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战1941,哈特曼为什么取得巨大的战绩?

2024-08-10 06:45:47 105阅读

空战1941,哈特曼为什么取得巨大的战绩?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埃里希·哈特曼获得352架的超级战绩,这是前无古人,也是后来无来者的世界纪录。

空战1941,哈特曼为什么取得巨大的战绩?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很多因素决定的。

第一,德国飞行员参战多。

大家可以看看德国排行前十的王牌飞行员,击落敌机都是极多的。

即便是第十名的海因里希.埃尔勒也击落了205架敌机。

而比如鬼子头号王牌坂井三郎,算上有水分的击落不过64架(一说只有30多架)。

英国超级王牌马马德克·帕特尔,也不过击落50架而已。

这不是说德国飞行员就特别牛逼,而是他们执行的作战任务很多。

对于英美法来说,王牌飞行员是重点保护的对象。

一般他们成为王牌以后,最多参战半年到1年,就会被调离前线,成为教官或者指挥官。

英美法认为,他们培养或者指挥的意义更大,而不是去击落敌机。

但德国王牌飞行员不同,只要个人愿意,就可以长期在前线服役。

哈特曼在战争期间执行了1404次战斗任务,参加过825次空战,也就是2次多空战击落1架战机,执行4次多任务击落1架敌机。

可以说,这个数字虽然很牛,但也不是特别夸张。

第二王牌巴尔克霍恩,在二战期间一共执行了1104次战斗任务。

这个数字远远超过英美法飞行员,后者基本就是二三百都很了不起了。

第二,德国飞行员训练严格,注重培养实战经验。

德国东线飞行员要进行450个小时以上的严格飞行训练,毕业淘汰率很高。

而参战以后,部队会让年轻飞行员做僚机,由一个经验丰富的老练飞行员带着他作战,积累经验。

经过若干次任务以后,老飞行员认为僚机能够胜任,才会让他独自作战。

哈特曼的长机也是一个王牌飞行员,给他帮助很大。

哈特曼最初两次空战都是毛手毛脚,两次都迫降了。

这还是在长机掩护下,不然哈特曼可能早就挂了。

这其实是德军对年轻飞行员的保护,让他们免于成为活靶子。

对于空军飞行员来说,要么是菜鸟,要么是王牌,没有中间的角色。

而菜鸟就是被王牌当靶子的。

而德国飞行员就是王牌,苏军飞行员就是靶子。

哈特曼352个战果中有345架是苏军飞机。

而当时苏联空军连遭惨败,被迫让只有10多个小时飞行经验的新手飞行员上阵。

这些飞行员有的连基本航线都飞不好,遇到哈特曼这种敌人简直是羊入虎口。

第三,德国战机有很大优势。

相比苏军的伊16甚至伊15战斗机,德军梅塞施密特BF-109和福克沃尔夫FW-190都有性能上的优势。

更重要的是,德军的战斗机还不断的改进,以更适合一些的作战。

以BF-109为例,二战生产了3万多架,被誉为最优秀的战斗机之一。

鬼子二战时为什么没有空军?

首先要更正这个问题中的错误地方。整个旧鬼子陆军也就是在鬼子军队侵华乃至后来太平战争中。整个鬼子军队只有陆军和海军这两支兵种,没有第三支兵种。但是在鬼子陆,海军中,他们是包括有各自的飞行部队。在日军中被称为航空队就比如说陆军航空队或者海军航空兵。在整个航空兵器发展的20到40年代。鬼子就没有独立空军的这一现实。

会发生这种情况,也是情有可原的。简答来说,在20年代到30年代中后期。航空部队的发展,尤其就空军作战的飞机而言。并没有像陆地上的火炮,装甲车这样更新换代如此之快。这也许大概就是因为当时并没有发生太多的战争,各国所持有的现有武装力量基本满足了军队的需要。就好比说在二战后期可以说是现代飞机始祖的德国喷气系列飞机。德国人提出喷气飞机概念其实非常早,在二战之前也就是在bf109飞机开始大规模装备德军的时候。德国人已经提出了喷气飞机的概念,然而正是因为当时认为现持有的螺旋飞机,基本满足了军队的需要。所以德国迟迟没有在喷气飞机的结构上进一步完善。

