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的故事梁实秋,中国的八大菜系是什么?

2023-08-21 00:50:08 57阅读

猫的故事梁实秋,中国的八大菜系是什么?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人们常说的八大菜系,它们分别是川菜、鲁菜、粤菜、苏菜、闽菜、浙菜、徽菜、湘菜。

川菜

川菜是四川的菜肴,取材广泛,菜式多样,因为四川人吃辣,所以川菜以善用麻辣调味著称,其烹饪方式有着明显的地方风格。川菜多以家常菜为主,而已高端菜为辅,讲究麻辣鲜香,也有不辣的菜,这种菜多是甜的、或者是卤香的,也有怪味的菜,反正是口味多变。

猫的故事梁实秋,中国的八大菜系是什么?

川菜的代表菜很多,最经典也是最常见的就有鱼香肉丝、宫保鸡丁、水煮鱼、水煮肉片、夫妻肺片、辣子鸡丁、麻婆豆腐、回锅肉等等,像口水鸡、泡椒凤爪这类菜也属于川菜的代表菜,这些菜大多都是偏辣味的,深受四川人民喜爱。

鲁菜

鲁菜,顾名思义,是山东菜,包括古时齐鲁大地那一块。人们说鲁菜是八大菜系之首,因为其历史最为悠久,技法最丰富,难度也是最高的,很考验人的烹饪能力。鲁菜的口味多以咸鲜为主,非常讲究做菜的火候,且善于做海鲜,制汤也很擅长,据说鲁菜的汤堪称一绝,许多的汤菜都是高档宴席的精品之作。

卤菜的代表菜有糖醋鲤鱼,大酸大甜,有金榜题名、洞房花烛的喜悦意义。另外,像芙蓉鸡片、葱烧海参、九转大肠、油爆双脆、乌鱼蛋汤、德州扒鸡等菜品都是它的代表菜,另外,鲁菜还分为了博山菜、济南菜、胶东菜、孔府菜、鲁西菜五个主要流派,它们当中的风格又有些许的不同。

粤菜

粤菜是广东菜,分为广州菜、潮州菜和东江菜,东江菜又称为客家菜。广州菜包括了珠江三角洲、韶关和湛江,口味具有清、鲜、爽、嫩、滑的特点,擅长小炒,讲究火候和油温的刚刚好,有“食在广州”的美誉,潮州菜就擅长烹饪海鲜了,口味较清纯,客家菜的砂锅菜是比较典型,有独特的乡土风味。

粤菜中,广州菜的代表菜有白切鸡、烧鹅、烤乳猪、红烧乳鸽、蜜汁叉烧、豉汁蒸排骨等等,潮州菜有佛手排骨、护国菜、鸳鸯膏蟹、卤水拼盘等等,而客家菜有梅菜扣肉、猪肚包鸡、盐焗鸡、炒猪大肠等菜品。

苏菜

苏菜主要由南京菜、淮扬菜等地方菜品组成,擅长炖、焖、蒸、炒,风味清鲜,清淡适口,一般情况下,苏菜的口味多是偏甜的,摆盘的造型也很好看。像苏菜的代表菜就有老鸭汤、狮子头、金陵盐水鸭、扬州炒饭、凤尾虾等等。

闽菜

闽菜是以福州菜为基础,融合了闵东、南、西、北及莆仙五地风味菜而形成的菜系。它以烹制山珍海味著称,以“香”、“味”见长,清鲜不腻。汤是闽南菜中的精髓,有一汤十变之说,其特色菜有佛跳墙、荔枝肉、醉排骨、盐水虾、煎糟鳗鱼等等。

浙菜

浙菜与苏菜相似,故常合称为江浙菜。最典型的代表菜就是西湖醋鱼、东坡肉了,还有像荷叶粉蒸肉、干炸响铃、龙井虾仁等都是其特色菜,小巧玲珑,鲜美嫩滑,具有十分浓郁的文化特色。

徽菜

徽菜是徽州的地方特色菜,独特的地理环境赋予了它特有的味道,明清时期徽商的崛起使得徽菜的名声也渐渐远扬。徽菜一般是就地取材,重油重色重火候,口味较重,但讲究医食同源,所以也讲究食补,代表菜是臭鳜鱼、毛豆腐、红烧果子狸还有黄山炖鸽等。

湘菜

湘菜是湖南菜,以香辣为主,也是重油重色重火功的菜系,经典菜品有剁椒鱼头、辣椒炒肉、湘西外婆菜、全家福、霸王别姬、牛中三杰等等。

有哪些瞬间戳心的好句子值得分享?

