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的探子,为何会败于成吉思汗之手?

2023-09-24 04:42:03 102阅读

活跃的探子,为何会败于成吉思汗之手?

花剌子模位于阿姆河下游、咸海南岸,这片土地在今天分别隶属于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两国两国。公元前3000多年这个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已具有很高的水准。公元前2000年这里的人民开始用原始的方式灌溉耕地,学会了饲养家畜,这里还是中亚最早使用铁器的地区。这一时期这里形成了一些城邦国家,此后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贵霜帝国等先后统治这里。大约在公元700年前后这里被阿拉伯人征服并开始逐渐伊斯兰化。十一到十三世纪花剌子模又臣服于新兴的塞尔柱突厥人。

1142年塞尔柱帝国同西迁的契丹西辽王朝卡特万草原激战,这场战争以塞尔柱帝国的失利告终。西辽大将额布斯趁机攻入花剌子模境内,花剌子模的统治者此后被迫向西辽称臣纳贡。1172年花剌子模的沙赫伊勒·阿尔斯兰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塔喀什和苏丹·沙赫争夺王位。在这场王位争夺战中失利的塔喀什跑到西辽寻求帮助,西辽随即发兵把塔喀什扶上了花剌子模王位,然而成功上位之后的塔喀什却摆脱了西辽对花剌子模的控制,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活跃的探子,为何会败于成吉思汗之手?

塔喀什之子阿拉丁·摩诃末在1200年继位后从古尔王朝手中夺取了阿富汗、击败了西辽、远征波斯和巴格达,一时间花剌子模赫然成为拥兵四十万的中亚强国。这时的花剌子模北以锡尔河为界,东以帕米尔和瓦济里斯坦山区为界,西以阿塞拜疆、卢里斯坦和胡齐斯坦山区为界,几乎囊括了河中、大半个阿富汗和整个波斯,已然进入全盛时期。从花剌子模的崛起历程来看:在摩诃末的父亲塔喀什之前花剌子模一直处于塞尔柱帝国和西辽的争夺之下,直到塔喀什时代才迈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到摩诃末时代才真正强大起来,然而花剌子模的强大并没维持多久——可以说花剌子模的命运就是“成也摩诃末,败也摩诃末”,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摩诃末和我国唐朝那位一手缔造了开元盛世却又招致安史之乱的唐玄宗李隆基有些相似——正是摩诃末一手缔造了花剌子模的强大,可也正是他在位时期花剌子模在其全盛时期猛然走上了覆灭之路。

正当花剌子模日渐崛起成为中亚强国之际在其东方正赫然崛起另一个强大的国家:1206年春蒙古草原诸部被乞颜氏族的铁木真所统一,蒙古贵族们在斡难河(今鄂嫩河)源头召开大会,在本次大会上蒙古贵族们共同尊奉铁木真为成吉思汗,以此为标志宣告统一的蒙古汗国正式建立。成吉思汗统一草原诸部后首先对世仇金国展开了报复:蒙古军占领了金国的中都城(今北京),迫使金国奉献岐国公主、金帛和马匹等请降并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成吉思汗十三年(1218年)蒙古人在追击乃蛮王子屈出律的过程中趁势西征灭掉西辽,打开了通往西方的道路。由于此时蒙古的主要精力还用在对付东方的金国,一时无力对西方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尽管如此成吉思汗还是派出商队前往西方贸易以扩大蒙古的对西方的影响力。当成吉思汗派出的商队到达花剌子模的讹答剌城时镇守当地的总督海儿汗在杀死蒙古汗国的499名和平商人后将其财物据为己有。成吉思汗出于集中精力应对金国的原因而不愿在此时分神同花剌子模开战,于是他派出使节前去交涉。摩诃末武断地杀死了成吉思汗派去交涉的正使,将两位副使剃光胡须后押送出境。花剌子模的鲁莽行为终于引发两国之间的战争。

