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亚牧羊犬,保加利亚国宝动物?
保加利亚牧羊犬,保加利亚国宝动物?
贝尔巴托夫
保加利亚的国宝,“潇洒哥”——贝尔巴托夫
迪米塔·贝尔巴托夫(Dimitar Berbatov),1981年1月30日生于保加利亚布拉戈耶夫格勒,前保加利亚职业足球运动员,场上司职前锋。[1]
贝尔巴托夫亦是保加利亚国家队前任队长,在2010年因个人原因退出了国家队。贝尔巴托夫在保加利亚国家队长期都有着很高的进球率,因此他在2002年、2004年、2005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和2010年7次荣膺保加利亚足球先生的称号[2]。
外国关于狗的电影有哪些?
在我印象里,历史上第一部与狗有关的电影是1914年美国拍摄的奇幻默片《一只狗的爱情》,大致描述了一只牧羊犬在失去自己的小伙伴后所表达出来的各种感情。比如沮丧、欢快和匍匐在地上的悲伤。这应该是第一部侧重动物表演多于人类演员的影片了,但它仅有11分左右,今日网上的版本,更是只有8分钟之短(保留不当造成)。
因为这部影片,此后便出现了大量与狗有关的影片。较有影响力的是1921年拍摄的《野性的呼唤》,就其长度来说已经很接近今天的电影了,但它依旧是无声、黑白。只是剧情的完整性决定了它备受欢迎,而这种影响让它在1978年被翻拍成了同名电视剧,甚至作为系列电影拍摄到了2009年。最初参与拍摄的是一只圣伯纳-苏格兰牧羊犬的混血种。
同年,英国不甘示弱地也推出与狗有关的系列电影《巴什克维尔的猎犬》,这部系列电影从1921年坚持拍摄到了2002年为止,共计拍摄了9部之多。它基于福尔摩斯系列小说中的同名原著拍摄的,有明显的悬疑恐怖色彩(后续系列中,狗不再是被鼓吹的噱头)。
当时也出现了专职电影狗演员,名叫卢克,是一只斯塔福郡斗牛梗。它大致出生于1913年,于1926年死亡。在世时参与了很多拍摄,让它步入狗生巅峰的是1915年的短片《大胖的忠犬》(此后成为系列和电影),只是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影片主角。不过,这并不妨碍它频频露面于电影海报中,成为吸引观众买票的主要焦点。
PS:它的成名镜头在1994年金凯瑞的《变相怪杰》中被致敬出现,监狱送钥匙那里。
此后另一只德牧“Rin Tin Tin”成为当时荧幕中最常见的存在。它的身世曲折离奇,作为一只一战狗,它最初只是官兵们的吉祥物。在战后,经历了法国炮火洗礼的它回到美国,并为此后的成名之路练习了大量的技巧。
在第一次作为群演参与影片拍摄之后,它的才华便显露出来。继而从1923年《北方开始的地方》,到1931年《闪电战士》为止,作为一只狗,它拍摄了数十部影视剧。当然,作为一只犬中史泰龙,它虽然涉及诸多跨种族(演狼)跨文化(印第安)的影片,却从不考虑感情剧。
在它去世后,其后代成为了美国的第一支动物演员家族,至四世为止都还有参与影视剧的制作,却无一能达到它这样的巅峰。
二战之后,因民生问题,影视业对于动物演员的需求相对萧条。虽然1943年出现了经久不衰的彩色电影《灵犬莱西》及其后续系列,但像1946年的《战狗》(War Dogs),或是1957年的《老黄狗》(Old Yeller)、1958年的《狼狗》(Wolf Dog)仍不显火爆。倒是Spike作为一只拉布拉多犬在《The She-Creature》中的表现,为它自己赢取了此后几部影片的拍摄,比如上述的《老黄狗》外,还有《西方之人》、《无声的呼唤》等影片。
此后一段时间里,猫更多成为美国电影中的热潮,甚至还涉及到了很多其他动物,比如猪羊兔等常见家畜,或是大象狮子袋鼠等野生或地域特征明显的动物,我国也曾出现过此类题材的影片。这时像《蠢狗记》(1961年)所代表的,即是对狗在美国电影业中传统地位的认可,但虽然当时不乏一些佳片,但总体已见颓势。再之后,就是大白鲨、大章鱼、大猩猩……总之就是惊悚刺激等异形大行其道的时间了(或者这也与当时动画片的兴起,以及一些角色的出现有关,见后述)。
这一时期,狗作为影片中的主角也逐渐在其他国家崭露头角,比如1969年《沉默的朋友》(保加利亚)、1982年的《猎人》(鬼子,取材类如1961年的《Nikki, Wild Dog of the North》)等等……但此时备受关注的仍然还是美国,因为如同《灵犬莱西》一样,当时制作的《101斑点狗》(1961年)是第一部以狗为主导的动物群体生活为题材的影片,虽然是动画……至于狗的感情生活,就是1955年的《Lady and the Tramp》了。
此后美国的电影《The Pack》(1977年)所描述的被遗弃的流浪狗食人的恐怖故事,以及《A Boy and His Dog》(1975年)描述的核战后的惨状,虽然受当时整体影响较多,出现了暴力和色情等负面倾向,但它们仍然表现了超前的环保理念。(PS:此期间的《Harry and Tonto》是一部公路电影,或者是它开启了人类遛猫史)。
