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叶是什么植物的叶子,大粽子叶是什么植物?
粽子叶是什么植物的叶子,大粽子叶是什么植物?
箬叶,为禾本科、竹亚科、箬竹属植物叶。箬竿高0.75-2米,直径4-7.5毫米;节间长约25厘米,最长者可达32厘米。箨鞘长于节间,上部宽松抱竿。小枝具2-4叶;叶鞘紧密抱竿,有纵肋,背面无毛或被微毛;无叶耳;叶舌高1-4毫米,截形;叶片在成长植株上稍下弯,宽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0-46厘米,宽4-10.8厘米,先端长尖,基部楔形,下表面灰绿色。
圆锥花序(未成熟者)长10-14厘米,花序主轴和分枝均密被棕色短柔毛;小穗绿色带紫。花药长约1.3毫米,黄色;子房和鳞被未见。笋期4-5月,花期6-7月。原产中国海南岛、中国台湾地区等地。普遍见于南方地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以南广大区域
粽子的叶子有哪几种?
粽子的叶子有两种 一种是像芭蕉叶 还有一种叶子宽宽的长长的 ,梧桐山上也有 每次走绿道路过都会去摘点包粽子吃
包粽子用的是什么叶子?
包粽子的叶子被统称为“粽叶”,它是包粽子的主要原材料,且种类有很多。在国内所用的种类几乎都不一样,在我国南方地区多以箬叶为主,北方地区则以芦苇叶为主。两者虽有不同,不过都有一个共同点,都具有一定的清香味,在被水煮后不容易出现破裂,且叶子都很大。
粽叶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及叶绿素,不仅气味清香,还有利于人体健康。它具有一定的抑菌、抗氧化作用,在中药词典中介绍,它具有清热、消肿解毒的功效。它还被称为天然的绿色食品,不仅能用来包粽子,还能作为餐桌上的点缀。
拓展资料粽子,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亦甚远。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鬼子及东南亚诸国。
粽,即粽籺,俗称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或柊叶、簕古子叶等)包裹而成,形状多样,主要有尖角状、四角状等。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是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古时候在北方称为“角黍”,北方产黍,用黍米做粽,角状,称“角黍”。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
民间传说吃粽子是为纪念屈原,传说粽子是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传承下来的。粽子种类繁多,从馅料看,北方有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绿豆、五花肉、豆沙、八宝、火腿、冬菇、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广东咸肉粽、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2012年粽子入选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主食的故事》系列美食之一。
山西运城粽子叶是什么叶子?
山西运城粽子叶通常使用的是艾草叶子。艾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其叶子具有独特的香气和苦味,适合用来包裹粽子。这种叶子在蒸煮过程中能够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香味,为粽子增添了独特的风味。同时,艾草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被认为具有驱寒、驱虫等功效。因此,山西运城粽子常常使用艾草叶来包裹粽子。
粽叶是什么植物的叶子?
各地粽叶不完全一致,主要根据看取材是否方便。比较常见的有芦苇叶、箬叶等竹叶。还有芭蕉叶、荷叶、一叶兰的叶子、竹笋壳等。只要对人无害、面积够大、煮而不破的都可用。
老北京包粽子的粽子叶一般是苇叶,用在包粽子上就被称为粽叶。广州人包粽子多用箬叶,选表面光滑软韧的较好。汕头人包粽子多用竹叶,粽子有竹叶的清香味。
北方苇子叶叶子新鲜,做出的粽子香,北方的人们可就地取材,价格便宜,缺点是叶子较窄,包起粽子来难度稍大。而南方的竹子叶叶子比较宽,包起来省事,更适合初学者包粽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