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档研:告别“邮件乱象”,这样做好公务电子邮件归档

2025-09-14 09:12:35 20阅读

公务电子邮件归档管理规则 DA/T 32-2021_01版国内邮件处理规则_公务电子邮件系统建设要求

在数字化办公普及的今天,公务电子邮件已成为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传递信息、开展工作的重要载体。但随之而来的“邮件堆积难整理、关键信息易丢失、归档流程不规范”等问题,也让不少单位陷入困扰。2021年10月1日,DA/T 32-2021《公务电子邮件归档管理规则》正式实施,为公务电子邮件归档管理提供了清晰指引。作为深耕档案数字化领域的专业机构,档研深入解读标准核心要求,结合实际项目经验,为大家拆解如何合规、高效做好公务电子邮件归档工作。

一、先搞懂“基础逻辑”:标准中的核心定义与管理原则

在开展公务电子邮件归档前,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公务电子邮件”以及“管理的核心原则”——这是标准的“基石”,也是后续工作的出发点。

标准中明确,公务电子邮件是单位或个人在公务活动中产生的、经由电子邮件系统传输的电子信息,区别于个人私人邮件;而公务电子邮件系统则是处理这类邮件的专用计算机应用系统,需符合GB/T 37002《信息安全技术 电子邮件系统安全技术要求》等规范。

在管理原则上,标准强调“四性保障”(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全过程管理”和“元数据同步捕获”。档研对此的理解是:公务电子邮件归档不是“事后补救”,而是要从邮件形成之初就纳入管理体系,确保每一封公务邮件都能“可追溯、可利用、不丢失”。

以2023年档研服务的江苏省某省直机关为例,该单位此前存在“公务邮件分散在员工个人邮箱、部分重要项目邮件因人员离职丢失”的问题。我们依据标准,先协助单位明确“公务邮件判定标准”(如含“项目审批”“会议通知”“政策传达”等关键词的邮件均属公务范畴),再搭建符合GB/T 37002要求的公务电子邮件系统,设置“强制归档标记”——员工发送/接收公务邮件时,系统自动提示“需归档”,从源头避免漏档,同时同步捕获发件人、收件人、发送时间等元数据,为后续管理打下基础。

二、明确“谁来做”:清晰划分管理职责,避免推诿扯皮

标准第5章专门规定了管理职责,将责任明确到“产生接收部门/人员、档案部门、信息技术部门、安全保密部门”,形成“多方协作、各司其职”的闭环。档研在实践中发现,很多单位归档工作混乱,核心原因就是“责任不明确”,而标准的职责划分恰好解决了这一痛点。

公务电子邮件系统建设要求_01版国内邮件处理规则_公务电子邮件归档管理规则 DA/T 32-2021

三、筑牢“技术底座”:系统建设要符合这些硬要求

标准第6章对公务电子邮件系统和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提出了明确技术要求,这是确保归档工作“落地可行”的关键。档研认为,系统建设不能“重功能、轻合规”,必须严格对标标准条款。

(一)公务电子邮件系统:输出格式、元数据捕获是核心

标准要求:系统需能输出规范的EML格式文件(或包含完整原始信息的其他格式),且能按DA/T 46《文书类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形成元数据。EML格式能完整保留邮件头(如发件人、收件人、发送时间)和邮件体(正文、附件格式),是归档的“优选格式”。

2023年,档研为四川省某事业单位升级公务邮件系统时,重点优化了“格式输出”功能:员工点击“归档”后,系统自动将邮件转换为EML格式,同时捕获“电子文件号(M7)、责任者(M32)、主送(M36)、题名(M22)”等元数据(对应附录A的元数据对照表),无需人工录入。例如,一封“关于2023年度预算审批的通知”邮件,系统会自动提取“发件人:财务部张XX(zhang@xxx.com)、发送时间:2023-10-15 09:30:21(北京时间)、密级:内部”等元数据,确保归档信息完整。

