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所在机组,万一有个头疼发烧呢?
刘洋所在机组,万一有个头疼发烧呢?
长期待在太空会造成很多疾病,女性还要面临生理期的挑战,该如何解决?看完特别心疼!
现在神舟13号已经返回地球了,我们的航天女英雄,王亚平也是第二次进入太空了,早在2013年的时候,她就被授予了“英雄航天员”的荣誉称号,她首次进入太空是在2013年6月11日,王亚平跟张晓光、聂海胜乘坐神舟十号飞船进入太空,这是她首次执行太空飞行任务,到了2021年10月16日,王亚平又执行了第二次太空任务
这一次在轨的时间更久长达半年,跟她进入太空的,还有翟志刚、叶光富,不过时间过得很快,就在昨天,他们已经回到了地球,这也标志着神舟13号太空任务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以前的神舟飞船要绕地球11圈,才会返回,这一次的神舟13号只绕地球飞行了五圈就进入了大气层,开始返回,这也标志着神州飞船,第一次采用了快速返回的方式,根据专家的介绍,是为了提高航天员的舒适性,因为缩短了在轨等待的时间
神舟飞船每绕地球一圈,大约需要90分钟,之前要绕地球11圈,那么大约需要16.5个小时,现在只绕了5圈,那么就缩短了9个小时
航天员在太空会生病吗?无论是中美俄三个航天大国,还是其他航天国家,都有女航天员进入过太空的案例,但值得一提的是,在人类刚刚开启载人航天事业的初期,并不敢把女性送往太空,那么今天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女航天员,标志着航天事业不断的走向成熟,科技越来越发达了
人类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是来自前苏联的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是刘洋
说到这,人们不禁会有这样的疑问,航天员在太空会生病吗?如果生病了怎么办?他们会带药品上去吗?
在这里可以明确地跟大家表示,航天员在太空的生活完全跟地球不同,是会出现一些身体的反应,待的时间越久,对身体的伤害就更大,毕竟从一个你长期生活的地方,进入到了另外一个环境完全不同的地方,那么身体是会有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的,甚至在回到地球出仓的时候,还要搜救人员抬着走,同时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进行康复训练
还有航天员在太空同样会生病,因为那里并非绝对的无菌,有些人会说,那太空里又没有医院,生病了是不是要返回地球治疗呢?
其实通常是不用这样做的,因为航天员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而且又是万中无一的精英人才,在上太空之前,也要仔细地检查身体,所以哪怕在太空生病了,也不会是什么大病
航天员在太空会有哪些症状呢?
航天员进入太空出现感冒的症状,可以说是很少,因为在执行任务之前,宇航员还有航天器都会经过消毒杀菌处理,何况他们的身体素质非常好,但是女性要面对严峻的生理期,有的女性会在太空待的很久
刚开始不敢让女性进入太空,就是怕在太空这种失重的状态下,液体不会向下掉落,要是女性来生理周期时,造成血液回流那就危险了
不过后来发现,女性的生理期也并没有受到太空微重力的影响,所以才有了更多的女性进入了太空,等一下会讲解她们在太空是怎么处理的
人类到了太空中,因为处于失重的状态,随便动一下就飘走了,那你的肌肉就得不到锻炼了,长期生活在那里,会得肌肉萎缩,还会造成骨丢失、骨密度下降,还有头痛乏力,视力模糊等病变,总而言之,待的时间越久,造成的危害就越大
虽然说航天员的身体素质都比较好,但是也要经过医疗训练,在太空容不得一点差错的,一些小的疾病,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就能解决,如果有突发状况,可以跟地面人员取得联系
而且他们是携带了很多药物上去的,身体要是不舒服了可以吃药,而且药品是很丰富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医疗器材,以及健身器材等等,航天员在太空同样要锻炼身体,比如先把自己固定起来,防止飘走,然后开始跑步,或者做其他的负重训练
这样的话肌肉就得到了锻炼,防止发生肌肉萎缩,骨丢失等症状,发生意外的时候,还有紧急的救治设备,如果特别严重的话,上面的药品或者器材已经无法治疗了,那么,就乘坐飞船返回地面治疗,不过这种状况微乎其微
