在要去找儿子,因为他从小宠爱儿子,儿子19岁时,出了严重的车祸,昏迷15天,都是他在照顾。

说着,老沈拨通儿子的电话,让儿子劝说女儿,把妻子送回来。

没想到,等老沈再次来到女儿家时,儿子居然也和女儿一起,满身防备的站在铁门里面。

老沈当即扔掉拐杖,保证自己不会动手,希望子女能原谅他,可子女都不肯再相信他,也不愿再给他一次机会。

为了调解双方的关系,老沈只好又找到社区。

社区无奈的说,他们已经调解过很多次了,调解协议也写过很多份,可是每次都没什么用,过后老沈还是大吵大闹。

老沈留着泪说:他晚上睡觉都不敢关门,怕si了都没人知道,希望妻子或者子女能有一个人跟他一起生活。

既然妻子跟女儿一起住,那他就想跟着儿子,可是儿子拒绝了。

因为老沈现在还四处接些修电器的活,子女认为他还有自己生活的能力,不需要子女赡养。

小莉也坦然的说:父亲每月还有2000退休金,也足够生活,如果以后不能自理了,她们就出钱请人照顾父亲。

老沈不满意,继续闹着说:他不要请人照顾,只要妻子或者子女照顾。

小莉态度坚定的表示:如果父亲坚持不同意,可以起诉,走法律程序来解决。

最终,老沈还是一个人失落的回去了,社区工作人员劝他回家以后,多反思下自己的问题。

老沈和杨秀秀,一起走过了46年,没有感情问题,最后还是走到了分开的这一步,主要还是因为老沈太强势:1年轻时家里穷,却对妻子和子女没尽到该尽的责任和义务,反而还要作为一家之主,不许家人不听他的话。2退休后,沉迷自己的爱好,什么事都不做,还自以为是的说是为了改善家里生活条件,让子女更幸福。3年轻时,老沈强势,因为妻子性格柔弱,处处容忍他,子女还小,不敢违背他,所以沈肆无忌惮。4可是,他年老后,仍然不知道收敛,甚至变本加厉,妻子终于不再忍受,离他而去,而子女们也都长大成人,不需要依附他。

最终,老沈落得个孤家寡人的结局,逢年过节都没人来看望他,一个人孤苦无依,悔恨都晚了。所以说,一个人年轻时可以强势,老年时,一定要学会改变自己的脾气,子女毕竟有血缘关系,谁不希望家庭和睦,一家人幸福生活呢。

最后:

至于女儿的做法,有人支持她带走母亲,有人指责她干涉父母的感情,你认为呢?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