(二)电子档案管理系统:需支持“接收、检测、管理”全流程

标准要求:电子档案管理系统需具备“批量接收邮件”“解析EML格式”“按DA/T 70检测四性”等功能。档研自主研发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完全符合这一要求。

以2022年河南省某企业集团的项目为例,该集团每月产生约5000封公务邮件,人工归档效率低。档研为其部署的系统支持“批量导入EML文件”,导入后自动解析正文、附件及元数据,并按DA/T 70开展“四性检测”:

四、划清“边界”:明确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不做“无用功”

标准第7章明确了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解决了“哪些邮件要归档、归档后存多久”的核心问题。档研在实践中发现,很多单位存在“盲目归档”(所有邮件都归档,增加管理成本)或“漏归档”(重要邮件未归档)的问题,而标准的规定恰好提供了“判断依据”。

(一)归档范围:结合业务实际,聚焦“有价值”的邮件

标准要求“单位结合业务实际确定归档范围”,档研通常建议客户从“业务价值”出发,将以下邮件纳入归档:

例如2024年福建省某建筑企业,档研协助其制定《公务邮件归档范围清单》,明确“项目中标通知、施工进度汇报、工程款支付确认”等邮件必须归档,而“日常工作寒暄、非公务广告”等邮件不纳入归档,既保证了归档质量,又减少了存储压力。

(二)保管期限:分“永久、30年、10年”,归档后原系统需存1年

标准规定:公务电子邮件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30年、10年)”,且归档后原系统需保留至少1年;即使不归档的邮件,原系统也需保留1年。

档研在为湖南省某教育局服务时,协助其按“价值等级”划分保管期限:

公务电子邮件归档管理规则 DA/T 32-2021_01版国内邮件处理规则_公务电子邮件系统建设要求

五、从“源头”把控:公务电子邮件的形成要求

标准第8章对公务电子邮件的形成提出要求,包括标题、内容、附件、落款、元数据等,这是确保邮件“归档后可利用”的前提——如果邮件本身不规范(如标题模糊、附件加密),即使归档,后续也难以查询使用。

档研在实践中,会协助客户制定《公务邮件写作规范》,将标准要求转化为“可操作的细节”:

六、掌握“操作流程”:归档收集与整理的关键步骤

标准第9章(归档收集)和第10章(归档整理),详细规定了公务电子邮件从“提交归档”到“编制档号”的全流程,是实操层面的核心指引。档研结合项目经验,将这些步骤拆解为“可落地的动作”。

(一)归档收集:谁来交、何时交、交什么?(二)归档整理:怎么分、怎么排、怎么编档号?七、做好“收尾工作”:移交接收与长期管理

标准第11章规定了移交接收要求,明确“归档整理完成后需在次年6月30日前向档案部门移交”,且移交内容需包含“邮件(含附件)+元数据”,接收前需按DA/T 70检测。

2024年,档研协助河北省某省直机关完成年度公务邮件移交:

各部门在2024年6月20日前,将2023年度归档整理好的邮件(含元数据)通过系统移交至机关档案馆;档案馆使用档研提供的“四性检测工具”,对移交邮件进行100%检测——发现3封邮件“附件缺失”,退回部门补充后重新移交;检测合格后,双方签署《公务电子邮件归档移交清单》,明确移交邮件数量(共12000封)、保管期限分布(永久2000封、30年5000封、10年5000封)等信息,完成移交闭环。结语:以标准为纲,让公务电子邮件“活”起来

DA/T 32-2021《公务电子邮件归档管理规则》不是“条条框框的束缚”,而是帮助单位规范管理、挖掘邮件价值的“工具”。从明确职责到系统建设,从形成要求到归档整理,每一个条款都指向“让公务电子邮件可追溯、可利用、保安全”。

作为档案数字化领域的实践者,档研始终以标准为指引,将“合规性”与“实用性”结合——我们不只是帮客户“完成归档”,更是帮客户搭建“全流程、可落地”的公务邮件管理体系。未来,档研将继续深耕标准应用,助力更多单位告别“邮件乱象”,让每一封公务电子邮件都成为“有价值的档案资产”!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