按说花剌子模也是一个大国,而蒙古此时还面临与金国的战争,也正因为如此成吉思汗才多次试图通过外交手段解决花剌子模问题,直到得知自己派出的使者被摩诃末杀害后才坚定了武力攻打花剌子模的决心。在此之前蒙古人对花剌子模的情况并不了解,因此成吉思汗为做到知己知彼而在战前进行了充分的情报搜集工作:当时蒙古商人充当的间谍遍布各地,同时蒙古人也广泛利用活跃在丝绸之路上的其他民族的商人充当间谍,这使蒙古人在战前就对花剌子模的各种情报已有相当的掌握和了解。在出征前成吉思汗和他的将领们已就双方的具体形势、已方要达成的战略目标、进攻路线的选择、军队动员的数量及构成、每支部队各自的战略目标与任务以及后勤保障工作等进行充分的谋划。蒙古人作为马背上的民族从小就精于骑射,当时蒙古骑兵的机动性可谓举世无双——他们可以一边作战一边行军并保证每天推进80公里。蒙古马尽管尽管就体型和爆发力不及中亚、西亚的马种,但胜在耐力极佳、能负重。当时每个蒙古骑兵通常都备有四五匹马,有的负责运输和行军,有的专门用来作战,从而大大提高了作战效率。与此同时精于骑射的蒙古骑兵甚至能在后退时回头拉弓放箭。当时蒙古骑兵已出现分别适用于轻骑兵和重骑兵的各种装备配置并总结出了箭雨打击、迂回包抄、佯退设伏等诸多行之有效的战术。在决定对花剌子模采取军事行动后成吉思汗在第一时间派人在行军路线上设置了很多补给点,以方便进军和各部队之间的呼应联系。除了蒙古人一向见长的骑兵之外成吉思汗还征召了攻打坚城所需的工程专家和士兵等近万人,准备了大量的破城槌、投石机和火药等攻坚武器。

相比蒙古方面的准备充分而言:花剌子模方面就显得很不足了——花剌子模是一个在摩诃末时代才真正崛起的新兴国家,新征服领地上的人民对其并无多少忠心可言。按说蒙古同样也是在成吉思汗时代才崛起的新兴国家,可此时的蒙古却犹如一轮朝阳蒸蒸日上,而花剌子模却存在诸多的国内矛盾,尤其是摩诃末的残暴性格不仅无助于这些矛盾的解决,反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摩柯末统治下的疆域尽管庞大却并不团结——突厥军事贵族们在各自领地内割据一方,只是名义上听从摩柯末的号令。当时的中亚伊斯兰教尚未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然而摩柯末强迫境内居民改宗伊斯兰,这就对其境内的佛教徒、基督徒、萨满教徒造成了极大的刺激。与此同时在伊斯兰教内部也存在深刻的矛盾:花剌子模的崛起与巴格达的哈里发势力起了冲突,而哈里发并不单纯只是一名世俗统治者,他在伊斯兰世界中的地位类似于欧洲基督教世界中的罗马教皇,即使是花剌子模境内的宗教界人士也是尊奉哈里发的,这就造成了花剌子模王室与宗教界人士的矛盾。甚至就连摩柯末自己的家庭内部也存在深刻的矛盾:摩柯末的母亲图尔罕可敦就是身边聚集着大量突厥军事贵族,从而使花剌子模朝廷出现了分别围绕在国王和太后周围的两个权力中心。事实上当蒙古人袭来时花剌子模国内的地方势力都蠢蠢欲动,身为花剌子模国王的摩诃末不得不分兵把守各大城市,这就导致了花剌子模兵力的相对分散。尽管花剌子模在总兵力上占优势,但具体在每一据点上其实都处于相对不利的局面,成吉思汗巧妙利用了摩诃末兵力分散的特点集中优势兵力对花剌子模各据点各个击破。

