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武则天怎么死的,武则天真的杀死儿子吗?

2023-09-08 20:27:03 57阅读

女皇武则天怎么死的,武则天真的杀死儿子吗?

武则天没有杀死自己的儿子。

不过据史料记载,她杀死了自己的女儿。根据《资治通鉴》和《新唐书》的记载,在武则天争夺皇后王氏之位的时候,生下了安定思公主。公主生下之后,在公主刚满月之时,王皇后去看她,并逗着她玩儿,王皇后走了之后,武则天趁没人亲手将女儿掐死,盖在被子下面,恰巧这个时候,皇帝李治来看女儿,武则天假装什么事也没有发生,高兴地掀开被子,遂发现女儿已死,大哭起来。并将安定思公主的死嫁祸给王皇后。

女皇武则天怎么死的,武则天真的杀死儿子吗?

可是在《唐会要》中却只说:“昭仪(武则天)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杀之。”意思是安定思公主突然死了,死的很蹊跷,武则天说是王皇后杀的。

而《旧唐书》说“(武则天)振喉绝襁褓之儿”,亦认为是武则天杀害。但是在《旧唐书》中,作者并没有把这件事写在“正文”里面,而写在了“史臣曰”当中,作为作者自己的意见,可见当时虽有武则天杀女这种说法,但是史臣并不十分肯定。

扩展资料

关于武则天的评价:

武后善治国、重视延揽人才,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而且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中兴名臣。国家在武则天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亦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关于武则天,也有不少负面评价。其主政初期,由于大兴告密之风,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等,加上后世史学家不齿于她违反传统的礼教,身为女子,竟然拥有不少男性嫔妃(称为“男宠”),也公开与多名男性欢好,不以为耻。所以,史书内都对她的所作所为大加鞭鞑,直斥其阴险、残忍、善弄权术,与唐中宗时韦后之专政,合称为武韦之乱。

武则天中弘儿咋死的?

李弘是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的第一个儿子,他孝顺善良,深得唐高宗的喜爱,出生三年后就被册立为皇太子,不过,李弘并没有活到继承皇位的那天就死了。太子李弘去世的时候才二十岁出头。

太子李弘,是武则天的长子,唐高宗李治的第五个儿子,公元653年李弘出生,公元675年李弘在洛阳猝死,年仅二十三岁。李弘去世之后,唐高宗和武则天两人十分悲痛。为了纪念这个孩子,唐高宗破例追封李弘为孝敬皇帝,据悉,李弘也是唐朝历史上第一个死后被追封为皇帝的太子。

武则天对权势的野心越来越大,而李弘又是太子,多次监国,并且也深受朝臣的拥戴跟唐高宗的宠爱,她担心日后李治把皇位让给李弘,自己就失去了擅权专政的机会,于是武则天就狠心把李弘毒死了。类似的观点在《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都有记载。

武则天是怎么从尼姑庵回到后宫的?

武媚娘的出家,依据的是李唐皇室的后宫规定。

唐太宗李世民驾崩后,按例先皇所有临幸过的嫔妃中,那些没有生育过的女人,都要送到尼姑庵削发为尼。

25岁的武媚娘,就这样被送到了感业寺出家。年纪轻轻的武媚娘,不甘心就此青灯黄卷,了此后半生。她想到了曾经宫里的那个人,于是触景生情写下了一首寄托相思之意的情诗: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在盛唐那个文化繁荣的年代,任何出类拔萃的诗作,都会得到不胫而走的传唱。更何况是文人云集的帝都长安。

