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大破庞涓致其自杀的战役,秦朝统一六国中最惨烈的一次战役叫什么?

2023-08-20 16:45:03 47阅读

孙膑大破庞涓致其自杀的战役,秦朝统一六国中最惨烈的一次战役叫什么?

在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最为惨烈的一次战役当属开始于公元前262年,结束于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了。

楔子-战神出世列国莫能挡之

在长平之战爆发前的半个世纪,经过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实力已经日益壮大,由于新的秦法坚决执行军功爵制,打压旧贵族的势力,有功进爵有过必罚,让无数出身于平民阶层的年轻人看到了从军立功的希望。而白起就是抓住了这样的机会,从秦营里的一个无名小卒为起点,多次建立不朽功勋,并逐渐成长为秦国独当一面的上将军。

孙膑大破庞涓致其自杀的战役,秦朝统一六国中最惨烈的一次战役叫什么?

公元前293年,秦昭襄王嬴稷在位的第十二个年头,当时还只是左更(官职名)的白起亲自统帅秦国大军,在伊阙之战中对阵韩魏联军,24万联军士兵倒在了秦军的剑下,魏军统帅犀武被杀,韩军统帅暴鸢兵败逃跑,经此一役,韩国的精锐军队丧失殆尽,万般无奈之下韩釐王韩咎只得割让土地,以求得暂时的和平。

公元前292年,也就是伊阙之战后的第二年,挟战胜之威的秦国让白起挂帅再度东出,这一次秦昭襄王把目光投向了实力日益衰微的魏国,不到一年时间,魏国61座城池先后被纳入了秦国的版图,魏国在文侯、武侯时期夺得的土地几乎全部丢失,疆域日益萎缩,再也没有了曾为战国第一强国的霸气。

公元前280年,刚刚登上楚国王位的熊横一方面为了重新恢复楚国的霸主地位,另一方面也为了给客死在秦国的老爹楚怀王报仇,决定联络山东列国再谋合纵抗秦。秦昭襄王很快就得知了这一消息,决定再派白起为主将起兵伐楚。在白起的指挥下,楚军连战连败,不但汉水以北的大片土地被秦国占据,就连都城郢都也给丢了。楚国这个崛起于南方的老牌强国从此逐步沉沦,直到公元前223年被秦国灭亡。

韩、魏、楚三国都已不堪一击,而齐国在经历了乐毅五国伐齐后虽然后来复国,但国力也是大不如前,早早退出了一流强国的序列。至于齐国的老冤家燕国,由于即位不久的燕惠王听信谗言,将立下赫赫战功的乐毅替换,导致燕军惨败,不但成就了因为火牛阵而大放异彩的田单,也让燕昭王与乐毅苦心经营数十年的成果毁于一旦。

如此一来,放眼整个时代,能够抵挡秦国铁骑,抵挡战神白起的也就只剩下了一个国家——赵国。

胡服骑射-武灵王让赵国获得新生

韩魏赵三家瓜分了晋国后,新建立的赵国实力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强大。论土地,三家中当属魏国面积最大;论资源,韩国拥有当时天下最大的宜阳铁山,能够打造最为精良的兵器,这也就是那句“天下强弓劲弩皆出于韩”的来源了。事实上,在立国之初的半个多世纪,赵国一直都生存的格外艰难。甚至在魏惠王时期,赵国都城邯郸一度曾被魏国名将庞涓攻破,如果不是后来孙膑围魏救赵击败庞涓,那么赵国很可能会面临亡国的命运。此后,赵肃侯在位的24年时间里虽然也曾多次攻打魏国,但最终成效不大,多次伐魏无功而返。

公元前326年,赵肃侯因病去世,儿子赵雍登上君位,成为了赵国新的主人,这也就是后来威名远扬的赵武灵王,赵国的命运从此开始改写。

赵雍在实践中发现,中原人宽大的袖子在骑马打仗时非常碍事,远远没有胡人的服装穿起来方便,因此决定实行军制改革,打造出一支全新的军队,并想方设法取得了王叔赵成等元老派的认可,在赵国推行“胡服骑射”。事实上,经过改革后的赵国也确实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与匈奴、林胡等部落的战争中连战连捷。在肥义与楼缓等重臣的辅佐下,赵国国力大增,成为了当时唯一有资本与秦国抗衡的一流强国。