1、你聪明会有人说你心机重,你努力会有人说你运气好,你天生乐观有人会说你虚情假意,有时候,你明明就是一杯白水,却被人硬生生逼成了满肚子憋屈的碳酸饮料。人一生遇见太多人,只要内心澄明,就永远不用讨好一个不懂你的人。

2、能从你身上捞到好处时,你是大爷,捞不到好处时,你连孙子都不是。——李兆香

3、钱是万恶之源,但如果你没钱,整个社会都会鄙视你,现实证明,我们都是恶人。

4、面具,并不可怕, 那只是伪装、保护自己的道具。 怕是,戴得太久, 面具摘下时,才发现自己的脸; 已经和面具一模一样了。

——几米

5、我什么也不想说,累了;我什么也不去想,烦了。

6、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

7、他说的回家,是指有你的地方。可是你从来不曾把那里当成是家。

——匪我思存《千山暮雪》

8、数学已跪 英语不会 化学已醉 语文没背 物理已废 而我已睡

9、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路上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别向人哭诉,除了显出你的懦弱之外,没有人会可怜你。

10、人的崩溃都是悄无声息的,你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内心却是一片狼藉,满地灰烬。

11、痛苦本就可刺激人的神经,令人的反应敏锐,也可以激发人的潜力——就算是一匹马,当你鞭打它,令它觉得痛苦时,它也会跑得快些,负了伤的野兽也通常都比平时更可怕!

——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

12、生时繁华,死时落寞,青春再美,也装不满一只皮箱。

——岑桑《蓝桉跑过少年时》

13、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

——余华《活着》

14、献媚从来不会出自伟大的心灵,而是小人的伎俩,他们卑躬屈膝,把自己尽量的缩小,以便钻进他们趋附的人物的生活核心。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15、我们要有最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梦想 。 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远马亡。

——七堇年

16、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17、世界上其实根本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针刺不到别人身上,他们就不知道有多疼。——独木舟《深海里的星星》

18、我二十几岁的青春,在市场待价而洁,在办公室里昏厥,在打字机上痛哭。——艾伦·金斯伯格《我的黎明骊歌》

19、社会大抵是一个让人认清现实的地方,它教人学会自私,教人变冷漠,教人没功夫再去想那些没有结果的感情,教人每天只是认真上班下班,早睡早起。

20、我总是在小心翼翼,总是在拿捏分寸,总是在询问可不可以行不行,害怕自己无意中伤害到别人,害怕自己处理不够妥当,不让别人失望,但是没有人问过我快不快乐。

21、你知道放弃一个爱的人什么感觉吗?有人说,就像一把火烧了你住了很久的房子,你看看那些残骸和土灰的绝望,你知道那是你家,但已经回不去了。

22、总有一天、你的棱角会被这个世界磨平、你会拔掉身上的刺、你会学着对你讨厌的人微笑、你会变成一个不动声色的人。

—— 《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卢思浩

23、等待,不是为了你能回来,而是找个借口不离开。

——《只是蝴蝶不愿意》

24、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不能得到的,更要珍惜。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已经失去的,留作回忆。

——《曾经》

25、生如逆旅单行道,哪有岁月可回头。

——大冰《好吗好的》

26、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王小波《黄金时代》

27、手机从来不离身,一个人走在路上,一个人出去,为了避免尴尬,总是拿出手机,时不时摆弄下,其实只有自己知道,只是把手机解锁,看下时间,滑动几下桌面,然后锁屏,几分钟后重复一遍,这就是孤独,一个人的孤独。

28、我不问+你不说=这就是距离; 我问了+你不说=隔阂; 我问了+你说了=信任; 你不说+我不问=这就是默契; 我不问+你说了=这就是依赖。 心若亲近,言行必如流水般自然; 心若疏远,言行只如三秋之树般萧瑟。 不怕身隔天涯,只怕心在南北!

