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装量体的基本方法

2025-11-07 15:06:32 8阅读

一、服装量体的基本方法

所谓量体裁衣,是指从测量出人体各个部位的尺寸,推算出服装的尺码,到裁料缝制的整个过程。虽然只需要获得一般的量体数据,就能够裁剪衣服,但是这样裁剪出来的衣服通常只具有「御寒蔽体」的传统功能,而很难体现出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今天,人们穿衣不仅仅是为了遮羞御寒,还更重视服装的审美功能。所以,量体裁衣应该追求的目的是:不仅要使穿在身上的衣服更加合体,还应该尽量使服装符合穿着人的个体特征和审美心理。

一般来说,量体的顺序是先横后直,从上往下。

量体时,首先被测量的人要自然站立,无挺腰、弯腰、探视等动作。其次,在测量时,要注意被测人所穿的衣服的厚薄。测量时,软尺的松紧程度要适合,既不宜过松,也不宜太紧;在测量中,软尺要保持水平线,并且能够根据需要自如转动。如果被测人的体型有某种特殊情况,例如挺胸、驼背、凸肚、臀大,那么在测量后需要在记录上做出特殊标记,以方便在裁剪的时候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如果被测人对服饰还有一些特殊要求,例如有的人要求胸围稍微宽松一些,有的人要求腰围稍微紧一些,那么在必要时也需要在记录中标记。

具体的量体方法如下。

1. 领围量法

用软尺在人体颈根处经颈侧点围量一周作为基本尺寸,再用实测尺寸加上大约 25 毫米作为衬衫领口的尺寸。测量高度为领口的位置,既不要太靠上,也不要太靠下,更不要太紧或者太松。测量的时候,以能够轻松转动软尺为宜。或者,也可以挑选一件自己觉得最合适的衬衫来进行测量。测量前,先把衬衣的领口放平,再从一端的衬衣纽扣中心测量到另一端的衬衣钮孔中心,得出的数据就是实际的领围大小。

2. 胸围量法

用软尺从前胸开始,经过腋下,在胸部最丰满的部位呈水平围量一周作为胸围的基本尺寸。为了使测量的数据准确,在测量前,被测人应该先做几下深呼吸,尽量让自己轻松,身体处于自然状态,不要刻意屏住呼吸。在测量时还要尽量少穿衣服。给女性测量胸围时,要留意文胸的厚度。在测量时,软尺不但要保持平行,而且要能够自如转动。另外,像旗袍、唐装这类服装一般都比较紧身,能够展现女性的身材曲线,所以,在为这类服装量体并且测量胸围的同时,还需要测量上胸围和下胸围,并且将上胸围和下胸围的数据附注在尺寸表上。

3. 腰围量法

用软尺在人体腰部最凹处呈水平围量一周作为腰围的基本尺寸。腹部突出、体型肥胖的人士,在测量时,要以双臂自然下垂时肘关节与腰部重合的地方作为测量点。

4. 臀围量法

用软尺在臀部最丰满的部位水平围量一周,以此作为臀围的基本尺寸。

5. 肩宽量法

用软尺从人体左肩端点经背颈部量至右肩端点,即总肩宽度。

6. 袖长量法

用软尺从肩部外侧沿手臂测量至手部虎口位置的长度,即袖长。测量时,手臂要自然垂直,不能够弯曲。有些紧身服装量体还需要测量臂围。

7. 裤长量法

从腰部最细处向上约 3 厘米的部位开始,垂直向下测量至脚部,取所需长度即裤长。部分高档西裤还需要测量大腿围和裤脚宽等数据。

8. 裙长量法

从腰部最细处向上约 3 厘米的部位开始,根据被测量人的喜好与裙装款式,垂直向下量至腿部适当位置。

9. 衣长量法

用软尺从肩部的最上端沿前身量至中指中间关节的水平位置。有前衣长与后衣长之分,一般来说只需要测量前衣长。而像一些对裁剪要求比较严格的礼服、旗袍、迎宾服等,还需要测量前腰节、后腰节等数据。

10. 前腰节量法

被测量人呈自然站姿,用软尺从颈侧点开始,经乳峰点,垂直测量到腰围线之间的距离。

11. 后腰节量法

被测量人呈自然站姿,用软尺从颈侧点开始,经肩胛骨,垂直测量到腰围线的距离。

有时候,制作一些款式较为特殊的服装,还需要一些其他的量体数据,例如以下几点。

12. 背宽量法

用软尺水平测量两后腋点之间的距离。

13. 前胸宽量法

用软尺水平测量两前腋点之间的距离。

14. 胸间距量法

用软尺水平测量两乳峰点之间的距离。

测量从肩到腰的距离时,软尺要垂直经过胸部最高点。

测量从肩到胸的距离时,要用软尺从颈侧点垂直量至乳峰点,即胸高。

当然,如果担心掌握不好测量方法影响测量数据,也可以用一套平时穿着最合身的并且款式相近的衣服作为测量标准。

测量上衣的基本顺序是领围、肩宽、胸围、腰围、臀围、袖口、衣长、袖长;测量裤子的基本顺序是腰围、臀围、直裆、脚口、裤长。

在量体过程中,要随时对每个部位的测量数据做好记录,如果有特殊体型,更要对特殊体型或者典型特征进行记录。

总之,量体一定要到位,记录务必要准确。服装的款式、面料不同,所需要的加放量也不尽相同。人体测量部位见图 1-1。

服装超级排料软件下载_服装尺寸测量技巧_服装量体方法

加载中...