在同一个时间内,已经可以算是挤入航空工业强国的鬼子。以二十年代来说,当时鬼子因为发生了经济危机。鬼子陆军也受到了波及,被波及的鬼子陆军发誓连续两次发生的裁军事件。从后来人品披露的文件内容来说,鬼子陆军裁军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陆军现有的一些支出,将结余下来这些钱用于发展其它现代化的装备,就比如说火炮,坦克和飞机。但是也就是在裁军的同时,从客观条件来说,当时的航空工业起步还在初期,包括鬼子在内所装备的飞机,很大程度上都是脱胎于一战的飞机模式。在鬼子陆军中,甚至有人提出什么样的看法,认为飞机在对敌方的杀伤情况上,不如火炮好用。这里其实是指的是当时没有好用的轰炸机可以装备部队。在那种偏见中,鬼子陆军是希望将航空兵独立出去的,可是陆军提出那个看法后,海军拒绝成立独立的空军。鬼子人大概也是认为空军作用小,就没有在将空军独立到部队中,而是将当时鬼子现有的一些航空队编入到鬼子陆海军中。因此,鬼子陆海军各自拥有自己的飞行部队。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说在抗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没有爆发前。鬼子人对航空兵的使用态度未必算有太多过错的话。那在侵华战争开始之后,鬼子人明明就发现了航空兵的软肋,却没有纠正的做法,就十分值得玩味了。

在战争作战中,鬼子陆海军各自使用自己的飞机,这点倒是无可厚非。鬼子陆海军的矛盾由来已久,会产生那种笑话也不奇怪。可是,也就是在战争过程中,从行政方面来考虑的话,鬼子陆军是没有空中指挥权一说的。就好比说,鬼子陆军中的一个陆军中将,他是不可能指挥得了地方航空队的一个少佐。鬼子陆军航空队是相对独立的单位,很大程度上地方指挥官不能在作战中,将他们划入到自己可控制的作战部队范围之中。相同的情况是,鬼子海军也出现了类似情况。在陆军作战的时候,临近的鬼子海军航空兵可以不向鬼子陆军提供支援。在鬼子海军内部,航空兵部队也一度被认为是独立的部队存在。

有观点认为,鬼子之所以在二战中没有形成独立空间的原因,是因为鬼子陆海军争夺资源,这两个二货都不希望成立第三者再来抢夺他们资源。其实这是一种比较偏见的看法,就像上文说到的指挥问题,地方上的一个鬼子将军要是无法指挥得了航空部队,那肯定希望能见到指挥他的上司,要求他的上司与自己合作。但是,就是不知道有没有这种人存在。或者说,陆军航空兵就是直属于大本营或者是陆军省内部门内。用现在的话来说,等大本营的命令,黄花菜都凉了。还不如找一个独立的部队,要求他们协助自己。

从当时发生情况来说,鬼子陆海军都不希望成立第三空军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要归罪于鬼子军队的指挥权系统混乱的原因。换句话说,如果绿军单独发动战役,或者是海军发动对地方的进攻。双方都可以作壁上观,不需要对对方提供支援。从历史上看,从918到七七事变,鬼子陆海军在侵华问题上其实都是在各自的领域内对中国进行侵略,不希望与对方合作。这一点从鬼子陆海军的各自飞机发展情况可见一斑。

除此之外,鬼子陆海军部队一直是独立的国家行政部门存在。换言之,鬼子的陆海军省没有在国防问题上的统一长官。也就是说,在对外战争的时候,只要有一方提出异议,拒绝合作。那这次作战,很可能就要搁浅。虽然有人说天皇可以决定战争,但是,同样的,鬼子陆海军也不一定唯天皇马首是瞻。就好比鬼子陆海军发动的政变和对华作战的各种政策的决定。包括太平洋战争的决定权。

二战时美国什么时候帮助英国打德国?