29、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茨威格《断头王后》

30、说好了一辈子就是一辈子,少一天 少一个时辰 少一分 少一秒都不算一辈子

——程蝶衣《霸王别姬》

31、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尼采

32、昨天的已经成为过去,明天的还没有到来,所以今天是一个礼物,大家把今天当作一个礼物,去珍惜享受你现在拥有的平凡的幸福。因为这种幸福你现在觉得平凡,但到你失去的那一天,你会觉得它是如此的珍贵。

——罗翔

33、人们总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并不想做什么人上人,可这世间疾苦,照样没能放过我。

34、我感到难过,不是因为你欺骗了我,而是因为我再也不能相信你了。

——尼采《天才的激情与感悟》

35、认清这个世界,然后爱它,就这么一辈子,下一世你可能就不在这个世界了,有些烦恼,丢掉了,才有风轻云淡的机会。

——宫崎骏

梁思成为何不顾子女反对再娶了林洙?

民国时的神仙眷侣,最知名的莫过于梁思成和林徽因这一对儿了,在许多人看来,这两人的婚姻,是知与美的完美结合,也是近代婚姻的经典范例。

这桩令人羡慕的婚姻,在一众林徽因的粉丝心中,没有瑕疵,更不容亵渎。

林徽因和梁思成

1955年4月1日凌晨六时,一代才女林徽因病逝。

一场才子佳人的传奇,中途凄然散场,昔日的神仙眷侣,最终未能携手白头。

鉴于二人生前的恩爱表现,许多人在心中早已先入为主地笃信了,痴情的梁思成必然会为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孤老终身。

此生必不负卿。

然而,打脸的剧情不久便出现了,男主并没有走众人心中预演的忠贞不二剧情。

就在林徽因去世七年之后,已过六旬的梁思成向一位名叫林洙的女人,发起了炽热的追求,而当时梁老所用的情诗,还是出自于前妻林徽因的笔下。

他特意选一首他喜爱的诗念给我听,念完最后一句“忘掉腼腆,转过脸来,把一串疯话,说在你的面前”时,抬起头来,我又看见了他那会说话的眼睛。

比起林徽因,林洙不管是容貌还是才识,都无法与之媲美,实在不是大众眼中,梁思成应该续娶的佳偶良配。

林徽因和林洙年轻时

当时的人们,以及后来的我们,大多数人对这两人的结合,充满了抵触的情绪。

梁思成的弟妹们,当时联名给他写了一封抗议信,表达了对他这段婚姻的坚决反对。

梁思成的多年好友张奚若,甚至公开声明“若执意与林洙结婚,便与梁绝交”。

梁思成的儿女们也对这段婚姻,反应激烈,以至于到了不惜与父亲决裂的地步。

即便如此,梁思成还是顶住了所有人的压力,毅然续娶了容貌、学识都远不如林徽因的林洙。

这个举动,在当时的社会当中,引起了轩然大波,而且即便到现在,依然有人觉得,梁思成当年的再娶,实在是太不应该,简直是对先前婚姻的无情背叛。

那么,梁思成当年为何即便顶着巨大的压力,也要选择余生与林洙相伴厮守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作为民国时的明星夫妻,他们的婚姻,和现代咱们熟知的明星们的婚姻,其实也差不多。

明星们的婚姻质量,从来不是以粉丝们的期盼为转移的,在婚姻的围城之中,每个人都是有着七情六欲的普通人,有爱,也有恨。

这年头,大家都见惯了明星们的婚变,多少被捧上天的模范夫妻,最后都是撕扯到连最后一丝体面都没剩下的地步。

不少人的婚姻,在外人面前,光鲜亮丽,羡煞旁人,背后的一地鸡毛和闹心,恐怕也只有当事人才真正知晓吧。

在林徽因逝世十周年的时候,梁思成曾对妻子林洙谈及过对前妻的感受:

中国有句俗话,“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可是对我来说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我不否认和林徽因在一起有时很累,因为她的思想太活跃,和她在一起必须和她同样地反应敏捷才行,不然就跟不上她。

这段话里面,概括了梁思成对前妻林徽因的两点感受:

自己并不喜欢林徽因的广泛交际;以及自己与女强人一起生活的真实感觉——累。

从梁思成的话语之中,不难看出,他对于自己先前那段婚姻的感受,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美好、恬然。

而这些感情上的缺憾,梁思成最终都在林洙的身上,找到了。

林洙不美,学识也没有林徽因那样渊博、睿智,但在她的身上,却有梁思成从林徽因身上想要而得不到的东西。

那么林洙到底有哪里好呢?

