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传奇之哪吒,士兵突击中许三多的扮演者王宝强是哪人啊?

2024-08-05 03:39:56 69阅读

殷商传奇之哪吒,士兵突击中许三多的扮演者王宝强是哪人啊?

简介

姓名:王宝强

殷商传奇之哪吒,士兵突击中许三多的扮演者王宝强是哪人啊?

组合成员:

性别:男

出生年:1984年

生日:4月29日 (确认中)

体 重:54 kg

血 型:AB型

星 座:金牛座

国籍:中国

地域:河北邢台

职业:演员

身高:170cm

王宝强出生于河北邢台市南河县大会塔村,6岁时开始练习武术,8岁-14岁在嵩山少林寺做俗家弟子,之后来到北京闯天下,在各个剧组当武行做群众演员。命运似乎很眷顾这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孩子,16岁时,王宝强被导演李扬挑中,主演独立电影《盲井》,这部电影让他一夜之间从武行变成金马奖最佳新人。(法国第五届杜威尔电影节“最佳男主演奖”、第四十届台湾金马奖“最佳新人奖”以及第二届曼谷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2004年参演冯小刚贺岁剧《天下无贼》,名声大噪。

王宝强成名以后,成了家乡河北省南和县的宝贝,全县人都以他为骄傲。为此节目组特意请来了宝强家乡的两位领导,家乡领导对宝强寄予了厚望,还承诺帮助宝强解决他的婚姻问题。宝强也表示,只要家乡需要,他随时随地到。

作品列表

主要电视剧作品:

2005年《猜心妙手》 导 演:吴 兵

2005年《暗算》 阿炳(演员) 导 演:柳云龙

2006年《殷商传奇之哪吒》哪吒(演员) 导 演:钟侃燮

2006年 《士兵突击》许三多(主演) 导 演:康洪雷

2007年 《大胃王》 导 演:罗惠德

主要电影作品:

2002年 《盲井》 导 演:李 杨

2004年 《天下无贼》 导 演:冯小刚

2006年 《集结号》 姜茂才.(主演) 导 演:冯小刚

主要获奖作品:

2003年《盲井》在第四十届台湾金马电影节荣获 最佳新人奖

2004年《盲井》在第五届法国杜维尔亚洲电影节荣获 最佳男演员奖

2004年《盲井》在第二届泰国金鸟电影节荣获 最佳男演员奖

2005年《天下无贼》在第一届电影排行榜荣获 最佳新人奖提名

2006年《天下无贼》在第二十八届中国电影百花奖 最佳新人奖提名 河北人`OK !·`

好喜欢他的角色` 王宝强出生于河北南河县大会塔村 河北南河县大会塔村

王宝强演过什么电影和电视剧?

主要电视剧作品: 2005年《猜心妙手》 导 演:吴 兵

2005年《暗算》 阿炳(演员) 导 演:柳云龙

2006年《殷商传奇之哪吒》哪吒(演员) 导 演:钟侃燮

2006年 《士兵突击》许三多(主演) 导 演:康洪雷

2007年 《大胃王》 导 演:罗惠德

主要电影作品:

2002年 《盲井》 导 演:李 杨

2004年 《天下无贼》 导 演:冯小刚

2006年 《集结号》 姜茂才.(主演) 导 演:冯小刚

还有《人在囧途》 《泰囧》 《唐人街探案》系列。

准提道人为什么能够收服孔宣呢?

孔宣,《封神演义》里的人物,原型为“目细冠红孔雀”(天地间第一只孔雀),殷商三山关总兵。有必杀绝技五色神光无物不刷。

孔宣在担任殷商元帅时,兵阻姜子牙大军于金鸡岭。他的独家绝技是五色神光,分青、黄、赤、黑、白五色,五色神光无物不刷,打跑了道行、法力都在阐教十二金仙之上的燃灯道人,就连陆压在面对五色神光时,也只有逃跑的份。孔宣战胜过哪吒和杨戬,把姜子牙统帅的西周大军打得毫无还手之力,逼得姜子牙被迫挂出免战牌。最后被准提道人降伏。

准提道人乃西方教副教主,混元大罗金仙修为。从修为看,高孔宣一个大境界。但是,封神世界斗法,修为境界的重要性远不如法宝与神通。只要有超强法宝在收,人仙都可以追着金仙打。若没有超强法宝,大罗金仙也奈何不了金仙。

那么,准提道人是怎么降伏孔宣的呢?

