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龙见参,你认为古龙和金庸的武侠小说?
如龙见参,你认为古龙和金庸的武侠小说?
各有千秋
原因如下:
作为从小学就开始看武侠小说的我来说,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司马翎、诸葛青云、卧龙生、黄易、倪匡、墨余生等等,大都涉猎过,金庸的每部小说都读了六遍以上(只有《鸳鸯刀》没看,金庸的作品太少了,看完了就没劲了。)。古龙早期的小说只看过一遍,从《绝代双骄》后的作品至少看了两遍以上。
在我看来,金庸就像崇山峻岭,而古龙就像涓涓细流。金庸的国学功底是古龙比不了的,从古龙前期模仿金庸就能看的出来,但古龙的情节设置却稍胜一筹。金庸是一座大山,古龙迈不过去,只能另辟蹊径,大量借鉴了推理小说的写法。
两人孰优孰劣不好分辨,只能说风格不同。但从流传的广度来说,金庸更为人所知。金庸的作品大部分都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翻拍过很多次,也为他的小说扩大了知名度。古龙中后期的小说非常风格化,至今没人能拍出他小说的意境,也拍不出来。个人认为王家卫非常适合拍古龙,他的《东邪西毒》虽然是金庸原著,但其中却有古龙的意味。
两位大家的作品,我都喜欢,也都收藏了各种版本。至于这个问题,我只能这样回答。要想知道到底谁的好,还是建议自己去看吧!
几年后你会感觉真的很给力?
深山小庙神秘老和尚秘传我几个修行的小习惯,坚持一两个都有很大的益处。
以前我很痴迷学佛修行,但是没有师父带,自己瞎琢磨,于是没有什么好方法也,就是念念经咒打打坐啥的,发现好几年自己的生活和心性也没有改变。
后来在一座小山村中的小庙里,一位老和尚教我七个小习惯,他要我尽量记得坚持,我回来后尽量坚持下来,发现果然心性有改变,收获非常大。分享出来。
当时我去一个山村办事,人家说那里山上有个庙子,是古代的小庙,我便过去看看,过去一看,那个庙才一点点大,住不了几个和尚,也没有什么香火。
走到里面,拜完佛,恰好有位老和尚在侧殿那里打扫卫生,我便过去顶礼搭话,
老法师和我聊起来。知道我是修行的人,于是很是慈悲,教我很多东西,我问他,在平时的修行中,有什么小习惯小方法可以让我改变心性。
他说:我教给你7个修行的几个小习惯,你回去记得保持。
1、用一个小方式给自己提醒修行其实就是在生活中去觉照。其实就是要把那颗觉照的心长期的维持住。
觉照的心断开了。就意味着失去了觉照,也就意味着迷乱了。如果你觉照的心断开了,即使你人还在念佛,念经打坐都没有用。好像用沙子去煮饭,怎么都煮不出米饭来。
可是如果觉照的心提起来了。好像那盏灯的电连上了,灯光就能普照。人才不会陷入黑暗迷茫。你做的一切修行的功夫才有效果。
可是怎么才能让自己的觉照常常都在呢?有一个小习惯,可以帮助。
那就是找一个小方法给自己当做提醒。好像我们定闹钟,比如我们习惯定一个闹钟早上起来的,如果你起不来,你要定好几个。
睡意很浓的时候,睡着了,闹钟一响,醒了可能马上又睡着,然后那个闹钟又响了又起来,直到你醒来为止。
到你生活当中,你要做某些事情,比如你要记得在8:00 12:00和晚上9:00分别要干一些事情,你就要分别定好闹钟。
而这个小方法就是时刻给自己一个闹钟。你可以用轻轻的咳嗽一声。也可以用手指轻轻的拍打自己一下。
可以用任何一种方式短暂而最快速,或者最好是本能的。
当你发现自己失去觉照的时候,立马提醒一下。很自然的提醒一下,觉照马上又起来了。
其实发现的同时已经可以了但是提醒一下,等于一个开关。
一开始你可能需要经常都不断的提醒自己,因为你的觉照是不可能一开始就长期的维持恒定状态。
慢慢的这种提醒会越来越少,直到最后你不需要提醒了。
2、注意觉照的时间长短。觉照时间的长短,可以去注意一下。就是说你要清楚。
搞清楚那个觉照的时间到底是多长。比如这三分钟你很清醒,所有事情都在你的觉照之下。可是过了这三分钟你就失去了。
可能你在开车,可能你在看电影,和别人吃饭,跟别人说话这些觉照就没有了。但你要训练自己,可以知道这个东西。
就是说你要知道自己觉照什么时候没有了,什么时候又起来了,起来维持的时候有多长。
慢慢的你发现你一天之中有觉照的时间大概是一个小时。
随着就增多,可能过几个月每天都有三四个小时可以能在觉照之中了。像这样慢慢的用功。
这个小习惯也只是说一种在意,就是你关注一下要清楚知道,但不要刻意去干。
他是能训练你对这些东西都非常清晰的了如指掌,而不会糊里糊涂。
另外你如果一天失去了很多觉照,迷失在待人接物,办事工作等等上面,情绪上面喜怒哀乐上面吃喝玩乐上面,你并不需要对此产生懊悔和懊恼,
你不要说哎呀,今天一总结,我一天都迷失了太糟糕了,不要去做这样的判定性的总结。
你只需要知道自己这一天不在觉照当中就可以。很自然的知道了就随时继续提起觉照,提不起没有关系慢慢来。
3、听到任何语言,第一个反应先随它,再应它。当你听到任何人说话,不管是说什么,哪怕他用尽力气大喊你的名字,你第一个反应,要尽量的随这个声音从你耳中穿过。
看看能不能保持不要在这个声音当中起一个分别心。
比如人家突然间骂你一句,你这个人怎么这么不要脸?