从此以后,我们就可以发现,各国有着诸多关于狗的各类影片了。下列一些1990年后出现的影片,尽量就印象中的影响力和国内不常见的影片为排列,精简并使用多用英文,便于网上搜索之用。(另建议去豆瓣搜索“狗”标签,会发现十数页的相关内容):
1997年出现的《Air Bud》系列(1998、2000、2002、2003、2006)等多部;
1996年《101 Dalmatians》真人版及2000年的《102 Dalmatians》,及2003年的动画版续篇《101 Dalmatians II》;
2015年《Absolutely Anything》;
1998年的《An All Dogs Christmas Carol》动画;
1989年的《All Dogs Go to Heaven》及1996年的续篇,动画;
2010年的《Alpha and Omega》系列(2013、2014),动画,译名《丛林有情狼》;
1976年的《The Amazing Dobermans》,这个影响较大,我压不住;
2000年的《Amores perros》,墨西哥影片,与狗有较大关系,但并非主角;
2011年的电视电影《Angel Dog》,类如近年的《流浪猫鲍勃》,一个流浪狗改变人的故事;
1974年的《Benji》,这部影片制作成本是50万美元,但票房却是3960万,所以此后成为系列;
1993年的《Homeward Bound: The Incredible Journey 》;
1994年和2005年的《新灵犬莱西》;
1995年的《雪地灵犬》系列,动画,三部;
1992年的《无敌当家》(Beethoven)系列,国内有至2008年的共计6部,但国外还有2011、2014年的两部;
1997年的《神犬当家》系列,加拿大拍摄;
1997年的德国《神犬侦探》(Baby Rex - Der kleine Kommissar);
1995年的《Balto》,真实故事改编的动画片,后续两集制作于2002和2004年;
2005年的《Because of Winn-Dixie》;
1973年的《The Belstone Fox》,狐狸养狗的故事……不说对不起良心;
2000年的《Lives》,法国纪录电影,中文叫《生命四重奏》;
2009年的《Tresor》,法国,因它的成功出现了《灵犬雪莉》系列(2部),第一部又名《我和贝贝的历险》;
2006年的《Say Hello! Say Hello! 》,日语不知叫什么。
2012年的《柴犬子》,作为动画片,成功盖过了同年的真人电影《青いソラ白い雲》,和《家有穆珂》性质雷同;
1999年的《The Duke》,如同加菲猫那部电影中一样,继承遗产;
2005年的《Greyfriars Bobby》;
2008年的《比弗利拜金狗》系列,共3部;
2013年的纪录片《狗语者》,据称看完能训狗如警犬,没试过……
2015年的《Blind Love》,纪录片,大屠杀幸存者与她导盲犬的一些故事,以及一些二战时集中营对狗的酷刑;
1976年的俄国动画短片《蓝色小狗》(Голубой щенок),非常不错的一部音乐动画短片;
2005年的蒙古/德国电影《The Cave of the Yellow Dog》,类如《藏獒多吉》的环境,但内容涉及蒙古女孩的生活;
2011年的印度家庭喜剧《Chillar Party》,影片涉及了流浪狗和儿童问题。
2011年的《Cinnamon》,又名《My Dog's Christmas Miracle》,一只被宠坏的马耳他小狗;
2002年基于《动物星球》需求而拍摄的一部衍生剧《Cybermutt》,一只虚构的肌肉大金毛;
2000年的瑞典动画电影《The Dog Hotel》,题材尚可,但内容和制作方式已渐落伍;
1991年的动画音乐剧《Rover Dangerfield》(突然想起2017年的《摇滚藏獒》,插一下);
2002年的《Snow Dogs》和2008年的续篇(Snow Buddies),以及2006年的《Eight Below》是三部类似题材,国内常混淆。另外国内不常为人知道的还有1991年的《Iron Will》,也涉及类似题材;
1989年的《Turner & Hooch》,票房7.1千万,题材很传统,但拍的很好;
1991年的《White Fang》,票房3.47千万,上世纪的淘金题材;
2000年的《My Dog Skip》,票房3.41千万,家庭生活题材;
2001年的《See Spot Run》,票房3.33千万,作为喜剧很值得推荐;
2000年的伪纪录片《Best in Show》,涉及了美国费城的五月狗展会,题材比较新颖,热度较高;
还有很多,可以说时至影片出现位置,大致出现了数百近千部与狗有关的影视作品。就数量上,或许猫是完败下风的,毕竟互动服从等方面猫并不占优。作为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动物之一,它对电影史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
为何不怕遥远去攻打相隔千山万水的欧洲?