准提道人一见燃灯道人,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孔宣根行深重,与西方有缘。”很明显,他打定了主意要收孔宣。

千百年来,孔宣一直隐藏在人间王朝中。就连燃灯道人这样的东方仙界大能,都没有见过孔宣,准提道人为何能知道孔宣?

很明显,在广成子借走青莲宝色旗后,准提道人就一直潜伏在西岐城附近,持续关注封神大战。

此前,因摸不准元始天尊的反应,准提道人只是收了一个实力平平的马元。如今,东方道门欠他们西方教一个大大的人情,准提道人自然不准备留情,一心想带走一个厉害人物。现在阻截周军的孔宣,修为高深,神通广大,正是极佳人选。是以准提道人在燃灯道人回营之后立刻登场。

因为他也知道,再晚一些,阐教高层或者会拿出圣人法宝,或者圣人亲自下场,总之,孔宣小命不保。一旦孔宣死了,就只能被封神,从此与西方教无缘。

连续观战,也让准提道人将孔宣的底牌摸得一清二楚!

两军阵前,孔宣见来了一个老道(西方教也是道士打扮,且留长发,并非光头)。那老道梳着双抓髻,头上插着一朵小野花,手中拿着一截小树枝,笑意盈盈走上前来。

原文说:“孔宣出营,见一道人来得蹊跷。”准提道人这身打扮的确很奇葩。哪里像脱俗绝尘的大圣人,简直就是个一身俗气还爱俏的傻道士。

孔宣让对方通名。准提道人也不说自己是谁,只是告诉孔宣,他此次前来,是邀请孔宣前去西方极乐世界,演讲三乘大法,成就金身正果,共享无边清净。

孔宣听后,哈哈大笑,斥责准提一派胡言,根本没有动心。

准提道人见孔宣不信,当场吟诵一首诗,说明孔宣归属西方的种种好处。

脱却羽毛归极乐,超出凡笼养百神。

洗尘涤垢全无染,返本还元不坏身。

只是,听了这首诗后,孔宣大怒,再不和准提闲话,挥舞大刀劈斩过去。

孔宣为何生气?只因准提道人的话语,句句都透着圣人那股子高高在上的意味。

准提道人说,你孔宣归属西方教,就可以脱去羽毛,修成大道;就可以超出牢笼,无数拘束;就可以洗涤尘垢,心无尘埃;就可以返本归元,修成金刚不坏之身。

准提道人自然是认为他开出的条件很优厚。可是,孔宣向来就是个独行侠,从不愿意伏低做小。在一贯高傲的孔宣看来,准提道人的四个好处,无一不在嘲笑他:说脱却羽毛,无异于嘲笑他是有羽毛的禽兽;说超出凡笼,无异于嘲笑他现在是笼中鸟;说洗尘涤垢,无异于嘲笑他心中满是尘垢;说返本还元,无异于嘲笑他本末倒置,错悟大道。

见孔宣动刀,准提道人也只有一叹。嘴上说来终觉浅,还是手下见真章!

准提道人看似匆匆而来,登场时一副闲散模样,其实,他此次前来,拿了西方教至强法宝,降伏孔宣,施展的也是自己最强的神通。

原文说:“准提道人把七宝妙树一刷,把孔宣的大秆刀刷在一边。孔宣忙取金鞭在手,复往准提道人打来。道人又把七宝妙树刷来,把孔宣的鞭又刷在一边去了。”

准提道人与孔宣交战,手中拿的看似寻常根小树枝,其实是圣人级法宝七宝妙树。在四圣共破诛仙阵故事中,准提道人同样是用七宝妙树迎战通天教主,并且交战时,他的七宝妙树竟然轻轻松松把通天教主手中的宝剑打得粉碎。

如今,为降伏孔宣,准提道人也是火力全开,一出手就是重宝。

见兵器被夺,孔宣心中着急,忙将红光来刷准提道人。

准提道人能拥有七宝妙树这种非常霸道的圣人级法宝,其本身遁术自然极高。孔宣本来以为准提道人会用七宝妙树来破五色神光,或者施展遁光逃走。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一道红光竟然就把准提道人刷得无影无踪。

后排观战的燃灯道人,也看得目瞪口呆。那准提道人不是西方教圣人吗?怎么这么废柴?