你先让这句话升起灭掉。不要去想为什么他要骂我,我哪里就不要脸了。我是做错了,什么事得罪你了。
你只需要知道你听到了一个声音,有人在骂你不要脸。至于为什么他会骂你不要脸,他接下来还会说的。你再去应对。
你如果保持这样的习惯,你会慢慢的变得很理智,不会因为别人说一句话你就暴跳如雷,就产生很多各种情绪的变化。
你首先把它客观的看成一段毫无意义的声波。
如果用这种方法保持这样的习惯,慢慢的你再不会非要听到一阵音乐才感到开心,听到鸟叫声就感到愉悦,听到汽车嘈杂声就感到焦虑,就感到听到装修声就感到烦躁。
你听到任何声音都会尽量保持你内心的平静不受干扰。所以说听到任何语言或者说任何声音,第1个反应先去随它。
什么叫随它就是让它进来让它走掉,不要管它,不要跟着它走。
你清清楚楚地知道有这个声音在升起和灭掉。
但是你的心和你的意识不要去跟随这个声音的生起和灭掉而产生多余的判断反应。
只不过任由它随它走掉,随它变化。
换句简单的话说就是,保持不迷到声音信息里去,只是知道声音却抽身在外。
4、绵长的深呼吸生活当中如果想要修行,使自己有一个好的心性。其实有很多的小办法,其中有一个就是经常做绵长的深呼吸。
绵长的深呼吸,不是那种骤然的深呼吸。而是慢慢的静静地用鼻子轻轻的吸气,吸深一点让气进入到腹腔。
然后再绵长的呼出。你没事坐在那里看电视,看手机看书或者参与一场谈话,不管你在干什么都可以尝试,并且要清楚地知道自己这个呼吸。
绵长的深呼吸会带给你一种冷静一种安定,效果真的很好。
5、随时对自己说:放下我们在每一天的忙碌中,会有很多很多的事情没有办法放下。这个放下不是说手头上放下,而是说心上面在记挂在挤压,没办法放下。
所以还有一个小习惯,就是随时学会对自己说放下。
如果你是一个人,你可以说出声来,告诉自己——放下。一开始一定要尝试说出声来。明确的告诉自己放下。
那个感觉就好像你和别人下棋举棋不定的时候,突然间有人在旁边说,就是这一步放下。
你会不管对错,不管输赢,马上下子。
这个放下是培养你对烦恼纠结,痛苦积压自己的时候,给自己一个意识上的提醒。
这个提醒在不方便用声音说的时候,就用内心的声音说用心声告诉自己————放下。一遍不行就两遍两遍不行就三遍。
比如你忽然间因为某些事情埋怨某个人,那种埋怨在折磨你的心,让你感到痛苦,这时候你已经知道想要放下了,但是做不到,做不到的时候,给自己一个力量和指示,告诉自己放下。
这种指示其实是很有力量的,他能够督促你和促使你做一个决定。
又比如说你对某样东西非常开心很想得到它,可是你的能力也达不到,你每天都想。你也可以对自己说放下。
其实这个放下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真正的能够随时放下屠杀自己慧心和安定的那把刀,你就能感受到这句话的威力。
直到有一天你发现自己根本都没有拿起什么,没有举起过什么,那就无所谓放下了,什么都是自然而然的,因为你不再被捆绑,不再被压抑,不再被纠结了,那你还放下什么呢?
6、随时对自己说:止还有一个小方法是随时对自己说一个:止。你的思绪很混乱的时候,杂念很多的时候或者说你无法安静下来,定下来的时候就对自己说这个字,要短暂而快速的突然之间说出来。
好像你拿着一个截流的大铁闸,在一条奔腾的水流当中,突然放下去。这个闸门一放下去,水流马上被截断了。
你这个闸门,这个止字的力量一开始肯定很弱的,当你放下去,可能就截那么一秒钟的流,很快又被这些水流冲开了,但是不要灰心,不用管那么多。
你可以保持这种习惯,随时在自己思绪纷乱,好像水流一般的不可控制的时候来一声——止。
这一声止就是非常好的截流。只要他截住了,就是所谓的前念不生后念不起。
当然你不必去想得这么玄妙什么前念不生后念不起,想多了就是文字障,是刻意的东西,你只需要去做就可以了,不用想。
很多人打坐的时候杂念纷飞,其实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实在止不住这些杂念,自己不堪其扰。
想要自然而然也没办法做到,这时候可以用这个办法,一声止,即可。
这个止字,你可以换成很多其他字,比如你换成呸,换成停,换成断,甚至STOP,都可以,随你自己。
他那个作用,就好像一个人情绪很难控制住,正在发疯疯狂的时候,突然间有人给他一个耳光,他马上就冷静下来了,陷入了一种空白。
7、自我一浮现,立刻笑它。在修行当中最大的障碍是什么?如果说有障碍的话,就是那个自我,这个自我一出来麻烦就随着来了。
这个自我会认为是我的我就要占有,别人就不能侵犯,是我的我就要满意,要如我的意,别人就不能够违逆。
是我的我就要去争取,别人就不能跟我抢夺。
可以演化出无数的自我的需求和渴望,给你的修行带来无数的障碍。
其实说到底说白了,修行就是把人从自我的幻象里面抽离出来,抽离出来,转换到无我的状态里面。
所以说自我一浮现,我们可以立刻笑他。用笑他这个方法其实挺好,因为你去打他没有必要,你常常去打自我,去诟病这个自我,它会形成一个负面心理。
因为自我并没有错,只不过对修行人来讲,他勉强算是个障碍。
因为自我是人的出厂设置,是我们的本能。
一个人感知自己的存在。也主要是靠这个自我。
所以他并没有什么是非对错,你把它称作障碍也是暂时。
可是当他出来,挥舞着大棒,叫嚣的时候,你大可以去笑他一下。
你要学会嘲笑自己的自我。哎哟,你看你这个德性。才吃了几天饱饭,就以为自己不得了了。
哎呀,你把自己当哪根葱了呀?
