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0条
时培真;剩余价值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范畴;学术研究;1981年04期
田扬群对资本、剩余价值和剥削范畴的探讨;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王元璋,聂启登社会主义的m范畴应表述为“剩余价值”;江汉论坛;1984年01期
卓炯;再论剩余价值;学术研究;1982年05期
王成吉;剩余价值不是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学术研究;1984年02期
伍凡;浅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剩余价值分配及其利用;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年11期
卓炯;必须严格区分剩余价值的两重含义;马克思主义研究;1984年01期
赵连山;剩余价值的自然基础;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02期
朱曰强;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评社会主义社会也生产剩余价值的错误观点;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1期
10
郝孚逸;两个“剩余”的本质联系与共同走向——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之五;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11
刘承思;“剩余价值”不是资本主义的特殊经济范畴吗?;学术研究;1982年01期
12
张伯良,李明情,张砚秋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经济范畴——兼谈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社会公共基金”;华东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1期
13
卓炯;三论剩余价值;学术研究;1984年02期
14
吴涌汶;论资本与剩余价值概念的延拓;湖湘论坛;1996年01期
15
郭怀亮论劳动强化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的性质;渭南师专学报;1990年02期
16
郑兴听;社会主义存在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吗?——与卓炯同志商榷;学术研究;1981年02期
17
郭占恒;对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的看法——与卓炯、郑兴听同志商榷;学术研究;1981年05期
18
张佑文剩余价值不是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范畴;求是学刊;1984年01期
19
夏仕福论社会主义剩余价值观;理论建设;1996年02期
20
欧宣德;关于社会主义剩余价值问题不同论点介绍;学术研究;1982年05期
21
翟晓青;浅析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剩余价值分配;知识经济;2012年06期
22
翟家庆,方先菊对剩余价值和剥削关系的再认识;天中学刊;2002年03期
23
谢丹;论剩余价值来源与分配;思想战线;2009年S1期
24
吴光炳论企业剩余共享制;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5年12期
25
胡绍增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剩余价值经济范畴;齐齐哈尔社会科学;1986年01期
26
白书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剩余价值新探;探索;2005年02期
27
潘永强论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兼评超额剩余价值来源的几种观点;长白学刊;1995年06期
28
赵慧,李维榕关于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问题;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4年01期
29
辜勤学剩余价值源于何处——兼评’97高考政治第18题;中学政治教学参考;1998年Z2期
30
胡镔;谢鸿昆;剩余价值与当代社会;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8条
罗耀辉;罗莉如;论资本的人格化;《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2003年
张瑛;屠晓东;对剩余价值形成问题的几点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探析;2002年
崔朝栋;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问题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年
林秋萍;谢元态;付苹;对《资本论》中剩余价值两种生产方式的再认识;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上);2014年
袁云涛;试论金融业劳动的价值创造功能;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探析;2002年
丁冰;回避与滥用,异曲而同工——再谈剥削问题之我见;忘年交书简五十封;2007年
陈秀华;宋艳华;丁晓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及其主要形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2007年
周晓梅;以马克思剩余价值形成理论为基础探析我国私营企业主非劳动收入问题;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2011年
冯春安;剥削新论;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年
10
姚慧琴;张燕;马克思的产业组织演进理论及其现实意义;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2006年
11
马克思的资本二重性理论——重新认识资本范畴;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2002年
12
卢周来;坚持用“世界历史”的眼光观察世界;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2004年
13
冯春安;剥削新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九次大会论文集;2005年
14
童世骏;资本的“文明化趋势”及其内在限制;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2006年
15
窦尔翔;试论“M”的内涵及实践意义;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探析;2002年
16
李楠;论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2004年
17
杨宇超;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剩余价值;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暨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年
18
林毅;从货币发行定量理论到解决中国内需不足问题;第九届珠三角流通学术峰会——扩大内需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论文集;2012年
19
冯春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临的挑战与出路;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年
20
冯大愚;张春津;生产力的“零点”追溯及思考;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专辑;2005年
21
梁运烈;浅论劳动者老人靠谁养活;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05年
22