可就在几个呼吸之后,大家就看见孔宣瞪大眼睛,长大嘴巴,一副痛苦不堪的模样。接着,孔宣头顶的金盔,身上的袍甲,竟然寸寸碎裂。孔宣的肉身竟然在迅速膨胀,胯下马也因孔宣身躯过于沉重,被压趴在地上。

孔宣背后的五色神光也在不断闪动,仿佛要融化什么,又仿佛被什么撕扯。燃灯道人这才明白,那准提道人并非是被五色神光刷走,而是故意飞到五色神光之中。

不得不说,准提道人不愧是圣人,其见识还在燃灯道人之上。仅仅是看了几场战斗,准提道人就看出孔宣的五色神光确实不凡,以七宝妙树这纯木系法宝,虽然能压服五色神光,但也必须付出沉重代价。准提道人可不想自己的本命法宝受损,于是,他另辟蹊径,用另一个更便捷的方法击破孔宣。

孔宣神光虽强,却只能刷走外物。一旦进入孔宣身体内部,神光就无法发挥作用。而准提凭借圣人修为,就算被神光刷走,也不会陷入昏迷。

他在孔宣身体内,施展自身最强神通——二十四首金身法相。

别的仙人都是修出三头六臂法相,强一些的是三头八臂,可人家准提道人却是二十四个头,十八只手!虽然不成比例,样子也比较吓人,可是,很有用!

尤其是准提道人的十八只手,各自掌握一件法宝。诸如璎珞伞盖,花罐鱼肠,加持神杵、宝锉、金铃、金弓、银戟、幡旗等等。其中,威力最大的法宝,当属加持神杵。

准提道人的金身法相很强大,竟然把孔宣肉身撑破。然后,准提道人把加持神杵放在孔宣背上,喝道:“道友,请现原形!”

孔宣就觉得背上有无数座大山镇压,让他骨软筋麻。随着准提道人法力加持,加持神杵越发沉重,几乎要把孔宣筋骨都压碎。

无可奈何之下,孔宣只好现出原形——他本是一只目细冠红的孔雀。

之后,准提道人骑着孔宣来到姜子牙大营。他告诉燃灯,自己就不下来了,准备立刻回转西方。

准提道人为何不下骑?为何立刻就要回西方?

只因准提道人这番施法,也损耗巨大。他一手持宝杵,一手握着丝绦,丝绦扣在孔雀颈脖,对孔雀(孔宣)丝毫不敢放松。

换言之,准提道人只是凭借神通,暂时压服了孔宣。一旦他走下孔雀,撤去宝杵,极有可能孔宣就会叛变。只有回到西方,有师兄接引道人帮助,孔宣才会被彻底降伏。

中国人为什么被称为龙的传人?

今天的中国人一提起中国的象征,或者图腾,第一反应多半是“龙”。而且我们经常很骄傲地说我们是龙的传人。

那么问题来了。龙在中国,自汉代以来,大多数时候是皇家专用,是皇权的象征,一个老百姓张口闭口说自己是龙的传人,就不光是“你也配姓赵”的问题,而是要连累全家掉脑袋的问题。为什么中国的象征是龙?为什么不是熊猫或者小白兔?说起来,这个锅还得一大半甩给外国人。

已经擦亮眼的值班编辑 / 老梁

这个怪物不认识,不如叫蛇吧

1556年,葡萄牙修士加斯帕·达·克路士(Gaspar da Cruz,1520-1570年)来到广州,回国后写成了一本《中国志》,据说它是16世纪欧洲人记录中国最全的报告文学。

在书中,克路士说他见到了穿着龙图案衣服的省长。

“每省有五位最高的官。五位大员及其助手胸前和背上有皇帝权力的记号,那是用金线织成的一种蛇形,其中许多到了葡萄牙,常常被交给教堂作装饰之用。”