蒙古军团在对花剌子模各据点各个击破之后攻陷了花剌子模都城撒马尔罕,摩诃末被迫逃入里海的一个小岛并死在了岛上。摩诃末之子扎兰丁继位,继续扛起反击蒙古的大旗。扎兰丁曾集结约10万军队在八鲁湾川击败蒙古军,他的武勇甚至受到了成吉思汗的称赞。然而扎兰丁的两位部将不和导致军队分裂,蒙古将领哲别和速不台趁机追击扎兰丁直至印度河畔,扎兰丁在激战后跃马渡河逃入印度。1224年蒙古军退后扎兰丁由印度前往波斯并向阿拉伯阿巴斯王朝借兵,先后据有克尔曼、伊斯法汗等地,然而不久之后他和阿巴斯王朝的哈里发纳斯尔爆发冲突,又出征阿塞拜疆和谷儿只吞并其国土,引起了伊斯兰诸国的不满,扎兰丁因此陷于孤立状态。1228年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台率蒙古军进至伊斯法汗,扎兰丁战败后单骑突围。蒙古军退后他仍不重视防范强敌,继续进行抢掠和扩张战争,并出兵攻占起拉特,侵犯罗姆苏丹国(位于小亚细亚)。1230年扎兰丁被罗姆苏丹领导的各国联军击败于额尔占章,被迫议和而还。这时蒙古大将拔都奉窝阔台汗之命统兵征讨扎兰丁,直取大不里士,扎兰丁仓惶出逃。1231年春战败的扎兰丁往更西方的高加索地区逃逸,在这一过程中扎兰丁被杀身亡,关于他的死因一说是被蒙古军杀死,一说是被投降蒙古的花剌子模将领杀死。至此花剌子模彻底灭亡,同时这也为蒙古日后进一步西征欧洲和中东打开了通道。

你的愿望是什么?

2021愿望是什么?作品常警A:

2020鼠年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年实"鼠"不易。人类遭受到了史无前例无比沉痛的大浩劫新型冠状病毒,给人类生活生产造成了很大伤害!我们国家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的把新冠病毒控制住了。今天是2021年了大家都有哪些美好愿望?我说说我的愿望。

(1)新冠病毒彻底消失。

我国抗击新冠病毒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现在仍有零散人得新冠病毒,我希望在2021年早早的彻底消失,使人们不再担惊受怕的,过上幸福的日子。

(2)祖国繁荣富强。

2020年的新冠病毒事件就看出来祖国的强大,在外国还没控制住病毒时,我们国家已经能很好的控制住了。我希望祖国越来越强大,只有国家强大了,我们老百姓才能生活的更加美好。

(3)身体健康。

俗话说得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健康了所有一切才能去争取,才能拥有。我希望我的家人及大家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最后祝福大家新的一年:快乐,源源不断;幸福,源源不断;好运,源源不断;财富,源源不断;财源,源源不断。牛年,牛气冲天!

对元素和亡灵有用吗?

屠魔对元素和亡灵没有用。 对付元素,有专门的次级元素杀手附魔。附魔效果是对元素生物的伤害+6。目前对付元素,这个附魔是最好的,估计以后会增加更高级的。 对付亡灵,可以去做STSM前门的“活跃的探子”任务。 任务奖励饰品:黎明之印:与亡灵作战时的攻击强度提高81点。同时也可获得天灾石。 或黎明符文:使魔法和法术效果对亡灵造成的伤害提高最多48点。同时也可为银色黎明收集天灾石。

小英雄的故事简短80字?