常常嘲笑一下自己的自我,那种自大傲慢,那种强势那种非要以我独尊,看不起别人,希望世界围绕着自己转,就会慢慢的被你的一笑了之削弱。
最后你还是要把自我的东西全部纳入到你的觉照里,在觉照里面,你能够清清楚楚的看到这些自我的小心思,
他能带出的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这些是怎么样产生怎么样灭掉,你都觉之照之,
等于是看开了自我看幻化了自我。同时你也就认取了无我。
不过上面这七个小习惯,都要用自然而然的方式去做,
不要变成死规矩、不要刻意强迫,不要辛苦去搞,放松去弄,记得即可。切勿做不好保持不了又生烦恼。那就是烦恼上加烦恼,无穷无尽了。
老和尚说完,继续去扫地拔草,看着他的身影我深深给他顶礼。
通过对老和尚教我的这7个小习惯的尽量的一个保持,我发现这些年我的心性改变的非常大。
人越来越冷静,越来越理智,越来越。愉悦。纠结,烦恼越来越少。也可以说人生有味是清欢吧。
临圣教序太单薄怎么办?
感谢诚邀。我虽不是书法圈内人,也不太懂书法,但字里行间还是可以看出其好坏、优劣、气势、内韵、外逸、章法、格局、运笔走势、书写风格、人文内涵等显性及内在的美丑。所以您说临圣教序太过单薄,我不敢苟同,也不想恭维,因为对一个书法爱好者来说,大唐圣教序以及二王、赵孟頫、文征明、米芾、欧阳修、欧阳询、王征、颜真卿、柳公权、唐寅、苏东坡、郑板桥、于右任、启功、沈默涵、齐白石、田英章等古今书法家的作品及书法功力应该都是望尘莫及的,都值得学习,当然你已经超越上述名家那就另当别论了,否则不敢轻言单薄。在我这个外行人眼里,圣教序已然是登峰造极之书法极品了,不敢小觑。没有10年以上持久之功,不敢妄议名家、大家书法之得失与厚薄。如果一定要说厚薄,估计是我们的内心太过自卑或者狂妄,甚至有点浅薄与肤浅,才会一叶障目,口出狂言,自行惭愧。当然如果您已经超越名家大作,那就独辟蹊径,自称一体,开宗立意,成为一代宗师或者名家大腕,何须耗费体力去临摹单薄的大唐荣耀圣教序?这不是徒劳无功,自找苦吃吗?个人浅见,无需参考,谢谢!另外为表达一个书法小学生和门外汉对题主及历代书法家、爱好者的尊重与敬意,我也沽名钓誉,浅议书法临帖与读贴之感悟:
浅议书法名家作品临写之悟――书法爱好者观书有感
一、临帖犹以《兰亭序》为最
纵观古今中外,书法名家临写《兰亭序》现象及书法爱好者临摹名家书法作品比比皆是,近乎狂热。很多书法名家都视《兰亭序》为珍宝,雅玩如醉,如痴临写,如醉读贴,终其一生,临帖品玩,不亦乐乎。以此享受笔墨儒雅与生活乐趣。并以临写《兰亭序》等书法名家作品馈赠宾客友人,维系友谊,增进感情。
二、临帖是持久之功,久久之力
临帖是持久之功,久久之力。不是一时兴起,走马观花的浅尝辄止。临摹是书法家的基本功,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书法传统的必经途径,同时,也是学习经典书法作品技法的有效捷径。
可以说,从古到今的书法家及书法爱好者,都非常重视书法临摹。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它尽善尽美,是学书者学习行书必临习的范本。自从《兰亭序》真迹退隐于唐太宗李世民昭陵后,它的书法美给了唐以后的人们无限的遐想。唐以后留下的《兰亭序》临摹本与勾临本成为历代书法家们争相宝之的珍藏与学习对象。
临写《兰亭序》成为文人墨客的雅玩和享受笔情墨趣的闲情逸致。大家对《兰亭序》的展玩爱不释手、推崇有加。犹以唐·李世民为甚,非常喜欢《兰亭序》,推崇备至,使书写《兰亭序》的王羲之在唐代的书法地位,得以达到登峰造极的颠峰之地,也使王羲之的书法,成为唐代及后世学习的楷模,涌现出了一大批学习王羲之书法的名家,如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等等。李世民将《兰亭序》置于座位一侧,朝夕观览、赏玩,即使在舟车劳顿的军旅生涯中,都临写《兰亭序》。
可见唐太宗对《兰亭序》爱不释手,追崇备至,宠爱有加,一见倾心,钟情一世,临死了还要求近臣及子嗣将其作为陪葬品一起带到天堂。由于受唐太宗的影响,李隆基也偏爱《兰亭序》,他书法取法偏重《兰亭序》,书风温文尔雅,韵味十足,在书法史上,也是位书法成就突出的“皇帝书法家”。
宋代时,赵祯把《兰亭序》视作珍宝,称之为“行书的祖宗”,可谓推崇备至,钟爱有加,无与伦比。南宋时,赵构对王羲之书法颇为痴迷,像唐太宗一样对《兰亭序》心摹手追,爱不释手,还常常叫臣下临摹《兰亭序》,同时,也经常展玩、雅赏《兰亭序》。到元朝时,皇帝们为了笼络汉人,也学起汉人文化艺术来,对《兰亭序》也很推崇。
清朝时,满族的皇帝也推崇《兰亭序》,也十分喜爱王羲之的书法,如康熙、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在自己卧室旁边,专门设置暖阁,用于珍藏三幅,他自认为代表了中国书法艺术最高水平的书法名帖,以供他随时观赏,后来,此阁被乾隆皇帝,亲自命名为“三希阁”,而“三希贴”就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远帖》可见三王书作是何等地位。由于帝王的倡导,清朝出现了很多学习王羲之书法的帖派书法名家,如王文治、王铎等。虽然帝王书家们日理万机,对《兰亭序》却如此迷恋,可见他们对《兰亭序》的珍爱之情。
