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测吉凶法,还有一官是什么呢?

2024-07-22 02:38:52 60阅读

耳鸣测吉凶法,还有一官是什么呢?

耳鸣测吉凶法,还有一官是什么呢?

当然是最最重要的脸部了!

人的脸部就包括五官!

人的第一印象脸部最重要!

耳垂大更长寿吗?

▲调查发现,寿命越长的老人,他的耳朵就越长。活了98岁的季羡林大师,也是耳朵很大的,有长寿眉的。

摘要

凡是耳朵的长度超过7.1厘米的大多能够活过80岁,凡是能够超过7.4厘米的大多能活过90岁,而凡是超过90岁达到100岁的,耳朵的长度基本都接近于9厘米。

来源:“大咖说蜜”头条号

今天我们的长寿话题要从郭振河老人说起,老爷子生于1913年,居住在北京,如今已是百岁高龄。

▲1913年出生的郭老爷子,具有相当典型的“长寿品格”,从外貌到身体到心态,“好事”都让他全占了。所以他能活到100岁,并不奇怪。

1

长寿的人自有寿相

1986年的事情,郭振河老爷子都记得清楚,难道真的是只有记忆力好的人才容易长寿?不急,接下来我们慢慢从长寿老人的经验中,总结一下。

郭老爷子具有相当典型的“长寿品格”,从外貌到身体到心态,“好事”都让他全占了。所以他能活到100岁,并不奇怪。

“长寿品格”可以分成两方面,一是属于物质上的,比如身体、外貌、饮食;另一方面属于精神上的,比如心态、记忆力、学习能力等。

物质方面的“长寿品格”有很多方面,比如饮食喜好。不同的长寿老人有不同的特点,他们的饮食喜好都是非常符合养生之道的。郭老爷子的爱好之一,就是喝藕粉。

郭老爷子的突出“长寿品格”,一在于面相,二在于心态。

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国家级名老中医师王鸿谟曾经提出,人体一共有28个长寿特征,这些在郭老爷子身上都较为突出的有三点,尤其是面部的耳朵、“三庭”、眉毛等。

2

耳朵长的的人更容易长寿

王鸿谟教授曾经做过实验,调查发现,寿命越长的老人,他的耳朵就越长。凡是耳朵的长度超过7.1厘米的大多能够活过80岁,凡是能够超过7.4厘米的大多能活过90岁,而凡是超过90岁达到100岁的,耳朵的长度基本都接近于9厘米。

耳朵终身都在生长,每年生长0.22-0.24毫米,岁数越大,耳朵就越长。

其实这不是王教授的独家发现,中医武国忠对此也感触颇深。他见过的长寿老人,耳朵大多“十分耐看”,耳大有轮,而且很厚,这往往是一个肾气强盛的表征之一。民间有个说法,叫做“耳朵大有福”,就是因为肾气强,肾在人体器官中“主谋略”。

3

“三庭”匀称的人,容易长寿

郭振河老人的第二个长寿特征也是与生俱来的,即“三庭匀称”。我们每个人的脸基本上可以竖分成三等分,第一等分是从眉毛向上到发根处,约占面积的三分之一,叫上庭;第二等分是从眉毛中间到鼻子下端,叫中庭,约占面部的三分之一;第三等分是从鼻子下方到下颌,叫下庭。“三庭”所占比例相等、十分匀称的,长寿的可能性更大。

4

女35岁,男40岁之后长出“长寿眉”

与很多老寿星一样,郭老爷子的长寿眉也十分突出。女性35岁以后、男性40岁以后,如果眉梢有几根特别长的眉毛,而且越来越长,因为太长而逐渐下垂,通俗的说法就叫“长寿眉”。根据面相来判断一个人的寿命、身体状况,并非是现代人的原创,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面相与寿命之关系的记载。

客观地说,根据面相来推断一个人的寿命,虽然有些道理,但并不绝对,有些地方也不很科学、不很严谨。面相推断寿命过于强调了先天因素,先天因素固然重要,但对长寿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后天因素。

