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鸡里出现的白色液体是什么,小鸡白痢什么原因导致的?
小鸡里出现的白色液体是什么,小鸡白痢什么原因导致的?
鸡的白痢用什么药,小鸡白痢什么原因导致的,鸡为什么会得白痢?
鸡白痢病是雏鸡常见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尤其是两周龄内的雏鸡死亡率最高,是一种危害雏鸡成活率的疾病之一。春季是孵化和育雏时期,家家户户养鸡都要购买或者自己利用老母鸡孵化,如果雏鸡感染了鸡白痢病将会带来极大的损失。
鸡感染了白痢病可以使用抗菌素、呋喃类或者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在具体使用中,可以在鸡饲料中加入痢特灵0.04%,就是每10公斤饲料中加入4克掌握治疗,或者在饮水中加入0.01—0.02%,连续喂5—7天。如果作为预防就可以在饲料中加入0.02%。或者在饲料中加入0.2%的土霉素、金霉素或四环素,连续喂一个星期。在饮水中加入0.2—0.5%的氯霉素和合霉素,连续喂3—4天。合作用青霉素按每只雏鸡每天2000单位混入饲料中连续喂3—5天。可以选择氯霉素按照0.1—0.2%的比例加入饮水中,连续用3—5天。
小鸡白痢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鸡为什么会得白痢?
小鸡白痢的病源是鸡白痢沙门氏杆菌,病鸡是传播鸡白痢病的主要传染来源,病鸡产的一部分蛋也带有细菌,这种蛋孵化出的雏鸡很快发病,又传染给同群雏鸡。鸡白痢的传染途径主要通过消化道、苍蝇和麻雀也是传播鸡白痢的媒介。
一般一部分患病雏鸡可以耐过,长大成为大鸡,在成年鸡之间主要通过含菌的粪便,带菌蛋和带菌产蛋箱而传播,带菌的公鸡的睾丸或者输精管有病变,精液中常有病菌,可以通过配种传染给健康母鸡。
雏鸡的饲养管理对鸡白痢的发生和流行有着密切的关系,养殖的雏鸡过多、雏鸡比较拥挤, 育雏室的温度过高或者过低不稳定而且潮湿、肮脏不堪,通风不良等都是促进鸡白痢病流行的重要因素。
用带细菌的种蛋孵化时,雏鸡出壳后在育雏初期感染白痢的雏鸡,在孵化出壳后3—5天开始发病死亡,以后逐渐增加,在10—14日龄时达到最高峰。因此要控制雏鸡白痢重点在预防,一是不要用感染鸡白痢的种鸡群产的种蛋进行孵化。二是孵化用的种蛋必须用0.1%新洁尔灭溶液洗涤消毒或者用福尔马林进行熏蒸消毒。三是在加强雏鸡饲养管理的基础上,配合必要的药物预防,控制雏鸡发病。
就像奶一样是什么病呀?
鸡白痢,氟哌酸、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任何一种药饮水都能冶疗。
请问有谁知道煮好的白水蛋里这个像小霉点的东西是什么?
实际上,这些小黑点是鸡蛋的受精卵,这种鸡蛋就是已经受精了的鸡蛋。我们平时见到的鸡蛋煮出来是干净洁白的,这种鸡蛋是没有受精的母鸡生出来的,而出现小黑点的鸡蛋,就是由已经受精了的母鸡生出来的。
和没有小黑点的鸡蛋比起来,这种有小黑点的鸡蛋是可以孵出小鸡的,有经验的农民会用手电筒打光看鸡蛋内部,依稀可以看到小黑点的存在,只要看到小黑点,这些鸡蛋就挑出来,可以孵出小鸡来喂养。有时候不止在水煮蛋里会发现小黑点,打出来的蛋黄和蛋清交界处有一块白色的地方,那里有时候也会出现小黑点,其实就是已经受精的表现。
水煮蛋上出现小黑点的情况大概有着两种:一是小黑点在蛋黄上,从食物表面看的时候呢会发现,黑点在蛋白的包裹下是晕开的;还有一种是小黑点在蛋白上,给人的视觉感受就是上文说过的极强的突兀感。
而专家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前者的黑点是因为鸡蛋本身受精的原因,但不论是口感还是食物本身安全都是没有任何影响的,在食用的时候受精了的鸡蛋和正常鸡蛋是一样的可以吃;但是后者的黑点就要引起大家的重视了,如果黑点已经在蛋白和蛋黄上都显而易见了,那很有可能是因为变质,这时候它的口感和其中营养成分都消失了很多,为了不要拉肚子最好还是丢掉好些。
从鸡蛋里打出白色像小鸡是什么?