梁思成的爱情观

民国时期,文化人追求恋爱自由。

但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婚姻,确切讲不完全算是自由恋爱,这里面双方家长的撮合,其实占了很大一部分因素。

梁启超和林长民两人交情深厚,两家的家境条件,也符合传统意义上的门当户对,双方家长当时也确实有意撮合这对青年。

林徽因和父亲林长民

1920年,初次与林徽因见面的梁思成,在双方家长看来,他的拜访,其实还有另外一层深意——相亲。

在双方家长看来,两家关系要好,两个年轻人郎才女貌,这简直是天作之合。

然而,众人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这俩人的爱情观真的合拍吗?

两位年轻人的成长环境,其实并不相同,这就造成了两个人的爱情观,虽然经历了初恋时的默契合跑,但跑着跑着,俩人便不在一个跑道上了。

林徽因出身于开明的官宦家庭,从小跟随父亲接触了很多西方的思想、教育,观念比较西化,个性独立,喜欢浪漫。

少女时期的林徽因

但梁思成的成长经历,却与之大相径庭,梁启超我们都知道,当年算得上是铁杆保皇派,虽然后来跟康有为分道扬镳,骨子里依然是位非常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

而且,这位因为平时比较忙,家庭教育大多落在了正夫人李蕙仙和偏房王夫人的身上,在两位传统女人的教育之下,梁思成的爱情观,其实应该属于比较保守的那种。

王夫人

咱们从李夫人最初看林徽因的态度上,就能很明显地感觉出来了:

在梁思成住院期间,林徽因常去看他,那时正是炎热的夏天,梁思成有时热得只穿一件背心,林徽因去了就坐在床边,有时还为梁思成拧手巾擦汗。

李夫人知道后,简直不能容忍,在她看来,他们正是应当回避的时候。她激烈地反对这桩婚事。

从小在这么一个保守的母亲身边长大,梁思成的爱情观,必然深受影响。

只是年轻时的炙热,让他被爱情滋润之时,在甜蜜的旋涡中不能自拔。然而,当两人结婚之后,梁思成就发现,不对劲了。

婚后的林徽因,显然让梁思成感到有些压抑。

林徽因的交际,让梁思成很受伤

记得小时候看过这么一则笑话:

如果你对欧洲人说,你妈妈好美,我喜欢她。对方会觉得,自己母亲有魅力是件有面子的事儿,会对你说声谢谢。

但这事儿要是放在中国,对方不打得你吐血才怪。

东西方的观念差异巨大,有差异必然有冲突。

梁思成当年,就遇到了这么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前面咱们说过,林徽因的爱情观有点儿偏法式,欧洲女人追求浪漫,对身边诸多男性的追求,不怎么拒绝。

我的教育是旧的,我变不出什么新的人来,我只要“对得起”人——爹娘、丈夫(一个爱我的人,待我极好的人)、儿子、家族等等,后来更要对得起另一个爱我的人,我自己有时的心,我的性情便弄得十分为难。

虽然林徽因自认为,自己骨子里,还是遵循着中国传统女人的理念,但她的这种内中外西的表现,着实让梁思成感到了相当的不适。

梁思成在晚年曾回忆道,有一天,林徽因竟然对自己说,她喜欢上了另外一个人,十分苦恼。

徽因见到我时哭丧着脸说,她苦恼极了,因为她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怎么办才好。她和我谈话时一点不像妻子和丈夫,却像个小妹妹在请哥哥拿主意。听到这事,我半天说不出话,一种无法形容的痛楚紧紧地抓住了我,我感到血液凝固了,连呼吸都困难。

咱们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当你的老婆对你坦白,她喜欢上另外一个人了,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你能不能忍住不挥动那只已经颤抖不已的手掌了呢?