皇帝书家们推崇《兰亭序》,书法名家们喜爱、展玩《兰亭序》,原因是《兰亭序》字数多,可以充分展现出王羲之书法变化,无穷的魅力。
悠雅舒适临写《兰亭序》,快乐享受生活乐趣,成为宫廷必修和民间大课。
宋人陆游喜欢临写《兰亭序》,其《渭南文集》云:“竹里房栊一径深,……临罢兰亭无一事,自修琴,铜炉袅袅,海南沉,洗尘襟。”
可见豪放的陆游,是在享受闲雅、舒适、平缓的文艺生活。晚年临写《兰亭序》不像读《易》等经典著作,那样易令人疲惫,而是心旷神怡,是件惬意且赏心悦目之事。明代文征明晚年富裕、闲适,常戏写《兰亭序》以此来安度晚年。
文征明长子文彭年老时,也学其父戏临《兰亭序》。清代陈奕禧也享受临写《兰亭序》带来的生活乐趣,自题诗道:“临罢《兰亭》墨汁香,闲情一拓到羲皇。蝉声入耳初无着,自觉帘前白日长。”
清代的王澍与书友互相临写《兰亭序》,并在所临《兰亭序》后面题跋,以此来表达他们的深厚友谊。当代书法家沈尹默临《兰亭序》后,也有诸名家题跋,为此,还成为一段墨林佳话。以上悠雅临写《兰亭序》的文艺青年小资情调的生活,无不令文人墨客向往。
独特的临写《兰亭序》现象:缩临、扩临也大有人在。
缩临本《兰亭序》首先出现在唐朝的《玉枕兰亭》,是褚遂良与欧阳询缩小字体即用蝇头小楷刻在微小的石头,上而得名。
赵孟頫缩临《兰亭序》也是将其尺寸定为为13×32cm,加以缩临。到明清时,缩临《兰亭序》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并有缩临本被收藏,如明代的王世贞就收藏过。
明代董其昌缩临禇遂良摹本《兰亭序》,清代翁方纲缩临《兰亭序》并刻于砚台背上,非常精致典雅。这种雅玩性质的收藏与临写,使《兰亭序》作为范本与玩具同时存在。这种“玩而好焉”的态度既表现出书家的风雅,又深得“游于艺”之旨趣。
而放大扩临者也不乏其人,唐代柳公权,放大临写《兰亭序》,其字大小如拳头,但毫不失笔意。
元代赵孟頫扩临《兰亭序》,其字大小为10厘米,和柳氏字一样如拳头大小,两者扩大临写《兰亭序》时,都能做到形神俱全,可见两位书法大家,深厚的功力。清代杨守敬,扩大临写《兰亭序》,也不拘泥于形似,其所临的字,大小也如拳头。
由此可见,雅玩性质的缩临与有游戏、放纵性质的扩临,都是经意之作。
临写《兰亭序》送人,多为维系友谊,增进感情,筑牢人脉小船。
宋代赵构把所临写的《兰亭序》赐给臣子们临习,从而使其所统治的南宋时代,上至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纷纷临写《兰亭序》。文献载:“史丞相言高庙(赵构)尝临《兰亭》,赐寿皇于建邸。后有批字云:‘可依此临五百本来看。’盖两宫笃学如此。”
明代朱高炽皇帝,也有临写《兰亭序》送臣下的文献记录。明代文征明晚年,应友人请索,而用草书书写《兰亭序》赠予友人。明代陈献章应友人请索之命,也用草书书写《兰亭序》,其所书写《兰亭序》的作品笔墨奇古。清代归庄应友人之求,而临写《兰亭序》达到三本。
清代朱耷、王澍也有受友人嘱咐,临写《兰亭序》的文献记录。清代杨守敬应日本友人的托付,而临写《兰亭序》。
可见到明清时,受友人之托,而临写《兰亭序》比比皆是,以此来维系深厚的友谊。
三、《兰亭序》之美,众人皆醉
心慕手追,如痴如醉地临写出巨量的《兰亭序》。
1、认真临写《兰亭序》,维妙维肖
唐代李世民、欧阳询和宋代蔡襄临写《兰亭序》维妙维肖,文献载:“(唐)太宗书……行草得二王法,尤善临古帖,殆于逼真。”“昭陵既取《兰亭序》诏供奉各临之,唯欧阳询夺真。”“君谟(蔡襄)摹仿右军诸帖,形模骨肉,纤悉俱备,莫敢踰轶。”
由于李世民、蔡襄喜欢《兰亭序》,这里的古帖、诸帖很可能包括《兰亭序》。
宋代米芾临写《兰亭序》也形神兼备,逼似原帖。
宋代赵构临写《兰亭序》非常细致、严格、深入,对每个字的细节都了如指掌,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元代的赵孟頫,由于其功力深厚,日书万字,其背临《兰亭序》同样达到形神兼备的程度。
2、临写《兰亭序》数量大的书法名家大有人在
(1)终身或半生临写。
隋代智永,作为王羲之的第七代孙,立志传承家学书法,此时《兰亭序》真迹归他保管,一是真迹常伴,二是作为出家人时间充裕,没有其他事打扰。他常居浙江绍兴永欣寺阁楼里临写《兰亭序》,到晚年时仍日临数遍,他的书法尤其是《千字文》深得王羲之的书法精髓。
宋代赵构一生临写《兰亭序》不辍,动辄临写达到五百纸的数量。
元代赵孟頫亦一生临写《兰亭序》数百次,可见赵氏家学渊源所在。
明代董其昌一生都在断断续续地临写《兰亭序》。
清代王铎酷爱《兰亭序》并临之半生,自定字课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
清代钱泳常临《兰亭序》百本以上。
清代陈奕禧四十年临写《兰亭序》,其四十年来临写数量不计其数。
清代王文治临写《兰亭序》三十载,多为《定武兰亭》。
沈尹默终身临《兰亭序》,即使不常临写,对《兰亭序》的笔法、字法、章法、气韵等等也了然于胸,可见沈尹默对《兰亭序》所临写深厚的功力。
(2)少年或晚年临写。
宋代苏东坡在少年时,临写《兰亭序》,黄庭坚云:“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
明·文征明晚年,常临写《兰亭序》,并常在所临上题跋以度晚年。
