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成群打一生肖动物,你家乡最有趣的传统风俗习惯是什么样的?

2024-06-13 01:45:07 83阅读

三五成群打一生肖动物,你家乡最有趣的传统风俗习惯是什么样的?

现在回想起家乡最有趣的传统风俗习惯,当属小时候在大年初一的时候,全村上下牵着牲畜去参加“出行”的活动。

也不知道这一风俗习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的记忆当中,应该是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就成了全村上下过年的头等大事。也是我们小孩子最期盼的一件“大喜事”!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大年初一一大早,我们兄弟几个就可以穿上妈妈给准备的,早就心仪已久“的确良”的新衣服。那甭提多么的神气!每个人都觉得,这真是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刻。

三五成群打一生肖动物,你家乡最有趣的传统风俗习惯是什么样的?

我们穿好新衣服,下面重要的事情也就开始了。兄弟几个拿出毛刷,把家里的一匹黑马和一头毛驴牵到院内,从头到脚,认认真真给它们刷毛直到干干净净。一看毛色锃亮,才肯罢手。让父亲检查认可以后,把红色的绸丝带,系在它们脖子的鬃毛和尾巴上面。现在回想起来,为什么大过年的还要给牲畜如此劳师动众,打扮一番?我的结论是: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这是我们家分配到手的唯一财产。某种程度来看,有时候我觉得它们在家里的地位,甚至比我们哥几个还高。平日母亲对它们的操心呵护,也是做到了无微不至。

这一天全村老小都穿上新做的衣服,手里牵着打扮漂亮的自家牲畜,向村子某个宽广的场地集合。大伙都是又说又笑,脸上洋溢着节日的喜悦。孩子们把各自的新衣服,做为向其他小孩炫耀的对象。等到全村人畜聚集齐全,一年中最重要的祭祀活动也就开始了。

每年的祭祀活动,铁定的都是有全村德高望重的九太爷主持举行。说起九太爷那可不是一般的人物,听父亲说他是我们当地有名的秀才。记忆当中应该八十有余,身材魁梧,一大把的胡须略显几分威武。

在广场中央摆放好祭祀用的糖果、花生、馒头,人们各自牵着自家牲畜,远远的围绕祭台中心站成一圈。开始有人把一大堆柴火点燃,九太爷跪拜在祭台前面,嘴里念念有词。具体说些什么也不太清楚,我只记得两句是“狼来封口,贼来迷路”。现在回想,大概就是期盼风调雨顺,全村百姓平安幸福之类的意思。对我们小孩来说,根本就不关心他说了些什么。我们只盼望着老太爷赶快读完祭文,就可以享受到被抛洒向西面八方的糖果。九太爷总会把美味的糖果,抛洒向我们小孩子众多的地方。然后有人把早已准备好的鞭炮和雷管,从不同方位点燃。在火炮的轰隆声中,各家将手中所牵牲畜放行,任它们自由奔向西面八方。

人们开始相互问好,说说笑笑。小孩子们组团去挨家挨户磕头拜年,直到把各家的糖果塞满衣兜,才高高兴兴结束了这一天的活动行程。

长大后,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原先的小村已经败落。加之国家退耕还林山村搬迁的政策,昔日的村落已经不复存在。也只有在梦中,偶尔还能回想起九太爷宣读祭文,小朋友们争抢糖果的场景,还有那牵马“出行”的少年!

立夏节气有哪些风俗和忌讳?

立夏在很多人看来只是一个普通的节气,表明春天结束,夏日由此开始。殊不知这在旧时,却是一个节日,是天子祭祀炎帝、祝融的重要日子。旧俗立夏日又称“立夏节”,到了明代民间始有尝新风俗,清代更有祭神、尝新、馈节、秤人、烹新茶等庆祝仪式。其中五花八门的习俗禁忌,人们多半是知之甚少的,下面就罗列一些典型的例子以供大家参考。

忌坐门槛

立夏日还有忌坐门槛之说。在安徽,道光十年《太湖县志》中记载:“立夏日,取笋苋为羹,相戒毋坐门坎,毋昼寝,谓愁夏多倦病也。”说是这天坐门槛,夏天里会疲倦多病。30年代《宁国县志》中记载:“立夏。以秤秤人体轻重,免除疾病,所谓不怯夏也。俗传立夏坐门坎,则一年精神不振。”立夏日,孩童忌坐石阶,如坐了则要坐七根,始可百病消散。忌坐地栿(门槛),谓这天坐地栿将招来夏天脚骨酸痛,如坐了一道就须再坐上六道地栿合成七数,方可解魇。