图 1-1 人体测量部位

图 1-1 中,各部位的具体测量方法如下。

(1)胸围 代表上衣类服装的「型」。量体时,在衬衫外,沿着腋下,绕过胸部最丰满处,水平围量一周,根据需要加放尺寸。

(2)腰围 代表裤子类服装的「型」。量体时,在单裤外,沿着腰部最细处水平围量一周,根据需要加放尺寸。

(3)臀围 绕臀部最丰满处水平围量一周,根据需要加放松度。

(4)上臀围 软尺在腰与臀的相接处水平围量一周。

(5)背宽 测量背部左右后腋点之间的长度。

(6)胸宽 测量前胸左右前腋点之间的长度。

(7)肩宽 从后背左肩骨外端顶点,测量到右肩骨外端顶点(软尺在后背中央贴紧后脖根略呈弧形)。根据需要加放量。如果服装的款式需要夸张,肩宽可以适当放宽。做灯笼袖款可以适当改窄。

(8)乳间距 左右乳峰点之间的长度。

(9)颈根围 以颈椎点为起点,经左、右颈根外侧点和颈窝点,量至起点的围长。

(10)腋下围 软尺绕左右腋下水平围量一周。

(11)乳下围 在乳房下端用皮尺水平围量一周。

(12)上臂最大围 在上臂最粗的位置水平围量一周。

(13)肘围 曲臂后,通过肘点水平围量一周。在紧身袖制图时,必须有这个尺寸。

(14)腕围 通过手掌根水平围量一周。

(15)大腿围 由臀沟下缘处的大腿根水平围量一周,即裤子下裆往下 1 英寸(约 2.54 厘米)处的裤管的围度。

(16)膝围 膝关节完全伸直,软尺在膑骨处水平围量一周。

(17)脚踝围 软尺在脚踝最细部位水平围量一周。

(18)背长 从后颈点到腰围线的垂直长度。

(19)袖长 从左肩骨外端顶点,量至手的虎口,根据需要增减长度。

(20)身高 代表服装的「号」,从头部顶点垂直量至脚跟处。

(21)立裆高 从腰部最细处至大腿根部的尺寸。量体时,被测者端坐在椅上,测量从腰带中间至椅面的距离;或者被测者站立,测量从腰带中间至臀凹处的长度。立档长度是裤子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

(22)前后立裆长 软尺在人体正面腰部最细处中点,垂直并绕胯下,至人体背面腰部最细处中点,围量一周。

(23)裤长 身体直立,从腰围线经过膝部,垂直量至外脚踝骨处。

(24)躯干长 从后颈骨到尾骨之间的距离。

(一)西服上衣的测量与加放量

(1)肩宽 从左肩最宽处开始,量至右肩最宽处;或者从左肩端点量至右肩端点。通常男装肩宽需要加放 2~3 厘米,女装肩宽需要加放 1~2 厘米。

(2)胸围 从胸高最丰满处开始,用软尺水平围量一圈。测量胸围时,软尺的松紧度一定要合适,软尺围住胸围时,能自如转动。一般来说,男式西服的胸围的加放量是 18~24 厘米;如果西服内穿一件衬衫,那么加放量大约是 18 厘米;如果西服内要穿羊毛衫或者毛衣,那么根据羊毛衫和毛衣的厚薄,加放量在 20~24 厘米。女式西服的胸围的加放量是 10~16 厘米;如果西服内穿一件衬衫,加放量是 10~12 厘米;如果西服内穿羊毛衫或者毛衣,那么根据羊毛衫和毛衣的厚薄,加放量是 14~16 厘米。

(3)中腰 男士西服上衣一般不需要测量中腰。但是,如果被测人的体型比较特殊,则需要测量中腰。女士西服上衣都要测量中腰。测量中腰时,可以让被测人放松腰带,用软尺水平围量一周。男士西服的中腰的加放量是 14~20 厘米;女士西服的中腰的加放量是 10~15 厘米。

(4)衣长 从后背第七颈椎点开始,往下量至臀部下沿,或者取身长的 1/2 作为衣长。

(5)袖长 从肩端点往下,一直量至手腕最细处后再加 3 厘米,或者量至虎口处再减 2~3 厘米;被测量人如果有特殊要求,也可以根据顾客的习惯量至其所需要的长度。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