这段话信息量很大:一是说“蛇形”的龙图案代表了皇帝的权力;二是说传教士见到了龙图案,不过描述时用的是“一种蛇形”;三是说这种龙图案在他之前已经流行到了欧洲,成为了教堂装修的图案。

● 当时欧洲书籍中描绘的中国龙舟

受克路士的影响,西班牙的历史学家门多萨随后写就的《中华大帝国史》,在碰到有龙的地方,都用蛇来背锅。

譬如描写省部级官员时,这样说,“总督坐在一把用象牙和金制成的十分富丽的椅子上,上有一张华盖,其中织有皇帝的纹章,那是些盘绕成一团的蛇(serpientes)”。

● 说起来,当时的中国人将官服上这种四爪的龙称为“蟒”(龙为五爪),

官员会穿着“蟒袍”,所以说这是蛇,也误打误撞的不能算全错……

该书无论是1585年的初版西班牙本,还是1588年法文版,所使用的“serpientes”抑或“serpens”,对应的意思都是蛇,可以表示“巨蛇”,不过,绝非“龙”。

想想也是,外国人到了异域风情的国家,碰到了一种古怪的动物图案,知识一下子不够用了,没法子,只好用多多的形容词来描述。

将中国龙对译成dragon,最初的灵感来自于“孔子加耶稣”宣教方式的利玛窦(Matteo Ricci,1522-1610年)。他在中国呆了近三十年,成绩斐然,为了讨好中国把中国画在了世界地图的中央。

利玛窦写了一本书,叫《利玛窦中国札记》(实际上这本书的原名是“基督教远征中国史”,非常霸气)。

利玛窦观察入微,他注意到皇家服饰、瓷器、家具、建筑等物件上都有龙的图案,又发现大臣行君臣礼时,“供着雕有皇家标志的金龙和其他图饰的宝座”。

● 明代龙袍的龙纹

他还收集过与龙相关的风水知识、民间故事。这些涉及到龙的地方,利氏用的词是“dragoni”或“dragone”。在1616年出版的《基督教远征中国史》法文版中,这个词被一律译成“dragon”。

这是中国龙与dragon的首次对接。

不过欧洲“dragon”在它们的活动区域名声一般不太好,以吐火喷毒邪恶著称。而且dragon有两个翅膀,中国的龙则细长无翅。

不过,中国龙和欧洲龙还是分享了一些基本的特征,比如巨大的,像蛇一样的,能够入地或潜水,并永远有神奇的传说。

● 圣乔治屠龙图,1435年,藏于芝加哥艺术学院

要说利玛窦及其后的传教士用“dragon”来抹黑中国龙,大概是冤枉他们了。

利玛窦就曾说过,“龙在中国是皇权的象征,除了皇室之外,谁都不准用龙来作为徽记。在皇宫里,一切家具都饰有龙形,有的是浮雕的,有的是绣的或画的”。

这说明,利氏知道龙在中国后台很硬、背景很强大。他向欧洲同道介绍时,尽量语气平缓、内容平实。他的有关龙形象的论述,也确实影响了西方人的最初认知。

● 歪果仁眼中的中国龙和西方dragon的区别

当然,利玛窦的同道中也有人质疑中土龙的真实性。明末崇祯年间,来华传教的艾儒略(Giulio Aleni,1582—1649年)就说:“中邦之龙可得而见乎?抑徒出之载籍传闻也?”

又说:“中邦之言龙也,谓其能屈伸变化,诧为神物。敝邦向无斯说,故不敢妄对耳”。这位仁兄骨子里压根就不相信有真龙的存在。

中国龙的好日子

利玛窦的书在欧洲流传之后,中国的龙被翻译成“dragon”基本就是定了。

之后一个详细介绍龙的西方著作,是《中国图说》。书的作者是17世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基歇尔(Athanasius Kircher,1602-1680年)。

