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这么笨,作业做不好别急着骂先分清楚是能力还是态度问题!
大家好,我是林敏,儿童心理教授。
今天想和所有陪孩子写作业崩溃过的父母聊聊:
你有没有在某个深夜——
看着孩子盯着数学题发呆半小时,
气得脱口而出:“这都不会?上课到底听没听课!”
或者看他抄个生字错一半,
直接爆发:“你是不是故意的?”
可你知道吗?
那一句“你怎么这么笨”,可能正在把孩子推向厌学的深渊。
其实,孩子作业做不好,背后只有两个原因:
要么是能力跟不上(不会)
要么是态度不端正(不想好好做)
但问题是——
大多数父母,一上来就当“态度问题”来处理。
结果呢?
该帮的没帮,该管的没管,
越骂越差,越催越拖。
---
### 一、先判断:到底是“不能”还是“不为”?
我们先来做个区分:
能力问题的表现:
- 题目读不懂,反复问同一个问题
- 计算总出错,写字颠倒、漏字
- 同一类题讲三遍还不会
→ 这不是懒,是基础薄弱或认知发展滞后
态度问题的表现:
- 明明会做,却故意写慢、画小人
- 约定好时间,转头就偷偷玩手机
- 被指出错误时撒谎:“我就是随便写的!”
→ 这不是蠢,是动机不足或情绪对抗
错把“能力问题”当“态度问题”,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怎么努力都没用”;
错把“态度问题”当“能力问题”,又会纵容他逃避责任。
所以,比纠错更重要的,是诊断。
---
### 二、面对能力问题:别补课,先补信心
很多家长一看成绩差,立马报班、加练、刷题,
可你知道最该补的是什么吗?
是孩子心里那股“我能行”的劲儿。
我在门诊遇到一个五年级男孩,数学常年不及格,爸爸天天骂“废物”。
可测评发现:他不是笨,而是低年级基础没打好,导致现在听不懂新课。
我们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补五年级内容,
而是从三年级开始,每天只练5道基础题,
做对了就大力肯定:“你看,这个类型你已经掌握了!”
三个月后,他第一次主动说:“妈,我想试试今天的作业。”
孩子的学习动力,永远建立在“成功体验”之上。
你越是盯着错误吼,他越害怕尝试;
你越能看见进步夸,他越愿意坚持。
---
### 三、面对态度问题:别讲道理,先修关系
如果确认孩子“会但不愿好好做”,
那就不是知识问题,而是心理问题。
常见原因有三个:
1️⃣ 感觉不到价值:“反正我妈只会挑毛病”
2️⃣ 缺乏自主感:“都是你们逼我学的”
3️⃣ 亲子关系紧张:“我就是要气你们”
这时候,讲一万遍“学习是为了你自己”,都不如一次真诚的对话:
“妈妈发现你最近写作业心不在焉,是觉得太难了?还是觉得我没耐心?”
“如果你希望我怎么做,可以直接告诉我。”
记住:
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才会愿意合作。
而责骂,只会让他关闭心门。
---
### 写在最后:
亲爱的家长,请记住一句话:
教育的意义,不是纠正一个完美的孩子,
而是陪着一个不完美的孩子,慢慢变好。
作业做不好不可怕,
可怕的是我们失去了耐心,也让他失去了信心。
只要你愿意蹲下来,看清问题的本质,
用科学的方法去引导,而不是用情绪去压制,
一切都来得及。
我是林敏教授,
愿我们都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那个“不说伤人话,却给足底气”的父母。
条爆款 #孩子厌学 #亲子沟通 #学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