上党风云-赵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泥潭

赵武灵王死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赵国先后经历了赵惠文王和赵孝成王两代君主,虽然这两位都没有赵雍那样的雄才大略,但也绝对不是赵幽缪王那样的昏聩之君。在当时,赵国的朝堂上可谓人才济济,既有廉颇、赵奢等已经证明过自己实力的名将,也有蔺相如、虞卿这样的名相,更有平原君赵胜这样的王室贵胄。所以在这个阶段,赵国的实力仅仅稍逊于秦国,堪称是战国第二强国。大争之世,唯有实力才是最真实的。秦赵两国都早已把彼此看成了最大的敌人,只是谁都没有想到,这场战争竟然来得如此迅速。

公元前262年,垂垂老矣的秦昭襄王已经在秦王的宝座上呆了整整四十五个年头,或许是觉得属于他的时间不会太多,秦昭襄王嬴稷决定再度派老将白起伐韩,为统一天下做好铺垫。白起果然不负众望,一举攻占了韩国的野王,将上党与韩国都城新郑的联系完全切断。这也意味着,上党已经成为了秦国嘴边的一块肥肉,秦国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就在韩国上下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传来一个消息,刚上任不久的上党郡守冯亭决定举城向赵国投降了!

事实上,冯亭的这一招着实高明,他已经把赵国君臣的想法拿捏的明明白白。对于赵国来说,上党有太行山作为屏障,大小城池共有17座,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地理位置相当重要。一旦上党在秦国手中,那么赵国当初赖以立国的基础——晋阳就会暴露在秦国的兵锋之下,因此对于赵国而言,上党无论如何不能被秦国所占据。但接受了冯亭献城,那么另一个严重的问题就出现了。

秦国君臣为了得到上党这块战略要地,可以说谋划了很长时间,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可是现在,到嘴的肥肉被赵国一口给吞下去了。年迈的秦昭襄王岂能善罢甘休?果然,秦国在秦将王龁的率领下一举从赵军手中夺走上党,并随后开始攻打赵国的长平。

长平苦耗-赵王终于对廉颇失去了耐心

秦军来势汹汹,赵国的压力倍增,年轻的赵孝成王不得不在朝堂中选出一位杰出的将领,以此抵挡秦国的进攻。此时,曾在阏与之战中大破秦军的马服君赵奢已然离世,名震天下的田单和乐毅虽然也都陆续来到了赵国,但在长平之战前后,史书中并没有留下关于两人的记载,想必这个时候他们可能都已经不在人世,即使健在也年事已高,不适合再统领大军出征了。如此一来,唯一能去抵御秦军的人选也就只有廉颇了。

公元前260年4月到7月,以王龁为主将的秦军在战场上连战连捷,先后攻破二樟城、光狼城等赵军防线,廉颇无奈之下只得在丹水东岸布署重兵加固壁垒,任凭秦军怎么挑衅始终坚守不出。

在长平对峙的三年时间里,赵国将防守长平的兵力从20多万逐渐增加到了45万,而秦国作为攻击的一方也不断增兵,兵力丝毫不逊于赵国。尽管赵国在经过胡服骑射后军力大为增强,但在经济上却要弱于秦国。再加之秦国蜀郡郡守李冰通过修建都江堰,让巴蜀的土地大都变成了沃野良田,粮食产量大增。这也就是为什么秦军补给线虽长,但依旧有资本与赵军相持的原因之一。

最后,赵国终于还是支撑不住了,漫长的三年,土地荒废无人耕种,仓库里存储的粮食也早就消耗完了,再这样下去赵国只会不战自溃。早就对廉颇心生不满的赵王不得不艰难地做出了决定——走马换将。

