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的发明者是谁,为什么遂宁豆腐干会是特产?

2023-09-09 02:36:03 50阅读

豆腐的发明者是谁,为什么遂宁豆腐干会是特产?

遂宁豆腐干是遂宁市的特产。它油亮光泽,纹面细致,松软滑腻,柔绵有弹性,味香质软。五香味色泽金黄,小磨麻油香气浓郁;麻辣味色泽红亮,麻辣爽口,回味悠长,已然成为了遂宁美食的特色品牌。

曾经,遂宁豆腐干店遍地开花,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如今,虽有肖老三、徐老三、胡老七三家三足鼎立,可店铺也在逐年递减。从当年的风靡一时到现在的日渐“冷清”,原因为何?面对严峻的市场考验,他们又该如何绝地求生呢?

豆腐的发明者是谁,为什么遂宁豆腐干会是特产?

曾有“豆腐一条街”

两天手工制作一张豆腐干

在老辈人的记忆中,豆腐干是零食,也是下酒、配粥的佳品,更是一种奢侈而风靡的食物。

有市民回忆,遂宁建市以前,有一条豆腐街,就在现在的复丰巷,当时遂宁县豆腐总店就开在这里。那时,几乎整条街上的人都会做豆腐干,成品主要用来零售以及招待外宾,整个豆腐干市场十分繁荣。

巷口83岁的老人周明国回忆:“那时候的豆腐干四四方方一小块,大家都叫五香豆腐干。我年轻时,跟朋友喝酒时就买几块,一碗酒配上几片豆腐干,滋味别提多好了!逢年过节,遂宁人去走亲戚,就带上一些五香豆腐干。”说起往事,周明国语气悠长,饱含思念。

跟周大爷只吃过不一样,55岁的蒲茂德可是真真切切地做过豆腐干。当时二十几岁的蒲茂德在豆腐总店上班,每天就负责制作豆腐干。“以前很严格,豆腐干用的花椒必须要文县的,芝麻油要用遂宁本地的,一张张豆腐干全是手工制作而成。”

一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豆腐总店关闭,不少学过制作手艺的人开始自立门户,制作贩卖豆腐干。从那时坚持到现在的,就有胡老七豆腐干创始人胡云海。

胡云海的外婆是从豆腐总店退休的,他从小便跟着外婆学习制作豆腐干。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胡云海注册商标“胡老七”,开始了他的豆腐传奇。

据胡云海介绍,当时完全靠手工制作,他一般在夜里2点开始制作豆腐干。一块成品豆腐干要历时2天才能完成。大体做法是:泡水黄豆磨浆烧开,用碗布滤浆再点卤成嫩豆腐;嫩豆腐打碎做老豆腐后包进布里,通过碱水煮至表面光滑,用水漂清杂质,加入香料卤制完成。整个制作过程中因要不停打浆、滤浆,因此作坊中透着浓郁的豆浆香气,奶白的豆浆去水裹布,不断通过挤压、压榨等工序析出水分,最终豆腐成型。

现在,胡老七豆腐干总店仍然开在复丰巷,胡云海感慨不已:“我们胡氏几代人都是做豆腐的,我会坚持把这项事业传承下去。

晋商真实排名?

1.雷履泰(1770-1849)山西平遥人,中国票号创始人。道光三年(1823)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正式诞生了。从此,中国金融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一纸便可“汇通天下”了。

2.乔致庸(1818年-1907年),字仲登,号晓池,山西祁县(今山西祁县)人,乔家第四位当家人,著名晋商,人称“亮财主”。乔致庸是清朝末年山西晋商的代表商人,在家族生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弃文从商接手生意。在他的不断努力下,生意日渐兴隆,至清末,乔氏家族已经在中国各地有票号、钱庄、当铺、粮店200多处,资产达到数千万两白银。在国弱民贫的清朝,晋商能够走向全国,实属不易。

3.曹三喜是使曹家由一个农民走向一代巨商的关键转折性人物。他不满现状,独闯关东到了原东北热河省的三座塔村,曹家商业发展到鼎盛时期,商号达640多座,资产高达1千余万两白银,总雇员达三万七千人。

4.王实

古人曾训:积善人家,必有余庆。王家始祖以卖豆腐为生,善良无欺。曾因善心救助一位卧病荒野奄奄一息的老人。老人感待之诚把发现静升镇“九龙聚首”的吉祥宝地的天机密授给了王家基业的创始人王实。后来王实依老人所言开始建造屋宅,果然发达绵延七百多年,相传二十余代。造就了王家大院几乎囊括所有晋商家园文化意义表征的建筑群落,开始了王家与众不同的人世机缘,成就了王家大院气势的恢弘、气度的超然、气宇的轩昂、气概的辉煌。