武媚娘的思念之情,终于跨越重重宫墙,如愿以偿得传入了她所想之人的耳中。

没过多久,新继位的唐高宗李治,便在太宗周年的忌日那天,来到了感业寺上香,果然相遇了在此为尼一年有余的武媚娘。

久别重逢的两人禁不住互述起了思念之情。原来,早在太宗病重期间,当时还是太子的李治随身侍奉在父亲病榻之侧时,便初遇了专门照料太宗饮食起居的才人武媚娘。

太宗早年随父亲李渊在太原起兵,一路西进占领长安建立大唐政权,平定关中后又东出扫平山东群雄、统一全国。

然而,征战沙场的赫赫武功,给太宗带来无上荣耀的同时,也给他浑身上下留下了累累伤痕。一到阴冷潮湿的天气,太宗身上的旧伤就会隐隐作痛。

唐朝初年,皇帝居住的宫殿,沿用的是前朝隋代留下太极宫。太极宫严格按照《周易》紫微星的布局,建在了长安城内正北居中,一块地势低洼的位置上。

每当雨水季节,宫廷里的阴湿沉闷的气息总是久久难以散去。由此,随带着太宗的身体,也愈发疼痛。

太宗持久的病体,给了太子李治与才人武媚娘朝夕相处的机会。日复一日,两人互相渐渐生出情愫。如今时隔整整一年,久别重逢的喜悦和相思,自然难以掩盖得溢出了言表。

这一切,都被陪伴李治随行的一个人看在眼里,她就是高宗的正宫——王皇后。

按说当妻子的王皇后,目睹丈夫李治与武媚娘的旧情复燃,应当十分得不高兴才是。

但是,此刻宫闱之内复杂的斗争形势,正幸运得向武媚娘有利的方向倾斜。

王皇后竟然生出“用一个女人挤走另一个女人”的念头。

“一个女人”是武媚娘;

“另一个女人”则是此时正受李治宠爱的萧淑妃。自打嫁个李治开始,王皇后一直未有生育。而萧淑妃却因诞下皇儿,母以子贵备受李治的宠幸。

萧淑妃由此在宫中,风头经常盖过王皇后一头。王皇后长久以来,都想打压一下萧淑妃的气焰,只是一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如今,感业寺的一幕,不正好送来了一个现成的压制萧淑妃的机会吗?

于是,王皇后顺从着李治的心思,积极得张罗着武媚娘进宫的事情。只是让王皇后万万想不到的是,她这招驱虎吞狼的计策,打从一开始就脱离了她的掌控。武媚娘这只“虎”,在吞下了萧淑妃这条“狼”后,回过头来把她这只“羊”也给吃了。

在武媚娘面前,何止王皇后是“羊”。过不了几年,连大唐帝国至高无上的皇帝——高宗李治,也变成了武媚娘口中的“羊”。

武则天是否鸩杀太子李弘?

中国有句“十年行善无人晓,一朝做恶天下知”的谚语。讲真武则天的一生就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

大家都知道,武则天善于治国,她开创了“武周之治”。重视延揽人才,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能重用如狄仁杰、张柬之、姚崇等中兴名臣。

在她主政期间,百姓富裕,社会稳定,文化繁荣,故有“贞观遗风”之美誉。

然而,武则天在处理家庭关系上的做法却令世人诟病,说他心黑手辣杀死了多位亲人,那么她都杀了哪些亲人呢?

▲武则天

一、鸠杀长子李弘

李弘(652~675年)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所生的大儿子,4岁时被立为太子,长大后李弘是个仁厚的太子,然而天不假年,李弘23岁时就去世了。

据史书《新唐书》和《唐会要》记载,太子李弘可能是被母后武则天下毒毒死的。为什么有这种说法呢?主要是母子性格不合造成的,武则天为人狠毒而长子李弘却宽厚仁慈。

比如武则天当初在和萧淑妃争宠时,用尽手段把萧氏打入了冷宫,最后还把萧淑妃做成了“醉骨”。(就是把萧淑妃四肢砍去,用白酒浸泡,武则天美其名曰:醉骨)

▲太子李弘

当时唐高宗李治害怕武则天,不敢为萧淑妃做主。不久萧氏去世。临死前诅咒武则天“愿武氏为鼠吾为猫,世世代代扼其喉!”

武则天的报复远没有结束,她要报复李治和萧淑妃生的两个女儿——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武则天把两位公主关到后宫,到了20多岁仍然不准两位公主嫁人。

恰在这个时候,李弘去后花园游玩发现了这个秘密,禀告父皇李治,恳请父皇恩准两个姐姐嫁人,最后李弘为两个姐姐张罗了婚事。

这就是违背了武则天的旨意,她对儿子十分不满。

接下来的一件事,彻底激化了母子之间的矛盾。

武则天最初为李弘选择的太子妃是少卿杨思俭的女儿。就在即将结婚的时候,杨姑娘竟被母后武则天的外甥贺兰敏之奸污,太子的婚事被破坏,从此李弘对母后的娘家人恨之入骨。

母子之间水火不容,最后武则天用“丹顶红”毒死了长子。

▲唐高宗李治

二、逼杀次子李贤

李贤(655~684年)是武则天和李治所生的次子,大儿子死后,次子李贤被立为太子,这一年他20岁。

李贤和哥哥李弘性格很接近,也是一个宽厚之人,和母亲关系很紧张,政治观点也格格不入。和父亲关系不错。

当时宫中流传着一种说法,说李贤不是武后的亲生儿子,你看娘俩长得不像,并且娘俩脾气秉性都不同。说李贤是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的儿子。