航天员脸部浮肿是怎么回事?前段时间我们发现王亚平的脸有明显的浮肿,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也是因为太空的环境造成的,因为太空处在一个微重力的环境下,跟地球的环境完全不同,人到了那里,会让你的身体机能不能立刻的适应,会让宇航员在太空时血压强度变高,所以脸部就会因为充血变得浮肿
因此可以看出,航天员到了太空承受得比我们想象的还多,有的人还会出现失眠的症状,或者是焦躁,而且在太空一天可以看见16次日出,可以说生物钟都乱了,让人很难在短期内适应,甚至连吃饭、睡觉洗澡、上厕所都非常麻烦,比如食物是飘着的,不会乖乖的听你指挥,睡觉的时候要固定好,否则等你醒了就可能飘走了,而且也不可能像地球上一样进行淋浴
女性生理期该怎么办?女性相比男性要承受得更多,因为她们有特殊的生理期,不过也有处理的办法,如果是执行短期任务的,可以通过服用药物,来推迟生理周期,尽量不要在太空出现这个现象
但有很多人是执行长期任务,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了,那么通过专家的介绍,太空同样可以使用纸尿裤、卫生棉条等方式来处理
写在最后总而言之,宇航员付出的和承受的,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多,在返回地面的时候,需要人抬着走,那是因为他们长期生活在太空,不能第一时间适应地球环境,在太空又不用走路,所以会造成骨密度下降,骨丢失、肌肉萎缩等症状
如果贸然行走的话,很可能会摔倒发生骨折,何况他们还穿着厚重的宇航服,要知道,培养一名宇航员是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不能出现一点差错,除此之外,还要进行几个月的康复训练,才能把身体恢复好,所以看完之后非常佩服他们的精神,同时也很心疼
宇航员上一次天?
培养一名航天员需要花费100亿,杨利伟说如果一名优秀的飞行员是由足金堆砌出来的,那么一名航天员就是由等量的钻石堆砌出来的。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航天员被送往太空,执行任务,对外太空进行探索。目前,我国三名优秀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正在空间站中执行任务。
看着一个个航天员飞向太空,有人不禁会问,航天员上一次天,到底能赚多少钱?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航天员的工资是如何构成的。对于每个航天员所能拿到的工资,在每个国家来说都有不同的薪酬算法,所以就使得同样的航天员所拿到的工资是不同的。
就美国来说,美国是发达国家,在航空航天领域也比较发达,所以每年的航空航天经费比较充足,因此美国宇航员的工资相对来说比较高。
美国NASA宇航员在地球上的工资大约为每月66000-155000美元,换算成人民币约为45万-105万之间,这个月薪在宇航员们中的薪资来说已经不低了。
这是宇航员在地球上的工资,如果进入太空工作,那么收入会更高一点,能达到1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就是115万元左右。
但是俄罗斯的宇航员就拿不到如此高的工资了,即使俄罗斯的宇航员和美国的宇航员都是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但是他们来自的国家不一样,所以拿到的工资也是不一样的。
俄罗斯的宇航员在地球上的工资每月大约在1500美元-2500美元之间,折合人民币就是1万-1.6万之间;如果是去太空执行任务,会有额外的补助,这个补助大约是4000美元。
宇航员们除了可以拿到“地球工资”和“太空工资之外”,还可以领到一定的工龄津贴,政府奖励以及试飞时的补助,这些补助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看完了美国和俄罗斯宇航员的收入,再来看一下我国宇航员的收入。我国的航天事业起步比较晚,但是后来者居上,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目前我们建成了自己的空间站,也已经有十几位宇航员成功登上太空执行任务。