是德国在珍珠港事件美国对日宣战后对美国宣战的,美国才对德宣战。时间是41年12月11日。战斗最早应该是1942年8月17日美军第八航空队,参与的对德国战略轰炸。因为直到火炬行动之前,欧洲的反法西斯战线只有东部苏联的战线,南部的北非,和西北英国上空零星的空战。美军陆军没有参与。

再及,大西洋争夺战中,1941年7月,美军登陆冰岛,接替英军守卫该岛。随后,美国又担负起在冰岛以西护送运输船队的任务。此举标志着美国逐渐卷入了战争。9月11日,罗斯福总统宣布了美国在大西洋的护航原则:美国将对大西洋的德国舰艇实行不等对方首先进攻就予以打击的“见了就打”的政策,这其实就是美国对德国的不宣而战。这其中估计也会有美国海军与纳粹潜艇的战斗。不过具体细节很难找,时间就跟不用说了。

鬼子为何要发动中途岛战役?

珊瑚海海战之后,鬼子虽然遭到暂时挫折,但仍然没有放弃向中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扩张。到1942年6月初,鬼子海军向中途岛发动了策划已久的大规模进攻,日美双方在这一海域进行了一场具有决定意义的海战——中途岛战役。

中途岛为一陆地面积4.7平方公里的圆礁,位于珍珠港西北1,000余海里处,是夏威夷群岛的西北门户和屏障。该岛西距横须贺2,24海里,东离旧金山2,792海里,地处太平洋航路之中途,故名中途岛。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它是美国的海军航空站。

鬼子为何要发动中途岛战役?

日军中途岛作战计划是在联合舰队司令山本的主持下由舰队参谋部制订的。这次作战是鬼子扩大“外防御圈”的重点作战,其主要企图是占领中途岛,以便作为鬼子海军航空兵前基地,同时诱出美国太平洋舰队进行决战并加以歼灭。

山本的如意算盘是,分兵两路同时向阿留申群岛和中途岛进犯,迫使美国舰队分散力量,以削弱中途岛海域美舰队实力,而日军则以主力向中途岛隐蔽接近,突然占领该岛并歼灭前来支援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出本认为,取得这次作战的胜利,对美国的战斗意志将是一次很大的打击,并能将美国在太平洋的反攻推迟到1944年以后,从而为鬼子赢得时间,增强国力,保持长期而稳定的防御态势。

这一计划于1942年3月出笼,4月初提交海军军令部讨论时曾遭到强烈反对。军令部代表认为:中途岛作战不同于珍珠港作战,难以做到出敌不意,且不能利用岸基飞机进行搜索和侦察,邀击美国舰队的想法难保实现,同时占领中途岛之后,防御和维持补给都是困难的。但是山本态度强硬,一再坚持,军令部最后在原则上勉强表示同意,但双方在实施时间和其他细节上仍存在较大分歧。

鬼子决心进攻中途岛的导火索。

这场争执本来还可能拖延下去,但由于美国飞机轰炸了东京等地使鬼子下决心进攻中途岛。

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为了打击鬼子的嚣张气焰,鼓舞本国的士气,决心对东京进行一次空袭。美参谋长联席会议在罗斯福支持下制订了行动计划。他们组成了一支由杜立特中校率领的轰炸机编队,共有B-25型机16架。这些飞机将由航空母舰大黄蜂号运载至鬼子东部海域时起飞,对鬼子本土进行轰炸。1942年4月2日,美航母编队由西海岸圣弗兰西斯科出发,4月18日驶至鬼子以东500海里时,轰炸机从航母起飞,轰炸了东京、横滨、川崎、横须贺等城市,然后多数在中国境内降落。

这次空袭虽然破坏不大,但在鬼子引起了震动。不可一世的鬼子军国主义分子暴跳如雷,大叫“必须制止从东方来的任何入侵”,争论不决的中途岛作战计划立即获得通过并付诸实施。

日军在中途岛战役投入了多少兵力?