活了98岁的季羡林大师,也是耳朵很大的,有长寿眉的。

5

长寿要养生养德

养心,主要说的是心态,郭老爷子在这方面的表现很突出。

养德,就是品德端正,一个贪污腐败,担惊受怕,那他吃再多的补品,练再多的气功,也是舍本逐末,是很难长寿的。

6

要有积极的心态,别与这个时代脱节

《黄帝内经》总结:养心有两条。

第一,不要让自己与时代脱节。

年纪大了,最怕的不是疾病,而是被这个时代孤立,最怕孤独。郭老爷子动不动就和孙女讨论国家大事,看书、看报、看新闻节目、看体育比赛,这个时代的热点问题。

心理学家杨霞老师说,这是一种非常活跃的“心理长寿基因”,对任何事情,在最绝望的时候,依然抱有希望,这种人,能长寿。

老爷子有句非常到位的话:“人无论在什么地方,总要活着,总要积极地活着。”

积极是一种重要的长寿心态,人一消极,就容易出问题,就容易生病。不要让这个时代把自己抛弃,理解新事物,关注新动态,接受新事物。这对老年人来说,这一点至关重要。

第二,就是要有一项自己长期坚持的工作或者爱好。

不管怎么样,一定要让自己充实起来,这样才有助于培养积极心态,对老年人来说,充实而忙碌的生活,对付消极心态的一剂良药。 一句话:心态决定寿命。■

【延伸阅读】

多吃哪些食物能长寿?

来源:人民网

坊间经常流传“耳朵大的人寿命长”,这样的说法你一定也听说过吧?那么,这种说法正确吗?

“耳朵大的人寿命长”这个说法,主要是来源于下面这项调查:医学工作者对256名60~90岁的老年人和344名90~104岁的长寿老人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长寿老人组耳长平均值为男7.13厘米,女6.89厘米;60~69岁老年人组耳长平均值为男6.93厘米,女6.50厘米。显然,长寿老人组耳长平均值明显超过老年人组,在长寿老人组中耳长最长的达8.8厘米。

耳朵大的人为什么会寿命长

重阳的习俗有哪些?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九”是一个至高阳数,农历九月九日因此被称为重阳,被视为是一年中最吉祥的日子之一。再加上九月九日正处深秋,秋收刚刚结束,物产丰阜,劳作了一年的人们也开始有了闲暇时光。这种种因素加在一起,重阳便成了春节、清明节、中秋节以外中国人最看重的传统节日。

在重阳节这天,人们会举行各种民俗活动,中国国土广袤,从南到北,从西到东,不同的地方,习俗不尽相同,现以我亲眼所见、所经历的重阳习俗聊举一二。

江汉平原在重阳节这天有晒秋,酿秋酒,社祭,登山,摆敬老宴、喝菊花酒等习俗。

我是江汉平原人,小的时候,每到重阳节,我的老家就会举行晒秋,酿秋酒,社祭,登山,摆敬老酒、喝菊花酒等活动。

1.晒秋

在我的老家,每当重阳节前后几天,无论是勤劳还是不勤劳,家庭主妇们都会把家里的衣服、被子还有农具全部拿出来爆晒。人们还会把家里收好的谷子都盘出来晒在打谷场上。一时间,放眼望去,空中地上,到处晒的都是东西。

这几年,老家重阳节已经不兴晒谷子了,一是大多数的谷子一收起来就被运去卖了,二是秋收以后,农村里的壮劳力都出去打工了,只剩下老人和小孩,晒谷子需要壮劳力,老人们晒不动了。

2.酿秋酒

小的时候,老家的人们爱酿谷酒,一到重阳节这几天,整个村子里都会洋溢着香甜的酒糟味。人们把这个叫酿秋酒,老人们说,在重阳节这几天酿的酒,酒最醇和清洌。

3.社祭

一直到现在,老家还有重阳节社祭的习俗,这种习俗有点类似于有些地方的重阳祭祖活动,不过我们那里是到田地里去祭祀。曾经问过父母,祭祀的目的是为了酬谢(感恩)、祈祷丰收。