梁思成当时的表现,却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冲动。

金岳霖(左一),林徽因(右一)

他的表现很冷静,冷静地让人感到过于理智,细想下来,更是让人心寒。

我想了一夜,我问自己,林徽因到底和我生活幸福,还是和老金一起幸福?我把自己、老金、徽因三个人反复放在天平上衡量,我觉得自己尽管在文学艺术各方面都有一定的修养,但我缺少老金那哲学家的头脑,我认为自己不如老金。于是第二天我把想了一夜的结论告诉徽因,我说,她是自由的,如果她选择了老金,我祝愿他们永远幸福。我们都哭了。

面对自己老婆的精神出轨,梁思成选择了退让,这在一些粉丝眼中,被鼓吹成梁思成的高风亮节,两人婚姻的别具一格。

然而,爱是盲目的,冲动的,是不能与他人分享的。

一个男人在面对老婆精神出轨的时候,能够冷静思考,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量化之间进行精准对比,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了梁思成对这事儿,已经麻木了,已经心如死灰了,当时的他,或许已经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对这段婚姻,充满了信心和执着。

在自己老婆的身边,常年围绕着诗人、哲学家,这些人在家里沙龙茶会上与妻子讨论问题,谈笑风生,但外面的风言风语,早就传遍了。

林徽因的下午茶

在喧闹之中,梁思成的表现是沉默。

但这种沉默,想必绝对不是不在乎。

我真不敢想象,梁思成当年看报纸上冰心写的《我劝你》,是个什么心情。

“你莫相信诗人的话语”、“别忘了他是个浪漫的诗人”。

老婆移情别恋的事情被人宣扬到了路人尽知的地步,任何一个男人的心中,恐怕都很难做到无所谓。

后来钱钟书在小说《猫》中,也曾映射过林徽因的交际:

“她长相最好看,她为人最风流豪爽,她客厅的陈设最讲究,她请客的次数最多,请客的菜和茶点最精致丰富,她的交游最广。并且,她的丈夫最驯良,最不碍事。”

这句“最不碍事”,也不知道给了当年的梁思成,心里多少万点的暴击。

很多人在意林洙的再婚,然而,对于梁思成来讲,林洙很善良,这种善良是基于对爱情的冷静。

在林洙的回忆之中,曾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情,这件事儿发生在梁老追求她的之前,我相信,也许正是从这个时候,梁思成才真正下了追求林洙的决心。

当时,林洙在与梁思成聊天时,谈着谈着提及了自己一段“情史”。

一个早年的朋友,在自己婚后,吐露了对自己的爱恋,而此时的林洙已经早已结婚,且已为人母。

收到吐露爱慕之意的信后,林洙断然拒绝了。

“于是我回信告诉他,我已是一个孩子的母亲,生活得很幸福,我批评他对我的感情是违心的……我还建议他,尽快建立自己的家庭。”

其后,该男子虽然结婚,但对林洙的爱慕之意,始终未解。一直等到林洙离婚后,该男子便想要和自己的妻子离婚,与林洙生活在一起。

后来,该男子妻子得知老公情变,自杀未遂,但身已残疾,不能离人照顾,这个男人便希望林洙能够给他经常写信。

对于这种暧昧不已、藕断丝连的情况,林洙的做法是,自此再没有回信。

林洙和梁思成

当天,梁思成听完林洙的经历之后,叹了口气,对林洙说:

“你真善良。”

随后,他便给林洙讲了咱们先前讲的那段,林徽因喜欢上金岳霖的故事。

林洙的拒绝婚内出轨,不与有妇之夫搞暧昧,梁思成的内心一定会对比,当年的徐志摩、金岳霖,对梁思成造成了多大的困惑,或许就在这一瞬间,得到了彻底释然。

女人和女人,原来也是不一样的。

很多人觉得,林洙的才识配不上梁思成,然而,一个人的婚姻,难道必须要强强联合才幸福吗?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梁思成与林徽因相敬如宾了这么多年,猛然遇到一个仰视自己,眼中有光的年轻女人。

那种放松、自信,也许正是梁思成所享受的,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跟林洙在一起,梁思成的没那么累。