阵前换将-45万精锐从此不复存在

就在赵王还没有想好替换廉颇的人选时,赵国都城邯郸突然有了这样一个传言:“秦国不畏惧老将军廉颇,只害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领兵”。起初赵王还半信半疑,可没过多久,这种声音却在朝野上下越传越响,赵王在和平原君赵胜等几位重臣商议过后,终于拍板决定阵前换将,让没有领军经验的赵括替代廉颇从而开始转守为攻。毕竟赵国的国力实在消耗不起这样的持久战,其他各国又都害怕秦国不敢借给赵国粮食,只有速战速决这一条路可走。

几乎在赵括上任的同一时间,秦国也悄然完成了换将,秦昭襄王悄悄用武安君白起替下了王龁,但却严禁传开这一消息,防止走漏风声,所以赵国方面对白起来到长平这件事丝毫没有察觉。

当赵括命令赵军向秦军主动出击的时候,白起决定诈败后撤,并暗中派遣一部分秦军来到赵军后方,防止赵括率部逃跑。除此之外,白起还安排了一支秦军攻占了赵军的粮仓,切断了补给线。等到赵括发现情况不妙的时候,赵军已经被白起的秦军重重围困,连续多次突围都不能够成功。

四十六天以后,早就粮尽援绝的赵军在赵括的带领下再一次尝试突破秦军的包围,在突围过程中,赵括中箭被射死,残存的赵军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投降,后被白起坑杀,45万精锐部队就此不复存在。

总结

长平之战过后,元气大伤的赵国开始走向了下坡路,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直到赵孝成王的孙子赵幽缪王在位时,终于被秦国灭亡。而秦国虽然在此战也伤亡二十余万,并在之后被重新组成的合纵联军所击败,但随着秦国东出的脚步逐渐放缓,山东列国的合纵再度破裂,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内讧,这无疑是秦国所愿意看到的结果。在长平之战结束十几年之后,秦国的国力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恢复,如此一来,山东列国亡国的命运,也无可避免地提到了日程上来。

以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二人斗智斗勇的?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是由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影视部、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山东省三冠影视实业公司、中国农业银行济南分行联合摄制的一部古装历史剧,张智胜、张辉力执导,仇永力等主演。 该剧将《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融为一体,全面展现了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

减灶之计故事?

战国时期,韩国受到魏国的攻击向齐国求救,齐王派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军进攻魏国都城大梁。魏军主帅庞涓急忙撤军救援。孙膑得知师兄庞涓撤军,就建议田忌采用减灶计来麻痹魏军。庞涓狂妄自大而轻敌,进入孙膑的包围圈被逼自杀。

孙膑守家最后赢了吗?

赢了

据史书记载孙膑并不是死于战场,也不是死于政治内斗,而是功成身退后隐居山林最后无疾而终的。    

马陵之役后,齐国大败魏国,而魏军的主帅庞涓因为兵败自杀,魏太子被生俘,齐国成为霸主。但是,齐国内部也开始产生了矛盾,齐国分成了两派,一派是以宰相邹忌为首,另一派是以大将军田忌为首。    

邹忌心胸狭窄一心想要谋害田忌,于是孙膑推荐田忌先下手为强,但是田忌以国家利益着想并没有那么做,最终田忌败给了邹忌,而孙膑也因此不受重用。之后孙膑也产生了归隐之意,从此退隐山林。    

据传孙膑归隐后与其师父鬼谷子一齐退隐鬼谷,从此不再过问世间的是是非非。大约死于公元前302年,享年72岁

孙膑被庞涓陷害的失去双足还被在脸上刻字后?

一个蓬头垢面的男人在猪圈里嗷嗷的和一群猪抢食,周围站满了看热闹看笑话的狱卒,他们看着眼前这个被脸上刺字受到黥面之刑还被剜掉膝盖骨受膑足之刑的男人十分搞笑,这个男人是被膑足、黥面加上多日的严刑拷打折磨疯了,所以他才被关到了猪圈里,也有了和猪抢食的这一幕。

任谁也不会想到和猪抢食的男人居然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计圣”孙膑。而孙膑之所以会沦落到被膑足、黥面还全都是靠了他的老同学庞涓所赐。

