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在线旅企成核心销售渠道(2)

2025-09-14 00:05:21 21阅读

旅行社有渠道代理_旅行社线下流量拓展_旅行社门店升级改造

为增强线下流量,旅行社纷纷尝试增加其他服务,如中青旅、凯撒旅游等,在门店增加货币兑换业务,以及借助咖啡等概念展开复合经营。

(上接D01版)

“随着线上红利的消失,在新零售大潮下,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全渠道的流量变现,对旅行社发展意味着更多可能。”

线上订单超过50%,流量获取是布局核心

针对不同平台特点,眼下旅行社多渠道布局已日臻成熟,但无论是从最初的网站还是到后续的O2O,乃至现在的新零售,获取整合线上线下流量始终是旅行社触网不变的主题。

从飞猪“双十一”后公布的数据可看出,在飞猪上例如签证、机票、酒店等单个标品的表现突出。“基数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客户的质量,或者说客户的精准程度,相对于其他一些专注性的旅游网站会稍微低一点。”上述旅行社负责人表示,“因为很多用户在飞猪上选择的会是一个单个的标品。但对于旅行社的传统产品,跟团游、自由行的购买行为就不会那么突出了。”

由飞猪不难看出,不同渠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目前中国国旅、中青旅、凯撒旅游等大型旅行社均已建成了完善的互联网渠道,并针对各渠道特色进行运营。

“不同渠道有不同的产品属性和客户属性,客户选择的消费产品可能有结构上的差异。我们会把适合每一个渠道的产品和服务,去给到这些对应的渠道,去综合运营,起到一个比较好的效果。”中青旅首席销售官韩杰表示,“例如飞猪上单项的订单量会比较大,比如签证。而在遨游网主站上,就是旅游产品为主要服务对象。客户的消费场景在变动,但我们提供的产品内容是一致的,自有平台和外部平台互为补充。”

然而无论方式如何,流量获取始终是旅行社经营渠道的核心。据公开资料显示,中青旅遨游线上订单占比超过50%,门店占比约为40%;众信旅游线上占比则为20%。韩杰表示,在零售层面中青旅更加注重流量运营。众信旅游董事长冯滨也曾表示,出境游产业链条的首个环节就是下游方面的流量入口。但从两家企业订单占比可以看出,门店依然是旅行社重要的流量来源。随着线上红利的消失,在新零售大潮下,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全渠道的流量变现,对旅行社发展意味着更多可能。

从VR体验到盒马鲜生,旅行社门店纷纷升级

在此背景下,手握大量门店资源的传统旅行社开始展开门店的升级改造,并尝试更多途径拉拢线下流量。然而,现在旅行社需要面对的对手除了同行之外,OTA的大举进军令其在线下流量拓展上将面对更多压力。

对于线下门店的新尝试,凯撒旅游提出了二代、三代及四代旅游门店,借助体验门店的视频、图片、微商技术及旅游顾问的综合讲解为消费者提供全面的旅游产品认知,并通过凯撒旅游体验店、升级版体验店、凯撒到家店和凯撒mall组成门店营销网络。广之旅则采取“一店一主题”模式,开始线下销售网络的迭代,并在体验店中引入VR设备增强体验。中青旅则对零售店进行升级改造,并与盒马鲜生合作,希望吸引中产阶层消费群体。此外还有众信的“U Coffee”等多类型、业态的参与。

“怎样把零售渠道铺到对应的客户上,这是很重要的一点。”韩杰表示,“现在中青旅在做一些结构的调整。比如现有门店会做一些位置分析,调查现在的人流量是否符合我们现在零售的要求,达不到的话就会进行一些调整。同时我们也在新的流量比较高的入口去铺设我们线下的门店。”

在线旅企快速“圈地”,三大品牌门店已近6500家

但看中线下流量潜力的不仅传统旅行社,近年来OTA也同样在积极布局线下。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旅行社较为稳健的门店升级和新模式门店的布点,OTA的线下店却在快速跑马圈地,占据线下流量入口。

“在新零售和网点的布局上,大型OTA品牌的有效性要高于传统旅行社。OTA在品牌和信息化管控上具有天然优势。所以目前的发展特点是,不但大型OTA自主扩张,同时也有很多中小旅行社、门店和网点采取加盟的方式转换品牌,进入大型品牌的体系。”社科院旅游中心特约研究员杨彦锋表示。

在具体的线下布局中,OTA门店多为模式较轻的加盟,在资本助力下得以快速扩张,而旅行社多为直营,模式较重。扩张方式上的区别令双方在扩张速度上出现较大差异。截至目前,携程旅游、去哪儿、旅游百事通三大品牌的门店数将近6500家,覆盖23个省市和200多个城市。而2016年众信旅游门店数量仅百余家;据凯撒旅游官网统计,其网点数量在250家左右。双方在扩张速度上的差别,令旅行社的线下流量入口面临着OTA的步步紧追。

另外,从传统旅行社的规模体量上来看,目前中小企业仍占据绝大多数。在业内人士看来,若这一群体大量加入OTA,可能将危及大型旅行社的优势成为其加盟店。

建议

深度游与定制服务是优势

在这场线下流量争夺战中,面对来势汹汹的OTA线下门店,旅行社能否避免被“围剿”?杨彦锋表示,互联网基本都是寡头性质的品类竞争,线上是一种集中趋势,只有大的能活。“目前旅行社在线下就是服务优势和社区优势了。”在此背景下,本身根植于线下的传统旅行社,势必要想方设法守住自己的流量阵地。

“现在旅行社有一个转型的趋势。第一是旅行社组团和自由行的品牌还没有形成,如果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品牌,也可以把一些市场夺回来。第二旅行社要朝着深度游和定制服务去发展。随着旅游大众化普及化,人们会想要选择更深度的体验,深度游和定制服务需求浮上水面。”北京旅游学会副会长张辉表示,“这样才能避开OTA竞争的优势。否则如果仍然继续提供原来的产品,网络平台肯定会挤压他们的市场空间。”

跨界生活方式吸引更多客户

但对于竞争压力,旅行社仍保持乐观态度。“本身OTA对于门店的管理、控制力度是很弱的,在服务体验等标准上很难形成统一。门店可以迅速扩张,但管理、服务很难去标准化。”韩杰表示,“很多加盟店就是换了个牌子,人还是那拨人,操作方式还是那种操作方式,本质上还不会有很大改变。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管理,过程中可能就会出现问题。”

目前为增强线下流量,不少旅行社也开始纷纷尝试增加其他服务。例如中青旅、众信等,在门店增加货币兑换业务,以及借助咖啡等概念展开复合经营。在韩杰看来,未来旅行社门店甚至将可能转变为一个生活服务平台,而非单纯的旅游门店。杨彦锋表示,旅行社只有做好服务体验,做好社群营销,用服务优势来抵抗来自OTA的冲击。

目前,各旅行社也在加码、巩固服务优势。中青旅与上海迪士尼合作推出了北京首家体验店,并在新零售模式下尝试业务拓展和复合式经营。去年,中青旅在京开设“旅游+咖啡吧”模式的门店,借助咖啡等概念提高客户重复消费的概率,客户在喝咖啡休闲的同时可了解产品。凯撒旅游日前开设东京旅游体验店,除了门店中的当地经典景观设计,还推出了合服、cosplay等互动活动,增进客户体验。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