这哥们压根就没到过中国,却于1667年用拉丁文写了这部图文并茂的畅销书。

英译本的翻译工作者称颂说,“该书出版后的二百多年内,在形成西方人对中国及其邻国的最初印象方面,《中国图说》可能是独一无二的最重要的著作”。

由于道听途说,这部书的摆谱程度跟百度百科差不多。

该书集成了众多教会兄弟的智力成果,在对中国龙的解说上,除引用利、曾两人的观点外,还参考了汤若望、卫匡国等人的著作。

书里中国龙的样子,完全以西方龙来描摹↓

● 《中国图说》中的江西龙虎山,画中有长翅膀的龙(1667年)

这哥们还配过大清顺治皇帝的画像↓

● 《中国图说》中的顺治皇帝像(1667年)

画像几近欧洲君主的扮相、欧洲人物的面孔,龙袍上的龙更像一头长着鸟嘴的野猪。

对中国龙描绘得比较摆谱的,得说一位名叫李明(Louis Le Comte,1655-1728年)的传教士。他称颂康熙帝是“圣明的皇帝”、“亚洲最伟大的君主”、“宇宙间最强大的君主”,直至语无伦次。

1696年这位老兄出版了两地书《中国近事报道》,扉页即康熙皇帝像,像框用四条大龙和两条小龙作为装饰,表达对圣明皇上的敬服倾慕之意↓

这本书还介绍了不少有龙装饰的气象仪器,比如黄道浑仪↓

李明说,“仪器由四个龙头托举,龙身经几番盘绕到达两根呈十字交叉的青铜柱的顶端,以承受机器的全部重量。选择龙这种动物,因为龙是组成皇帝纹章的动物。根据中国人对龙的概念,四龙在云的环绕中,龙角上覆盖着毛发,下颌有浓密的胡须,双眼圆睁,牙齿长而尖利,龙嘴大张并不断喷射着火焰”。

可以想见,他对中国龙下过一番观察功夫。

上面说的这几位传教士老兄,都晓得了龙是皇家的标配,是帝王龙,并不是国家或者全体中国人的象征。

不过,要说把专属皇上一人的龙升华为全民享有的龙——“国龙”,还得感谢一位外国人。

他叫杜赫德(Jean-Baptiste Du Halde,1674-1743年),尽管生平未曾来过中国,但该先生朋友圈很广,很多到中国传教的兄弟,给他写信,介绍中国的情况。这些信件涵盖了中华大地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知识,从而成就了由杜赫德编纂的,于1735年面世的四大卷本的《中华帝国全志》。

该书自从出版以来,至19世纪末,都是欧洲关于中国知识的标准著作,很受大众的欢迎,并推出了多个语种的版本。这本书中明确说,龙无疑是中国人的国家象征,正如鹰之于罗马。

于是,龙是中国人的国家象征的事,就这么被硬点了。

老实说,那时的欧洲,政治尚未民主,经济尚待发展,技术有待突破,当突然发现一个有儒家民本思想治国、科举公平取士、并有一位礼贤下士的英明帝王来管理的国家时,内心没有不触动乃至崩溃的。

● 《中华帝国全志》中描绘的中国人物形象,非常端庄高大,跟后来猥琐矮小的中国人形象对比鲜明

东方的月亮比西方圆。中国的服饰、瓷器、家具乃至建筑,凡有龙图案的,都得到了欧洲人的追捧。

本来西方人视龙为凶恶不吉之物,彼时却对这个东方dragon产生了一种欣赏的美感。

● 当时流行的、用中国龙纹装饰的英国瓷器

在17-18世纪,欧洲这股“龙时尚”的拉风的程度,比今天的“星条旗”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断挨打,让龙的形象深入人心

一直到19世纪,鸦片战争之前,欧洲贵族们依然非常迷恋中国风格。

比如英国的摄政王乔治四世(George IV,1762-1830年),他把宫殿装修成中国风格,使用了大量中国风的家具、龙纹的吊灯。

由于迟迟不能从中国贸易中赚到钱,英国平民正对中国不爽,就拿他的中国情结开涮。

有两幅漫画借用中国元素来讽刺这位英国统治者↓

● 漫画家乔治·克鲁克香克画作《在布莱顿的中国行宫》,约1816年作品

● 罗伯特·西摩的《伟大的乔斯和他的玩偶》,作于1829年

这两幅图上方,都有模样古怪的龙在盘旋,中国龙的形象开始堪忧了。

之后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两次鸦片战争。面对中国官员的愚昧腐败,英国人开发出了丰富的“辱华表情包”。

