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重制版,神仙道高清重制版黄玉牌有啥用?
hd重制版,神仙道高清重制版黄玉牌有啥用?
黄玉牌的用途很多,例如换取丹药制作卷、伙伴传承、伙伴成仙和成神都需要
最终幻想7重聚和重制版区别?
最终幻想7重聚和重制版的区别在于游戏内容和制作水平。首先,最终幻想7重聚是游戏的移植版,其游戏内容与原版游戏几乎完全一致,但进行了图像和声音上的优化。而重制版则是基于原版游戏重新制作的全新游戏,没有完全照搬原版游戏的故事和玩法,有新的剧情设置和动作系统。其次,最终幻想7重聚的制作水平相对较低,无法与最新的游戏画面和声音效果相媲美。而重制版则采用了最新的游戏引擎,拥有更高的画质和更加逼真的声音效果,让游戏更具沉浸感。综上所述,最终幻想7重聚和重制版的区别在于游戏内容和制作水平,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版本来进行游戏。
灌篮高手动漫看哪个版本?
两个版本,分别是国语版和粤语版。
电视动画《灌篮高手》改编自鬼子漫画家井上雄彦创作的同名漫画作品,由东映动画制作,于1993年10月16日至1996年3月23日在朝日电视台首播,全101话。
2013年11月3日起,为纪念动画《灌篮高手》诞生20周年,《灌篮高手》的重制高清版开始播出。
鬼武者HD复刻版发布新截图?
用电影来举例就最容易理解了。过去因为技术手段在画面清晰度上并没有现在的清楚,所以现在很多电影就在原版的基础上做了对画面清晰度的高清化处理重新在院线上映。
比较典型的就是同一个电影之前是DVD版,后来高清化之后,又发售了蓝光版本。放在游戏上来说,这就属于“复刻”的范畴,比如超级冷饭,支持4K的《拳皇97 Global Match》,不要说bug没有修复,甚至连练习模式都没有,也算是“复刻”中的一股清流了。
而“重制”则更像是电影中的“翻拍”,比如美国电影《无间道风云》对于《无间道》的翻拍,徐克版《新龙门客栈》对于胡金铨版《龙门客栈》的翻拍。有的是几乎完全还原原来的情节,而换了一批演员来演,或者在原来情节的框架上做了基于导演个人风格的改动。
在游戏里最典型的莫过于近期发售的《生化危机 2重制版》对于《生化危机》的重制了,当然还有尚未发售的《最终幻想7 重制版》也算这一范畴。
一句话来说,“复刻”还是原来的游戏,只不过涂上了一层包浆,而“重制”则几乎是一个新游戏了,当然,如果严格来说,两者都属于所谓“冷饭”的范畴。
其实对于“复刻”以及“重制”的风潮是在近几年才刮的比较猛烈,之前的游戏冷饭大多是“复刻”而非重制,原因主要是之前游戏开发费用并不高。
比如在GBA上的很多游戏大多复刻的是当年SFC以及MD上面的游戏,从机能上来说差不多,重制本身的费用也很低,除了做主机适配之外,主要将图像资源替换就可以了。
在这个时期,“重制”的优秀作品相当少,比较特别的是GB上的《第二次超级机器人大战G》。
这部作品是复刻当年FC上面的作品《第二次超级机器人大战》,在保留了原作主线剧情基础上,对系统、出场角色以及分支剧情上做了相当大的改动,也算是GB上不可多得的重制类精品。
另一个比较特别的“重制”游戏就是诞生于NGC上的《生化危机 rebio》,是基于PS上《生化危机》的重制。
由于PS版《生化危机》在发售之初,并没有被寄予厚望,之后的爆红则是当初所没想到的,在机能以及资金条件的限制下,有很多想法并没有被实现,其效果也并不尽如人意。所以在2000年的主机大战时,为NGC站台的三上真司宣布了NGC的《生化危机 rebio》独占计划,后来发售时也被游戏媒体Fami通评到了39分,其素质相当优秀。
当然所谓的独占则变成了一个笑话,后来CAPCOM又对这款重制游戏做了N多“复刻”处理,复刻到了XBOX360上、PS3、PS4、PC上,现在又要复刻到NS上,可算“物尽其用”了,不过这款十几年前的游戏画面放在今天看起来也依然说得过去,其素质可见一斑。
如果比较完整的经历过之前游戏时代的玩家,实际上可以明显感觉到现在游戏发售的频率,尤其是大作的发售频率已经大幅降低。随着游戏开发费用的节节攀升,实际上游戏的售价还是维持着十几年前的水准,尤其是大作,动辄成本上亿美金,像《荒野大镖客2》开发成本更是高达8个亿美金。所以为了回笼资金,很多厂商用“复刻”来收一拨情怀税,好维持大作的开发,其中尤以CAPCOM为甚。
在这种开发成本的压力下,日系厂商明显更加弱势,所以以CAPCOM、SEGA为代表的日系厂商打起了“复刻”牌,正所谓“复刻一时爽,一直复刻一直爽”。仅《生化危机》这一个IP就几乎已经达成了“全机种制霸”,像其他诸如《街霸》系列、《逆转裁判》系列更是变成了抢钱大合集。