清代傅山晚年临褚遂良临本《兰亭序》,文献载:“傅青主先生书《兰亭序》二本,……均仿褚书绢本也。……先生已晚岁矣。”
清代朱耷晚年也喜临写《兰亭序》,并有数十幅传世,经鉴定,至少有一半以上确定为真迹。
(3)一日或数日临写。
宋代米友仁一日而百临《兰亭序》,文献载:“平生之于《兰亭》,尝一日而百临。”
明代祝允明所临《兰亭序》也有数本。明代莫云卿临写《兰亭序》数次。
明代董其昌习惯于在修禊日临写《兰亭序》。
清代乾隆多次临写《兰亭序》。
清代英和得《兰亭序》的一个月里,写了两通。
清代翁方纲十日天天临《兰亭序》。清代王澍临《兰亭序》达到二十卷,自云:“余临《兰亭》二十卷。”
综上所述,从隋代智永,到近现代的书法名家,对《兰亭序》可谓情深意厚,表现为展玩、赏玩等等,故能情注毫端而终身、半生、日日如痴如醉地临写《兰亭序》,可见他们过着悠雅闲适的文人生活,享受临写《兰亭序》带来的笔墨乐趣。
元代俞和在临《定武兰亭》上自题“特健药”,意是观赏或临写《兰亭序》可以怡情养性,得到美的享受,所以受到众多书法名家的喜爱,并表现出展玩及大量临写《兰亭序》的现象。
四、观书有感:临帖是魂,读贴是魄
在临王羲之名作《兰亭序》的现象级背后,个人认为各种书法爱好者还应关注以下几点:
1、学会欣赏书法作品
书法欣赏是通过对别人作品欣赏、学习的一个过程。他人的作品也许是一件成熟的作品,是经过作者,多年的学习而来的,那么,我们在观看过程中,应当怎么去学习欣赏呢?
首先,要看别人作品的整体感。也就是布局和气势。一件好的作品,它的整体感一定是好的,所谓整体感就是我们所说的章法,因为挂在展厅的书法作品,由于空间很大,让参观者有足够的距离来欣赏,因此,就要先从整体感上看作品的布局、空间、笔墨等,对于大字来说,还要看它的气势如何,墨色怎样。
其次,要看笔法和出处 ,也就是功力和渊源。笔法代表着书写者的功力和技法水平,从近处看,作品的线条质量、用笔技巧等都是需要观看的部分,另外,还要看这件作品是学哪个古人的,有什么创新之处,等等。
最后,还要看字外功夫,也就是悟性及书品、道法。这个一般很难把握,所谓字外功夫,就是书写者个人的修养、人品、学识等方面的综合判断,作为欣赏者来说,也要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培养,也就是自身修养,欣赏者修养高了,也就能看出书写者的水平高低了。
2、学会对照思考
为什么要欣赏别人的作品呢?在学习欣赏别人作品时,就是一个自我找差距的过程。别人的作品不一定都是完美的,也许我们自己某些方面比他们的还要好,因此这个过程就是对照的一个过程,通过学习找到差距和不足,以期改进。
当代书法有着时代的特色,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我们应当从中看到,书法已经成为一门艺术,而不是传播文字的载体,从这个角度看,汉字艺术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应当有它存在的理由的。
如果我们欣赏时,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应当以别人优秀的作品为对标,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如果我们某些方面优于他们,就应当保持,继续创新,在书法艺术的大海里享受着。
五、关于大唐圣教序赏析的认知
另外,作为另外一个书法名家大作《大唐圣教序》我们也要学会赏析,并努力临帖。
《大唐三藏圣教序》,简称《圣教序》,由唐太宗撰写。最早由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称为《雁塔圣教序》,后由沙门怀仁,从王羲之书法中集字,刻制成碑文,称《唐集右军圣教序并记》,或《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因碑首横刻有七尊佛像,又名《七佛圣教序》。
集王圣教序碑刻,立于唐咸亨三年(六七二),碑通高三五零、宽一零八、厚二十八厘米。碑文三十行,行八十三至八十八字不等。碑原在陕西西安弘福寺,后移西安碑林。集王圣教序记,较雁塔褚遂良正书本,晚十九年,多文王答敕、皇太子笺答、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怀仁集王羲之书,历廿五年乃成。
《圣教序》虽是集字成碑,且缺失之字,为拼接组合而成。但因怀仁功力精凿,又是谨慎从事,终能各尽其势,完好地再现了王羲之书法的艺术特征,用明人王世贞的话来说,是“备尽八法之妙”,成为王字的一个大宝库。此碑于宋以后中断,传世以未断宋拓本为佳,字迹稍肥,笔锋使转处莹丝可见。
集字而成的《圣教序》,其章法布势已作了很大的调节,但终因不是一气写成的,故此间稍有缺憾,即某些字势连贯不够,行气不足。对此,我们可多多注意上下笔势的连贯,并参考如《兰亭序》《丧乱帖》《快雪时晴帖》等王字法帖,从中感悟、体味王书谋篇布局的要妙,就自然能窥得王字的真谛,进而把握王字整体风格。
总之,临帖与读贴是书法必修课,是通往成功的众妙之门和便捷通道,不临帖没有灵魂,不读贴 ,缺少魂魄,读书百遍,才能其义自见,临帖千遍才能神魂附体,而不灵魂出窍,魂不附体。
以上观点为一家之言,不妥之处请谅解,谢谢!