成吉思汗不远万里地攻打欧洲,属于意外中的意外。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随后,他展开了四处攻城略地的军事活动,并且,在他的主导下,蒙古大军发动了第一次西征。
在这次西征中,蒙古大军一路杀到了欧洲,来到了今天的俄罗斯境内。
要知道,当时金国未灭亡,西夏也是蒙古的心头大患,为何成吉思汗不尽全力消灭周边的敌,而是舍近求远,攻打相隔万里之外的欧洲呢?
只能说,这真的只是意外,一切都要从成吉思汗攻打金国开始说起。
统一蒙古后,最大威胁来自于金国金国是蒙古的邻居,同样也是蒙古的世仇,双方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注定了必须是你死我亡的结局。
为什么呢?金国建国后,对蒙古人实行了残酷的压迫政策,不仅要求蒙古年上缴大量的贡品,并且为了防止蒙古强大,还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减丁”政策。
具体就是,金国人每三年就会派出精兵,来到古部落境内进行剿杀,目的就是为了消灭蒙古部落中的青社年,用这种残酷的方式,来减蒙古的实力。
不仅如此,成吉思汗的先祖俺巴孩,被全熙宗以“叛国”为由,钉死在“木驴”之上。新仇旧恨,让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发誓要消灭金国。
但要想消灭金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时的金国实力可是远超蒙古。
据史料记载,在成吉思汗南下攻打金国前,蒙古共拥有人口不足两百万,军队也只有十多万人,而金国则拥有人口五千多万,军队人数更是高达百万。
当时有人就说,“金国如海,而蒙古就像一捧细沙”,足以可见两者的差距之大。
因此,对于如庞然大物一般的金国,成吉思汗也没敢轻举妄动,为了彻底击败金国,成吉思汗足足了五年的战争准备。
首先,就是将金国外围势力逐一清除,当时对蒙古构成威胁的还有西夏,成吉思汗从1205年就开始对西夏施压,前后三次出兵,最终迫使西夏臣服。
在此期间,西夏曾经向金国求救,但金国的皇帝完颜永济,承着坐山观虎斗的原则,对西夏的求援若闻,导致西夏国君夏襄宗绝望之余,不得不当了蒙古的附庸。
其次,为了保证大后方的安全,成吉思汗招降了汪古锡部,这个部落地处金蒙边界,原本是给金国站岗放哨的,但在成吉思汗的软硬兼施下,也投入了蒙古的怀抱。
如此一来,阴山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就成为了蒙古讨伐金国的基地,这样至少不会有人在后面捅刀子。
外部势力除后,成吉思汗还大量招纳金国守边的官兵,让他们作为自己的内应,同时利用往返商人,不断刺探金国情报。
通过上述种种手段,成吉思汗在数年后,做足了攻打金国的准备,但金国却自以为是泱泱大国,丝毫不把新兴的蒙古放在眼里,不仅疏于防备,还把大量的兵力放置在金宋边界,这就为自己的灭亡,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击败金国后,花刺子模意外跳了出来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正式对金国开战,他亲自率领大军南下,并在当年秋天,在野狐岭与金军展开决战。
野狐岭一战,金国派出了45万大军,而蒙古这边,成吉思汗亲自督战,大将木黎华更是率领敢死队奋勇冲杀,最终金军溃败。
