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大观园原名?
大观园,大观园原名?
大观园是《红楼梦》中贾府为元春省亲而修建的别墅,元春题其园之总名曰“大观园”,正殿匾额云“顾恩思义”。元春省亲后,元春命宝玉和诸钗入园居住。
大观园是寄托了作者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清净女儿之境,宝玉和金陵十二钗的女儿国,太虚幻境的凡世化身,天地间至情至性、至美至圣的所在,凝结了小说的女儿尊贵、青春叛逆、正邪两赋、诗意生活、理想新世界、青春儿女真情及情之悲剧等思想旨意。
大观园起因和目的是什么?
红楼梦修建大观园是为了元春被封了贤德妃后,要回家省亲。目的是贾府为了讲究排场,以显示自己家是皇亲国戚的气派。元妃省亲,大观园的修建花费了贾府很多银子。加速了贾家的灭亡。真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大观园就是荣国府吗?
大观园不是荣国府,大观园是属于元春的行宫,便于回家探亲,而荣国府则是贾家的府邸,虽然相通但是却是两个不同的建筑!
大观园最初叫什么名字?
叫省亲别墅。
大观园是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中为贾妃省亲修的别墅,元春看了后作诗形容:“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赐大观名。”
刘姥姥进大观园是红楼梦中的精彩片段?
刘姥姥是一个极有辨识度的重要人物。她在书中出场7次,重要的有3次。
第一次,刘姥姥因女儿家生活困难,不得不到贾府打秋风,求得王熙凤周济了二十两银子。二进荣国府时,她把自家地里的新鲜瓜果送到贾府,表达感激之情,期间扮丑卖乖、插科打诨,赢得了贾府众人一致喜爱,拿到了一百零八两银子赏赐,还有好多衣服等东西,贾府还派车送她回家。
第三次出场时,贾府已经败落,她知恩图报,变卖财产,从火坑中赎出了王熙凤的女儿巧姐,其侠肝义胆令人激赏。
电影、电视剧《红楼梦》里,有好多个版本的刘姥姥,而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里,沙玉华扮演的刘姥姥,通常被认为最符合原著精神,仿佛是从书里走出来的。
01 心思缜密,计划周详。
在1987版《红楼梦》里,对原著有所删节,刘姥姥到贾府打秋风的原因没有交代,但小说里有精彩的交代,刘姥姥和女婿狗儿的对话相当精彩。
刘姥姥寡居多年,只有两亩薄田,生活清苦。女儿、女婿把她接到身边,帮忙照顾孩子,家里太困难了,过冬的东西都没置办,她就给女婿出主意去贾府求救。
刘姥姥虽然不识字,却对女婿循循善诱,分析得头头是道,一针见血地分析出家庭困难的原因。
她不仅批评了女婿无理取闹,还巧妙地使用了激将法,启发狗儿想办法进城去谋生计。
刘姥姥先用好话垫底,减少女婿的抵触心理,然后委婉批评他大手大脚惯了,没钱却瞎生气。同时指出解决问题有很多赚钱的机会。
但狗儿听了却不服,讥讽刘姥姥只会浑说,不解决问题。刘姥姥继续开导他,甚至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刘姥姥分析现实,找出女婿王家祖上与贾府的联系,分析了王夫人其人,得出寻求帮助的可行性。一个寡居乡下的老妇,竟然能从掌握的信息中分析出道理来,确实令人刮目相看。
继而,刘姥姥具体分析了实施的具体办法,女儿、女婿都不合适去,只有自己豁得出老脸才行。
刘姥姥的见解与口才,从小说中这段对话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她分析问题全面深刻、头头是道,一个圆滑世故、精明能干、机智能言的老妇形象跃然纸上。
02 找人牵线,言语巧妙。
贾府是名门望族,像刘姥姥这样一个乡下老妪,跟王夫人的亲戚关系八竿子才能打着,身份相差悬殊,想要登门求助,绝非易事。
在第3集,刘姥姥带着外孙板儿去贾府求助。板儿就是刘姥姥的活道具,见亲戚时能多个话题,小孩子能引起人们的好感;另一方面,刘姥姥是要外孙增长见识,为将来成长打基础,仔细想来,刘姥姥可谓用心良苦。
首先,刘姥姥决定去拜访周瑞家的,因为女婿的父亲曾经对周家有恩,而周瑞家的就是王夫人的陪嫁丫头,关系密切,正好去探听虚实,决定下步行动。
来到荣国府,刘姥姥尊称门人为“太爷”,但这些奴才一看她是个乡下老太太,就大声呵斥她,甚至想欺骗她到一边等。好在刘姥姥运气不错,经好心人指点,她才几经周折见到了周瑞家的。
