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论文发表,从选刊投稿到审稿校稿超全攻略
发表SCI期刊论文,不是简单地把论文一投稿就结束了,有很多技巧和注意事项,马虎不得,否则会收到一张毫无感情的“拒稿票”。这里就给大家分享下SCI投稿发表的攻略或经验。
做在投稿前面的重要事
1、SCI论文查重检测和降重
2、SCI论文以英文为主,要进行专业英语翻译和润色
3、了解SCI期刊的实际评价,尽可能避开中途可能被踢,检索后被撤稿的刊物
1、SCI期刊选刊(SCI如何选刊)
SCI期刊论文发表的第一步是选刊。然而选刊,并不是单向选择。只要论文实际情况与SCI期刊要求水准有偏差,就有被拒的可能。偏差越大,拒稿率越高。所以,选对SCI期刊,降低被拒几率,节约时间,必须对SCI期刊和论文本身都要有正确的认知。
第一步:评估论文水平
论文的真实水平,来自专业的评估结果,可以找对口的导师或专业人。在认识清晰的前提下,圈定SCI期刊档次的范围。亦或者根据SCI期刊档次设计课题(选题的水平,课题设计的水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能否发表SCI,在什么样的SCI上发表)。
第二步:深入分析SCI期刊
对SCI期刊一无所知,会是选刊路上的绊脚石。先从期刊介绍和作者指南浅层次认识SCI期刊,再从发表的论文,分析SCI期刊的水平、近期的热点、偏爱选题等深层次分析,最后还得关注到期刊的撤稿记录(诚信问题)、是否on hold、是否预警等。多维度评价SCI期刊。
(1)借助WOS,查询自己研究方向的文献都有哪些。
WOS查询文献
(2)想要看哪一类别的分析,就可以选择,比如查看发表的SCI期刊。
(3)下面有发表SCI期刊明细(发表这一研究方向的文章数量和占比)。
第三步:拟定选刊
SCI切忌一稿多投,站在文章水平、学术价值、发表需求角度,结合对SCI期刊的了解,确定拟投稿的SCI期刊。
有一点不容忽视:作者和编辑关注文章的点有所不同,可能存在认识上的偏差。鉴于这一点,可以找有审稿经验的人,在投稿前评估论文,让论文更贴合SCI期刊。当然查重也必不可少。
当然期刊了解,还包括以下几个因素,以Nature为例介绍:
1)Nature期刊的基本信息
2)IF(影响因子)
3)Journal Citation Relationships
4)各国家发文占比
还不知道如何选刊,还没找到心仪的期刊,更快的方法是「选刊指导」,不管是SCI、SSCI、AHCI、EI、核心、国际英文普刊,还是EI会议。
论文发表如何选刊?选刊指导,快速推荐心仪期刊2、SCI期刊投稿(SCI论文如何投稿)第一步:作者指南
了解SCI期刊基本情况和作者指南(Guide for authors)(详见各SCI期刊官网)
第二步:提交材料
准备投稿SCI期刊所需要的材料(原稿、标题页、利益声明、伦理声明等)
第三步:论文格式
修改论文格式(也可能允许无格式提交)
1)SCI期刊提供格式模板,直接把论文内容复制到模板中即可。
2)SCI期刊提供格式转换工具,按照工具要求提供论文内容,自动转换为PDF格式。
3)无格式提交(按统一格式编写论文,等论文录用后,再按期刊给定的格式修改)。
4)参考往期发表的论文格式(因为是PDF格式,着重参考排版布局)
第四步:撰写投稿信(Cover Letter)
投稿信的目的是让论文更顺利地送审,不同的SCI期刊可能有不同的规定。SCIENCE对投稿信的要求相对较高,如下图所示:
第五步:在线系统投稿(少数邮件投稿)
在线系统是SCI投稿的主流途径,大家都可以通过SCI期刊官网找到入口。在线系统投稿,每一步都有提示,相对比较简单,只要认真、用心就没什么问题。若因为简单,就放下谨慎之心,频频出现的错误,会告诉你,小瞧投稿是要付出代价的。
在SCI投稿中,论文格式、投稿信撰写、投稿是最容易遇到问题的三大环节,经验丰富的老师指导VS自己摸索,前者会在更短地时间内找到正确的入口,掌握最恰当的技巧和方法。