到了1213年,在蒙古的连续攻击下,金国已经是强弩之末,同时,金国内部又发生动乱,大将胡沙虎拥立金宣宗继位,由于害怕蒙古再次进攻,金宣宗不顾大臣们的反对,将都城迁至开封。
如此一来,整个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区,都落入蒙古的手中,成吉思汗也在这期间,来到了中都(今北京)。
就在他逗留中都的那一段时间里,花刺子模国的国王摩珂末派遺使者,前往中都到见成吉思汗。
摩柯末可不是仰慕成吉思汗,他借觐见为名,来打探蒙古击败金国后的真实情况,但成吉思汗十分热情的款待了使者,并让使者带话给摩珂末,告诉他双方要保持和平友好的关系。
并且,在1216年,成吉思汗还特意安排了使者回访花刺子模,也就是说,在最初的时候,成吉思汗对于西方的邻居,大体上是维持着和平共处的原则。
因此,在1216年到1218年,双方的相处还是比较融的,由于花刺子模人善于经商,因此,大量的商人进入蒙古境内,在给蒙古帯来丰富物资的同时,也赚取了高额的利润。
但在1218年,发生了一件令成吉思汗震怒的事情,直接导致了双方关系的破裂。
当年,成吉思汗派出一个大型商队,这个商队由450人组成,携带大量金银、丝绸以及各种皮毛等贵重物品,前往花刺子模通商。
但走到讹塔刺城时,花制子模守将海儿汗贪图商队的财物,不仅将商队扣留,还上报摩珂末,说商队里有蒙古密探,而摩珂末在未经调查的情况下,直接将商队成员就地处决,只有一人幸免于难,出生天。
消息传到成吉思汗那里,他自然是无比震怒,决定要为死者报仇,但在开战前,成吉思汗并没有被愤怒冲昏理智,还是先派出了三名使者,前往花刺子模,希望摩珂末就队被杀一事有个说法。
结果,不知道摩珂末是脑子抽了筋,还是吃错了药,面对成吉思汗要求处决守将海儿汗的条件置若罔闻,并且,还将前来的蒙古使者杀害。
这下,就是神仙也救不了花刺子模了,震怒的成吉思汗,亲自率领60万大军征讨花刺子模。
而花刺子模虽号称拥兵40万,但实际上真正能用于机动作战的,仅有4万人左右。
战争的结果不言而喻,在蒙古骑兵凌厉的攻势下,花刺子模迅速土崩瓦解,当初杀害蒙古使者的大将海儿汗也在城破后被诛杀。
最终,国王摩珂末率残部至附近海上的一座小岛,不久后病死,其余部由儿子扎兰丁统领,扎兰丁纠集些残兵败将,继续抵抗蒙古大军。
在公元1221年,一支3万人的蒙古军奉命消灭扎兰丁,但出师不利,被扎兰丁利用地势,歼灭大半,这让成吉思汗十分窝火,再一次亲自出马,征讨扎兰丁。
最终,双方在印度河畔展开决战,扎兰丁大败,仅带了少量跟随者亡命天涯。
第一次西征就此结東,打进欧洲是副本中的副本如果说蒙古打金国是主线任务的话,那么征讨花刺子模,就属于主线任务之外的副本,而打进欧洲,则是副本中的副本。
料理完花刺子模后,蒙古的实力范得到了进一步扩大,也就开始与坎察部落接,对于地域广、水草丰美的坎察平原,蒙古人是两眼放光。
这么大的土地,必须得是自己的,于是,对坎察部落的军事行动,也就提上了戴古人的日程。
面对蒙古骑兵,坎察部落自然是抵挡不住,无奈之下,首领忽滩难只得向幹罗思公爵密赤思老求援。
密赤思老公爵还是比较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的,他知道如果坎察部落被蒙古消灭,那么下一个就是他所在的幹罗思,因此,他急忙召开大会,要求幹罗思各邦国联合出兵,救援坎察。
最开始的时候,幹罗思的其他公爵并不同意这个提案,毕竟坎察和他们是世仇,双方近百年里,沒少产生摩擦,因此,多数王公在会议上明确表示,拒绝联合出兵对抗蒙古。