刘姥姥年长却称“周嫂子”,主动热情,初次显示出刘姥姥心眼活泛,态度谦恭,说话极有分寸。
刘姥姥跟周瑞家的对答也有的放矢,把打秋风的真实意图掩饰起来,说“特来瞧瞧嫂子”,说得情真意切,让周瑞家的感觉很真诚。
然后,刘姥姥才说“请姑太太的安”,也就是给王夫人请安,刘姥姥把周瑞家的地位抬得很高,令周瑞家的很受用,刘姥姥没说非要见王夫人,但周瑞家的完全能懂,引见与否主动权在她。
刘姥姥婉转地提出了问题,自己对方留下了回旋余地。她识大体,懂人心,给周瑞家的留下了好印象,自然愿意帮忙了。
经周瑞家的介绍,刘姥姥得知王熙凤当家,是王夫人的内侄女,小名凤哥。听到这样重要的信息,机敏的刘姥姥马上把话题转向王熙凤,套近乎。
紧接着她进一步了解信息,期望周瑞家的多透露点凤姐的情况,以便能恰到好处地去应对。
细细琢磨刘姥姥跟周瑞家的对话,每一句都深思熟虑,蕴含深意。其见识远远高于一般农村妇女,她深谙人情世故,善于察言观色,做事老辣。
就这样,通过打探贾府虚实,刘姥姥做到了知己知彼,确保交际过程中有的放矢,为第一次到贾府拿到二十两银子打下了好基础。
03 个性鲜明,语言质朴。
刘姥姥第2进荣国府时,见到了一把手贾母和其他重要人物。刘姥姥巧妙应对,博得众人的喜爱,进一步发展了人脉,达到了更高的交际效果。
她进府时,带来一堆瓜果蔬菜,镜头里有大南瓜、茄子、芹菜等。她与平儿谈话,底气很足,欠了欠身说:“我早就应该来看看姑太太,看姑娘来的。因为庄稼活忙,好容易今年多打了两石粮食,瓜果蔬菜也丰盛,这是头起摘来,送给姑太太、姑娘们尝尝鲜儿的。”短短几句话,把感激之意表达得淋滴尽致。
平儿和周瑞家的带刘姥姥去见贾母时,刘姥姥有些紧张,急中生智,想出了独特的称呼——“老寿星”,一下子说到了贾母的心坎里。于是,轻松的谈话便开始了。
贾母听说刘姥姥六十五了,说:“我要是像她这么大年纪,还不知怎么动得了呢?”刘姥姥回道:“我们生来是受苦的,老太太您哪,生来是享福的,我们身子要那么娇贵,庄稼就没人种了。”
刘姥姥对贾母奉承恰当得体,既说出了彼此的地位差距,又没有阿谀奉承的意思,让贾母心里很受用。
贾母说自己老了,记性不好,没事就睡觉,闷了就跟小孙子、小孙女们说笑一阵子也就完了。刘姥姥笑道:“这正是老太太的福分,我想这样还不行呢。”刘姥姥既表达了羡慕,又赞美了贾母有福气,赢得了贾母的欢心。
在王熙凤的示意下,刘姥姥给贾母讲起了村野见闻。刘姥姥讲故事,也是精心挑选的,她知道贾母信佛,疼爱孙子贾宝玉,就讲了个老奶奶吃斋念佛,感动了菩萨,求得了一个又白又胖大孙子的故事,暗合了贾母的心事,王夫人、王熙凤自然也很高兴。
此次会面,刘姥姥这位农村老太太把社交才能充分施展出来,在这部巨著中占据了不可小觑的一席之地。
04 自扮丑角,搞笑不停。
在大观园里,凤姐等人打趣刘姥姥,给她头上插满了花儿,贾母和众人笑得不行。刘姥姥给自己做了清晰的定位——丑角,任务就是要让贾母和众人高兴。她简直一秒钟入戏,演起了喜剧小品。刘姥姥笑着说,“我虽老了,年轻的时候也风流,爱个花啊!粉儿的,今儿就当个老风流!”刘姥姥顺坡下驴,故装糊涂,让人忍俊不禁,维护了凤姐的面子,展现出高超的智慧。
最有趣的是,在风姐、鸳鸯导演下,刘姥姥表演了一段喜剧效果非凡的小品。刘姥姥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她不仅说,还配合着鼓起腮帮,有个性化的语言,还有夸张的表情,可谓是专业丑角的水平。
刘姥姥搞笑的表演,引来众人笑得直不起腰来,小说中的描写很经典,电视剧里场面也很火爆。
接着,凤姐送来一小碗鸽子蛋,让刘姥姥用象牙筷子夹着吃,刘姥姥心领神会,又接着表演节目。刘姥姥说:这鸡儿也俊,这蛋也小巧,我先攮搡一个。”这又让众人笑翻了,贾母也笑出了眼泪。
其实,刘姥姥生长在农村,怎么会不认识鸽子,她把鸽子蛋说成小鸡蛋,就是为了追求滑稽效果。她用长长的,沉沉的象牙镶金筷子夹鸽子蛋,自然不顺手,好不容易挑起一个,又假装手一偏,鸽子蛋滑滚到地上。她弯下腰去找,不由自主地叹道:“一两银子,还没听见个响呢,就没了!”
刘姥姥的出色表演,使得现场笑声不断,气氛活跃。其实,刘姥姥明白,这都是逢场作戏,她把众人哄高兴了,尤其是贾母高兴了,就能得到施舍。
刘姥姥装傻充楞,心底却透亮得很,实在精明过人,显示出农村老太太极高的生存智慧,简直就是高明的公关人才。
作为一个小人物,《红楼梦》小说里多次涉及刘姥姥,在1987版电视剧里,沙玉华扮演的刘姥姥出场了3次,每次很精彩,尤其是前两次,呈现剧中最多的笑点,也发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