女强人和小女人谁更有吸引力

作为民国年间的才女,林徽因的才华不让须眉,从古建筑研究,到诗词才情,梁思成擅长的,她也不弱,梁思成不擅长的,她照样不弱。

一个才华横溢的女人,很容易让一个思想传统的男人,感到压抑和不自在。

用一句时髦的话来形容梁思成的真实内心:

我要的是一个家庭,但你注定是一个传奇。

林洙对于梁思成来讲,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他不再像以前一样,抱怨做菜的刘妈,作饭难吃,而是期盼地等待着林洙,从厨房里给自己端出最喜欢吃的豆豉炒辣椒。

梁思成在工作时,林洙虽然不能给他像林徽因那样的专业启发、建议,但旁边默默无闻地帮他整理资料的她,却让梁思成感到了别样的陪伴和慰藉。

我第一次领会到,在这样万籁无声、孤灯独照的寂寞中,得到你这样默默无声地同在一起工作的幸福感。

真诚的陪伴,对于一个丧偶、孤独的老人,有多重要,只有梁思成自己深深体会的到。

“我已经这样度过了两千多个绝对绝对孤寂的黄昏和深夜,想不到你在这个时候会突然光临,打破了这么多年的孤寂,给了我莫大的幸福。”

孤独的梁思成,珍惜眼前的这个幸福感,同时鉴于两人相识已久,知根知底,又有感于对方在感情方面的善良,因此最终决定,写下了求爱的“申请书”。

“我只知道,我已经完全被你俘虏了。”

其实,从后来两人结合的过程来看,梁思成选择和林洙在一起,是非常正确的,在后来那个动荡的年代,这个曾经备受争议的女人,陪在梁思成的身边,给了这个迷茫而孤寂的老人,最后一丝温暖和安慰。

在梁思成病重最后的时光里,林洙对其悉心照顾,帮他擦拭身体,变换躺床的姿势。

“慢慢地,我一个人就能搬动他了,当我抱起他来感到他一天比一天轻的时候,我的心也就一天一天地往下沉。”

许多人认为,林洙当初选择靠近梁思成这个老头,就是贪图对方名气和金钱。

特别是后来梁思成平反后,归还的梁思成遗产,一下子让林洙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这种心机女的猜测更是被议论得纷纷扬扬,同时林洙写的自己与梁思成、林徽因之间的回忆录,中间提及林徽因的情史,让一众粉丝们更是愤慨不已,大骂此人道德败坏,恶意向才女身上泼脏水。

晚年的林洙

那么,事实到底如何,真相已经随着斯人而去,淹没在历史尘埃当中。

梁思成最初的选择,是否对了,也只有他自己才能给出答案。

1972年1月9日,梁思成离开了人世,临终前他抓着林洙的手感慨道:

“这些年,多亏有你呀。”

这句话,足以解释一切。

梁实秋猫的故事原文?

猫的故事

——梁实秋

猫很乖,喜欢偎傍着人;有时候又爱蹭人的腿,闻人的脚。唯有冬尽春来的时候,猫叫春的声音颇不悦耳。呜呜的一声一声的吼,然后突然的哇咬之声大作,唏哩哗喇的,铿天地而动神只。这时候你休想安睡。所以有人不惜昏夜起床持大竹竿而追逐之。祖传有一位和尚作过这样的一首诗!“猫叫春来猫叫春,听他愈叫愈精神,老僧亦有猫儿意,不敢人前叫一声。”这位师父富同情心,想来不至于抡大竹竿子去赶猫。

我的家在北平的一个深巷里。有一天,冬夜荒寒,卖水罗卜的,卖硬面饽饽的,都过去了,除了值更的梆子遥远的响声可以说是万籁俱寂。这时候屋瓦上嗥的一声猫叫了起来,时而如怨如诉,时而如诟如詈,然后一阵跳踉,窜到另外一间房上去了,往返跳跃,搅得一家不安。如是者数日。

