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欧乱,伊朗是否真的要被抛弃?

2023-11-07 05:25:04 32阅读

亚欧乱,伊朗是否真的要被抛弃?

不能被标题党洗脑!沙特的媒体爆料了一个方案,说美俄通过在叙利亚问题上达成共识使得俄罗斯放弃伊朗。七师弟认为这个方案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且是否有这个方案,七师弟都存疑。毕竟,沙特的媒体在对于伊朗方面的报道,公信力显然是不够的。我们看待国际新闻报道,看事实是一方面,拥有基本的逻辑才是更重要的一方面。

首先两个基本逻辑点说明俄罗斯放弃伊朗不可信:

亚欧乱,伊朗是否真的要被抛弃?

俄罗斯连叙利亚、利比亚、委内瑞拉这样的国家都不会放弃,更别说放弃自己能源阵营当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伊朗。

在当前北约把军事重心移动到东欧(波兰)等国时,军事话语权和国家安全遭遇挑战的俄罗斯不可能放弃对抗美国的重要筹码——伊朗。

我们只需要去分析和解释一个原因,就能够坚定以上的逻辑判断,那就是俄罗斯为何不像叙利亚、委内瑞拉那样高调军事支持伊朗?普京低调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一:伊朗内政抗压能力高,政权坚强有力

伊朗内政或者说伊朗当局的抗压能力高,是普京很可能选择低调的原因之一。自从霍梅尼领导的革命胜利之后,伊朗“法赫德的监护”式政治目前在国内遭遇的挑战很小,最高领袖这一职位全面掌握了伊朗国内司法、军事力量以及政治的最终决定权和彻底掌握权,且目前在美国的打压下,伊朗处于抵御外敌的民族情绪状态,强势的什叶派政权以及金字塔式的领导制度,使得伊朗当局很难从内部瓦解。

在这种情况在叙利亚、委内瑞拉以及利比亚国内却是不同的。在叙利亚,巴沙尔什叶派阿拉维分支在叙利亚民众之中属于少数派,大多数的叙利亚民众从属的是逊尼派,且巴沙尔政权政治认同仅来自于老巴沙尔的改革开放,所以在叙利亚战争过程之中,不少省份出现了政府军反水、起义等状态,普京之所以强势支持叙利亚,是因为巴沙尔的政权并不稳定。

同理也是我们熟悉的委内瑞拉,手握军权和多国支持的马杜罗,面对瓜伊多的挑战,一度显得束手无策,而瓜伊多之所以此前能够在委内瑞拉有政治空间和民众支持,也就证明马杜罗政权在民意领域和全国之内并非铁板一块,在这种情况下,马杜罗的政权也是脆弱了,必须需要外部势力的强心针。

此处我们就将一个政权想象为一个人的机体,如果只是骨折、刀枪这样的“外伤”,那么其实大可不必为性命担忧,但是如果是一个本来就身患各种慢性疾病,体弱多病的政权,那么搞不好自己摔一跤、得个感冒,都会有性命之忧。

原因二:给伊朗撑腰的国家并不在少数

虽然特朗普持续做足姿态强势打压伊朗,但是被重压之下的伊朗朋友圈并不孤独,欧盟与中印日等国,在5月末时均有过明确表态,就是在当前的局势下,大家均倾向于支持新版伊核协议的出炉,目前这种呼声已经成为趋势。其中,欧盟不愿意放弃伊朗的原因是为了与伊朗的诸多商贸与能源合作,中印日等国则是除了能源安全考量之外有更多的外交利益捆绑,在这种情形下,伊朗并非国内矛盾重重,内战阴云笼罩,也并非地缘军事下四面楚歌十面埋伏,所以此时俄罗斯没有必要强势支撑伊朗,甚至可以说俄罗斯的强势支持反而不利于伊朗突破对美封锁。