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个芦花村,12岁的雨来就住在这里。雨来从小就和小伙伴一起,在河里钻来钻去,练得一身好水性,村里人都叫他“小鸭子”。

一天早晨,雨来拿着课本准备去上学,突然一个人闯了进来,雨来一看,是区上的交通员李大叔,李大叔直奔墙角,把一个盛着水的大水缸搬开,跳进了水缸下的洞里,并对雨来说:“外面有鬼子在追我,你快,快把缸搬回来堵上洞口,对谁也不许说。”

雨来用尽全身力气,好不容易才把缸搬了回来。这时,十几个鬼子端着刺刀冲了进来,带头的是一个满口金牙的鬼子军官,他假装温和地对雨来说:“你的,小孩,不要害怕,皇军的有话要问。刚才有个八路的,跑了进来,你的,看见了没有?撒谎的,死了死了的!”雨来用手背抹了抹鼻子,嘟嘟囔囔地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扁鼻子军官掏出来一把糖块,说:“你的,吃糖的有,八路的,藏在什么地方?”雨来没有接过他的糖,也没有回答他。

扁鼻子军官气急败坏地在雨来的脸上狠狠地打了两巴掌,又把雨来的后脑勺狠狠地撞在门板上。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他脑袋嗡嗡地响,两眼直冒金光,鼻子流着血。鬼子又打又骂,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我,没看见,我就是没看见!”

扁鼻子军官气得嗷嗷叫:“他的,拉出去枪毙,统统的枪毙!”

河岸边响起了“砰砰”几声枪声,芦花村里的人听见了都难过地哭了。大家顺着河岸寻找着雨来的尸体。突然在芦苇丛里,露出个小脑袋,大家叫了起来:“啊!雨来!雨来没死!雨来没有死!”

原来枪响以前,雨来趁鬼子不防,一头扎进了河里。鬼子慌忙向水里开枪,哈哈,我们勇敢的小英雄——雨来早已从水底游到远处去了。

机智勇敢的小雨来,面对敌人的糖衣炮弹,毫不心动;即使是敌人对他严刑拷打,他也绝不屈服,他的这种爱国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少年兴则国兴,小年强则国强。我将时刻牢记历史,以“学做人、会求知、健身心、育特长”这12字校训激励自己,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朱元璋推翻了什么?

确切地说,元朝政权在各地农民起义打击下摇摇欲坠。朱元璋在消灭农民起义军势力中,迅速崛起,然后赶走了元朝政权,最后消灭了元朝的残余势力。

说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统治没有错,因为他是推翻元朝统治起义军中的一部分;说朱元璋推翻了农民起义军也行,毕竟朱元璋真正的崛起,是在与其他起义军的对战中。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幼名重八,参加农民起义军后改名元璋,字国瑞,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史称明太祖,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

01

从奴隶到将军

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苦大仇深,在元朝残酷的压榨下,走投无路,出家做了和尚。

至正十一年(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在颍川揭竿而起,士兵们头裹红巾,号称“红巾军”,推举韩山童为明王,揭开了推翻元朝统治的大幕。

徐寿辉起于蕲州,李二、彭大、赵均用起于徐州,各地纷纷响应。

至正十二年(1352年),定远土豪郭子兴联合孙德崖等人起兵响应,成为当地白莲会的首领。郭子兴攻占濠州,自称元帅,以此为根据地。

朱元璋在二十五岁时,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由于朱元璋作战勇敢、粗通文墨,很快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并把养女、至交马公的女儿许配给了他。

后来,郭子兴在与孙德崖的内斗中,被赵均用绑架,差点被杀死。朱元璋出兵救了郭子兴,但朱元璋看到濠州起义军内部诸将争权夺利,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创局面。

至正十三年(1353年),朱元璋回到了家乡募兵,少年时期的伙伴徐达、周德兴、郭英等人以及邻村的熟人,听说朱元璋做了红巾军的头目,纷纷前来投效。

朱元璋招募了七百多人,成立了自己的子弟兵。郭子兴十分高兴,就提升朱元璋做了镇抚。

此年冬天,彭大的儿子彭旱住自称鲁淮王,赵钧用自称永义王,而郭子兴等仍是元帅。

朱元璋看到这些人半年多没有出过濠州城,毫无进取之心。于是就从子弟兵中挑选了心腹徐达、汤和等二十四人离开濠州,南略定远。

朱元璋先是招抚了张家堡驴牌寨民兵三千人,后招降豁鼻子秦把头的八百人。乘夜攻破元军营地,元军统帅缪大亨投降。朱元璋从中挑选了精壮汉人二万编入自己的队伍,顺势攻占了滁州。并得到了谋士李善长,在其劝说下,朱元璋像汉高祖刘邦一样,开始了平定天下的事业。