周露平;资本逻辑与休闲正义;中国休闲研究2016-2017——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与新时代美好生活研究;2017年
23
胡世祯;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商品价值量的变动规律;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年
24
马惠娣;绪言;中国休闲研究2015;2015年
25
郑必清;劳动价值理论的现实价值;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2002年
26
马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假定条件的现代修正及理论创新——基于劳动条件假定的分析;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2006年
27
史本成;刘伟;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2003年
28
史本成;刘伟;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认识的几点思考;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5条
崔迎秋;剩余价值理论视野下的期货市场;华中师范大学;年
朱斌;马克思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年
吴学飞;马克思的资本家范畴研究;河北大学;年
刘志业;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社会主义发展;山东大学;年
赵建;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研究;厦门大学;年
韩金起;资本与现代社会;复旦大学;年
彭飞;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及其现实意义;苏州大学;年
王暖春;《资本论》的国际经济交往思想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年
刘国辉;剩余价值学说;黑龙江大学;年
10
周荣春;马克思的贫困观及其当代价值;上海财经大学;年
11
李亚琪;破解数字拜物教;吉林大学;年
12
刘伟杰;数字经济背景下的非雇佣数字劳动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年
13
李书娜;马克思对利己主义的批判及其哲学革命;华侨大学;年
14
祝志勇;制度创新主体扩散论;四川大学;年
15
程晓;资本的时空界限及其历史意义;复旦大学;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0条
朱志军;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当代价值;西南大学;年
王伟豪;智能化生产中剩余价值生产的问题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年
陈雪逸;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当代价值;中共中央党校;年
梁翠平;从劳动价值到剩余价值;华中科技大学;年
许英;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当代价值;河北大学;年
祝文静;数字劳动与剥削克里斯蒂安·福克斯思想研究;南京大学;年
邓园园;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当代价值;贵州大学;年
黄薇;资本扩张性的理性思考;新疆大学;年
孙赞赞;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当代价值;河南大学;年
10
赵蕾;马克思论机器与资本;吉林大学;年
11
季海波;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当代价值;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年
12
周旬月;中学语文教材文本“剩余价值”的交叉跨越利用;苏州大学;年
13
张月君;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当代价值;重庆大学;年
14
吴锋;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当代发展与当代意义;贵州大学;年
15
毕蓝心;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当代价值;黑龙江大学;年
16
黄诗涵;文言篇目教学与文本“剩余价值”的多元开发;苏州大学;年
17
杨军;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当代价值;武汉大学;年
18
魏森杰;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研究;华侨大学;年
19
张薇;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当代价值;南京理工大学;年
20
成军青;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数字劳动本质探析;西南大学;年
21
吕立邦;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当代价值;山西大学;年
22
梁倩倩;数字经济时代剩余价值生产新变化的研究;云南大学;年
23
罗斌;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当代价值;河南科技大学;年
24
邵文波;人力资源会计计量与核算相关问题研究;河南大学;年
25
王中倩;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当代价值;广西大学;年
26
许皓淳;马克思劳动理论视域下的数字劳动研究;东北农业大学;年
27
王涛;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当代价值;西安工业大学;年
28
徐鑫;劳动力产权理论及其人学意义;新疆大学;年
29
朱燕芳;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当代价值;华侨大学;年
30
刘翠清;人力资源权益会计制度设计研究;山东经济学院;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6条
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 吴静;审视平台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生产特征;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
戴先任;让剩余月饼体现“剩余价值”;绍兴日报;2021年
记者 李玲;泰合森:“吃干榨尽”资源“剩余价值”;池州日报;2014年
本报记者 黄锐;稳住客户 榨干“双十一”剩余价值;东莞日报;2013年
本报记者 王巍;采购要物尽其用 处置要发挥剩余价值;政府采购信息报;2009年
记者 刘佳;iPhone 5:能否榨尽创新“剩余价值”;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本报记者 宋文明;“土豪”迎娶“明星” 麦考林剩余价值几何?;中国经营报;2014年
记者 蔡胤;158亿:央视的“剩余价值”;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记者 贾华斐;封闭式基金还有多少“剩余价值”?;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10
;我国私营企业主 高收入的八大来源;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11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王嘉敏 王玮;网络直播挖“维密秀”剩余价值;北京商报;2016年
12
通讯员 章中和;劳保机构延伸到村;喀什日报(汉);2006年
13
本报记者 王舟波;深化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若干探讨;工人日报;2001年
14
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 胡德平;光彩事业的发展方向;人民政协报;2002年
15
本报记者 莫非;四海为家求发展;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16
记者 裴云峰;山西:580万人在民营企业就业;发展导报;200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