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主要内容概括,满江红秋谨表达作者?

2023-09-16 15:36:03 74阅读

满江红主要内容概括,满江红秋谨表达作者?

《满江红·小住京华》表达了作者秋瑾,内心不愿过贵妇人生活,要求突破家庭束缚、去追求精神的自由、投身于革命的思想感情。

原词:

满江红主要内容概括,满江红秋谨表达作者?

《满江红·小住京华》近现代: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徒思浙 一作:独思浙,蛾眉 一作:娥眉)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释义:

我在京城小住,转眼又到中秋佳节。篱笆下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像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终如汉之破楚,突破家庭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他们苦苦地想让我成为贵妇人,却不知我是多么的不屑!

今生我不能身为男子,进入他们行列。但我心,定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思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别人而热。俗人的心胸,怎么能懂我?英雄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受磨难挫折。这莽莽红尘之中,在哪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衣襟。

简介:

秋瑾(1875-1907),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 ,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第一批为推翻满清政权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 ,为辛亥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 ,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

扩展资料:

《满江红•小住京华》的作于1903年,作者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著名活动家,妇女解放运动先驱秋瑾。是秋瑾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决心献身救国事业,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秋瑾下决心投身革命。东渡鬼子留学。

词的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的心情,真切感人。

上片回忆中秋佳节,但是作者却因为一些生活琐事而烦恼。秋瑾18岁嫁到湖南夫君家,后来她的丈夫花了银子捐了个京官,秋瑾也跟着到了北京,按常理,她应该循规蹈矩,做个贵妇人。然而秋瑾从小就喜欢做男孩子干的事,骑马,击剑,搏击什么刺激的运动 都喜欢。

还喜欢女扮男装,去听戏。被丈夫知道后,劝说无效,打了她一记耳光,秋瑾离家出走,住客栈,后在友人的劝解 下,人虽然 回去,但是心却更向往自由。

看到 八国联军侵略后的满目疮痍的北京,秋瑾开始 接受进步思想,并想脱离家庭的束缚,寻找自己想要过的生活,她本身是一个侠肝义胆的人,她的丈夫不理解 她是很正常的,其实秋瑾完全明白自己将来的危险,和这个家庭决裂其实也是保护这个家庭免受她的牵连。

不能因为秋瑾在词中说她丈夫是个“俗子”就觉得他好差劲,主要是在那个年代,汉人在清廷作官,随时有性命之忧,何况还是花钱买来的官位,大家都应该低调生活,放在当时,秋瑾的作法受到 众人的责难,完全 可以理解的,而且他的丈夫也并非是胆小鬼!

秋瑾就义后,他还把秋瑾遗骸迁到湖南老家祖坟中安葬,是中国人都懂得这样做的份量,绝对是以她为骄傲的,后来为了建秋瑾烈士墓,又把她的骸骨捐出来。并不能因为他打了秋瑾一耳光就觉得他是庸俗小人,秋瑾苦闷的是自己是女儿身,否则就可以干惊天动地的大事。

有哪些好的记忆方法或学习方法推荐?

文科要记住的知识不少,在复习语文这个科目的时候,最常用的记忆方法是哪种呢,我们来看看下面六种常用的语文复习记忆方法。

1.机械记忆法

2.联想记忆法

3.比较记忆法

4.理解记忆法

5.画面记忆法

6.口诀记忆法

记忆方法

记忆方法有联想记忆(趣味记忆) 记忆宫殿等,其中联想记忆比较简单,你看一看就会了,下面我会尽可能的举例子

不知道上面这两个知识点的记忆方式看懂没,应该不难吧,人人都能学会的记忆方法,还有更多的,可以看我的头条号记忆宫殿,我都整理好了

记忆方法很简单,只要见多了,也就会用了,也不用刻意的训练,还可以把记忆方法运用到生活中

还有一个记忆宫殿,这个方法需要训练的,只有训练到一定程度才能运用的好,这比较复杂点,不具体说了,可以看我头条中的教学视频

学习方法

提前预习,课后立马快速复习,睡前也要把当天所学全过一遍

请看看遗忘曲线

把易出错的知识点或题目单独收集起来,经常看看

单词方法方法

有两个方法,

一是词根词缀

二是拆分联想

这适合中国人,但不是所有都喜欢,不喜轻喷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也是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它可以帮你理清思路,或文章的脉络,可以很直观的展现内容

你听过最气势磅礴的诗句是什么?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換新天!