其实最初孙膑与庞涓是同门师兄弟,二人都拜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而孙膑在学习兵法方面天赋过人,因为他是“兵圣”孙武的后人,所以他有着得天独厚的基因传承。庞涓本也算是天资卓越,但与孙膑相比就差了一些。

因此庞涓虽然表面上与孙膑的师兄弟关系十分和睦,但他的内心中却是十分嫉妒孙膑的天赋。后来庞涓出仕到了魏国,由于庞涓本身也很有才能,所以他受到魏惠王召见,并得到了魏惠王器重,在魏国成了将军。

后来庞涓替魏国征讨韩国、楚国、赵国、齐国打了不少胜仗,因此他在魏国的威望和地位也越来越高。

不过庞涓始终一直在担心自己的同门孙膑没有出仕,孙膑是齐国人,他将来出仕的话很大概率会为自己的国家出仕,而庞涓一直在替魏国与齐国征战,如果孙膑在齐国成了大将,那么庞涓怎能是他的对手。

庞涓十分嫉妒孙膑的才能,又担心他成为自己的对手,因此庞涓就决定先下手为强。庞涓派人礼聘孙膑出山,并表示自己要把他引荐给魏惠王。

由于庞涓和孙膑此前关系还比较不错,所以孙膑不疑有他,欣然地接受了庞涓的邀请来到了魏国,就这样孙膑一步一步走到了庞涓的瓮中。

孙膑到了魏国之后先是受到庞涓的礼遇,庞涓一直说等到合适时机就把魏惠王引荐给孙膑,因此孙膑也没有怀疑,就先在魏国居住下来。

直到后来有一天一队魏国士兵闯入孙膑居住地,以孙膑为齐国派来的奸细为罪名将他抓捕入狱,在入狱之后孙膑很快就受到了酷刑,先被施以剜掉膝盖骨的膑足之刑,又被施以脸上刻字的黥面之刑,同时孙膑还每天被严刑拷打,尽管他一直嚷着自己是魏国的庞涓将军请来的客人,这些魏国狱卒依然对他施以酷刑。

在当时的情况下,孙膑唯一指望的就是庞涓赶紧来救他,不过庞涓当然不会立刻来了,因为这一切正是他所设计。

后来孙膑被酷刑折磨得已经不成人样,这时候庞涓才假惺惺地来探望他,庞涓很虚伪的告诉孙膑自己会替他伸冤。

此时的孙膑还想着庞涓能救他,直到后来庞涓身边的一位侍者不忍心看他如此被折磨,于是把事情的真相偷偷告诉给了他,至此孙膑才明白自己所受的一切折磨皆是庞涓的设计陷害。

当然,孙膑知道自己已经落入庞涓的瓮中,自己要么等待庞涓宰杀,要么就得赶紧想办法自救。于是孙膑为了求生,只能开始装疯卖傻,整日要么傻笑,要么把饭扔地上再吃脏饭。

就这样庞涓听说孙膑疯了,又特意到监狱中看他,本来庞涓想把孙膑在监狱中折磨致死,但是看他现在如此疯癫,因此庞涓就改变想法,命人把他关进猪圈,任由他自生自灭。这也就发生了开头的一幕,孙膑为了表现得自己疯癫,和一群猪抢食。

虽然孙膑一直装疯卖傻与猪抢食,但他一直偷偷留意着周围的事情,他就想找机会趁机逃跑。后来齐国与魏国议和,孙膑就找到了逃跑的机会。

孙膑晚上伺机偷偷从猪圈跑出去,一路跪行才找到了齐国使者,并向使者诉说了自己的冤屈。齐国使者看孙膑谈吐不凡,认为他颇有能力,加上孙膑又是齐国人,因此齐国使者决定帮助孙膑逃出魏国跑到齐国去。最后齐国使者把孙膑藏在自己的马车下面才把他运出了魏国。

跑到齐国之后,齐国使者把孙膑引荐给了齐国的王室贵族田忌。当时的田忌最喜好赡养门客,门下有数千门客,孙膑虽然谈吐不凡,但由于身体有残疾,因此在众多门客中并不受田忌重视。