蓄辫的“满大人”(指清朝官员)和欧洲恶龙的形象搅和在一起,画风就变成了这样子↓

● 1860年英国《笨拙》(Punch)杂志的漫画《我们在中国应该做什么》

约翰牛的后裔们把中国龙从帝王神坛赶下来,还踹了一脚。不过霉运还远远没有结束。十年之后,山姆大叔也加入了整龙的行列。起因是大批中国劳工到美利坚去,抢了白人的饭碗。

于是,瞅瞅下图,龙一下发配成了“群众”↓

● 美国《黄蜂》(The Wasp)杂志所刊《移民,东方与西方》(1881年)。左图色调明亮,描绘白人举着“农业”、“劳工”、“资本”、“工业”等牌子满怀希望地走向东方;右图背景黯淡,狰狞的龙头上甩着辫子,身上写着“中国移民”,长白斑的地方有“天花”等字样,正恐怖地向西方白人女性扑来

再后来,甲午战败,鬼子也加入了踩龙一脚的行列↓

● 鬼子漫画杂志《团团珍闻》刊登《征服黄龙》(1895年),龙头是面黄肌瘦、蓄辫的中国人面孔

● 《笨拙》杂志上,鬼子武士砍向中国龙的漫画

龙的“苦逼”日子还没到头,四年后义和拳民砍杀洋人和教民的行为,让西方人勾连起了他们信仰中的恶龙形象,而他们自己变成了屠龙的圣乔治。

于是,群殴的场景出现了。

● 德军明信片《列强征服中国》,1990年。左上角为“来自北京的问候”

在这样一连串痛苦的打击中,中国和中国人的形象,与龙的形象紧紧联系在一起。

中国人有句话,叫“知耻而后勇”。

近代的中国文化人,比如闻一多,也接受了这个设定,将龙视为中国的图腾,希望通过对龙的认同,来凝聚大众,救亡图存。

龙的“中国代言人”地位,终于开始转正,并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通过歌曲、电视深入人心。

中国人全盘接受了“龙是中国的代表,中国人是龙的传人”的设定。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西方哪一个国家不要看我们龙的眼色?

参考资料:1.李奭学:《中国“龙”如何变成英国的“dragon”?》,载《读书》,2007年第5期2.施爱东:《中国龙的发明:16-20世纪的龙政治与中国形象》,北京:三联书店,2014年3.张国刚:《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北京:人民出版社 , 20034.(法)李明著、郭强等译:《中国近事报道》, 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

出品丨视知TV

视知TV(微信公众号ID:shizhimedia),知识解释类短look“一哥”,致力于打破信息高墙,将深奥、枯燥、晦涩的知识用专业、精准、有趣的形式“翻译”出来,形式不限于look、漫画和图文。目前旗下有百科、汽车、财经、电影、男装、宠物、健康和二次元八大垂直领域。我们的口号是,为你解释世界。

其门徒后来结局都如何?

封神战争里,截教元气大伤,教主通天被老师带去身边继续修炼心志,化解对两位师兄的戾气,其座下的门徒非死即逃,大部分都入了天庭编制,也就是相当于被迫脱离了截教,到政府做公务员去了。

由于截教的教义为有教无类,有“截取一线天机”之意,所以门徒弟子最多,蠃鳞毛羽昆五虫皆可入教,所以仔细说起来的话十分繁琐,下面就将截教的门徒分为三个梯队来说,看看他们的结局都是如何的。

‬第一梯队

跟随在教主身边修炼的四大弟子和随侍七仙

四大弟子:

多宝道人:通天座下掌教大弟子,地位相当于元始天尊座下的南极仙翁,在教中有着很大的话语权,也深得教主重用,广成子三谒碧游宫时,通天教主多次按下门徒的怒火,要遵守天命,安分守己,却在多宝道人的禀告下怒而发动威力强大的诛仙剑阵,阐截两教彻底翻脸。