原因三:美国压根不可能对伊朗动武

相信熟悉国际新闻和中东局势看官也可以七师弟下一样的定论,那就是美国不可能对伊朗动武。七师弟列举一些诸多因素之中的核心原因:

美国战损。包括美国军事专家在内的多国军事专家均认为,面对伊朗近百万的现代军事武装,美国单方面发起对伊战争需要投入的总兵力在30万以上,且在伊朗境内冲突的损失预判超过6万人,美军在越战的阵亡人数也没有超过6万人,这样的高损耗战争,没有充分的借口(诸如类似911),美国政坛是不可能同意开打的,在美国国会不可能通过。

中东危局。美国对伊动武自身损耗巨大的情况下,还会彻底激化中东局势,严重威胁沙特以及以色列的国家安全,因为巴勒斯坦激进军事组织哈马斯、也门胡赛武装、黎巴嫩真主党武装、伊拉克什叶派武装等等,都是伊朗的铁杆盟友甚至是血浓于水的感情连接,美国擅自动武很可能对以色列、沙特等国带来灾难性的安全威胁,更不用说沙特和阿联酋等国都拿胡赛武装没有办法。此外,阿拉伯之春期间,大量的北非和中东难民已经逃往欧洲,其中有没有激进组织埋伏的伏笔,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敢打包票,一旦美国彻底激化穆斯林世界矛盾,那么欧洲等国的社会安全将岌岌可危,当前没有任何一个欧洲国家的领导人敢冒着类似法国5年20次恐怖袭击的风险,开罪穆斯林世界。

波斯湾安全。美国一旦动武之后最受影响的就是波斯湾安全,虽然美国国内石油产能可以应急,但是亚洲多国以及欧洲的能源命脉依然是以波斯湾能源运输为基点,这些国家虽然减少了伊朗进口,但是伊拉克、沙特、巴林、阿联酋等国的订单依然不在小数,一旦波斯湾无法正常运转,世界多国的能源需求都会告急,那个时候,美国才是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从这个角度看来,其实俄罗斯是否支持伊朗已经无关紧要,因为美国压根就不可能擅自对伊动武。其实也就如七师弟所说,构建新的伊核协议以停止美伊对峙,已经是目前国际政治的大势所趋,但是问题是哪一方来主导这一协议的构建,特朗普显然是不愿意将这一红利让给欧盟或者是中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方面特朗普首先释放谈判信号的重要原因。

亚欧五国是哪个国家?

亚欧大陆分界线穿过了5个国家,依次为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格鲁西亚、阿塞拜疆和土耳其,就是说,这几个国家的领土跨越亚欧两个大洲,虽然这些国家主要的国土面积都在亚洲部分,但是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上每个国家分别在欧洲或者亚洲的参与度各不相同:

俄罗斯

俄罗斯全称为俄罗斯联邦,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总面积一千七百多万平方公里,地跨欧亚两大洲,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为界,俄罗斯欧洲部分只占四分之一,人口却占四分之三,所以尽管俄罗斯大部分领土位于亚洲,但他是从欧洲起家的,其政治、经济中心都位于欧洲,主要的人口也在欧洲,所以,俄罗斯当然的就认为自己是欧洲国家。

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简称哈萨克斯坦,位于中亚,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陆国,总面积272.49万平方公里。哈萨克斯坦作为一个国家形成于十五世纪末,于十九世纪被沙俄所吞并,后成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1991年,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独立。哈萨克斯坦大部分国土位于中亚,仅一小部分位于乌拉尔河以西。

格鲁吉亚&阿塞拜疆

格鲁吉亚、阿塞拜疆都位于外高加索地区,格鲁吉亚位于外高加索中西部,阿塞拜疆位于外高加索东南部,两国相互毗邻,都为欧亚之间的小国,格鲁吉亚总面积6.97万平方公里,阿塞拜疆稍大8.66万平方公里。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并称为外高加索三国,曾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合并为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解体后成为苏联的三个加盟共和国。格鲁吉亚、阿塞拜疆都为横跨欧亚大陆的国家,主体都位于亚洲,所以也都为亚洲国家。

土耳其

土耳其共和国,简称土耳其,是世界上著名的横跨亚欧大陆的国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总面积78.36万平方公里。土耳其前身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地跨亚、欧两大洲,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均实行欧洲模式,是欧盟的候选国。

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横跨欧洲和亚洲两个大陆的大城市,主要城市在欧洲部分,因此尽管曾经的奥斯曼帝国横跨三大洲,但由于这个位于欧洲的首都,土耳其名

为什么叙利亚成为如今世界上混乱的地方?

