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命理,中医基础理论的五行?

2024-07-27 15:02:00 82阅读

五行命理,中医基础理论的五行?

大道理我们就不多说了,说点简单的供大家消遣吧。

心属火,脾属土,就是中医打了个比方懂不?

五行命理,中医基础理论的五行?

中医的心,可不是西医解剖的心脏,是整个血液循环系统。也就是说中医理论上的心就是跟心脏有通联的血管血液都是属于火的属性。

再说说脾,脾不单单是指脾脏,还有肌肉都是脾的范畴,脾住肌肉嘛。脾在中医里属土。

现在知道了心和脾都是比较庞大的系统之后,我们再来说火生土的事情。肌肉里有血管,有血液,这些血液在肌肉里,给肌肉带来氧气,营养物质,让脾系统能够很好的工作,很好的维持运动,维持分解食物的动力,血液循环还可以带走脾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这样说就是火生土了。

由于脾主肌肉,基本上就是整个身体占很大比重了,也只有血管才能通到所有肌肉,帮助肌肉就是属于生的范畴了。

五行炉中火是什么意思?

炉中火一般指炉中火命。 炉中火命,民间算命中年命的一种,在六十甲子纳音五行中,对应丙寅年、丁卯年。即生于丙寅年、丁卯年的人,都是“炉中火”命。

《三命通会》:“炉中火者,天地为炉,阴阳为炭。腾光辉于宇宙,成陶冶于乾坤。”

炉中火是天地间火的一种类型。其主要功用是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当然,还有驱寒取暖。理解了这一点,就很容易明白,炉中火命的人应该如何安身立命。

丙寅和丁卯有细微的区别。丙长生于寅,所以丙寅火是“自生之火”,譬象为炉炭;丁卯火是自败之火,薪尽则火灭,譬象为炉烟。

五行说是传统文化的糟粕吗?

(汉魏彩锦护膊)

这是个太大的题目,也是个很难的题目。

“太大”,是指非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大约需要一本专著。

“很难”,即不是以“非黑即白”的极简方式,就可以轻易判定到底是精华还是糟粕。

概括地讲,“五行说”——

第一,蕴含着中国上古甚至远古先民的高超智慧。

第二,起源于古人长期对天象的观测。

第三,由此促进了中国古代先民哲学观的形成。

第四,战国至汉代阶段发生了很大演变以致“鱼龙混杂”。

“五行”,起源于古人天文观象,这毫无疑问。

《管子.五行篇》曰:“经纬星历,以视其离(历);通若道,然后有行。……然后作立五行,以正天时。”

《史记.历书》云:“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

这里不要太在意“黄帝”二字,认为指远古之人就行了。

《史记.律书》说:“律历,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气”。《索隐》:“八正,谓八节之气。”“八节”,就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史记.天官书》曰:“天有五星,地有五行。”

《汉书.艺文志》云:“五行之序乱,五星之变作。”

“五星”和“五行”,在古文中,属于 “互文”,两个词说的是一个意思。

“天有五星”,现在一听,就知道说的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的水、金、火、木、土。

古代这五颗行星另有其名——分别是“辰星”、“太白”、“荧惑”、“岁星”、“填星(镇星)”。

这五颗星,在古人命名的“二十八宿”恒星群之间穿梭运行,所以,亦称“五纬”。“二十八宿”则被称为“经星”。

《史记.天官书》里,还记载“五星”其他的名称,不再赘述。

西周初年的青铜器铭文上,已经有对“岁星”的记载。可以确定,古人观测“五星”的运行,一定比这个时间早了很多。

古人,对“经星”和“纬星”,是作为相互参照物观测的。由此经过很长时间后,总结出了许多很重要的规律性认识。

比如,对“五纬星”的所有运行规律,在汉以前,几乎已经穷尽了现在仍然存在的各种可能——行星向前的视运动,称为“顺”或“进”;向后的视运动,称为“逆”或“退”;某星在某处改变运行方向,不动称为“留”,隐而不见称为“隐”,缓慢运行称为“迟行”,快速前进称为“疾”或“速行”;行星运行到太阳背后称“上合”,重叠在太阳前面称“下合”;行星运行到日地相反方向称“冲”,等等。

古人很看重“五星会和”,即从天文上解释此种现象,也更多地从“星占”角度解读。

出土的高庙文化白陶纹饰显示,至少在8000年前,古人已经产生了天神崇拜。

这是在古人观测天文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古人,把太阳月亮都做充分想象并当作神;“二十八宿”被想象成了“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也当做神;“五星”也不例外。

日月,古人首先以“阳”和“阴”来概括其特点。这是古代“阴阳哲学观”的最初形成。

通过“观象授时”,古人辨别了方向和季节,由此得出了“阴阳转化”的结论。

天象运行带来地上物候包括灾害在内,使“天神主宰”的宗教观产生。

“占星术”在此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与此同时产生的,是“分野” 理论,即天上的天象和星辰都与地面上的人与物相对应。

“五星”也是,古人也将其与地上的人与物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史记.天官书》中有很详细的述说,不多赘述。

战国时期,“五星”已经被改变成了“五行”。但现在还没有证据证明,当时已经有了“金木水火土”的“五星”名称。

齐国邹衍及门人,提出了“五德终始说”,讲了五种帝王之德,以“金木水火土”名之。严格来说,这一理论,与“五行”不完全相同。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五星占》一篇,被认为是最早、最权威,也是完全把“五星”“五行”、“金木水火土”与“星占”结合于一体珍贵文献。其曰——

“东方木,其帝大浩(昊),其丞句芒,其神上为岁星。……西方金,其帝少浩(昊),其丞蓐收,其神上为太白。……南方火,其帝赤帝,其丞祝庸(融),其神上为(荧惑)。……中央(土),其帝黄帝,其丞后土,其神上为填星。……北方水,其帝端(颛)玉(顼),其丞玄冥,(其)神上为晨(辰)星。”

“金木水火土”怎么来的呢?