日军为进行中途岛和阿留中群岛作战,投入了它所能调集的最大海军兵力。共计舰艇200余艘,其中航母8艘、战列舰11艘、巡洋舰23艘、驱逐舰65艘、潜艇21艘,舰载机约700架。日军把这些兵力组成6个战术编队,其序列如下:

1、主力编队:以觇列舰7艘、轻巡洋舰3艘、轻型航母1艘为骨千编成,由司令山本大将直接指挥。其任务是在各机动编队支援下,和美国太平洋舰队决战并歼灭之。

2、第1机动编队:以赤城号、加贺号、飞龙号、苍龙号4艘航母为骨干编成,舰载机261架。由司令南云中将指挥。其任务是攻击中途岛美军,支援登陆,并配合主力舰队歼灭美国舰队。

3、中途岛进攻编队:以战列舰2艘、重巡洋舰8艘、轻巡洋舰2艘、轻型航母1艘、水上飞机母舰2艘为骨干,另有运输舰12艘,载运登陆兵5.8万人,由司令近藤中将指挥,担负登陆任务。

4、北方编队:由以龙骧号、鹰隼号航母为骨干组成的第2机动队、阿图岛进攻部队、基斯卡岛进攻部队以及潜艇部队编成,由司令细萱中将指挥,担负在阿留申群岛登陆和牵制、支援在中途岛海区作战的任务。

5、先遣部队:潜艇51艘。要求于战役开始前在夏威夷和中途岛之间展开,以便提前发现美舰的反击活动。

6、岸基航空部队:在南洋各岛展开第24航空战队,共有鱼雷机和战斗机各72架。

中途岛登陆日预定为6月7日,各部队于5月26日至29日分别由各基地出发。

美军在中途岛的部署

美军于194年5月初得悉日军进攻中途岛的情报后,进行了紧张的准备。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于5月6日视察中途岛,采取措施增强该岛的防御。至6月初,中途岛上的飞机由原24架增至121架,守备部队增至3,000人,对空、对海和防坦克的火力都得到了加强。美国还在中途岛以西布置了三条弧形潜艇警戒线。

从6月1日起,美机每日数次从中途岛起飞,在西方600海里的海域内进行巡逻,以保证提前发现入侵日军。与此同时,美太平洋舰队通令,参加珊瑚海海战的所有作战舰只立即返回夏威夷。当时,美国在珍珠港和珊珊海海战中遭受的损失还没有得到补充,因此能够集中的兵力有限,可用的航空母舰只有大黄蜂号和企业号。为了增强作战力量,美军集中了1,400名工人,日夜赶修受伤的约克城号,终于在三天之内修复,投入了战斗。

美国参加战斗的兵力编为2个特混舰队:

第16特混舰队:司令为斯普鲁恩思中将,下辖航母大黄蜂号和企业号;

第17特混舰队,司令弗莱彻上将,下辖航母约克城号。总计航母3艘。

其它作战舰只23艘,舰载飞机233架。尼米兹决定采取集中兵力,从翼侧伏击日军主要舰队的战术,将全部舰只隐蔽集结于中途岛东北200海里的海域待机,并以中途岛巡逻机和潜艇在该岛以西600海里范围严密侦禁警戒,以求尽早发现日舰位置,抓住有利时机,突然出击,重创日军舰队。5月28日和30日,美国的2支特混编队从珍珠港出发,6月2日驶抵中途岛东北指定位置待机。

中途岛激战

6月3日上午,日军中途岛进攻编队航行至中途岛以西600海里处被美巡逻机发现,遭到了美军9架轰炸机的攻击,日船团损失轻微,仍继续向中途岛航行。

6月4日凌晨,美巡逻机在该岛西北200海里处发现鬼子航母编队并有日机100余架飞往中途岛。岛上美军立即发出战斗警报,美机升空迎击。当108架日舰载机飞抵目标上空时,双方展开激烈空战。日部分轰炸机袭击了机场设施。日机被击落8架,美军24架战斗机被击落15架,重伤7架。由于第一波轰炸没有达到出敌不意,攻击效果大大减弱。当时日木舰队仍未发觉美国舰队,南云决定把原来准备遂行对美舰攻击的飞机改为对中途岛进行第二波轰炸,将已装好鱼雷的飞机改装炸弹。