孙膑虽然成为田忌的门客,但他时刻没有忘记庞涓给自己带来的伤害,因此孙膑一直想着向魏国复仇,并为了时刻提醒自己复仇而改名为孙膑。

而孙膑想要复仇就必须在齐国掌控权力,但他此刻以残疾之躯都不受田忌重视,更何谈能受到齐国国君齐威王的重视。不过孙膑并没有放弃,他一直在等待机会准备着。

后来孙膑也终于等来了机会,那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田忌赛马。当时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田忌的马并不比齐威王的差,但却总输给齐威王,这让田忌很郁闷。孙膑看准这个机会,就在赛马时向田忌建议,按照当时赛马三局两胜的规则,让田忌以下对上,以上对中,以中对下这样赢取齐威王。

田忌按照孙膑的办法果然赢了齐威王,这一下他同时引起了齐威王和田忌两人的重视,后来齐威王单独召见孙膑,被孙膑的不凡谈吐所征服,于是重用孙膑。

可以说孙膑在获得齐威王重用之后就已经具备了复仇的机会,只差齐国与魏国开战,孙膑就可以向魏国和庞涓复仇了。

公元前354年孙膑的机会就来了,这一年赵国和魏国开战,魏惠王任命庞涓为大将军,征讨赵国,庞涓很快就打到了赵国都城邯郸城外,并派重兵包围了邯郸。

赵国在无奈之际向齐国求救,于是齐威王就派田忌为大将军,孙膑为军师率军救援赵国。齐国军队出征不久,就收到了赵国都城邯郸被庞涓攻破的消息,赵国王室出逃,邯郸已经落入魏国之手。

田忌本打算直接率军到邯郸硬钢庞涓把城池夺回来,孙膑却认为庞涓率领魏国大军刚刚攻占了邯郸,如果现在齐国再过去庞涓以得胜之师以逸待劳,齐国军队也不是对手,于是孙膑设计出了围魏救赵的计策和围点打援的战略。

孙膑先是让田忌率轻骑佯装围攻魏国都城大梁,孙膑本人则率重兵埋伏在邯郸到大梁的必经之路桂陵,重点打击从邯郸回援大梁的庞涓军队。这就是围魏救赵的典故由来,同时孙膑的战略思想也叫作围点打援。

齐国重兵包围大梁的消息果然使得在邯郸的庞涓震惊了,于是庞涓率领重兵回援大梁,不过结果他就在桂陵遭遇了孙膑的埋伏,被打的全军覆没,庞涓本人也被孙膑生擒。

但是桂陵这一战对整体战局没有太大改变,魏惠王亲自带兵出大梁击退了田忌,魏国的军事实力依然还是很强,赵国刚刚战败,齐国虽然孙膑活捉庞涓打了胜仗,可是田忌战败也不算赢,因此魏国依旧没有伤筋动骨,孙膑一看如此也只能会合田忌捉着庞涓收兵。

魏国的国力依然很强大,齐国和赵国此后也只得暂时和魏国议和,在议和之后,庞涓也就意味着要被释放回魏国。

所以这一次孙膑对庞涓的报复并不是算成功,不过孙膑虽然要释放庞涓,他也要借机会羞辱庞涓一遍,孙膑嘲讽庞涓如此自负,最终到头来不还是被自己这个残疾人打败了,并且孙膑特意派人到魏国散布庞涓被当年在猪圈和猪抢食的疯子打败的消息。

虽然庞涓后来释放回魏国,但他在魏国的声望却大跌,并因桂陵战败被抓而受到了之前嫉妒他的政敌羞辱,这也算是孙膑对庞涓的另一种报复,让他声望受损,生不如死。

十年之后也就是公元前343年,魏国以太子申为大将军,庞涓为副将带兵攻打韩国,而韩国当然抵御不住魏国,因此韩昭侯就派人向齐国齐威王求援。

于是齐威王又让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军驰援韩国。这一次孙膑又故技重施来了一遍围魏救赵,他又让田忌佯装围攻大梁,自己率军准备围点打援伏击庞涓的回援军队。

太子申和庞涓得知齐国又派兵围攻魏国都城大梁,于是又回援大梁,不过这一次庞涓长了教训了,庞涓担心又中了孙膑的埋伏,因此建议太子申谨慎行军,每行一步先派人去前面打探好了再行军。