大家都知道中东地区石油储量丰富,中东的不稳定很大原因来自于对石油资源的掠夺和控制权。然而,叙利亚作为一个中东国家,石油产量却并不算高,只占全球产量的0.04%。然而阿萨德政权上台的五十年,叙利亚一直处于混乱之中,前几天还被美国打了一顿,其混乱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反独裁斗争。

目前叙利亚政府总统是巴沙尔·阿萨德,是上届总统卡扎菲·阿萨德的次子,属世袭总统。卡扎菲为了使其次子登上总统宝座可谓不惜代价,甚至将宪法规定的总统候选人年龄从40岁将为34岁。这引起了一部分叙利亚人民的不满,在西方政权的窜动下冲突日渐激烈,随机反独裁派遭到了巴萨尔政权的武力镇压,引发了叙利亚内战。

(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

教派冲突。

叙利亚是伊斯兰国家,国内教派众多,代表性的有什叶派、逊尼派等。其中,代表下层的逊尼派(多数派)和代表上层的什叶派冲突最为激烈,这是上层政治矛盾和底层经济利益的冲突,逊尼派主张民主反对独裁,而什叶派主张维持独裁以巩固自己的利益,双方矛盾在内战中激化,加剧了叙利亚地区的动荡。与教义无关。

恐怖主义极端组织的兴起。

2013年开始,逊尼派激进分子组织(IS)快速崛起,领导人自称哈里发。其从伊拉克北部打到叙利亚东部,究其原因就是为了推翻中东地区的什叶派统治,这其中也有美国从中做手。IS手段极其残暴,恐怖暗杀和种族屠杀时有发生,人肉炸弹和汽车炸弹更是家常便饭。对伊拉克和叙利亚地区造成了极大的不稳定,给两国人民也造成了极大的苦难。

(恐怖组织头领巴格达迪)

西方国家的干预。

2011年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断援助叙利亚政治和军事反对派,甚至包括恐怖组织,在叙利亚地区投入了大量资金和武器装备,变相拉长了反对派和叙利亚政府军的冲突时间。直至2017年秋天,美国对叙利亚反对派的援助才有所收敛。

4月13日,美英法以叙利亚政府军使用所谓“化学武器”为由,对叙境内展开了精准军事打击。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打击是美国撤离叙利亚的标志,没有了美国从中搅合,叙利亚地区不会如当前这样混乱。

(本月遭受美军打击的叙利亚地区)

阿萨德政权的这几十年,叙利亚从天堂沦为废墟,叙利亚人民从和平到战争,经历了太多苦难。希望西方政权多一点人道,少一点霸权。希望叙利亚地区能够和平稳定,希望叙利亚人民能够重建家园。

亚欧界线?

亚欧两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1、乌拉尔山脉

乌拉尔山脉是俄罗斯境内大致南北走向的一座山脉,它位于俄罗斯的中西部,为欧洲与亚洲分界山脉。北起北冰洋喀拉海沿岸,南至乌拉尔河河谷,绵延2500多公里。

宽40~150公里。大致呈南北走向。介于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之间,为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流域同鄂毕河流域的分水岭。

2、乌拉尔河

乌拉尔河起源于俄罗斯境内的乌拉尔山脉南部山地。上源沿南乌拉尔山脉东麓南流,沿途经马格尼托哥尔斯克等重工业城市,至奥尔斯克折向西流。在奥伦堡以下,纳最大支流萨克马拉河后,继续西流入哈萨克斯坦境内。于乌拉尔斯克再次转向南流,于河口大港古里耶夫注入里海。