世嘉则开启了《如龙》系列的“复刻”+“重制”,诞生于PS2上的《如龙1》、《如龙2》到了PS4上摇身一变重制成了《如龙 极》以及《如龙 极2》。而诞生于PS3上的《如龙3、4、5》由于玩家对画面的接受度尚可,所以仅简单的HD化,便依然也卖到了相当于新作的价格。
提到“重制”,除了《生化危机 rebio》这个基于主机大战节点下的特殊产物,实际上在2000年前后,游戏厂商对“重制”还并不是那么热衷,除了成本原因之外,另一个原因是这个时间点处于3D技术成熟的转型期。
在PS之前的游戏大多是2D,2D游戏之间很少会有“重制”的游戏,除了像上文提到的《第二次超级机器人大战G》这种异类之外。
PS与PS2相隔时间太短,所以在成熟期,厂商也都热衷于开发新作,加上重制几乎相当于开发一款新游戏,其费用和花费的时间并不低。除非“重制”更久以前的2D游戏,但2D变3D除了画面之外,还涉及了核心玩法的变化,在这点上很容易遭到老玩家的恶评,大家也都没必要去冒险。
PS3及其之后的游戏,随着画面的大幅提升(现在的即时演算效果已经远远超越当年PS时期的CG水准了),新玩家基本上已经无法接受当年PS时期的方块画面了。成本的居高不下,也让游戏厂商在开发每一个新游戏的时候都如履薄冰,怕重蹈当年SEGA开发《莎木》的覆辙。
所以“重制”在这时候就呼之欲出了:剧情以及核心玩法经过市场上检验过的口碑、老玩家的情怀,让这碗冷饭变得叫好又叫座。君不见2015年E3展SE公布《最终幻想7 remake》时那沸腾的现场,很多玩家都放声痛哭:“终于等到了。”距离上次公布《最终幻想7 remake》以及过去了快4年,依然没有一点消息,也可以知道其开发进展并不顺利,当然,同样也能想象其发售时其核弹般的威力。
《生化危机 2 重制版》发售一个月之后,其全球销量已经突破了400万,而原作迄今为止的全球总销量为496万(全平台),所以销量超过原作已经是板上钉钉,而从玩家的口碑来看也是赞不绝口。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冷饭+复古”也同样可以走的很漂亮,希望手握一大票经典IP的日系厂商可以通过这步在游戏界扳回一城,不知道下一个会被重制游戏是什么?
由此可见《鬼武者》HD的复刻也许会是一个试水,CAPCOM也许会通过玩家的态度和销量来决定《鬼武者2》是否提上重制议程?希望这个当年被称作“刀剑版《生化危机》”的名作也能通过重制来换发第二春。
你预期中的生化危机4?
《生化危机4》与之前《生化危机2》和《生化危机3》是完全不同的,所以重制版也没法直接类比。
《生化危机2重制版》与《生化危机3重制版》如何重制《生化危机2》和《生化危机3》由于PS1当时的机能和设计问题,不得不使用固定视角和坦克式移动方式,显然这些设定与现在主流游戏的设计是不同的。
于是《生化危机2重制版》和《生化危机3重制版》在完全重制模型之外,最大的改变就是采用了现在主流的越肩视角,移动方式也更加符合常识。在《生化危机3重制版》中又增加了紧急回避,使得游戏对新人玩家更加友好。
《生化危机2重制版》和《生化危机3重制版》的剧情改动也没有对错之分,毕竟这个“重制”(remake),重新制作的意思,而不是“重置”(remaster),重新灌录。制作组因为种种原因想要改,那么也无可厚非。
《生化危机4重制版》如何重制《生化危机4》重制的意义远没有《生化危机2》和《生化危机3》大,虽然这部作品非常具有革命性,口碑和销量都非常不错,但是在画面上和操作上还是可以接受的,而且《生化危机4》推出了几乎目前任何主流游戏平台,玩都玩腻了,因此重制本身吸引力并不大。
那么《生化危机4重制版》应该怎么“重制”?如果只是单纯翻新模型的话,那么那些HD高清版本已经能够满足大部分玩家的需要了,三四百元的定价很难有太多销量。所以剧情方面的改动可能会多一些,或者追加一些内容。加个多人模式(里昂和艾达模式)香疯了。
最重要的操作,也是令无数玩家吐槽的地方就是:瞄准的时候不能移动,这种站桩射击在今天看来确实有点反人类,一般玩家没法适应。我想这个是一定要改的,当时最后改不改肯定还是卡普空说了算。
艾什莉也叫“碍事梨”,她是真的碍事,个人觉得关于她的部分还是优化改改比较好,不然我总想崩了她,虽然我是为了救他而来的。
《生化危机4重制版》就不要期待画面会有多么显著的改变了,重点一定在于操作和剧情,让我们拭目以待吧,到时候看我神预言能不能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