当南云决定日机改装炸弹不久,日军侦察机报告中途岛以北240海里处发现美舰10艘,并有1艘航母。南云十分惊慌,因为赤城号和加贺号的大部鱼雷机都已改装炸弹,可用于攻击美舰的只有飞龙号和苍龙号的36架俯冲轰炸机,且无战斗机掩护,舰上的战斗机都已起飞防备美军的岸基航空兵去了。南云立即令第一攻击波的飞机和执行战斗巡逻的战斗机返航,并把已装炸弹的飞机改装鱼雷,待重新组织好部队之后,再全力进行攻击。美军利用日军第一波攻击机返航和改装鱼雷的攻击机尚未起飞的有利时机,连续派出二批鱼雷机和37架俯冲轰炸机对日舰实施攻击,鱼雷机攻击没有奏效,但俯冲轰炸机却利用云层的掩护突然向日舰发起攻击获得了成功。

赤城号中弹2枚,引起满甲板的飞机和炸弹连爆,加贺号中弹4枚、引起大火,两舰随后沉没。美另一批俯冲轰炸机对苍龙号也进行了攻击,命中4枚,苍龙号迅即下沉。日军第1机动编队最后一艘航母飞龙号立即派遣二批飞机对美航母约克城号还击,约克城号中弹3枚、中鱼雷2枚,丧失机动能力。飞龙号也被美机发现,美航母企业号随即派出24架俯冲轰炸机进行攻击,命中4枚,该舰当即毁弃。至此,鬼子联合舰队第1机动编队4艘航母全部被击沉。而美军舰队在击沉飞龙号后立即东驶撒出战斗,使山本企图同美舰队决战的打算落空。

6月5日下午,山本下达总退却令,中途岛海战随告结束。

中途岛海战双方战绩对比

中途岛海战中,日军共损失航母4艘、重巡洋舰1艘,另有重巡洋舰1艘和驱逐舰2艘受重伤。被击落飞机332架,死亡2千多人。而美军仅损失航母1艘和驱逐舰1艘,飞机147架,死亡307人。

这次海战击沉了鬼子大型航母的一半和技术熟练的舰载机驾驶员的大半。鬼子海军舰队虽然在战列舰和巡洋舰方面仍占优势,但已难以远离岸基航空兵的掩护进行远洋作战了。

在中途岛海战之前,日军北方编队于6月3日和月4日两次空袭阿留申群岛的荷兰港,妄图诱使美国分兵没有得逞。4日山曾一度命令停止对阿留申的攻击,并令第2机动编队南下,向中途岛以西海域集中,准备同美舰队决战。至5日,鬼子舰队在中途岛海战中败局已定,山本取消了要第2机动编队南下的命令。北方编队仍按原计划于6月7日占领了阿图岛和基斯卡岛。但这个无关紧要的“收获”,无法弥补日军在中途岛海战中所遭到的惨重损失。

中途岛海战中为什么美军能取得胜利?

中途岛海战中,美军原是较弱的一方,但却获得了胜利,主要原因有如下两点:

首先,美军集中使用了兵力。

美太平洋舰队将2支特混编队的3艘航母集中使用,彼此可以及时取得联系,互相支援。再加上中途岛的岸基航空兵,形成了集中的突击力量和局部优势。而本来力量很强的鬼子联合舰队却没有发挥自己的优势,相反分散了兵力。舰队的200余艘舰只被分成几支相距很远的、易被各个击破的战术编队,使日军在总体上的优势变为局部的劣势。