其实源于古人对地面世间物质世界的认识。

春秋战国时期,如《左传.文公七年》:“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宋子罕曰:“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谁能去兵?”《后汉书.马融传》引此作“五オ”,章怀注:“五オ,金、木、水、火、土也。《左传》宋子罕云云。”

《左传.昭公十年》:“且譬之如天,其有五材,而将用之。”《国语.郑语》中,亦作“五材”。

《左传.昭公元年》里,“六府”、“三事”、“九功”并举,还多次说到“六气、五味、五色、五声、六疾、四时、五节”。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里,亦说到“六气、五行、五味、五色、五声、六疾”。

第一,这个时期,古人对于地上世间的认知在大大增加;第二,古人也开始用数字来罗列很多事物和现象。

正是以此为基础,到了秦汉,“五星”和“五行”和“金木水火土”终于统一在了一起,天上人间也统一在了一起。

《汉书.律历志》载:“‘天有三辰,地有五行’。然则三统、五星可知也。……故三辰之合于三统也:日合于天统,月合于地统,斗合于人统。五星之合于五行:水合于辰星,火合于荧惑,金合于太白,木合于岁星,土合于填星。”

(马王堆汉墓出土星占图)

还是前面说到的,一是,观测“五星”及运行规律,=凝聚着古人辛勤的劳动和高超的智慧;二是,古人根据日月星辰运行变化总结出了“阴阳”及“易变发展”的哲学很了不起;三是,对“五星”的观测包含着极卓越的天问成就,于此相关的历法对农业生产和古人生活起到了巨大帮助;四是,以“金木水火土”作为事物变化不同形态作为考察研究基础,具有很重要方法论意义。

不过,“金木水火土”也不能成为一个“筐”,既不能装下世界万物,也不能作为一成不变的“工具”。

原因就是科学已经大大发展了。

真的是我们平常所知的样子吗?

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内涵广大,反映了人与自然,时间与空间之间,产生,发展,回归本源的自然规律。世间万物,无论是宇宙,还是小到分子原子,都离不开圆这个本体,圆从始至終,循环往复。而圆在无极的状态又为人们揭示了,宇宙的空相,世间一切都是空相,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一切皆不可得。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有分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后天八卦为先天八卦演变而来,用法不同,后天八卦以先天八卦为基础,先天八卦以后天八卦为应用,这应用就是用五行生克的理论来制定法则,如历法,命相,中医,风水,占卜等,多用后天八卦。

在这里我浅谈一下我个人的理解。顺八卦者,就顺应自然,顺者生天地,天地生万物。春夏秋冬,循环往复,人在中间生老病死,无止无休。“顺者为人,逆者为仙‘’。‘’有我即我天地,无我亦无天地,阴阳顺逆之意,必立于人,然,人之生,形神已立,心欲牵于物,必有体之阴阳变化,必有微观生灭之变,此乃人之性,顺则成家立业,度其一生。如欲逆天而行,必查阴阳变化之机,从机入手,以灭为生,以生为灭,逆转阴阳,以形神为药,以机为媒,立道于源,证道于机,方可查圣人之心,真人之意也。”

上面的意思就是说,人不要顺着自己的心去做,人云亦云,人做我做,顺者性冲动而结婚生子,敦伦尽分,这是人道。加以修炼,使元精尽化为元气,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大脑,受到这些元气的灌溉而得到修补增强,更进一步炼气而化神,使吾人之心神智慧得到提升开展,甚至引发各种特异功能。

学佛的人趁著性冲动的时候起来拜佛,或诵经、持咒、经行、跑香、坐禅。学仙的人趁著性冲动的时候下手调药、炼丹、运行大小周天,打通奇经八脉。练拳或练剑的人,也趁这个时机急起而练功。

这样做所收到的效果是,饮食的需要量会渐渐减少,身体内脏负担亦相对减少,喜欢清淡的饮食,然而体力精神反而增加,头脑变得清楚,睡眠减少,其他欲望也会转淡,心境变得超脱而不执著,气质也会跟著高雅起来,这时不需去检验所做各种检查,而自然会符合各种健康标准。

以上所说只仅代表我个人的理解,我也是一个修行者,也有自己的体验,不管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信是根本,愿是动力,修行才能证悟。才能打开智慧,明白宇宙和人生的真相。

世间凡事都有定数?

首先这不是迷信。什么是迷信?就是人们对一些无法理解的现像不知道答案疑惑而心生恐惧。拿现在科学的术语说。整个宇宙中物质世界像运作运行有其固定的自然规律。所有物质以磁场能量形态生发幻灭,相互作用。才幻化这个我们认识的大千花花世界。而人类眼睛所能看到的。只是高维空间投射到三维空间里的一个物质表相,而物质本身变化无常。没有定相,比如手里的鸡蛋,是的这是一枚鸡蛋。一枚鸡蛋二十天后却破壳成为了小鸡,几个月后,长成几斤重。过几天。他却沦为了桌上美味。这个时候你还能说这一盆鸡肉是鸡蛋吗?为什么不是啦?你在看到小鸡破壳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他的下场?你会说对的,鸡本来就是养来吃的。这就是定数。所以,凡事皆有定数。但是唯一不变的是什么?是那个更高维度蠕蠕不动的东西。是真正不生不灭,不加不减不垢不净的东西。不可描述,一旦写出,便会偏离。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