4.登山

在我的老家,有两座高山,一座叫柞山,一座叫寿山。民间流行有“三月三,上柞山”,“九月九,寿山走”的民谣,农历三月初三,人们会爬柞山踏青祈福;农历九月初九,人们就会到寿山上去登高祈寿。这些活动的主角一般是家里壮年的媳妇,尤其是家里有老人的,如果媳妇重阳这天没去爬寿山,会被周围的人指点。

5.摆敬老宴,喝菊花酒

小的时候,每当重阳节这天,家里都会把家族里的老人请过来吃酒席,酒席上一定会喝一种晒干了的野菊泡的谷酒。

不过这几年这种民俗已经不多见了,一是老家已经基本看不到自己酿酒的了,二是每年到老家去收野菊花的商人实在太多。满山都看不到几朵盛开的野菊花,野菊花们基本上还是花骨朵时就已经被勤快的人们薅去卖了。

泰国南部华人有重阳节祭祖,摆敬老宴,吃炸青团,送重阳粽子、重阳糕的习俗

我所在的泰国南部华人以潮汕后裔居多,也有一些江浙后裔,大多是清末漂洋过海到达泰国的。

这些华人大多保留着先祖的习俗,在重阳节这天会祭祖、摆敬老宴,貌似两项活动是同时举行的,从10月21日前后开始,我所在的城市每天都会听到人们在祭祖时放鞭炮的声音。

在菜市场,到处可以看到有卖炸青团(据说是客家习俗)、重阳粽、重阳糕的摊位,在泰国工作好几年,这些摊位也就在重阳节前后几天出现,平时看不到。

这个地方的重阳粽吃过一回,和泰国宋干节的椰浆粽不一样,据当地的华人说是潮汕那边传过来的。重阳粽里用的是白糖,包的是黑、红、黄、白四种颜色的大米(黑米、红米,普通大米,黄色是染黄的),味道还可以,有点吃不惯,不知道是这重阳粽来泰国以后变了味,还是因为我是中部人,吃不惯潮汕口味。

一个跟我学中文的老妈妈送给了我一盒重阳糕,所谓重阳糕,其实就是用牛奶、面粉、南瓜做成的圆馒头,在椰糖盛行的地方,能吃到用白糖做的面食,简直是幸福值爆棚。

写在后面的话

中国很大,每个地方的重阳习俗都会有所不同,如在广东,重阳节这天人们会登高赏秋、放风筝、拜敬老酒、赛神酬愿,据说有些地方还会举行赛歌会;如在广西,人们会在重阳节这天拜山;如在福建,人们会去拜妈祖、放风筝;还有些地方会沿袭古代重阳节的习俗,插茱萸、喝萝卜汤等等。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特有的重阳习俗。

而迁移到世界各地的中国人也会把自己的传统习俗带到迁居地,和当地的民风民俗融合在一起,形成特有的重阳节习俗,如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地的华人。

但是,无论是何地何人,人们过重阳节的核心主题都没有太大的区别,这核心主题就是感恩、亲情、敬老和祈求美好的未来。

中国民间奇异故事有哪些?

中国的民间奇异故事有很多。

比如《聊斋志异》,《山海经》,《西游记》,《封神演义》,《搜神记》,《楚辞》等书中有许多奇异的民间神话故事。

而单个故事的有,《夸父逐日》,《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年的传说》,《愚公移山》,《十二生肖》,《嫦娥奔月》,《吴刚伐树》,《牛郎织女》,《包公断案》等,数不胜数。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最不缺少的就是故事了,不管是神话故事还是灵异鬼怪故事,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等中国民间奇异故事,可以说是世界上故事最多的国家,没有之一,是最多的。

这样代表了我们的祖先的智慧结晶和历史传承!也是我们华夏的瑰宝!是不可缺少的。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