后玄武是什么意思?
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有说四神兽,有说四方位的等等,都没有错,只是最初的意义没怎么玄妙,而且开始也不是这四种称呼,不过却的确有一个神奇的事,就是现在,这四大神兽就在祖国的大地上,很清楚的而且是大家都可以看到的显现着。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最初的作用很简单,就是为了种地方便,当然,其来历并不简单。大家都知道,农耕是人类文明之根,农耕文化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化之一,也是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文化之一,农业文明也称人类第一次产业革命,中国农耕文明起源很早,而且一直以农业文明为主。
可不是只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神农也被称为五谷先帝神农、神农,意思就是是对农业文明有神一般的启示的人,是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后稷教民稼穑的许多传说大家都了解。
暂且不说神话传说,就是考古发现,早在河姆渡时期,出土的谷物化石,就说明“农耕”由此(或更早)产生了,五谷大家都常说,现在是粮食的总称,农业的代表。
这一名词的最早记录虽见于《论语》,但单单就说现在最常见的水稻,考古学上的证据表明,水稻栽培在我国就有很悠久的栽培历史,也是世界最早栽培的,更骄傲的因为袁隆平老爷子,现在也是最先进的。
距今1万多年前的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曾经出土过水稻的植硅石,稻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约公元前12000~16000年前的中国湖南,在1993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道县玉蟾岩发现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
而种地对于现在说是很容易的事,但远古可谓高科技了,不知道何时播种农业就无法进行,中国有句老话,看天吃饭,何时播种是需要哪些懂的天象的人说了算。
所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其实源于中国远古的星宿信仰,也是经过漫长时光的观察,掌握了星宿的运行规律,发现星星是很守时的。
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天空的星相也随着季节转换。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苍龙显现;春夏之交,玄武升起;夏秋之交,白虎露头;秋冬之交,朱雀上升。
而这些称呼其实就是对于星宿形状的想象,因为中国古人观天象,并不是只观察一个星星,而是一组,就如大家最熟悉的北斗七星,正是因为七颗星组成如斗的样子。
因此,最早的时候也不是这四位。
最初的西天星神是熊和猫头鹰,但后因古羌族的图腾在由熊变为龙,黄帝向东发展时,龙的图腾被带到东方,跟'东方苍龙星座'合而为一,朱鸟则成了统一南方时凤图腾在天国的新居,因两大部族融合而终于成'龙凤呈祥',作为古代图腾是东凤而西龙,作为星象则是东苍龙而西朱鸟。
到周朝以后,封建制度正式确立,五行思想也成熟,把天像重新划分,朱鸟放到了南方,和祝融火神一起崇拜了,而西方的就崇拜白虎。在部族斗争及迁移,西北方的龙向东移,东方的凤向南移,南方的虎向北移,全国显示一个大周转的观念运动。到汉代五行观念成了统一的思想,再补出玄武完成'四方之神'的配套。
在《淮南子.天文篇》:'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由此可证明原始人所崇拜的星宫天象尚没有青龙白虎的观念。在《礼记·礼运》所谓:'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把不属于动物的咸池换成麒麟,后世才有四灵有麟、四象有虎的习惯。
至于以后两汉时期被道教吸收成为四灵神君,又与五行五色相连,又与军事风水来用,还有了辟邪吉祥等等寓意,那是因为中华文化太博大精深,又有容乃大了。
曾经网上流传了一个说法,中国四大淡水湖的形状就是四大神兽,尤其在地图上俯瞰就颇为神奇了。
从地图上看洞庭湖的整一个形状及流域加起来,特别像我国古代四大神兽之一里面的青龙,相似度可以说是非常高的,鄱阳湖在地图上整个形状看起来就像是我国古代四大神兽里面的白虎。
洪泽湖在地理位置上处于江苏西部,这个名字也是在唐朝时才有的,它在形状上则非常的类似于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就像是古代四大神兽里面的朱雀。
太湖据说是一颗陨石落下来后在地面形成的,在地图上的整个形状,就如我国古代四大神兽里面的玄武。
这无论是有点牵强附会,毕竟湖水是活的,不是一直不变的,还是有心人的发现,总之还是非常神奇的巧合,更神奇的当然是中国的地大物博,中华文明的延绵不断。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体现了他晚年什么样的境遇?
他是大唐最倒霉的诗人,求职十年没找到工作;因为太穷,儿子被活活饿死;难以维持生计,无奈向好兄弟高适借钱!