朱元璋占据滁州后,郭子兴由于受到赵均用、孙德崖的排挤,就来到了滁州。朱元璋立即交出了兵权,把三万人的军队交给了郭子兴。

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一举攻克和县,郭子兴任命朱元璋为总兵官,镇守和州。

此年中,郭子兴病逝,小明王韩林儿任命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妻弟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名义上都元帅和右副元帅地位都在朱元璋之上,但滁州与和州的军队,多是朱元璋招募而来,而且朱元璋有勇有谋,手下又有人才,朱元璋事实上是这只军队的主帅。

朱元璋在浙西驻扎六年,借助覆船山为中心的秘密明教总舵,采纳徽州谋士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谋略,秘密发展自己的势力。

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完成了从放牛娃封侯拜将的蜕变。

朱元璋置太平兴国翼元帅府,自己做元帅,任命李善长为帅府都事,开始了稳固根据地的工作。

02

平定江南

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趁张士诚在长江三角洲进攻江南元军之际,攻占了集庆,并改名为应天府。

朱元璋拥兵十万,但占据的地盘很少,而且四面受敌。东面和南面是元军,东南是张士诚,西面是徐寿辉、陈友谅,北面是小明王韩林儿、刘福通。虽然都是反元武装,但张士诚、徐寿辉二人与小明王却相互敌视。

此时,朱元璋接受小明王节制。小明王与刘福通在北面大大牵制了元军。而且张士诚、徐寿辉还不足以兼并朱元璋,朱元璋面临着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机会。

至正二十年(1360年),刘基刘伯温被朱元璋请到应天(今南京),委任他为谋臣。

刘伯温提出了“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的谋略。

朱元璋以应天府为中心,先后击败了长江上游的陈友谅,长江下游的张士诚,东南面的方国珍,南面的陈友定。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彻底消灭了江南所有的武装势力,包括元军和所有起义军,平定了江南。

03

应天府称帝,挺近中原,把元朝势力赶到了漠北。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二十五万,挺近中原。并发布《谕中原檄》,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以此感召北方人民起来反元。

此时,元朝精锐势力,由于在江南与起义军决战中被起义军全部消灭,江北的元军势力已经非常薄弱。

徐达率兵先取山东,再下汴梁,挥师潼关。朱元璋赶到汴梁,坐镇指挥。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徐达攻克通州,元惠宗仓皇北逃。徐达随即攻陷元朝大都(今北京)。

至此,元朝作为一个全国性的政权结束了九十八年的统治,朱元璋取得了长城以内的统治权,中国再次回归汉族建立的王朝统治之下。同时,丢失了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

元惠宗退居上都,随后又迁到应昌,继续使用“大元”国号,史称“北元”。

之后,明朝先后平定了四川、广西、甘肃、云南等地,最终统一中原。

但元惠宗一直占据漠南漠北等地区,1370年元惠宗去世,元昭宗继位;1378年,元昭宗去世,继位的元天元帝继续和明朝对抗,屡次侵犯明朝边境。

朱元璋及之后的明成祖朱棣多次北伐,一直把元朝残余势力驱逐到了漠北边缘,这是后话。

因此,从这个过程来看,朱元璋首先是在推翻元朝的起义军中崛起,随后平定了江南的武装势力,最后彻底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真正消灭元朝军事实力的还是江南所有的起义军,朱元璋只是起义军中最后胜出者。

在推翻元朝的过程中,起义军的功劳不可忽略,不能全部算在朱元璋身上。

这好比是秦末战争,刘邦在灭亡秦朝的过程中,功不可灭,但不是刘邦一人灭掉了秦朝。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