孙膑当然猜到庞涓不可能再中计,于是孙膑又根据齐国人害怕打仗的名声设计出了减灶之计。当时齐国人不好战争,在战场上就属齐国逃兵最多,因此各国都瞧不起齐国士兵的懦弱,孙膑充分利用了齐国士兵怯战的名声。他让炊事兵第一天备十万灶做饭,第二天备五万灶做饭,第三天备三万灶做饭。

善于用兵的将领都会通过观察敌军埋灶数量推测对方的士兵人数,所以孙膑每天减灶加上齐国多逃兵的认知,就给庞涓造成了齐国军队出现了大量逃兵的假象。

果然庞涓通过观察埋灶数量,推测齐国出现大量逃兵,他以为是活捉孙膑报桂陵之败的机会来了。于是庞涓在大喜过望,也失去了谨慎之心,他和太子申商议之后,他建议太子申领步兵殿后,自己率精锐的骑兵追击孙膑。

孙膑在打探到庞涓率骑兵追击时,他就知道庞涓中计了,于是孙膑在庞涓的必经之路马陵设下了伏兵。

在马陵有一条小路地势险要还是庞涓的必经之路,于是孙膑就在此设伏。孙膑先是命人将道旁的一棵大树砍得露出白木,又命人在白木上刻上“庞涓毙命于此树之下”的字样,最后孙膑又与埋伏的弓箭手约定,在晚间只要见到这棵树周围亮起火光就立刻万箭齐发。

晚间庞涓行军到这条小路,庞涓隐约看到白木上有字,于是命人点火照明去看看写的什么字,结果庞涓一看这字就立刻明白自己又中计了,他还没来得及下令撤军,只见小路两旁万箭齐发。

片刻间庞涓的手下士兵被射死了不少人,庞涓本人也身中数箭,庞涓自知自己难以逃脱,而且也不想再被孙膑抓住受辱,于是庞涓当即拔剑自刎,临死前庞涓还喊着:“遂成竖子之名!”

庞涓率领的魏国精锐骑兵被孙膑几乎全歼,田忌也没有继续深入魏国境内,而是返回与孙膑会合,两人联手又击败了太子申的后续部队,太子申被孙膑活捉。这场大战也称为马陵之战。

在马陵之战中魏国算是元气大伤,庞涓战死,太子申被抓,派去攻打韩国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而齐国也取代了魏国的地位。

在庞涓战死之后,孙膑命人砍下了他的脑袋向齐威王报功,尸体则被孙膑派人还给了魏国方面,后来魏国以金头下葬给庞涓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不过由于庞涓常年替魏国攻打韩国、赵国、齐国、楚国,结怨很深,因此他下葬之后不久,坟墓就被人盗挖,尸体也被损毁。

孙膑则念在与庞涓同门一场的情谊上,把庞涓的脑袋保存下来葬在了现今山东淄博一带,孙膑为庞涓建立的坟墓至今还在,庞涓的坟墓能保存至今,还多亏了孙膑对他的安葬。

在战胜魏国之后,孙膑和田忌都相继受到齐威王猜忌,后来田忌跑到了楚国,孙膑则辞官归隐,晚年以著书育人为生,孙膑后来在晚年撰写了《孙膑兵法》成为了后世经典的军事思想教材。

随着庞涓身死,孙膑归隐,这一场同门之争也就算是画上了句号。不过这个故事读来却让人惋惜,本来庞涓与孙膑携手可以共创一番大业,庞涓最终毁在了嫉妒心上,不仅让孙膑成了残疾人,也害得他最后被孙膑报复致死。

孙膑对庞涓的报复其实很全面,很精准地撕破了庞涓高傲的内心,先是践踏庞涓的尊严,使庞涓的威望受损,被人笑话,后来又故技重施让庞涓身死,可以说孙膑对庞涓是从心灵到身体都进行了一遍报复。

不过孙膑最后还能安葬庞涓也算是比较够意思了,庞涓泉下有知也应该后悔和惭愧当初如此对待孙膑了。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