3、里海

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且为咸水湖,位于欧洲和亚洲的内陆交界处。里海拥有与海洋相似的生态系统,海运业发达。里海在地理学上属性为“海迹湖”,它与黑海最后分离成为一个内陆湖泊,距今不过1.1万多年。里海贮藏着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已探明储量约为沙特阿拉伯的两倍。

4、大高加索山脉

大高加索山脉是高加索中部年轻的褶皱山系。西濒黑海,东临里海,自西北向东南延伸于俄罗斯与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的边界上,全长1,100公里以上,最宽180公里,面积约十四万五千平方公里。

5、黑海

黑海是欧亚大陆的一个内海。面积约42.4万平方公里。黑海通过土耳其海峡与地中海相连。流入黑海的重要河流有多瑙河和第聂伯河。沿岸国家有土耳其、保加利亚、乌克兰等。沿岸重要城市有伊斯坦布尔、布尔加斯、瓦尔纳等。

6、土耳其海峡

土耳其海峡被称为“天下咽喉”,沟通了地中海与黑海,是地中海通往黑海的唯一海峡,故又称黑海海峡。包括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和达达尼尔海峡三部分,全长345千米,呈东北-西南走向。

河西走廊在历史上有什么战略意义?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提起河西走廊,就不能不提一个非常特殊的省份,这就是甘肃省。这个面积45.59万平方公里的省份,西接新疆,东临陕西,东西跨度达到1659公里,南北宽度达到530公里。在甘肃省的蜂腰部,是长度达1000公里的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西北的战略要地,但是河西走廊的重要性却是一个历史概念。

也就是说,随着时代的发展,河西走廊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对于中原王朝的意义也不尽相同。

那么,不同时期的河西走廊到底有什么历史意义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几个阶段:

1、秦朝以前——几乎无作用

从西周实行分封制开始,中原地区就陆续发展起了各个诸侯国,随着西周的灭亡,天子威望一落千丈,诸侯国开始了疯狂地兼并和征伐。

从前770年到前221年,我国经历了长达500多年的称霸和兼并战争,此时我国并未形成统一的中央政权,因此不能形成统一的外向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内部的攻伐重要性要远远大于向外开拓。在寻求对外开拓的福利前,诸侯国们首先要解决的是活下来的问题。

前221年,秦朝建立,虽然秦朝统一了六国,但是秦始皇的主要进取方向却并不在西北,而是在东南。秦朝50万大军下岭南,将百越之地纳入版图,而对于北部的匈奴则采取守势,这使得河西走廊的作用无从凸显。

2、汉朝至宋朝——桥梁作用

河西走廊在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角色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而丝绸之路是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开拓的。

不过汉武帝最初的设想并不是开拓商路。

从前202年汉朝建立开始,匈奴国力也达到巅峰,时常对汉朝进行侵略,不胜其扰的汉朝只能被动防守并以公主和亲的方式延缓匈奴的进攻。

在汉朝隐忍的日子里,历代君主不断韬光养晦,终于使国力得到极大提升。到汉武帝时,已经具备了和匈奴决战的实力。

不过汉武帝并不想和秦始皇一样仅以驱逐了事,他的构想是迂回包抄匈奴,毕其功于一役。于是在前138年汉武帝派出张骞西行寻找大月氏国,企图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不过由于河西走廊被匈奴控制,张骞此去九死一生,且大月氏并无联合汉朝复仇的意愿,汉朝只得独自反击匈奴。

虽然没有带回盟友,但张骞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世界,这就是西域。汉武帝意识到,匈奴的归属将决定汉匈战争的最终走向,于是汉朝开始构筑和西域的沟通通道。