武则天听信这些谣传,于是派人陷害太子,把50副铠甲藏在了太子府上,然后派人搜出来说太子谋反,李贤百口莫辩,随后被废为庶人,流放到了偏僻的巴州(今四川巴中市)。这一年李贤28岁。

▲李贤

过了一年后,也就是684年,唐高宗李治驾崩,李治和武则天的第三子李显继位,是为唐中宗。

然而不到一个月后李显被母后废黜,改立第四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

此时武则天开始临朝听政,她成了大唐的实际掌权人。

武则天为了防止已废太子李贤谋反,特派左金吾卫将军丘神勣前往巴州搜查李贤的住宅,丘神勣到达巴州后逼死了李贤,年仅二十九岁。

三、毒杀外甥女贺兰敏月

韩国夫人是武则天的姐姐,也就是唐高宗李治的大姨子,韩国夫人长得比武则天漂亮,丰乳肥臀,肌肤白皙。她有个女儿叫贺兰敏月,女儿继承了母亲漂亮的基因,虽然当时只有18岁,却长得美貌动人(见下图)

由于和武则天的关系,娘俩得以自由出入皇宫,天长日久、一来二去,李治竟大、小通“吃”了。

▲贺兰敏月

李治想把大姨子的女儿封为嫔妃,武则天得到了消息后,害怕外甥女得宠夺了皇后位,趁李治外出之机,下毒毒死了外甥女,李治回来后悲痛欲绝,但也不敢深究。

四、杀死外甥贺兰敏之

贺兰敏之是韩国夫人的儿子,贺兰敏月的哥哥,武则天的亲外甥。

贺兰敏之长得风流倜傥,少年英俊、才华横溢,出身高贵。是典型的钻石王老五。

本来他有一个好的前程,但他内心很阴暗,是一个变态狂。前面咱也说了,在他17岁时强奸了表嫂,也就是武则天的长子的未婚妻杨姑娘,造成了长子李弘恨透了母后的娘家人。

▲贺兰敏之

这是敏之兽行的刚开始,接下来他竟和姥姥荣国夫人(武则天和韩国夫人的母亲)乱伦有奸情。

当姥姥去世后,当时太平公主去奔丧,敏之穿着孝服强奸了太平公主随行的两个侍女,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女儿,是敏之的表妹。

对于敏之的死有两种说法:

其一,武则天毒杀外甥女敏月后,敏之去宫中后,他一边哭妹妹一边恶狠狠瞪着武则天,武则天心虚觉得这孩子怀疑自己了,于是找机会下毒毒杀了敏之。

其二,武则天对敏之的兽行十分暴怒,把他流放到了岭南,随后派人在流放途中杀死了他,这一种死法有点自作孽不可活的味道。

文/秉烛读春秋

图/来源网络侵权删

上官婉儿是怎么死的?

被李隆基杀了。

景龙四年(710年),太平公主势力日盛,上官婉儿又依附太平公主。六月,李显突然驾崩,韦皇后将台阁政职、内外兵马大权以及中央禁军等全部安排了自己的党羽和族人,朝政大权尽落韦氏之手。

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起草了一份遗诏,立李重茂为皇太子,李旦辅政,韦皇后为皇太后摄政,以平衡各方势力,然而宰相宗楚客、韦温更改诏书,劝韦后效仿武则天。

得到消息的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商议,决定先下手为强,7月21日李隆基发动唐隆之变,以禁军官兵攻入宫中,杀死韦后、安乐公主及所有韦后一党,拥立其父李旦。

上官婉儿执烛率宫人迎接,并把她与太平公主所拟遗诏拿给刘幽求观看,以证明自己是和李唐宗室站在一起的,刘幽求拿着遗诏求李隆基开恩,但李隆基不许,杀上官婉儿于旗下。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