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与预测学,高中时期读周易应该被父母骂吗?

2024-06-17 02:52:37 81阅读

周易与预测学,高中时期读周易应该被父母骂吗?

记得孩子高一曾告诉我,今天一北大教授在学校讲易经。老师问:″在座各位学生知道易经的请举手"。只有一男一女举手,其中一个是我闰女。可能父亲搞周易预测的吧!闺女无事就看下易经方面的书,另一男生是喜欢爱好,看了一点基础知识。教授表扬了俩学生,别的学生还一脸羡慕呢!做家长为啥要批评孩子看周易?博览群书不好吗?难道看周易书籍就是算命吗?

关于易经问题?

呵呵,看来你学易跟我的初衷有点像呢。越是有学识有经历的人学易经越是能得到更多。学易经想占卜先听我几个建议,否则不可学占卜。

周易与预测学,高中时期读周易应该被父母骂吗?

首先占卜只是易经的一个小功能,易经的奥秘远不至此。易经开头就说“欲学易先学占”通过占卜来提起你对易经的兴趣,从中探索更多的道理再趋于实用。

易经的占卜功能当然有一定的准确性,但不可全信。不能凡事都去卜一卦,不然你却成了卦的奴力,失去了人的自主性和行为意义。世上人为万物之灵,唯人有改造能力。

先看易经学习易理,把阴阳五行八个基本卦多理解多参透。先学易理很重要。一边看书仔细阅读一边看曾士强look讲解,这样好入门。记住先明易理,重要的事情再说一遍。

我现在把基础知识提炼出来供你参考:

初学者先不要把格局看的那么大,什么宇宙啦星河系啦会把你脑子烧坏的。

先粗略的理解一下阴阳,所谓阴阳就是叫你看待事物都要看两面性都有对立面,不要偏执狭隘。可以用阴阳两面来看待任何事物。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行指气或能量的五种运行方式。

木:春天时,万物复苏能量开始扩散输送。你看树枝发芽时你剪下一节会发现水分非常多,人的毛孔开始张开,说明能量正在扩散输送。古人把这种能量的运行方式就用木表示。

火:到了夏天能量停止扩散开始向上延伸。你看植物动物都在夏天生长最快。小孩子也在暑假长个子最快。能量炎上的运行方式我们用火表示。火苗向上嘛。

土:夏天至秋天需要一个过度,需要气的平稳中和过度。气的平稳运动我们用土表示。可以想象大地的能力。

金:秋天果实成熟,能量收敛聚气。能量稳固内敛。气的这种运行方式我们用金表示。

水:冬天万物凋零,能量润下。为春天保存能量。你看冬天的植物的根,井水也是热的。鱼塘的水开始清澈,浊物沉淀。能量润下的运行方式用水表示。水向下润嘛。

先天八卦:乾为父为天属金,兑为少女为泽属金,离为火属火,震为雷属木,巽为风属木,坎为水属水,艮为山属土,坤为地属土。它们的顺序对应一至八数。

举个例子:震为何属木,震为雷,雷作闪电的运行方式向八方扩散输送。正对应能量木的运行方式。这是一种辩证思维,在易经中很重要。这样在你以后解挂的时候不用死记硬背八卦万象论。这也是一种解挂思维。

关于五行生克,八卦万相自己去学吧。学易经要在悟,不能一味的追求白话懂。把基础的东西多悟。

急事小事用梅花起卦,其次用钱起卦,大事要事用签起卦。不动不占,没什么事惊动你引起你的特别注意就不要瞎占,此情况多用梅花。不诚不占,心头事能靠自身解决的就不要占。不义不占,不符合道义道德的不占。最后能不占就不占。不占为上策。

多悟!

对生活绝望了该怎么办?

这个我是深有体会,2019年觉得是活了23年最难熬的一年,这一年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其实应该从2018年开始,一直到2019年 正在形成一种让你绝望崩溃的状态,很多时候让你崩溃的往往不是生活上的压力,工作上的不顺心,别人我不晓得,但是压垮我的还真是来自自己最不设防的地方,每个人都会在背后议论过别人,每个人也都会被人指指点点,很多时候不必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和看法,别人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实的,你也没必要去解释啥,争论啥,做好自己就行了,我以前从来都不怕外人说我什么,但是我受不了来自自己最亲密的人他也跟那些人没区别,那种就像被全世界背叛的样子,比如你得爸妈你得挚友,你得兄弟姐妹或者公婆爱人,你是没有办法说,抛弃对这些人的感受,他们说什么你是没法刻意说不在意的,

人啊,只有强大自己才能做到不去在意任何人的看法和说法。因为当你强大起来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有资格议论你了。

我是画师九菇凉

承蒙喜欢[爱慕]

周易和道家有关系吗?

