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俗姓,大雁塔玄奘铜像哪一年落成?
玄奘俗姓,大雁塔玄奘铜像哪一年落成?
2000年。
大雁塔南广场的玄奘雕塑建于2000年。
2000年由建筑大师张锦秋创意、著名雕塑家陈启南设计,在原《唐玄奘法师》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加强了作品的纪念性与环境的接合,为西安在雁塔南广场完成了《玄奘法师》纪念像的设计与制作(青铜铸造、高五米)。为古城西安增添新的景点,受到群众欢迎。
大雁塔南广场建于大慈恩寺前,是对佛文化的阐释,于2001年初建成开放。占地32.6亩,包括玄奘雕塑、园林绿地、花岗岩铺地和水面过桥等设施。
西游记最厉害的人物为什么是为悟空指路的樵夫?
孙悟空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里遇到了一个砍柴的樵夫,这个樵夫唱了一首歌,歌中说: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因此被孙悟空认为是神仙中人,这个樵夫告诉孙悟空,这座山名叫灵台方寸山,山里有一个斜月三星洞,洞里面住着一个名字叫菩提祖师的老神仙,并且说自己和菩提祖师是邻居,因为家中有老母需要照顾,让孙悟空自己去找菩提祖师,显而易见,这个砍柴的樵夫和菩提祖师是同一辈份,而且樵夫不想见到菩提祖师。西牛贺州是西天佛祖的势力范围,菩提祖师这位大神是和佛祖一个级别的存在,而樵夫自己又说和菩提祖师是邻居,这一切证明樵夫就是西天如来佛祖,菩提祖师就住在西天佛祖的眼皮子底下,佛祖不可能不知道菩提祖师这位大神的存在,菩提祖师收孙悟空为徒的本身这件事,就是一个套路,孙悟空的所走的每一步都是被有心人安排好的,这个人应该就是西天如来佛祖,因为孙悟空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西天取经。
如来佛祖安排了菩提祖师在灵台方寸山里,等候孙悟空的到来,孙悟空来到了灵台方寸山,如来佛祖又安排了一位砍柴的樵夫,指引孙悟空去找菩提祖师拜师学艺。
孙悟空找菩提祖师学艺,只有菩提祖师和砍柴的樵夫两个人知道,而且菩提祖师还威胁过孙悟空,不许孙悟空向外人说出自己的师父是谁,否则就会将孙悟空挫骨扬灰,将孙悟空的魂魄囚禁在九幽之下,因此可以断定,没有任何人知道菩提祖师收孙悟空为弟子的这件事。
但是西天佛祖却完全知道孙悟空的底细,当年菩提祖师传授孙悟空七十二变和筋斗云的时候,说此间并无六耳,也就是说除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外,没有第三个人知道,足以说明菩提祖师在传授孙悟空本领的时候,是秘密进行的,在西天取经途中,孙悟空因为和唐僧起了冲突,被唐僧撵走,因此孙悟空一怒之下,幻化出了一个分身,暴打了唐僧一顿,并且抢走了所有东西,真假两个美猴王最后打到了西天如来佛祖面前,佛祖笑嘻嘻的告诉大家说:“这个假孙悟空,名字叫六耳猕猴,能够聆听天地间发生的一切事情,所以才偷偷学会了孙悟空的本事。”那么六耳猕猴是怎么学会孙悟空的本事呢?必然是在菩提祖师传授孙悟空本领的时候,六耳猕猴偷偷地聆听到了,因此就学会了,可是菩提祖师在教授孙悟空的时候,就说过此间并无六耳,如果真有六耳猕猴这样的存在,菩提祖师一定会防范六耳猕猴偷听学艺的,六耳猕猴既然能偷学孙悟空的本事,也必然能偷学其他神佛的本事,恐怕六耳猕猴早就天上人间无敌了,西天佛祖用六耳猕猴这个说法,就是在警告孙悟空:“孙悟空,你的来历我都知道,就是你和菩提祖师学艺的细节,我都一清二楚,别再闹了,差不多就行了,六耳猕猴就是你化出来的一个分身,赶紧收了吧。”于是西天佛祖故意将假孙悟空显出六耳猕猴的真身,然后又故意让孙悟空一棒子给削死了,凭六耳猕猴和孙悟空一样大的本事,不可能被孙悟空一棒子打死,而且还是在如来佛祖的眼皮子底下,完全就是如来佛祖和孙悟空相互配合演的一出好戏,因为六耳猕猴是不存在的,是孙悟空幻化出来分身,如果不被打死,六耳猕猴也会自动消失,这样,孙悟空耍的这套手段就会被揭穿。
从真假美猴王这件事来看,如来佛祖完全清楚孙悟空的一切底细,证明如来佛祖如果不是菩提祖师,就是指引孙悟空的砍柴樵夫,也可能菩提祖师和砍柴樵夫都是如来佛祖的化身。中国古代四大高僧都是谁?