5.渠同海(1723~1789),字百川,祁县城内人,渠氏12世,渠氏家族商业奠基人。由“走西口”经商致富,在包头购置十余顷土地,并独自独资开设“长源厚”字号。

乾隆中期,渠同海前往包头谋求发展,购置十余顷土地,独资经营菜园、粮食、油面、茶叶,兼营钱业生意,渠家从此发家。渠同海以“长源本晋川,荣华万世年”十字,作为其孙子辈以下辈分的世系排名。后来渠家在羊楼洞开办的茶庄大都与“川”有关,也与辈分世系有关,如“长源川”、“长盛川”、“三晋川”、“宏源川”等茶庄。

6.常威 山西太原车辋人,清朝大富商。“能打会算,财源不断”,“买卖不算,等于白干”,“买卖争毫厘”,这是山西晋商流传的致富商谚。山西晋商有个传统的“生意经”,就是以小见大。他们不求暴利,看中薄利多销,积少成多。清朝晋商常威就是这样致富的。常威家最辉煌的时候,家财无数。

7.介休范氏家族

是近代山西晋商群落中身份、地位以及经营活动都比较特殊的一个晋商望族,其经营活动带有浓厚的官办色彩,按照今天的标准,属于典型的官僚资本的性质。

8.侯兴域,字蔚观,晋商之一,生于清乾隆年间,卒于嘉庆年间,是侯家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在继承祖业的基础上苦心经营,使侯氏财产达数百万两以上。

侯兴域发展起来的商号,著名的有在平遥设的协泰蔚、厚长来、新泰永、新泰义、蔚盛长,在介休张兰镇设的义顺恒、中义永,在晋南运城设的六来信等。这些商号大多是杂货绸布茶庄和钱铺。

9.亢氏家族

历史留传着一个这样神奇的传说,说财富越积越多,乾隆皇帝微服私访,在亢家连住十日,不但吃饭餐餐不重,而且餐具一餐一换,其奢华让乾隆也为之感叹。临走时乾隆说:亢氏之富,非天不可灭。不料一语成谶,果然天降大火,亢氏大院化为废墟,流出来的水都是银子化的

10.万荣李家

在清代以贩布为主业,足迹遍布豫晋陕甘与京津等地,光绪初年,李家商业发展至鼎盛。

神仙豆腐的发明者?

古均州有一种特色传统小吃,叫“神仙凉粉”,又名神仙豆腐。这种凉粉,是用一种天然绿色的树叶经开水煮后,加卤水制作而成。民间传说,这种凉粉,是楚地祖师爷颛顼帝点化发明出来的。

豆浆创始人?

豆浆起源于中国,相传是1900多年前西汉淮南王刘安所发明。相传刘安为患病母亲用黄豆磨成豆浆给其饮用,之后其母之病逐渐转好,之后就流传到了民间。虽然本草纲目上只说了刘安发明的是豆腐而非豆浆,但有很多的中外人士把豆浆一并给列为刘安的发明原因是豆腐的制作是需要使用豆浆的,所以后来慢慢普遍大家都认为是刘安发明的豆浆了。

酸汤鱼创始人?

贵佐酸汤鱼的创始人张媛婷和韩晓都是地道的贵州人。

十余岁的时候,他们离开家乡,到北京舞蹈学院学习舞蹈,韩晓后来转行歌手,唱出了《我想去桂林》、《大头皮鞋》等红透大江南北的歌曲。多年以后,对家乡美食的思念,让他们萌生了开办一家贵州餐厅,把家乡的各种美食推荐给重庆人的想法。于是,他们创办了贵佐。而酸汤鱼是当之无愧毫无争议的贵州头牌菜,他们认真研究贵州酸汤鱼的地道做法,并获得了凯里市烹饪饭店行业协会授予“贵州酸汤鱼传承品牌”称号,成为了该协会的副会长单位,终于把一锅地道的贵州酸汤鱼呈现在了重庆食客的餐桌上。

除了将正宗酸汤鱼的酸汤鱼呈现出来,“贵佐”还搜罗了贵州各路的特色美食,如折耳根、胡辣壳、豆腐丸子、糯米冰粉等这些特色风味,一并呈现给重庆食客们。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