周易,源自古人的卜筮。卜筮,是一种古老的预测方式。

人们对于过后的事物需要做出一定的判断时,就需要预测。由此产生预测学。

现在人们预测事物的条件很多,比如科学公式,传统经验,历史记录总结的规律,等等。而古人没有这些条件,所以只能通过神灵的信息来预测,而获得神灵信息的方式也有多种,比如:天象,气候,做梦,灼烧龟甲,卜筮,等等,所以卜筮是其中的一种方式。

不要觉得古人这样做很可笑,在当时看来,这都是非常合理的方式。这些方式有些也遗留到了现在,比如抽签或者摇铜钱算卦。甚至很多高学历和高身价的人,也会借助算卦的方式来进行预测,就是因为其它预测方式不能给出完整和可靠的预测结果,所以只能借助传统方式来预测。因此不能单纯的认为这属于迷信,这些方式有它的合理性和存在价值。

在卜筮的过程中,慢慢积累了很多对卜筮结果的记录,这些记录一个是卜筮的结果,后来演变成八卦、六十四卦,一个是对卜筮结果的解释,后来演变成爻辞、卦辞。传说,八卦是三皇之一的伏羲发明的,到了商代末期,周文王将八卦演化为六十四卦。负责卜筮的人把爻辞卦辞集合成册,这就是《周易》。

传承到春秋时期,孔子认为《周易》中包含了很多古人的哲理,于是按照他的理解,对《周易》挂爻辞的内容进行了解说,形成了现有的《周易》的内容。

此后,《周易》成为儒家弟子学习的课本,并在汉代被列为国家的教材,与《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等并称为“五经”,于是《周易》也被称为《易经》。

道家的产生,也与《周易》相关。道家与儒家的不同之处在于,儒家更多的关注人际关系,道家更关注天地自然的变化规律以及天地自然和人的关系,而《周易》中包含的天地乾坤、阴阳变化、祸福相依等思想观点,很大程度上给道家提供了营养,使道家在诸子百家中第一个提出了完整的宇宙观。由此完善了道家的理论架构,并且为道教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易经》也成为儒家和道家共同的经典。

推背图存在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推背图》是由李淳风、袁天罡合著,是中国古代流传的几部著名的预言推算书之一,专门预言历代王朝的盛衰兴亡,至今仍有不少版本,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

今天我们见到的《推背图》或《推背图说》一书,除去一些图书馆所藏抄、绘本外,比较常见和较完整的本子还有鬼子明治四十二年(1909)东京博文堂书店影印东京秘书库所藏旧抄绘本和民国时《中国预言七种》本。

一、《推背图》有哪些版本?

东京秘书库所藏抄绘本《推背图说》题为袁天罡、李淳风撰。全书分六十象,其中唐代八象、五代十象、宋代八象、元代四象、明代六象,自清以后为所谓未验之象。每象有图幅,配诗一首,后有按语,论说此象。书前有《秘抄木谶讳图说》文一篇,文中提到国朝,又避“弘”字,可以认定是清代乾隆以后的抄绘本。由于按语中屡屡出现“夷虏”字样,在清代属于违碍之笔,故按语作者隐去了姓名。

《中国预言七种》所收《推背图》传为清金圣叹手批本,前有金圣叹自序:

“……唐臣袁天罡、李淳风著有《推背图》父老相传,迄未寓目,壬戌(天启二年)之夏,得一抄本,展而读之,若合符节。”

据该书跋识所记,此书曾经被张之洞认定是金圣叹手批本。哭庙案后。金圣叹身死刑场。此书遭到籍没。被山阴陈季一所得,后又转为山右郑氏所有。乾隆时纂修《四库全书》郑氏将此书进献,遂入大内。圆明园遭劫后,此书流入英国,后被苕溪人李信卿以大珠易回。民国时刊印传世。由于此书为铅字排版,原书面貌不可得见,故此说颇为可疑。

如书中第三十五象谶曰:“西方有人,足踏神京。帝出不还,三台扶倾。”颂曰:“黑云黯黯自西来。帝子临河筑金台。南有兵戎北有火,中兴曾见有奇才。”圣叹曰:“此象疑有出狩事,亦乱兆也。”显然是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文宗逃往热河之事。可见此书的编成必在近代。绝非清初金圣叹所批。此书亦分为六十象。唐代八象、五代六象、宋代九象、元代二象、明代六象。余为清代及清以后之象。每象有图一幅,。谶四句。颂一首。后具“圣叹曰”的讲说。

清华大学所藏彩绘本《推背图》。前有李淳风贞观十一年序。有图六十七幅。其中记唐代八图、五代十六图、宋代八图、元代一图、明代六图。每图一诗。无谶语和按语。

二、接下来我们来对比下这三个版本。

通过比较这三个版本。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

如,前两书均分作六十象。有些诗句大致相同,如秘本第一象诗作:“自从盘古到希夷,虎斗龙争事可悲。万代兴亡难尽绝,试看我后兴衰时。”金本诗作:“自从盘古迄希夷,虎斗龙争事正奇。悟得循环真谛在,试于唐后论元机。”清华本诗作:“自从盘古得希夷,龙斗虎争事可悲。万代兴亡难尽计,就且武后定元徽。”

但这些版本之间也有较大的不同:

第一、所预言各朝事件的数目不同。

秘本:唐代8件、五代10件、宋代8件、元代4件、明代6件、已验36件。

金本:唐代9件、五代6件、宋代9件、元代2件、明代6件、已验31件。

清华本:唐代8件、五代16件、宋代8件、元代1件、明代6件、已验40件。

第二、各朝内预言的事件不尽相同。

比如说唐代的事:

秘本:武则天事、中宗复位事、杨玉环事、黄巢、僖宗蒙尘、唐十八帝终事。

金本:武则天事、中宗复位、杨玉环事、玄宗回京、藩镇践扈及吐蕃入中原、建中之乱、黄巢。

清华本同秘本。

比如说明代的事:

秘本:太祖即位、靖难之变、土木之变、正德农民起义、嘉靖之治、李自成起义。

金本:太祖即位、靖难之变、三杨事、土木之变、魏忠贤客氏乱政、李自成起义。

清华本:太祖即位、靖难之变、土木之变、正德农民起义、嘉靖之治、李自成吴三桂事。

第三、同寓一事而图画不同。

如寓唐代帝数之图:

秘本:游动鲤鱼十八条,其中两条被剑所穿,意指中宗、哀宗被杀之事。

金本:盘中有果实二十三颗。

清华本:图则竖两剑为门,中有八条鲤鱼游过,其中一尾穿剑翻肚而死。

又如,明末李自成起义:

秘本:图作一黄牛背负一绿头鸭。

金本:图作两扇门开,中立一马。

清华本:图作六只红李,中有一只眼睛。

第四、同寓一事而配诗不同。

比如寓文天祥独撑国难:

秘本诗为:“金垣倾倒构新基,正是傍招柱石时。有一柱石头戴斗。风云相会免倾歌。”

金本诗作:“胡儿大张挞伐威,两柱擎天力不支。如何兵火连天夜,犹自张灯作水嬉。”

清华本诗作:“金屋将倒横新基,正是旁招柱不时。这一柱石头戴斗,风云相会无倾欹。”

综合比较这三个版本,可以发现清华本比较靠近秘库本,书中图画的构成和配诗的词句大致相同,可以认定是一个流传系统。金本与二本相比差距虽然较大,但仍然可以看出它们的源头极有可能还是一个,它们之间内容的不同说明了此书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了不同人物的修改,因为每个人的见识不同,故而出现了对每一朝代历史事件的取舍不同。如明代的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虽然历仕三朝。称为干臣。但并无匡复帝位之功,搀入此三人,实与专门预言帝王世次的本书主旨不谐。秘本和清华本都无寓三杨事的图画和诗,而金本却专有象寓此事,这反映出《推背图》一书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不同人物的修改,出现取舍不同的现象。

由此可见,我们今天见到的《推背图》一书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经过层累叠加,不断敷衍修改而成的,故而每言作者身前历代之事,便会“若合符节”,而预言未来之事,则令人茫然不得其解。

三、《推背图》究竟是一本什么书?

《推背图》虽然是一部缺乏科学依据的预言推算之书,但如果我们把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考察的话,或许也会给予我们一些启示。

《推背图》一书实际上是东汉以来谶纬之学的发展,但不只停留在预言一朝一代一人之上,而是推而广之,论及历代帝王的兴衰,更具系统性。书中对历代帝王更替的推论是不科学的,而且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完全归结于帝王的立废,把无比丰富的人类社会历史看作只是一部帝王的兴衰史也是根本错误和肤浅的。但这种推论也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这是作者对以往人类历史总结的一种折射,是人类历史知识积累和见识增长的结果,这种折射尽管是歪曲和机械的,但它还是反映出了人类对未来社会的渴知和思维深度的加深以及思维内容的扩大,表现出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作为一种中国传统的文化现象,,对于启迪人类的智慧和提高,对未来社会的认识水平,应该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推背图》一书结构比较松散,对历代重要历史事件的取舍也并不精要,但其中也反映出一定的历史发展观点,书中对社会历史前途的基本观点是:认为任何一个王朝都不会万世一系,帝王的位置是不断变迁的,社会是不断变化的,这些观点当然是对中国历史帝王变迁的直观、朴素的总结,但这与任何一个帝王都希望自己的王朝能够永远维系下去、传之万代的愿望是不相符合的,这也是本书不能公开流传的原因之一。

由于《推背图》是一部预言王朝兴亡、帝位更替的谶书,所以,不同时期的注释者有机会借题发挥,抒发自己的政治观点,如秘本的按语作者和金本的“圣叹曰”都有这种情况。他们对满族清王朝的建立十分不满,如金本三十三象寓清兵入关,圣叹曰:“此象乃满清入关之徵,反客为主,殆亦气数使然,非人为所能挽回与?辽金而后,胡人两立中原,觥觥汉族,对之得毋有愧?”

结语

总之,《推背图》是一部充满神秘色彩的图谶书,如果从科学的角度衡量,并没有多少价值,但若把它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现象之一来考察的话,从它的推论方法、历史观点和流传的社会现实意义来分析,也许会给我们一些启迪,有助于我们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的古老文化。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