刚开始通天教主还不好直接出面,于是多宝道人就代替其师设立诛仙剑阵,等待两教师尊到来,在通天教主被四圣围困吃亏时,多宝道人护师心切,持剑向老子砍去,被其扁担顶住,用风火蒲团捉了去,结局大概是被老子当作见面礼给了准提道人,归顺了西方教了。

金灵圣母:诛仙剑阵被破后,多宝道人下落不明,通天教主恼羞成怒,设立了万仙大阵,由二弟子金灵圣母主持设立,通天自己坐镇阵眼,阐教破阵开始,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分别收了随侍七仙里的虬首仙、灵牙仙、金光仙,化为狮象犼三坐骑。

金灵圣母独自一人对抗三仙三兽不落下风,直到燃灯道人用定海珠偷袭才打死了金灵圣母,其本事之大,可能已在师兄多宝道人之上,封神榜上被封为八部主神之一的坎宫斗母正神,管辖五斗群星、二十八星宿、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九曜星等等。

无当圣母:四大弟子中存在感最低者,在万万仙阵大战之后下落不明,《西游记》中有一个治世无当老母,又称骊山老母者,推测大概就是无当圣母了,在师尊不在,师兄多宝道人归入西方,师姐金灵圣母被封神之后,无当圣母已经是截教中辈分最高者,带着侥幸存活下来的截教门徒,另起炉灶,延续截教香火。

龟灵圣母:四大弟子中唯一以动物成形者,为昆虫之长,也是截教中地位最高的、被打死而又不得封神的仙人,阐教和西方教看菜下饭,对除蠃虫之外的四虫有着天生的鄙视心理,不是打死就是收为坐骑,也没资格入封神榜。

龟灵圣母的运气很背,万仙阵一战用日月珠打败了阐教仙首惧留孙,却在追击时被西方教接引道人降服,本来是要被接引收为坐骑的,可是却不幸被血蚊吸干骨血,成了一具空壳,魂魄无依。

随侍七仙:能力不亚于阐教十二仙首,为通天教主的仪仗队、兼贴身护卫、兼法宝管理员

乌云仙:金须鳌鱼成形,七仙中法力最高者,连败广成子、赤精子等阐教次准圣人物,但准提道人出手,以六根清净竹收服,去八德池继续修行了。

金箍仙:一回合不到既以法宝金箍击败了阐教黄龙真人,此宝厉害非常,众仙无法解,直到师尊元始天尊到来才解除,万仙阵大战后下落不明,应该是和无当圣母一起脱身了。

毗芦仙:有网友推测是葫芦成精,书中描述很少,万仙阵大战后被收入西方教。

虬首仙:青毛狮子成形,主持万仙大阵前三阵的太极阵,结局被文殊广法天尊收服,成为其坐骑。

灵牙仙:黄牙大象成形,主持两仪阵,被普贤真人收为坐骑。

金光仙:金毛犼成形,主持四象阵,被慈航道人收为坐骑。

长耳定光仙:推测为兔子成形,通天教主最信任弟子之一,主掌六魂幡,这是通天教主压箱底的宝物,在最后关头使用,据通天所说,此物能直接解决圣人级别的老子、元始等,还是批量攻击,威力之大、范围之广,远超陆压的钉头七兼书,可长耳定光仙最后背叛了截教,入西方教。

自修弟子:不时时跟在师祖之后,而是另开门户,奉截教为根源,各自修行

赵公明:修行于峨眉山罗浮洞,手中定海珠、缚龙索两大神器,连败阐教十二仙首,连副教主燃灯道人也不是其对手,最后死于陆压道人的钉头七箭书之下,被封为八部主神之一的迎祥纳福主神,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

三霄娘娘:为修行于东海三仙岛的三位女仙,云霄、琼霄、碧霄,赵公明师妹,其中云霄仙子法力最高,握有威力不下于书中任何法宝的混元金斗和金蛟剪,以此布下九曲黄河阵,差点团灭了整个阐教,在元始天尊和老子亲自出手后才得以破解,三人死后被封为感应随世仙姑三正神,主持人间转化生育。

吕岳:修炼于九龙岛声名山,法术自成一派,以瘟疫法术闻名,曾让周营上下染上瘟疫,差点灭了整个西岐,后杨戬去火云洞求来柴胡才度过一劫,后被杨任以五火七禽扇克制,被烧成灰烬,死后封为八部主神之一的瘟疋昊天大帝,率领师弟和四个徒弟负责人间瘟疫布施。