但最终,密赤思老公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蒙古大军到来后会造成什么后果一陈述出来,经过他的慷慨陈词,其他王公不得不同意了联合出兵计划。
公元1223年,幹罗思与坎察在涅培儿河(今乌克兰境内)会师,联军由密赤思老公爵任总指挥,共同抵抗蒙古。
开战前,蒙古统帅哲别、速不台曾派使者找到密赤思老公爵,表明蒙古不愿与幹罗思为敌,并承诺消灭坎察后,与幹罗思平分领土,但密赤思老公爵不为所动,杀死蒙古特使,陈兵第聂伯河,展开对蒙古的攻击。
既然没得谈,那就打吧,只不过,当时的哲别等人,还真没信心击败密赤思老公爵。
为什么呢?兵力悬殊实在太大,但现在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哲别一面派人火速请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前来支援,另面开始有计划地吸引敌军,以此施延时间,等待援军到来。
但援军到来后,形勢依旧不容乐观,蒙古这边仅有三万余人,而密赤思老公爵麾下的联军,足足有八万人,另外还有两万精兵,由基辅大公率领,作为援军就在后方待命。
自古以来,战争胜利与否,人数多少并不是决定因素,这一点,在蒙古与幹罗思的一战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蒙古部队虽说人少,但个个身经百战,因此,在战事开启后,很快占据上风,凌厉地势让联军前锋部队溃散,纷纷往后方营寨跑去,这就导致了后方部队也陷入了混乱无序的状态之中。
有此良机,蒙古大军自然不会错过,在术赤的帯领下,蒙古骑兵发动猛,硬是将敌军杀的血流成河,最终大败。
战后,幹罗思的六名王公被俘虏并处死,70余位贵族阵亡,只有密赤思老公爵带少数部众逃之天天,至于在大后方等待支援的基辅大公,也被蒙古人使计将其击败并处死。
这就是著名的迦勒迦河之战,也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一次与蒙古进行大会战,而战争的结果以蒙古军完胜、俄罗斯惨败告终。
整体来说,成吉思汗攻打欧洲,是在打最近的金国时,衍生出来的意外情况,由于花刺子模的故意挑衅,因招致蒙古大军的征讨,而在消灭花刺子模的过程中,与看上了水草丰美的坎察平原,所以又对坎察动手,坎察迫不得已,联合了幹罗思请部,结果却被蒙古军击败,这才让成吉思汗魔下的蒙古骑兵,来到了欧洲。
普京饲养了哪些狗?
只能说这张是精髓!
首先第一条是由俄罗斯军方领导人谢尔盖·绍伊古送出的黑色拉布拉多“康妮”,已经于2014年因年老去世,令人感到惋惜。看来礼尚往来、人之常情是必不可少的呀!要知道,绍伊古是唐努乌梁海地区的蒙 古人。如果可以的话祖上一定是中国!
看来礼尚往来是人之常情呀第二条是2010年时,保加利亚总理送的棕色保加利亚牧羊犬,经过全国征名,取名为“巴菲”。
这叫啥!这叫做投其所好,混个熟脸,能源方面咱也可以多谈是不是!现在他们俩矛盾挺大的!乌克兰被教训了,制裁什么的!问题是你拿啥去制裁呀,现在还不是被卡资源脖子!
第四条狗狗是2017年由土库曼斯坦总统送出的中亚牧羊犬,名字是“韦内尔”,在俄文中的意思是“忠诚”。中亚五个斯坦国,老铁子了,无论是集安组织,还是曾经的苏联!
在被赠予第五条狗狗,由塞尔维亚总统赠送的一只名叫“pasha”的萨普兰尼那克犬时,普京大帝也是不顾形象半跪着抚摸狗狗。 武契奇更是老油条了呀,我们的好朋友!
是不是漏了一条!不准确点说是两条!直接上图片
爽去见你的路上一切都仿佛那么美好!
普京访问塞尔维亚很受民众的欢迎吗?