在航母的使用上,鬼子当时拥有大型航母8艘,但它没有抓紧抢修在珊瑚海海战中受伤的翔鹤号,也不等待需要补充飞行员的瑞鹤号,使这两艘航母未及参战。加之在兵力部署上又把另两艘航母分到相距600余海里的第2机动编队,使第1机动编队仅有航母4艘,舰载机297架,而美军在中途岛海域的飞机为354架,日军在攻击力和防卫力方面均处于劣势。当南云编队遭到攻击需要迅速支援时,远在北方的第2机动编队需要四天多时间才能到达,山本的主力舰编队相距也在300海里以上。赋予各舰队的任务繁杂模糊,南云舰队首要任务是歼灭美国舰队,还要在规定的时间空袭中途岛。因此,当执行空袭中途岛任务时,发现了美舰队,从而陷于顾此失彼的被动局面。

其次,美国侦察、警戒周密,准确掌握了日军的动向。

早在1942年5月初,美军就已获悉日军这次作战行动和计划,因此没有被日军在阿留申群岛的行动所牵制。战前美太平洋舰队周密地部署了侦察、警戒和巡逻,保证提前发觉敌情,先敌采取行动,使对方首战就处于不利地位。而日军战前侦察不力,情况掌握片面。部队行动之后,侦察巡逻漏洞很多以致屡屡陷于主观臆断。偌大舰队浩浩荡荡向中太平洋开进,在各种征候表明美军已有察觉并加强了活动时,仍偏信编队没有被发现。

在兵力判断上,鬼子一直认为美国的2艘航母仍在珊瑚海海区,因此轻率地决定对中途岛实施第二次袭击,然后再对美舰作战,以致当美舰突然出现时,南云正在导演一出鱼雷换炸弹,炸弹换鱼雷的闹剧,甲板上堆满了挂雷的飞机和卸下的炸弹,为美国飞机提供了最佳轰炸条件和目标。

结语

中途岛一战,日军丧失了它在战争初期夺得的海空控制权,也丧失了战略主动权。此战之后,鬼子被迫停止了战略上的全面攻势,放弃了对斐济、萨摩亚、新喀里多尼亚等岛的进攻作战,改为采取守势。日军大本营深恐这次失败引起军队慌乱,严密封锁消息,甚至对海军人员也保密。从沉没舰只上死里逃生的水兵被集中管理,不推外出,随舰记者也被禁闭。东京电台还大肆吹嘘占领阿留申,击沉美舰2艘、击落美机120架的“赫赫战果”。但这些做法只是反映鬼子军国主义者的恐慌和虚弱本质。

这次海战是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第一次取得的决定性胜利。这次作战不仅沉重地打击了鬼子海军舰队,也扭转了太平洋盟军的不利态势。为美国进行反攻准备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极大地鼓舞了盟国的民心士气,太平洋战争从此出现了转折。

苏联与德国几场著名战役的经过是怎样的?

苏联与德国的战争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发起了战争,而苏联现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战场,战争最激烈,死伤最惨重的战场。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几次战役

基辅会战:也被称为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围剿战,对于德军而言,这次战争从战术上来讲,无疑是最成功的,这次战争使德国获得了大面积的土地,苏联军队在德国军队闪电战的打击下,被打的节节败退,而这次战争则以德国的大获全胜而结束,德国军队占领了基辅。

明斯克战役:在1944年6月29-7月4日,苏联与德国第二次战役打响,白俄罗斯第3、第2、第1方面军在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配合下,实施的进攻战役,是战略性白俄罗斯战役的组成部分,参战绝对众多,德国一共有56个师,俩个旅以及一个航空队,而苏联共44个师参加战争,战争的惨烈情况难以想象,而在这次战争中也是以苏联胜利而结束,从苏联军事来讲,这次战役具有重要意义,而苏军参战的50余兵团在这次战役中被授予“明斯克”的光荣称号

列宁格勒保卫战:列宁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轴心国为攻占列宁格勒(现称圣彼得堡)而实施的军事行动,围攻从1941年9月9日开始至1943年1月18日,一条狭窄的通往城市的陆上通道被建立为止,而围攻全面结束于1944年1月27日。列宁格勒围城战是近代历史上主要城市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强,和死亡人数第二多的保卫战,德国参加了70余万的兵力,而苏联参加了90余万的兵力,死伤无数,德国死伤近40万余人,而苏联死伤近60余万的军人和居民,而这次的战争影响巨大,列宁格勒保卫战于1944年8月10日胜利结束,对苏德战场的战争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次战役牵制了德军重兵和芬兰的全部军队。战役结束后,苏军的大量兵力腾出来转用于其他战略方向。