公元760年八月的深秋,狂风席卷着浣花溪畔,杜甫屋舍上的几层茅草都被卷走了。茅草飞到了对岸,飞得高的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儿童欺负杜甫年老无力,当着面就做起了盗贼,明目张胆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了。任凭杜甫费尽口舌也喝止不住,回到家后,只能拄着拐杖叹息。可谁能想到,如此穷困潦倒的杜甫曾是个官三代,是洛阳城鲜衣怒马的少年郎。但是,真正了解他之后,你会明白,什么才叫大写的穷!01我爷爷是杜审言杜甫,出生于公元712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他与李白合称“李杜”,俩人也是非常好的朋友。杜甫自小聪敏好学,十四五岁,就开始写诗,并在同龄人中崭露头角,展示了鲜有的老成。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杜甫的天赋也得益于他诗书世家的背景,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曾受武则天的赏识,被召入京师,授著作佐郎。杜甫的父亲杜闲,在唐玄宗时期,为朝议大夫,兖州司马,官至五品。而杜甫一家,是晋代大文学家,亦是名将杜预的后代,可谓是官宦世家。杜甫自小长在洛阳,有机会受到各种文化的熏陶。五岁的时候,在河南郾城看过公孙大娘舞剑,在洛阳听过李龟年唱歌,在北邙山看过吴道子的画,这些都在杜甫的诗中一一体现过。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年少时期的杜甫,过着肆意潇洒的生活,他的所见所闻,也为他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彼时的他完全没有为自己的未来忧愁过。十五岁时,还是少儿心性,日日奔跑玩耍,上树摘果,日子惬意快活。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十九岁时,杜甫不愿再困守于洛阳,于是,他背上行囊,带着盘缠,辞别了姑姑,出了洛阳。公元731年,杜甫从洛阳出发,一路游到了郇瑕(今山西临猗),后又漫游吴越。为了进入仕途,23岁的杜甫回到了洛阳,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却不幸落榜。但是,杜甫没有沉浸在高考落榜的失落中,依旧打包好行囊,准备进行第二次远游。当时,杜甫的父亲已经被擢升为兖州司马,杜甫借着探亲的名义,来到兖州,过了几年裘马轻狂的快意生活。期间,杜甫漫游齐赵大地,在登上泰山后,杜甫望着绵延辽阔,气势磅礴的泰山,不禁胸起狂澜,直抒心中抱负,吟诵下《望岳》一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首诗,流传千年,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怕困难,奋勇向前,终有一天,会站在胜利的顶点。年少时的杜甫,与“诗圣”杜甫的形象,无法完全重合,少年不知愁滋味,意气风发,鲜衣怒马。从19岁的少年出游,到29岁的看遍山河。十年的远游生活,让杜甫平添了一份成熟,他回到了洛阳,在首阳山下建造了陆浑山庄。期间,杜甫与司农少卿杨怡的女儿杨氏一见钟情,很快两人就结为夫妻。婚后,两人恩爱异常,过了几年简单而幸福的日子,还生育了二子一女。公元744年,已经33岁的杜甫遇到了被“赐金放还”的李白,两人虽然未曾见过,但是神交已久,相见恨晚,一同结伴游览了洛阳名胜。两人同行半年,一起呼鹰捉兔,打猎唤狗,好不快活,临别之际,两人相约,下一次在商丘会面。同年秋天,两人如约而至,来到商丘。在这里,他们遇到了41岁的高适,文坛三杰,风云际会,一起游览了名胜古迹。三人相约在古吹台赋诗,留下了千金买壁的千古佳话。两人分手后,杜甫去了齐州。当时的北海太守李邕,听闻杜甫在山东,于是星夜兼程,赶去齐州,拜会杜甫。李邕设宴与历下亭上,许多文人墨客皆来作陪。当年的李邕,已经68岁高龄,早已名满天下,而33岁的杜甫,初出茅庐。得李邕的赏识,对杜甫来说也算是知遇之恩。李邕不仅赏识杜甫的才华,更是对杜甫的祖父,杜审言赞赏有加,流露出崇拜之情,这让杜甫志得意满,引以为豪。席间,杜甫吐露出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但是,李邕有感于当时的官场黑暗,奸相李林甫当道,劝说杜甫不如寄情山水,快意生活。但是,当时的杜甫只想,入仕为官,一展抱负,即便是龙潭虎穴,他也要去闯一闯。然而,他不知道,李邕口中的李林甫会成为他一生的梦魇。半年后,杜甫与李白又不期而遇,结伴游览了齐鲁大地,还去东蒙山访仙求道。期间,杜甫写下了《赠李白》,而李白则写下《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杜甫的诗中,尽显了对于李白的赞扬,每日与李白痛饮狂歌,空度余日,潇洒肆意,这大概是杜甫最快乐的日子了。这是杜甫的第一阶段,少年意气风发,踏遍祖国的大好河山,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知,人生三大幸事,他得遇其二,可以说,这是杜甫最为轻松惬意的时期。他的家族,他的父亲,不仅在财力上给予支持,在情感上也给予支持,这是杜甫最大的资本,也是杜甫的后路。相比于李白,十几年,仕途上的求而不得,对于还年少的杜甫来说,机会唾手可得,他完全有科举的资格,顺利进入仕途,为官作宰。但是,现实与理想,总是背道而驰。02困守长安公元745年,在李白的一句“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后,杜甫与李白潇洒分别,至此再未见面。与李白在山东分别后,35岁的杜甫终于意识到,该是建功立业的时候了,于是去了长安,想要再次通过科举进入仕途。公元747年,恰逢唐玄宗颁布诏令,欲广求天下之士,命通一艺以上皆诣京师。不同于科举考试,这次的“制举”,是皇帝亲自命题,选拔非常人才。这次的考试,唐玄宗首次将诗赋加入了考试中。自视甚高的杜甫觉得,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于是应诏,参加了考试。