北平的窗子是糊纸的,窗棂不宽不窄正好容一只猫儿出入,只消他用爪一划即可通往无阻。在春暖时节,有一夜,我在睡梦中好像听到小院书房的窗纸响,第二天发现窗棂上果然撕破了一个洞,显然的是有野猫钻了进去。大概是饿极了,进去捉老鼠。我把窗纸补好,不料第二天猫又来,仍从原处出入,这就使我有些不耐烦,一之已甚岂可再乎?第三天又发生同样情形,而且把书桌书架都弄得凌乱不堪,书桌上印了无数的梅花印,我按捺不住了。我家的厨师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除了调和鼎鼎之外还贯通不少的左道旁门,他因为厨房里的肉常常被猫拖拉到灶下,鱼常被猫叨着上了墙头,怀恨于心,于是殚智竭力,发明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捕猫方法。他用铁丝一根,在窗棂上猫经常出入之处钉一个铁钉,铁丝一端系牢在铁钉之上,另一端在铁丝上做一活扣,使铁丝作圆箍形,把圆箍伸缩到适度放在窗棂上,便诸事完备,静待活捉。猫窜进屋的时候前腿伸入之后身躯势必触到铁丝圆箍,于是正好套在身上,活生生悬在半空,愈挣扎则圆箍愈紧。厨师看我为猫所苦无计可施,遂自告奋勇为我在书房窗上装置了这么一个机关。我对他起初并无信心,姑妄从之。但是当天夜里居然有了动静,早晨起来一看,一只瘦猫奄奄一息的赫然挂在那里!

厨师对于捉到的猫向来执法如山,不稍宽假,我看了猫的那副可怜相直为她缓颊。结果是从轻发落予以开释,但是厨师不能不稍予膺惩,即在猫身上用原来的铁丝系上一只空罐头,开启街门放她一条生路。只见猫一溜烟似的唏哩哗喇的拖着罐头绝尘而去,像是新婚夫妻的汽车之离教堂去度蜜月。跑得愈快,罐头响声愈大,猫受惊乃跑得更快,惊动了好几条野狗跟在后面追赶,黄尘滚滚,一瞬间出了巷口往北而去。她以后的遭遇如何我不知道,我心想她吃了这个苦头以后绝对不会再光顾我的书房。窗户纸从新糊好,我准备高枕而眠。

当天夜里,听见铁罐响,起初是在后院砖地上哗啷哗啷的响,随后像是有东西提着铁罐猱升胯院的枣树,终乃在我的屋瓦上作响。屋瓦是一垅一垅的,中有小沟,所以铁罐越过瓦垅的声音是格登格登的清晰可辨。我打了一个冷战:难道是那只猫的阴魂不散?她拖着铁罐子跑了一天,藏躲在什么地方,终于夤夜又复光临寒舍,我家究竟有什么东西值得使她这样的念念不忘?

哗啷一声,铁罐坠地,显然的是铁丝断了。几乎同时,噗的一声,猫顺着我窗前的丁香树也落了地。她低声的呻吟了一声,好像是初释重负后的一声叹息。随后我的书房窗纸又撕破了——历史重演。

这一回我下了决心,我如果再度把她活捉,()要用重典,不是系一个铁罐就能了事。我先到书房里去查看现场,情况有一些异样,大书架接近顶棚最高的一格有几本书洒落在地上。倾耳细听,书架上有呼噜呼噜的声音。怎么猫找到了这个地方来酣睡?我搬了高凳爬上去窥视,吓我一大跳,原来是那只瘦猫拥着四只小猫在喂奶!

四只小猫是黑白花的,咕咕容容的在猫的怀里乱挤,好像眼睛还没有睁开,显然是出生不久。在车船上遇到有妇人生产,照例被视为喜事,母子好像都可以享受好多的优待。我的书房里如今喜事候门,而且一胎四个,原来的一腔怒火消去了不少。天地之大德曰生,这道理本该普及于一切有情。猫为了她的四只小猫,不顾一切的冒着危险回来喂奶,伟大的实在是无以复加!

猫的秘密被我发现,感觉安全受了威胁,一夜的功夫她把四只小猫都叼离书房,不知运到什么地方去了。

为什么有的人类会歧视动物?

也许是现在的生活压力太大了,找不到发泄的对象就拿小动物出气了。这样真的很不好,他们想不到自己发泄完了,一个小生命也就这样被摧残了,更想不到带来的是什么后果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