南斯拉夫解体以后,分裂成6个国家,这些国家纷纷选择投入北约的怀抱,而作为南斯拉夫主要继承者的塞尔维亚不但没有投入北约的怀抱,而且还与俄罗斯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两国在彼此关切的问题上相互支持。今年1月份普京访问塞尔维亚时10万塞国民众在多瑙河畔欢迎普京的到来,俄罗斯媒体更是以“永远是兄弟”为题进行了相关报道。
塞尔维亚为何与俄罗斯关系这么铁呢?铭苏先生具体给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塞尔维亚和俄罗斯都是斯拉夫人后裔,两国在民族上存在亲近关系。
历史上斯拉夫人经过不断发展,分成东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三个分支,其中俄罗斯属于东斯拉夫人,而塞尔维亚属于南斯拉夫人。这种民族上的共源性,使两国存在天然的亲近感,有利于两国之间的交往和合作。
第二、塞尔维亚和俄罗斯都信奉东正教,具有共同的宗教信仰。
俄罗斯自称是第三罗马帝国,东正教的正统继承者。在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帝国灭亡以后,地中海地区基本上成了奥斯曼帝国的版图和势力范围,俄罗斯得以将东正教发扬光大。而信仰东正教的塞尔维亚所在的巴尔干半岛也处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俄罗斯在同奥斯曼帝国争夺领土和势力范围的过程中,曾帮助塞尔维亚摆脱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在第十次俄土战争中,俄罗斯打败了奥斯曼帝国,迫使奥斯曼帝国承认塞尔维亚的独立。
第三、俄罗斯为了获得黑海出海口,需要借助巴尔干半岛南下地中海。
俄罗斯这个国家属于大陆国家,对于出海口的需求非常强烈,当初为了巩固在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俄罗斯还一度将首都迁往圣彼得堡。在黑海地区,由于奥斯曼帝国牢牢控制着黑海出海口,俄罗斯不得不寻求通过东欧平原—巴尔干半岛南下地中海。所以俄罗斯需要扶持巴尔干半岛上的塞尔维亚,帮助塞尔维亚摆脱奥斯曼帝国获得独立,两国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俄罗斯也得以从塞尔维亚直接进入地中海。
第四、“萨拉热窝事件”后,俄罗斯同英法一起同德奥土作战,塞尔维亚得以扩大自己的地盘。
在一战前,巴尔干半岛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对象,当时塞尔维亚在俄罗斯的支持下获得了独立。德国和奥匈帝国也想介入巴尔干半岛,奥匈帝国吞并波黑以后,还想吞并塞尔维亚,当时两国正在谋划入侵塞尔维亚的军事行动。在德国的大力支持下,奥匈帝国决定在邻近塞尔维亚边境的波斯尼亚萨拉热窝举行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的大规模军事演习,斐迪南夫妇决定亲自前往萨拉窝巡视。而“萨拉热窝事件”引发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入侵塞尔维亚,导致了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的一场大战。
一战后,塞尔维亚作为战胜国和黑山合并,同时吸收了战败的奥匈帝国几个以斯拉夫人为主要居民的行省,组成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
第五、在科索沃问题上俄罗斯支持塞尔维亚,在克里米亚问题上塞尔维亚支持俄罗斯。
科索沃原来属于南斯拉夫的领土,但是由于科索沃地区主要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阿尔巴尼亚人,这部分人在南斯拉夫解体以后也一直在谋求独立,但是南联盟不允许科索沃独立,由此引发局部冲突。北约强势介入科索沃问题,1999年北约空袭南联盟,扶持科索沃独立。科索沃于2008年正式宣布独立,但是俄罗斯一直支持塞尔维亚对科索沃的主权立场。
在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以后,俄罗斯运作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版图,塞尔维亚作为俄罗斯的铁哥们,支持俄罗斯在克里米亚问题上的立场。
在苏联时期,南斯拉夫和苏联关系也曾一度恶化,但是这并不影响如今塞尔维亚和俄罗斯的关系。俄罗斯曾经帮助过塞尔维亚很多,塞尔维亚也铭记在心。随着北约势力在巴尔干半岛的发展,原来属于南斯拉夫成员国的波斯文尼亚、克罗地亚、黑山都已加入北约,马其顿更改国名也是为了加入北约,塞尔维亚在北约势力面前显得越来越孤立。塞尔维亚不管是在面对北约步步紧逼,还是在科索沃问题上都需要俄罗斯的支持。而塞尔维亚既想加入欧盟,又不想破坏同莫斯科之间的关系,因此进行平衡外交。
俄罗斯总统普京今年访问塞尔维亚,两国签署了2.3亿欧元的大型项目协议,俄准备为“土耳其流”天然气管道过境塞国投资14亿美元,两国还在加强塞国防防御能力、联合军事演习等方面进行合作。普京大力支持塞尔维亚,也是担心塞尔维亚会转向北约,这样的话俄罗斯将失去在巴尔干半岛唯一的盟友,俄罗斯影响力将会被赶出巴尔干半岛。
综上,国家交往都是以国家利益为先,俄罗斯和塞尔维亚两国关系之所以非常密切,也是两国根据自身利益合作共赢的结果。塞尔维亚由于科索沃问题,需要俄罗斯的外部支持,俄罗斯因为需要保持在巴尔干半岛的影响力和经济利益,也需要借助塞尔维亚这个兄弟国家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