那是鸡蛋经过22天的孵化鸡蛋己不再是鸡蛋,它己变成了小鸡初形,只是还没有完全变成孵出的小鸡而已,所以你看到的是白色像小鸡,又不很清晰而己。
引起雏鸡白痢的原因有哪些?
本病是一种极其常见的传染病,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其排泄物是重要的传播媒介,同时也可通过鸡蛋垂直传播。
主要症状和病变:雏鸡表现不吃饲料,怕冷,身体蜷缩,翅膀下垂,精神沉郁或昏睡,排白色粘稠或淡黄、淡绿色稀便,肛门有时被硬结的粪块封闭,呼吸困难。成年鸡无临床症状,少数感染严重的病鸡表现精神萎靡,排黄绿色或蛋清样稀便,主要病变可见肝脏、脾脏肿大、脆弱,有坏死点,肾脏暗红充血或苍白贫血,常出现腹膜炎变化。产蛋鸡可见卵巢萎缩,卵子变性,病鸡产蛋停止。
防治:①从种鸡入手,对种鸡场进行鸡白痢综合防治及种鸡逐只检疫净化;②可药物治疗,最好先作药敏试验,一般用氯霉素、氟哌酸效果较好。
主要症状:
病雏精神萎顿,缩头,翅下垂,拉白色浆糊状稀粪,肛门常被粪便粘住,排粪时发出“吱、吱”叫声。成鸡多为隐性带菌,只有严重时见有贫血和下痢,母鸡产蛋量明显减少。
治疗:
1、每公斤饲料加入痢特灵200-400毫克(即2-4片)拌匀喂鸡,连用7天,停3天,再喂7天。
2、按每公斤鸡体重用土霉素(或金霉素、四环素)200毫克喂服(每片药含量250毫克);或每公斤饮料加土霉素2-3克(即8-12片)拌匀喂鸡,连用3-4天。
3、每只鸡每天用青霉素2000国际单位拌料喂服,连用7天。
4、每公斤饲料加入磺胺脒(或磺胺嘧啶)10克(即20片)或磺胺二甲基嘧啶5克(即10片)拌料喂鸡,连用5天;也可用链霉素或氯霉素按0.1-0.2%加入饮水中喂鸡,连用7天。
以上药物最好交替使用,以利提高疗效。
防治方法
1.预防:
(1)检疫净化鸡群:通过血清学试验,检出并淘汰带菌种鸡,次检查于60—7D日龄进行,第二次检查可在16周龄时进行,后每隔1个月检查1次、发现阳性鸡及时淘汰,直至全群的阳性率不超过0.5%为止。
(2)严格消毒:①种蛋消毒。及时拣、选种蛋,并分别于拣蛋、入孵化器后、18—19日胚龄落盘时3次用28毫升/米3福尔马林熏蒸消毒20分钟。出雏达50%左右时,在出雏器内用10毫升/米3福尔马林再次熏蒸消毒。②孵化室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③育雏舍、育成舍和蛋鸡舍做好地面、用具、饲槽、笼具、饮水器等的清洁消毒定期对鸡群进行带鸡消毒。④加强维鸡饲养管理,注意 药物预防。在本病流行地区,育雏时可在饲料中交替添加0.04%的痢特灵、0.05%氯霉素、0.005%氟哌酸进行预防。
2.治疗:
土方:
花椒15g,蜂蜜30g,大黄、甘草各6g,加水200ml,煎汁100ml和面粉做成 小丸,每只小鸡1d喂3次,每次1-3丸。也可煎汁两次,浓缩汁为30ml,每天鸡 服3-5滴,或稀释3倍自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