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有哪些国家,其实秦国就是战国七雄中第七个国家?

2023-08-27 02:07:03 65阅读

战国七雄有哪些国家,其实秦国就是战国七雄中第七个国家?

秦国是战国七雄中第七个国家

战国七雄是哪七国: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韩国、魏国、燕国

战国七雄有哪些国家,其实秦国就是战国七雄中第七个国家?

在春秋过后,整个中华大陆开始动荡,一些诸侯开始自立为王,不断发起战争开始扩张自己的领土,最后在一系列拼杀之后,国家数目慢慢的减少,最后来到了战国,这时候就只剩下七个国家,人们叫他们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里的国家能和亚历山大五五开吗?

亚历山大帝国东征军总数也就几万人,最多时也超不过七八万,而战国时期各国动不动就几十万,而且中国的战争是建立在邦交、捭阖的基础上。至于战斗力中国擅长阵战、长途奔袭战(鄢郢之战)、对峙消耗战(长平之战)等。

战国前期商鞅变法前的秦国是战国七雄里最弱的国家吗?

秦孝公元年,孝公发布“招贤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商鞅听闻后,慕名西入秦!

当时,山东(崤山以东)六国林立,有“齐威侯、楚宣王、魏惠王、燕悼公、韩哀侯、赵成侯”。

首屈一指的是“魏惠王”。魏武卒名震天下,莫敢与之争锋!

韩哀侯、赵成侯是有为之君,也不弱。继承三家分晋的家底,比起魏国还是弱。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国”;公元前372年,赵成侯“高筑檀台”,以朝诸侯。

“齐威侯”得高看一等。善于纳谏用人,励精图治,后与魏惠王“徐州相王”,互相承认“王”号。

楚宣王也不容小觑。晚年灭了“陈蔡”两国,成语“狐假虎威”就是言他的大臣“昭奚恤”依仗其威势。

燕悼公风雨飘摇。燕国发生内乱,晋齐出兵燕国,燕惠公才得以回国。刚回国就去世了,燕悼公继位,何谈国力。

秦国自“穆公”后,多年内乱,国力凋敝,晋国趁机侵占“河西之地”。“秦献公”继位后才得以结束乱局,在位20多年虽有短暂恢复,可仍不景气。

因此,“秦孝公”继位后,穷则思变要改“落后就要挨打”的惨局。在“推贤令”中就言“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所以,最弱国应在“燕、秦”之间选择。

通过两代的国君对比,“秦献公父子”完胜“燕惠公父子”。

从而说,商鞅变法前“燕国”最弱,“秦国”次之!

列出春秋五霸名称和战国七雄的国家?

回答:列出春秋五霸名称和战国七雄的国家

春秋五霸,一般是指春秋时期参与争霸的最具代表性的五人,包括: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

战国七雄,是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

战国七雄指的是哪些国家?

战国七雄

记得中学上历史课,背过战国七雄的顺序:齐、楚、燕、韩、赵、魏、秦。

消亡次序

韩国

灭亡时间:公元前230年国君:韩安(?~公元前226年)秦国大将内史腾率领大军突然南下渡过黄河,破韩国都城郑,韩国国君韩安被俘,标志韩国灭亡。

2.赵国

灭亡时间:公元前228年

国君:赵王迁(不详)

公元前229年,赵国遭受严重旱灾,秦国趁机出动,兵分两路,南北夹击。于第二年(公元前228年),攻破赵都(邯郸),赵王迁出城献图投降,标志赵国灭亡。

3.魏国

灭亡时间:公元前225年

国君:魏王假(?~公元前225年)

公元前225年,秦军突袭魏国,包围魏国国度大梁,引黄河之水灌城,魏军坚守三月,魏王假投降。

4.楚国

灭亡时间:公元前222年

国君:楚王负刍(公元前265~公元前223)

公元前225年,秦王嬴政派李信率军二十万,惨败。再派老将王翦,率军六十万,大破楚军,俘虏楚王负刍,并于公元前222年平定楚国广阔的江南地区,标志楚国彻底灭国。

5.燕国

灭亡时间:公元222年

国君:燕王喜(公元前254~公元前222)

公元前226年,秦国派大将王翦攻打燕国,该年攻破燕都城蓟,并于公元前222年,俘虏燕王,燕国灭亡。

6.齐国

灭亡时间:公元221年

国君:齐王建(公元前280~公元前221)

秦灭燕后,从北南下,攻其不备,齐军措手不及,齐王投降。

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乱世之中,唯有增强自身,不怕挫折,努力奋进,方能有始有终。正如秦国一样,哪怕你起点再低,只要心中有目标,找对方法和策略,最终的胜利还是属于那个时时刻刻准备、厚积薄发的你。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