航天离我们普通人好像很遥远,很多人理所当然地就认为宇航员的工资应该也比较高,其实我国宇航员的工资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
我国航天员的工资实行低薪高补贴,这一点和我们上班时所实行的底薪加提成有点类似。
如果航天员只是在地面工作,没有进入太空,那么每月的基本工资在一万元左右;如果进入太空执行飞行任务,可以再拿到4万元左右的补贴。
每月工资加上各种补贴,一位宇航员每年的收入大概能达到80万元。
另外,如果宇航员能成功完成一项飞天任务,并且安全返回之后,也可以拿到一笔相应的奖励。
比如翟志刚和刘伯明在执行完飞天任务,成功返回地球后,国家给予他们80万元的基金奖励。还有我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在返回地球后,拿到了100万元的额外奖励。
除此之外,宇航员的工资和自己的军衔也是挂钩的。因为我国宇航员都是军人出身,军人的工资与他们的军衔有着直接的关系。
另外,太空出差时的补助和航天员的等级也有关系。比如此时正在空间站执行太空任务的三位航天员,刘洋是特级航天员,陈冬是一级航天员,蔡旭哲是二级航天员,那么他们三个的补助就不相同。
还有就是每次太空飞行时执行的任务不同,危险程度不同,宇航员所拿到的补助也是不同的。
在航空行业事业的发展中,宇航员的工资只占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培养一名优秀的航天员才是真正花钱的地方。我国的每一位宇航员都是万里挑一出来的国宝级人物。
中国航天员大队在1998年成立,至今已经度过了24个年头,而在这24年间选拔过三次成员,三次加起来也才选拔出了34个人,其中真正执行过飞天任务的才十几个人,还不到一半。由此可以看出,航天员的选拔多么严格。
航天员不仅在选拔时比较严格,在培养时也要花费不少的资金。
我国大部分航天员都是由战斗驾驶员选拔上来的,而要想培养一名合格的战斗机驾驶员,就需要先经过三级四阶段的培训。大概需要七年的时间。
在培养过程中,初级飞行训练要历时七个月,大约要飞250个飞行小时;专业飞行训练,大约要飞150—200个小时;经过这两轮飞行训练之后,从中选拔出优秀的学员,然后再飞行250个小时,即可成为一名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
按照这个培训过程,先不说场地,人工等费用,只算飞机燃油的费用,按平均每小时油耗为4.7吨来算,宇航员在进入航天员大队之前,基本上都达到了1000个飞行小时,那么单单是油耗的费用就不低于2000万。
而进入宇航员大队之后,想要进入太空,又需要更加艰苦的训练,而训练过程中所需要花费的费用也是不可估量的。
因此说培养一名航天员需要花100亿一点也不为过。
就航天员自身而言,即使是进入了宇航员大队,最后也不一定真的能进入太空。想要进入太空,首先需要专业知识过硬。宇航员去太空中可不是旅游的,也不是随便玩玩,而是带着艰巨的任务去的。
其次身体素质要好。太空中的环境不比地球,在太空中,身体要面临各种挑战,比如失眠,嗅觉降低,辐射,进食困难等等,这些对身体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所以宇航员在太空中并不是像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受万人瞩目,光鲜亮丽的背后他们所吃的苦,所承受的压力是我们普通人所无法想象的。
结束语:每个宇航员都是国家的骄傲,他们身上肩负的是整个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相应的,国家给他们一定的工资和补贴也是他们应得的。
我倒觉得宇航员的工资并不是很高,和一些明星演员相比,他们一部戏的钱可能都比航天员高出很多很多了,但是他们演一部戏所付出的汗水远远没有宇航员飞天所付出的汗水多。
但我们的宇航员心中想的是国家和人民,而不仅仅是工资和补贴。
我国首位升空的女航天员刘洋所在的机组是?
2012年6月16日,刘洋作为神舟九号机组成员,执行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成为中国第一位升空女航天员。2016年10月17日,陈冬乘坐神州十一号升空,执行为期33天的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11月18日,成功完成任务并返回地球,是迄今中国载人航天飞行时间最长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