毛主席的这句诗,世界上最豪迈。而且毛主席用革命实践,改天换地,建立新中国,完美实现了这个愿望。

不似一些历史上的诗圣,诗句很豪迈,但只停留在幻想,从来没有将幻想变成现实,再豪迈的诗句也仅仅是诗句而已。

历史上还有哪些文武双全的男神角色?

中国历史上文武双全的男神还是很多的,这里补充一个冷门的历史人物——谭纶!

谭纶,字子理,号二华,江西宜黄人,出身于文官,却与抗倭名将戚继光齐名,后来更是成为大明朝的兵部尚书,谭纶艺术造诣极高,开创了著名的“宜黄腔”。

一,文:

谭纶24岁时高中进士(嘉靖二十三年科、公元1544年),中进士的年龄只比著名的神童张居正大了四岁,谭纶有《谭襄敏奏议》1、《谭襄敏遗集》、《书经详节》、《军事条例类考》、《点将图》等作品流传后世。

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谭纶形象

二,武:

谭纶出身于文官,却精通兵法,武艺高强,在抗倭战场上纵横驰骋,后来更是成为大明朝的兵部尚书。

谭纶担任台州知府时,训练了一支千余人部队,“分数既明,进止齐一,未久即成精锐”,倭寇进犯栅浦,谭纶率领这支部队迎战,三战三捷,后来与戚继光、俞大猷等将领配合,彻底扫清了浙江倭患。

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谭纶形象

嘉靖四十二年,倭寇大举进犯福建,攻陷兴化,巡抚游震得被嘉靖皇帝免职,谭纶成为新任福建巡抚,谭纶和戚继光、俞大猷密切配合,取得平海卫大捷,战报送到北京,嘉靖皇帝高兴地甚至跑到太庙里去告慰祖先。

谭纶征战沙场三十余年,“积首功二万一千五百”,与继光共事齐名,人称“谭、戚”。

谭纶武艺高强,精通剑法,训练新兵时,曾“教以荆楚剑法及方圆行阵”,据说戚继光也曾向他讨教过剑法。

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戚继光形象

三,艺术:

谭纶酷爱戏曲,特别是流行于南方的“海盐腔”,谭纶甚至在军队里设置戏班,随军演出,这应该算是早期文工团了吧!

谭纶曾把海盐腔带回家乡宜黄,传授给家乡父老,还会亲临排演现场,后来将弋阳腔融入其中,形成“宜黄腔”。

谭纶浮雕

教习家乡艺人并将弋阳腔融入其中形成“宜黄腔”。汤显祖对宜黄腔极为欣赏其著名的《临川四梦》均由宜黄艺人首次演出以至流传。宜黄腔后经艺人不断探索和改进不仅在省内广泛流行在安徽、江苏、湖南、湖北、四川、陕西、广西、山西、河北、北京等地都有流传。一些曲调还融入京剧。

谭纶和著名戏剧家汤显祖是忘年交好友,汤显祖还特意写了一首诗《送谭尚书行边》,送给谭纶。

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谭纶形象

四,识人:

谭纶善于识人用人,“善任俞戚而建大勋”,举荐和提拔了戚继光、俞大猷、刘显等一大批后来叱咤风云的将领,堪称明朝名将的“伯乐”。

满江红首映礼都有谁?

满江红首映礼有导演张艺谋,双男主沈腾、易烊千玺等

演员于和伟精准概括电影为“亦庄亦谐之间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点明“悬疑+喜剧”的表现形式与电影主题完美契合,节奏、音乐与表演浑然一体,让人沉浸;孙红雷动情追忆与张艺谋导演拍摄了人生第一部电影,称导演为“老师”,感慨老师终于通过电影《满江红》完成了多年追求,拓展了多元类型电影的边界;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