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诞生记——贝尔发明电话(一)

2025-09-05 02:02:29 18阅读

在被称为信息时代的当今,电话是最重要的通讯工具。而电话,是跟名叫贝尔的美国人联系在一起的。

贝尔于1847年生于爱丁堡。医学院毕业后跟父亲一起教了聋哑儿童两年,后来便成了波士顿大学的发声生理教授。除了教聋哑人外,他还致力于声学研究和电光传声研究。那时,正值莫尔斯发明电报不久,电报成了当时人们最感兴趣的新潮玩意儿,贝尔也跟许多人一样,对电报着了迷。

电话诞生记——贝尔发明电话(一)

1873年的一天,贝尔与助手沃特森正在试验一种新型电报机。在这种电报机上可以互不干扰地同时拍发几份不同的电报。他们两人分开在两个房间。偶然间,他发现当电路接通或断开时,螺旋线圈就会发生轻微的噪声,于是他产生了一个念头:空气使薄膜振动而能发出声音,那么,如果用电使薄膜振动,人的声音不就可以凭借电流传送出去了吗?而在另一端,安装一个同样的装置用电流让铁片振动起来,不就可以发出声音了吗?

贝尔按照这一设想,与沃特森立即动手试制起来。他们在波士顿近郊租了几间房子,作为实验室和卧室,夜以继日地干开了。电话机是一种新的通信工具,没有什么实物或书籍可以参考,只能反复试验,从失败中积累经验。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在试验过程中,贝尔深深感到自己知识有限。于是,他千里迢迢专程来到华盛顿,前往最负盛名的斯密索尼安研究所,向素不相识的老科学家、所长瑟夫·亨利请教。

年过七旬的亨利十分热情地接待了这个胸怀壮志的年轻人。接着,贝尔便向亨利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亨利鼓励他好好干下去,并且告诫他,一方面要认真钻研有关的电学知识,另一方面要尽量吸取别人的经验和教训。

电话诞生记——贝尔发明电话(一)

亨利的鼓励使贝尔信心十足。春去冬来,贝尔和沃特森在简陋的实验室里足足研究了三个年头。他们虽然制作了不少模型,但都失败了。问题出在哪里呢?他俩在苦苦思索着。一天晚上,贝尔抬头愣愣地望着满天繁星,心里在苦苦地琢磨着。突然,远处隐隐约约传来一阵“叮叮咚咚”的吉他声。琴声在夜空中荡漾着,仿佛是一股欢乐的山泉在淙淙地歌唱。贝尔听着听着,突然跳起身来,嘴里嚷着:“我想出办法来了!我想出办法来了!”

贝尔心想:吉他靠着共鸣才发出响亮的声音,我为什么不把共鸣的原理用到电话上去呢?于是,贝尔立即动手设计了一个类似共鸣箱作用的助音箱草图,照着草图,他和沃特森连夜赶制起来。一直干到天亮,总算把它做成了。接着他俩又继续改装机器。一连忙了两天两夜,终于制作出一个从外形看来跟今天的电话机模样相似的东西。

他们在两个房间中连接了电线,又分别安装了新制成的机器。他们的设计是:在一端的送话器前发话,声音通过金属振动板振动线圈产生电流,电流沿电线送到另一端听话器的线圈,线圈产生磁力吸动振动板,振动板振动空气而发声。

于是,他们一个在这头发话,另一个在那头收听。可是声音总是从墙壁或过道上传过来,没有一次是按照他们的设想是从电线上通过发声器传出来的。他俩毫不气馁,不断地改进他们的装置,一次又一次地实验。他们的邻居也很耐心,允许他们把电线拉过自己的房间,而且长期地忍受着他们无休止的喊话而毫无怨言。

电话诞生记——贝尔发明电话(一)

1875年6月2日,他们又一次改进了装置,又开始新的通话试验了。贝尔将门窗关上,沃特森在另一间房子里也紧闭门窗,将受话器紧贴耳边。突然,他听到受话器里发出弱如蚊子叫的声音,声音渐渐响起来:“沃特森先生,快来帮帮我!”原来贝尔在摆弄机器时不小心打翻了硫酸瓶子,硫酸溅到他腿上,他感到一阵剧烈的疼痛,情不自禁地向他的朋友求助。这是电话史上的第一句话。

沃特森听了欣喜若狂,高声喊着:“我听到了!我听到了!”他边喊边冲出屋子,向贝尔的房间奔去。贝尔和沃特森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庆祝世界上第一部电话的诞生。

这以后,他们又对电话作了改进,声音愈来愈清晰了。1876年2月14日,贝尔到专利局申请电话专利时,遇到另一个人在他之后也来申请专利。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