前121年,汉朝取得河西之战的胜利,设置河西四郡,至此河西走廊归入汉朝版图。

河西之战的胜利对于汉朝以及后面的中原王朝而言有着标志性意义,这意味着中原王朝和西域之间架起了稳固的桥梁。

此后汉朝加紧了对西域的经营,终于在前60年,汉宣帝设置西域都护府,将西域36国归入汉朝版图,对匈奴形成了包抄的态势。汉匈战争的焦点也从阴山蒙古高原一带转向西域。

控制了河西走廊和西域之后,丝绸之路逐渐繁荣,并成为我国古代对外交流的重要通道,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

汉朝灭亡后,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逐渐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到唐朝建立时,再次发起了对西域的征服。657年,唐朝消灭西突厥,将势力扩展到咸海地区,随后设置安西四镇,标志着中原王朝再次成为西域的主人。

唐朝时期,国力强盛,达到封建时期的巅峰,伴随着盛世的到来,丝绸之路也达到了极盛,我国的先进文明通过丝绸之路传向周边地区,带动了周边地区的进步。

宋朝时期的1038年,西夏建立,占据河西走廊,截断了丝绸之路,随即丝绸之路走向衰落,虽然宋朝进行了熙河开边行动,但无力挽回丝绸之路的衰落。

从汉朝到宋朝的1000多年时间里,中原王朝的进取方向为东西方向,特别是向西,这决定了河西走廊更多的是充当着桥梁的作用。

3、宋朝到清朝——隔绝作用

河西走廊长1000多公里,自中原王朝向西北方向延伸,可以是中原王朝和西域沟通的渠道,当然也可以是一把施加军事影响力的一把尖刀。

唐朝安史之乱后,中原王朝逐渐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西域由此崛起了多个政权,这直接导致了丝绸之路的难以为继。在这样的情况下,宋朝不得不倚重海运,海上丝绸之路迅速繁荣起来。

不过,虽然失去了西域,无法运行丝绸之路,但并不代表河西走廊就失去了历史作用。事实上,在宋朝之后,伴随着改朝换代,河西走廊的历史作用也在悄然变化着。

1247年,蒙古宗王阔端和西藏萨迦派活佛萨迦·班智达在凉州会晤,史称“凉州会盟”,标志着西藏正式纳入中原王朝版图;1271年元朝建立后,青藏高原为元朝的宣政院辖地。

虽然在蒙古之前,青藏高原曾崛起过强大的政权,比如吐蕃,比如吐谷浑。但真正让青藏高原出现巨大进步的是蒙古时代。

元朝时期,青藏高原上层势力和元朝关系密切。明朝建立后,虽然明朝对西藏各法王进行了册封,并扶持当地的宗教领袖委托管理,但很快就因为西藏高层的宗教斗争而难以为继,对此明朝无可奈何。

到明朝中期,明朝逐渐放弃对关西七卫的经营, 西北方向退守嘉峪关。嘉峪关在河西走廊的西端,这意味着明朝始终牢牢控制着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长1000公里,宽度几公里到几十公里不等,在走廊的北部,是蒙古高原;而在走廊的南部,是青藏高原。此时的青藏高原已经逐渐蒙古化,控制河西走廊可以有效遏制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流和联合,对于中原王朝的北方和西部边境的安全意义重大。

不过很可惜,由于明朝的内向型政策,导致明朝对于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动向不能够及时作出反应。嘉靖年间肆虐北方的鞑靼部俺答汗晚年进入青海,并获得了“转千金法轮咱克喇瓦尔第彻辰汗”的称号,标志着蒙古高原和青藏地区交流的加深。

到明朝末年,包括蒙古高原、西域以及青藏高原地区全部是蒙古部落的领地,明朝陷入蒙古各部的半包围之中。

可以说,从宋朝以后,我国的进取方向就从东西转向南北,南北向的冲突成为时代主流。在这样的情况下,河西走廊不再是沟通东西的桥梁,而是隔绝南北的壁垒!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