莫斯科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中的一系列重要战略性战事的总称。 战事开始于1941年10月一直持续到1942年1月。莫斯科保卫战包括苏军粉碎向莫斯科进攻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各突击集团而实施的一系列防御战役(1941年9月30日-12月5日)和进攻战役(1941年12月5日-1942年4月20日)。这次战役持续了长达一年之久,参战人数之多,死伤之大,德国军队参战了约180万人,苏联军队参战了125万人,此次战役最终以苏联红军的以少胜多而告终。 苏军取得了莫斯科战役的胜利,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战无不胜”的神话的破灭。而此次战争的意义重大,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希特勒吹嘘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是德国东线走向灭亡的开始,德军莫斯科战役的失败,为斯大林格勒战役即二战转折奠定了基础。此战的胜利使得同属于反法西斯国家的英、美意识到,苏联,是他们击败法西斯必须团结的国家,这也促进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彻底打击了法西斯德国的嚣张气焰,使德军再也无力在全线发动进攻。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斯大林格勒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又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前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的主要转折点,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和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参战主要军队为苏联和纳粹德国。这次会战从1942年7月17日开始,1943年2月2日结束,历时六个半月。战役以参战双方伤亡惨重及对平民牺牲的漠视而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著名战役法,西斯共损失150万人,35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1.2万门大炮和迫击炮,3000架飞机。斯大林格勒战役取得的辉煌成果使其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空前、且具有转折性意义的战役。苏军从此转入战略进攻,并掌握了苏德战场上的主动权。

库尔斯克战役:库尔斯克会战(Battle of Kursk)是库尔斯克爆发的一场会战。 在这次会战中德军与苏联红军共出动了近8000辆坦克。参战双方共投入了约280万名士兵,空军部队参战飞机超过了5000架,因希特勒的阻挠使得对苏军发动进攻的时间不断延后,苏军事先已获取德军要进攻的情报并已建立三道纵深梯次防御线。 战役之后,德军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并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苏联红军从这里开始了收复国土的大规模进攻。库尔斯克会战同时也被视为东部战线的又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关键转折点。参战方兵力 苏联:1 910 361人 德国:912 460人 伤亡情况 德军约损失25万人、坦克1500辆、火炮5200门、战机1000架,而此次战役的结 果 德军被苏军阻滞后被击溃。

柏林战役:柏林会战又称柏林战役(1945年4月16日~5月9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实施的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1]苏军共集中了白俄罗斯第1、2方面军、乌克兰第1方面军等三个方面军270个师和骑兵师,20个坦克军和机械化军,14个空军集团军,共250万部队,另配属2450架飞机、14200门火炮、15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当面之敌为德军 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总计48个步兵师、9个摩托化师、6个装甲师。[2]共80万人,10400门火炮和迫击炮,15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3300架作战飞机。战役于1945年4月16日发起,先后突破奥得河、尼斯河防线。25日对柏林形成包围。苏军在对柏林的强攻中采取多路向中心突击,经激烈巷战,于 4月27日突入柏林中心区,29日苏军开始强攻国会大厦。30日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自杀。5月2日卫戍司令H.魏德林将军率部投降,会战结束。[3]1945年5月9日德军统帅部代表W.凯特尔元帅在柏林签署向苏军和盟国远征军无条件投降书。整个战役,苏军共俘虏德军38万人,缴获坦克和自行火炮1500余辆、飞机4500架。这次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德军最高统帅部在柏林附近大量消耗苏军有生力量将战争拖延下去的图谋,标志着德国法西斯的灭亡和欧洲战事的结束。

第二次是人类史上一场空前绝后的灾难,死伤了千千万万的人,无数人的家庭被毁,家园被摧毁,给各国人民的物质和精神遗产带来了巨大的伤害,给人民的心灵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创伤。总之: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深深的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