第二梯队

截教三代弟子

火灵圣母:多宝道人首席徒弟,精通火系法术,头戴能放出三四十丈金霞光的金霞冠,和罗宣一起,为截教火系两大高手之一,可运气不好,遇上了专门克制金霞冠的广成子扫霞衣,法宝被破,火灵圣母被广成子番天印打得脑浆迸裂,死后被封为群星之一的火府星。

闻仲:金灵圣母徒弟,殷商定海梁,率大军围攻西岐,恪尽职守,在朝廷威望最大,在截教中人缘颇好,连赵公明也尊称一句“道兄”,九龙岛四圣、金鳌岛十天君都是看着闻太师面子才来助一臂之力的,最后战死于绝龙岭,死后被封为八部主神之一的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率领二十四天君。

余元:修行于蓬莱岛,手中有见血封喉的化血神刀和摄人魂魄的戮魂幡,本事大但运气很背,被杨戬骗,被惧留孙擒,在师尊面前丢尽了脸面,但一身本事过硬,修成金刚之躯,刀砍斧劈皆不能伤,最后靠着陆压的斩仙飞刀才将其斩首,死后被封为群星之一的水府星。

余德:潼关守将余化龙第五子,练成毒痘阵,一夜之间让周营六十万大军痛苦难当,直到杨戬去火云洞求得了灵丹和升麻,才破了毒痘阵,余德被李靖杀死,死后和四兄被封为五方痘神,其父余化龙为主痘碧霞元君之神,其妻金氏为卫房圣母元君。

自修弟子

九龙岛四圣:王魔、杨森、高友乾、李兴霸,四人应闻太师邀请而来,初战时占据上风,但被逐渐赶来助周灭商的阐教弟子解决,王魔、杨森被金吒所杀,高友乾死于姜子牙之手,李兴霸被木吒所灭,死后四人被封为凌霄宝殿四圣大元帅。

金鳌岛十天君:同样应闻太师之邀而来,布下十绝阵阻挡姜子牙,具有很强的威力,阐教三代弟子无人可破,只有十二仙首到来才能化解,此阵的威力,直到后来姜子牙还心有余悸,十人死后皆入闻仲雷部二十四位正神编制,其中金光圣母为闪电神,而与他们一起修炼于金鳌岛的菡芝仙为助风神、彩云仙子为兴云神(一些版本有写)。

罗宣:修行于火龙岛,截教两大火系高手之一,是截教中为数不多练成三头六臂法身的人物,曾想火烧西岐,但被龙吉公主的水系法宝所克制,被李靖释放玲珑宝塔所杀,死后被封为八部主神之一的火德星君,率领五位正神。

‬第三梯队

截教四代弟子

余化:余元弟子,靠着师傅的化血刀和戮魂幡横行一时,连有八九玄功护体的杨戬都不敢硬抗,但过于轻敌,最后死于杨戬和雷震子之手,死后被封为群星之一的孤辰星;

胡雷:火灵圣母弟子,被龙吉公主杀死,死后为南斗星官之一;

吉立:闻仲弟子,被哪吒杀死,死后被封为雷部二十四位正神之一;

余庆:闻仲弟子,被杨戬杀死,死后被封为雷部二十四位正神之一;

洪锦:师承不详,背截入阐,与龙吉公主成亲,万仙阵中被金灵圣母打死,死后封为群星之一的龙德星;

崇黑虎:师承不详,出身截教却不助纣为虐,帮助姜子牙捉拿其兄崇侯虎,后被张奎打死,死后封为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

除此之外,还有骷髅山双魔,石矶娘娘和马元,但战力实在难堪,基本都是被压着打的状态,以及张桂芳、丘引、陈奇这些不确定是否截教门人的人物。

总结来说,截教门人的下场不过四种:一则和多宝道人一起归顺西方教,一则和金灵圣母一起入天庭编制,一则和无当圣母一起逃脱,延续截教火焰,一则像龟灵圣母一样被打死,灵魂入轮回转世。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