在哪里投稿?投稿什么要求?投稿信怎么写更好?投稿格式是什么?怎么推荐审稿人?论文投稿指导答疑。
论文投稿指导,帮你避开投稿中的雷区和弯路3、SCI期刊审稿
审稿是SCI期刊论文发表中非常关键的环节,论文能否录用发表,论文多长时间能见刊,与审稿息息相关。忽视审稿的要求,等于断了后续发表之路。
1)SCI期刊审稿流程
SCI期刊审稿,包括初审、外审(同行评审)、终审,流程具体是怎样的,见下图。
以上图,仅供参考,可能存在错误或不全面,欢迎指正。
2)SCI期刊审稿结果
SCI期刊审稿结果,主要包括拒稿、录用、大小修、重投、转投、再次邀请审稿人。本文着重介绍下大小修。
第一步:收到SCI期刊大小修的通知
第二步:仔细阅读通知的内容,了解要求和修改建议
同意修改建议:逐条修改。
不同意修改建议:要有理有据的提出自己的理由。(这里面的学问很大,后续补充)
第三步:及时返修
SCI论文大小修是有期限的,在规定时间内,逐一修改(修改的地方要标注出来,要让审稿人知道修改的哪里,修改的内容是什么,便于再审)。
若确实需要更多的时间完成修改,提前申请延期返修。另外注意别卡点返修。
第四步:返修再审
SCI大修返修,通常会邀请原审稿人再审,原审稿人拒绝了,再重新邀请其他审稿人(再审审稿人不一定是原审稿人喔)。而SCI小修返修,一般是SCI期刊编辑再审。
第五步:再审审回
审稿人再审审回意见之后,由SCI期刊编辑部DIP,可能会再次修改。
正常情况,SCI期刊审稿结果是拒稿、转投、重投、录用才会结束本次审稿的程序,否则会重复审稿过程。这也是投稿同一本SCI期刊,有的论文早早收到了审稿结果,还有的论文迟迟没有回复的原因所在。而在投稿前,把论文潜在的问题修改到位,减少大修或多次修改的可能性,可以提高审稿的效率。
论文发表学术支持,修改、润色、查重指导3、SCI期刊录用
经过审稿的论文达到了SCI录用标准,被SCI期刊决定接受,就会向作者发送录用通知。在录用通知中,不仅说明了本论文被录用,也可能会涉及出版的拟定刊期、版权签订协议以及版面费等。作者可以根据具体的提示完成相应的操作即可。
4、SCI期刊校稿
SCI论文被录用后,进入出版程序,在正式出版之前,会安排负责人对论文进行加工,包括设计和排版。这一过程中,可能导致加工的论文与录用的论文有偏差,就需要通过“校稿”的方法,把偏差的地方找出来得以更正,即印刷性的错误。
SCI校稿通常要求48小时内返修,这么短的时间内,作者不仅要认真通读论文内容,把前者的“偏差”找出来,同时也要注意其他尚未被发现的错误,比如某一数据不对、作者位置要变更等,也要及时申请修改。即校稿通常是再次在原文修改错误的最后一次机会。
5、SCI期刊发表(online-见刊)
SCI论文校稿无误后,由SCI期刊方提前发表即online,此时论文可以被引用,可以被查询(SCI期刊官网、谷歌学术等文献数据库),也有了doi号,但不一定被单位认可。
SCI期刊是有刊期的,刊期到了才会安排见刊。见刊的SCI论文,不仅有doi号,还会有期号、卷号、页码,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出版。
6、SCI论文检索
默认的SCI论文检索,是指发表的SCI论文可以在WOS(Web Of Science)中查询到了。一般来说,SCI论文见刊后才会被期刊方送检WOS,但实际上部分online的SCI论文也会被期刊方送检WOS。而SCI论文检索的时间,可以参考见刊后的2-3个月内。
SCI论文学术支持(选刊、修改、发表等),可点击下方卡片咨询,高效完成SCI论文发表更轻松~
论文发表一站式服务,专业老师1V1指导
另外,在格式修改、预审评估、投稿信写作、修改信写作、SCI期刊查询、SCI论文检索上遇到问题,也可以和老师聊一聊,可以更清晰的了解论文发表,对论文成功发表也有很大帮助喔。
最后,祝所有的学者或科研人员,发表期刊论文、会议论文,顺顺顺!收获毕业、求职、晋升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