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是什么,什么叫做自律?
题记是什么,什么叫做自律?
朋友们,你们好!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有关“自律”。
首先第一点,何为自律?自律,百度上的解释是说:自律,出自《左传·哀公十六年》,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指不受外界约束和情感支配,据自己善良意志按自己颁布的道德规律而行事的道德原则。而我认为的自律简单而言就是一种自我约束,这是一种充满魅力的人格。自律的人总是会感到幸福快乐、淡定从容、内心强大,永远充满积极向上的力量。
第二点,为什么要自律?其实自律到变态的人,人生就像开了挂。理由很简单,自律的人能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这种“一切皆在掌控之中”的安全感,才能让人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说好要瘦成一道闪电,却总是忍不住多夹一块肉,因为世上唯有美食不可辜负;说好今晚不熬夜,10点就关灯上床的你,还是刷微博到了半夜,因为故事太精彩;说好一个月内要读完一本书,结果书签夹在了第三页就再也没动过,因为忙碌了一天实在太累。然而这些表现的原因均可以认为是不够自律。当你知道自己想要去哪儿,并且全力以赴奔跑的时候,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正所谓“做到极致,清风自来。”愿每个人都能修炼出一个高度自律的自己。
第三点,如何自律?当我们了解到了什么叫做自律,什么为什么要自律时,最为关心的话题应该就是如何才能做到自律。接下来我给大家提几点可行性意见:1. 制订出你做事的优先顺序,然后按这个顺序去做。如果一个人只看自己的心情,和一时的方便而行事,肯定不会成功的。计划和时间是完成任务的重要条件,计划也正是自律的精神所在。2. 向你的借口挑战。我们自律首先要破除找借口的倾向,如果你有几个令你无法自律的理由,那么,你要认清它们只不过是一堆借口罢了。如果你想成为更有成效的领袖,就必须向你的借口提出挑战。3. 把目光注视在结果上,因此,当你在面对一件不得不做的任务,心中开始企图抄捷径而不按规矩踏踏实实去完成时,切记:要打消自己这样的盘算,把目光转回到目标上。认真权衡按部就班的好处,花工夫彻底做好它。4.抵制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诱惑,在手机上可以下载一下控制时间的APP。5.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相互监督,相互扶持,共同走向成功道路,逐渐养成自律习惯。
柏拉图说,自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因此也就表明,拥有了自律,也就大致拥有了快乐以及对欲望的控制。因此,祝愿大家都尽早加入自律的这个大家庭,你有多自律,才有多出众。余生,愿你我都能用自律,成就更加优秀的自己。
难到无数家长怀疑智商?
我这有一道堪称一年级最难的数学题,如下图所示:
画圈的第六题,这是一道拓展训练题目,要求将1、2、3、5、7这5个数填入方框中,使得每条线上的3个数之和都相等。
1)然而第一位小学生连题意都没看明白,结果就是他只用了其中4个题目所给的数字,数字“7”被他漏掉了,答案自然而然也就出了错。
经过分析,不难发现这其实是个等式题,即考察:x+x+x=x+x+x,这似乎很简单?
但仔细推敲一下其中的细节,发现这5个方块里相对应地填入5个数,其中有1个数必然要被重复使用两次,因为有一个方块是位于十字交叉处,进而难度就被成倍的加大了。
而对于一个刚接触十以内加减法的一年级学生来说,这真的难倒人了!别说他们,就算我们成年人也要验算好几遍才能答对,不是吗?
2)上图是第二位小学生的作答,他还好,理解了题意,给出的5个数字一个都没被拉下,可他填入方框里的数,每条线上的3个数加起来的和并不相等!
对于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还并没有形成一套严谨的审题思维。绝大多数情况下,首先映入小学生眼帘的是题目中的图画,然后会很直观的直接去感受它,并不具备有些大孩子身上那种缜密的逻辑思维!
难道就这么错下去吗?当然不是,那该如何解决呢?
3)第三位小学生的作答如上图所示,他只用了其中的3个数,虽然每条线之和都相等,但这并不符合题意中“5个数都要用上”的要求。
我们为了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让老师或者家长对这个题目进行耐心反复地讲解,使得这些一年级小学生理解题目中的含义,随后再去自主发挥进行思考。
那又该怎么进行思考呢?这个题中,填入十字交叉处的数是固定不变的,那换言之:横条方框中两头的数之和与竖条方框中两头的数之和相等即可。
明白了这样的思路后,小学生就会发现简单多了,因为1、2、3、5、7这五个数中,只有两组数字之和是相等的,即:1+7=3+5都等于8,剩下的数字“2”就刚好填入十字交叉处,这一下子就完全归入最简单的十以内加减法了!
4)这是第四位小学生在理解题目后进行正确思考后的作答,他的答案就完全正确了!
通过这类所谓的“难题”现象,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数学思维方面,一年级的小学生非常需要循序渐进的引导与培养。只要他们能够学会仔细审题,有一个正确的思考方式,那么再遇到难题时,他们就能少走很多弯路变得越来越聪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