厌祟避蛇

立夏日云南民俗关注的是厌祟避蛇。清干隆元年《云南通志》载,四月立夏之日,“插皂荚枝、红花于户,以厌祟;围灰墙脚以避蛇”。值四月而言避蛇,与十二生肖已属蛇有关联,地支纪月,三月为辰,四月为已。立夏厌祟,门上插皂荚树枝和红花,含有黑(水)、红(火)既济之义。按照古代五行说,黑为水,红为火。这是希望通过两者相互制约,达到一种平衡。同时,古人不仅日常用皂荚去污,还以皂荚入药,认为它具有杀虫功能。将它当做厌祟之物,也着眼于除秽驱邪。

立夏吃蛋

“立夏吃蛋”的习俗由来已久。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相传从立夏这一天起,天气晴暖并渐渐炎热起来,许多人特别是小孩子会有身体疲劳四肢无力的感觉,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称之为“疰夏”。古人认为,鸡蛋圆圆溜溜,象征生活之圆满,立夏日吃鸡蛋能祈祷夏日之平安,经受“疰夏”的考验。立夏日一般在农历的四月,“四月鸡蛋贱如菜”,人们把鸡蛋放入吃剩的“七家茶”中煮烧就成了“茶叶蛋”。后来人们又改进煮烧方法,在“七家茶”中添入茴香、肉卤、桂皮、姜末,从此,茶叶蛋不再是立夏的节候食品,而成为我国传统小吃之一。

秤人

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立夏之日的“称人”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起源于三国时代。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吃完立夏饭后,在横梁上挂一杆大秤,大人双手拉住秤钩、两足悬空秤体重;孩童坐在箩筐内或四脚朝天的凳子上,吊在秤钩上秤体重,谓立夏过秤可免疰夏。若体重增,称“发福”,体重减,谓“消肉”。

斗蛋

立夏节时,大人用丝线编成蛋套,装入煮熟的鸡蛋鸭蛋,挂在小孩子脖子上。疰夏绳即长命缕,用五色丝线系于小孩手腕等处为其消灾祈福,消暑祛病,以防注夏。

立夏中午,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谚称:“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见的腹涨厌食,乏力消瘦,小孩尤易疰夏。疰夏绳即长命缕,用五色丝线系于小孩手腕等处为其消灾祈福,消暑祛病,以防疰夏。

三五成群猪鸡狗打一动物?

这个说的就是它喜欢三五个在一起活动,付合这一特征的生肖就是鼠。

三五成群来玩耍猜一肖?

是羊的生肖,民间有三五开泰指的就是羊。

好怀念小时候吃的唐僧肉啊?

谢谢邀请,

小时候喜欢吃,长大了没有了的东西…

作为一名老牌的90后,出生在90年代的农村,不得不说儿时的生活是惬意的,物质生活虽然贫苦,然心里却没有攀比,没有烦恼,怀揣几毛钱的“巨款” 去小卖部买自己喜欢的零食已是最大的满足。

现在长大了 物质条件好了,身怀巨款的我们也找不到当初的味道了!

先分享一种不花钱的,城市的小伙伴不一定吃的到的东西, 烤地瓜 我们这个地方也叫 烤芋头,现在也有得卖,只是烤的方法不同 味道也不一样了。三五成群的小伙伴,拿着火柴盒,捡些干草树枝,找个避风的地方挖个洞,生火放芋头,完成。长大之后的小伙伴怕是没有人这么干了。

这就是最深刻的零食啦!用钱也买不到的

儿时身怀巨款总往村里的小卖部奔,为提高村里的GDP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以下几种零食总牵挂着我童年的心。

粘牙糖,糖果总是小朋友的首选,一片粘牙糖放嘴里甜甜的 在那个时候能吃上这么一口糖就很满足了 更何况它独有的沾牙娱乐功能,小伙伴一起吃着糖,不说话,围在一起笑哈哈。现在好像也有得卖 好久没吃 没人一起笑哈哈

“ 冰果” ,一种袋装冰棍,色素+糖精+水 放冰柜里,冻成冰,OK “冰果”做好了(直到今天我都不知道我有做雪糕的天赋)。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冰果”肯定是不健康的,但是架不住炎炎夏日它给人们带来的清凉。甜甜的,凉凉的,冻的的小手左右倒腾…啃一口冰块,哈一口凉气,打一个“冷战”,爽到没朋友…没找到配图,不知道有没有朋友知道我说的东西是什么,欢迎大家留言补图…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啦,欢迎留言补充,六一到了 祝大家能够重拾童年欢乐 谢谢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