古代十大高僧 :取经第一---法 显 ,译经大师---鸠摩罗什, 不幸经僧---真 谛 ,智者大师---智 凯 ,饮誉华夏---玄 奘 ,著名唐僧---义 净 ,禅宗祖师---惠 能 ,以法济世---法 藏 ,丈量地球---一 行 ,六次东渡---鉴 真 。
近代四大高僧:
弘一法师,俗姓李,名文涛,又名广侯,字息霜,亦称惜霜,别号叔同
太虚法师,俗姓吕,名淦森,法名唯心,别号悲华。浙江崇德(今并入桐乡)人
圆瑛法师,俗姓吴,法名宏悟,号韬光,又号一吼堂主人、三求堂主人、灵源行者、离垢子等。福建古田县平湖端上村人。
虚云法师,俗姓萧,初名古岩,字德清,别号幻游。原籍湖南湘乡,因其父在福建做官,故出生于福建泉州。
唐僧有几个姓?
一个姓
唐僧的原型是唐朝的玄奘法师,俗家姓陈。
按照《西游记》的说法,唐僧的父亲是陈光蕊。进京赶考的时候高中状元,披红挂彩游街的时候,路过丞相殷开山的相府,恰巧碰到殷开山的女儿殷温娇抛绣球选婿。结果,被抛来的绣球砸中,成了丞相的乘龙快婿。
入了洞房后,到外地赴任,在船上被水贼刘洪所害,妻子殷温娇也被刘洪霸占。
之后,温娇生下一个男孩,就是唐僧。生下后,温娇怕刘洪加害,于是,将唐僧放到木板上,置于河中。顺流而下,到了金山寺,被长老所救,取名江流儿。
18岁后,长老告知真相,终于在外公的帮助下杀死刘洪,并让父亲陈光蕊还阳。但母亲殷温娇也自尽。
这是原著的书法。不过,根据吴闲云等人的解读,唐僧的身世有许多让人费解的地方,主要观点有二:
其一,唐僧出生的时间。认为与温娇和陈光蕊结婚时间对不起来,结论是殷温娇早在遇到陈光蕊之前就已经怀孕。唐僧不是陈光蕊的儿子,而是刘洪与殷温娇的儿子。
其二,唐僧的出生是观音“设计”的结果,让他杀父逼母,成为人生“第一难”。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一下吴闲云的《煮酒探西游》。有些论点虽然貌似奇谈怪论,但也足以让人脑洞大开。
堂前花醉三千客出自哪里?
《献钱尚父》中一句,贵逼人来不自由,龙骧凤翥势难收。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东南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
作者
贯休
出处
《献钱尚父》
作品体裁
七言律诗
作品原文
乾宁(894-897年)初,贯休开始云游天下。时镇海军节度使、润州刺史钱镠以平定董昌功,升任镇海镇东等军节度使,加衔“检校太尉兼中书令”。贯休自灵隐寺持诗往贺。贺诗为:
贵逼人来不自由,龙骧凤翥势难收。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
东南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
创作背景
两浙十四州,当时吴越王钱鏐安居十四州,钱氏建立吴越国,以杭州为国都,在临安建军府,兼有两浙。
唐代时已把郡改为州。从北往南,当时两浙共有13个州:润州(治所今镇江)、常州、苏州、湖州、杭州、婺州(治所今金华)台州、温州、衢州、越州(治所今绍兴)、明州(治所今宁波)、睦州(治所今建德)、括州(后改处州,治所今丽水)。
当时的诗人贯休和尚曾经献给钱镠一首《献钱尚父》,内有名句“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不过如前面所说的,两浙全境只有十三个州,而且润州和常州还不在吴越统治之下,当然吴越国自己还是认为润、常是自己的地盘,因为钱镠做过唐朝的镇海军节度使,而镇海军节度使的驻地就是润州。
但是,到了吴越国的中期,两浙倒真的变成了“十四州”,原因是:苏州又拆分了!公元940年,吴越在苏州东、南的几个县建立了秀州,州府设在嘉兴县。加了秀州后,就是名副其实的成为十四州。
虽说两浙十四州成真,但总归有两个州在他人治下,名不副实毕竟是件恼人的事情,于是吴越国一直在窥视邻国南唐的变化,等到公元974年,宋军大举进攻南唐时,吴越军终于“收复”了常州和润州,并在次年,和宋军一起攻下了南京。
钱弘俶纳土归宋后,中国又回到了“大一统”的历史轨迹上,宋朝除了把唐朝的“道”改成“路”以外,一切如旧。于是两浙道,变成了两浙路。
(十四州)宋两浙路计辖二府十二州(平江府、镇江府,杭州、越州、湖州、婺州、明州、常州、温州、台州、处州、衢州、严州、秀州),统称十四州(见《宋史·地理志悦》)
自从秀州从苏州分出以后,两浙的大部分区划已经固定,特别是南部的州府的边界稳定了超过900年。但是名字还在变来变去,像方腊起义以后,宋廷为了“教训”当地的“暴民”,把睦州改成了严州。到南宋时,苏州变成了平江府,秀州变成了嘉兴府,杭州变成了临安府,越州变成了绍兴府,明州变成了庆元府。
作者简介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今浙江兰溪)人,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