就在杜甫摩拳擦掌,积极应考的时候,有一个人却忧心忡忡,此人就是李林甫。李林甫位居宰相之职,却无大才,完全靠着谄媚逢迎的手段,坐上了高位。他深知,此次考试,由皇上亲自过问,如果有考生大加抨击他的恶行,那他的官位与性命就有可能不保。于是,他向唐玄宗建议,先由郡县太守甄选,然后送入京师复审,再由唐玄宗选拔。唐玄宗听完后,采纳了李林甫的建议,并任命他为主考官,全权负责,结果也不出所料。当年,包括杜甫在内的所有学子,全部名落孙山。这样的结果让唐玄宗十分气愤,于是问责李林甫,李林甫向唐玄宗谏言道:“没有一个考生入选,并非坏事,反而要向陛下道喜。这说明了陛下圣明,举国上下,无一入选,只能说明贤才已被朝廷尽揽,野无遗贤。这正是,太平盛世,国君圣明的象征。”唐玄宗听罢,仰天长笑,此事也就不了了之。第二次科考落榜,有感于科举入仕的无望,杜甫心灰意冷。但是,他没有放弃,准备走第二条路——举荐。杜甫初到长安,因着祖父与父亲的盛名,加之杜甫自身的才华,结交了许多权贵,如驸马郑潜曜、汝阳王李琎等,杜甫写诗相赠,希望能得到举荐,顺利入仕。刚开始,权贵们十分欣赏杜甫的才华,常常设宴款待他,所谓“招要恩屡至,崇重力难任”,便是如此。而权贵们的盛情款待,也让杜甫见识到了上层贵族奢靡的生活。于是,在郑驸马的宴会中,杜甫写下“春酒杯浓琥珀薄,冰浆碗碧玛瑙寒。”当时,刚擢升为尚书左丞的韦济十分欣赏杜甫的才华,杜甫听闻后,向韦济连续进献了两首诗,将自己的困境与抱负一一道来。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但是,欣赏不等于要提携,杜甫的诗如石沉大海,没有得到一丝回应。一年又一年地沉寂,让权贵们逐渐失去了耐心,于是放弃了杜甫。无法成为权贵们的座上宾,杜甫的生活一下子拮据起来,但是为了入仕,杜甫不愿离开长安。为了继续生活下去,杜甫不得不沿街卖药,寄宿于朋友家中。生活于长安的底层,百姓们的艰辛窘迫与达官显贵们的骄奢淫逸形成鲜明对比,不断叩击着杜甫敏感的内心。杜甫意识到,曾经政治清明的盛唐,已渐渐被贪图享乐的腐化之风所取代,政治风气逐渐黑暗。此时的宰相李林甫,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越加变本加厉地打压人才,而此次的矛头更是指向了,时年70岁的北海太守李邕。因政治理念不同,李林甫诬陷李邕贿赂,并派遣亲信前往北海,将李邕杀害。李林甫此举震惊朝野,杜甫听闻李邕被杀的消息备受打击。李邕生前的劝谏犹在耳边,而自己立下的誓言也时刻铭记于心,自己究竟该何去何从?公元751年,是杜甫来到长安的第五个年头。这年,宫里传出了唐玄宗要封禅泰山的消息,昭告天下,希望自己的丰功伟绩能与天地共鉴。杜甫终于看到了机会!他挥毫泼墨,写就了三《大礼赋》,进献给了唐玄宗。唐玄宗读罢杜甫的诗歌,只觉字字珠玑,赞赏有加,问道:“如此贤能,为何没有入朝为官。”于是,命杜甫待命集贤院。杜甫因献上三《大礼赋》名动京师,得知他在集贤院参加笔试,学士们为一饱其文采,将集贤院围得水泄不通。忆献三赋蓬莱宫,自怪一日声烜赫。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在杜甫的《莫相疑行》中,将这一盛况,描写得淋漓尽致。当时的杜甫以为自己终于能得皇帝赏识,入仕指日可待。但是,他低估了李林甫想要打压异己的决心。集贤院笔试后,李林甫向唐玄宗谏言,如果此时重用杜甫,就会有人质疑野无遗贤的结果,有损玄宗的圣明。唐玄宗为了保住自己的英明,听信了李林甫的谗言,给了杜甫一个“参列选序”的资格,等到有合适的职位,再提拔重用不迟。这一等,又是五年。44岁的杜甫终于被唐玄宗再次想起来,给了他一个河西尉的官职。河西尉这个官职,是个九品小官,主要的职务是司法捕盗、审理案件、判决文书、征收赋税等杂事。按理说,这个职位非常符合杜甫,贴近百姓生活,能为民请命,从基层干起。但是,由于当时大唐的政治已经逐渐黑暗化,这个职位,已经演变成,服从上级命令,催逼黎民百姓的角色。于是,杜甫写下“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拒绝上任。之后,杜甫被改任为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说到底,只是个看管兵器和钥匙的。长安的十年,曾经“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的满腔自信,在杜甫看尽了朝堂的黑暗和人性的冷漠后,被现实击溃,四散分离。但是,为了生计,杜甫还是接受了这个学而无用的卑微官职。在上任前夕,他准备回乡看望自己的妻儿。一路行至家门前,长安十年的孤独与凄凉不禁涌上心头,还未感伤,家中传来了妇人的惊呼。原来,是杜甫的小儿子因为没有钱,被活活饿死了。悲愤之余,杜甫怒从胸起,挥笔写下了千古名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声声含泪,字字泣血,道出了杜甫对人间苦难的同情与愤懑。他尚且身有官职,儿子还被饿死,那底层的黎民百姓又当如何?这是杜甫的第二阶段,困守长安的数十年,让他对现实的理解越加深刻。如果说,生逢盛世,年少时期的杜甫还如李白一般,有着壮志未酬的豪情。那么,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后,杜甫的诗已经有了质的转变。他不再关心自己命运的起落,也不再在乎上位者的垂青。他将目光转向了跟他一样,苦苦挣扎的黎民百姓,他看到的是虚华盛世下的艰难困苦。然而,这警示钟声般的疾呼,又有几人能听到呢?更令杜甫始料未及的是,一个月后,一场叛乱将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大唐,将大唐从盛唐美梦中惊醒,杜甫从此也进入了人生最黑暗的时刻。03安史之乱公元755年11月,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借口,起兵攻打大唐,直逼洛阳,史称“安史之乱”。为了躲避战乱,杜甫带着妻儿一路逃到了鄜州(今陕西富县)。公元756年6月,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出长安,直奔西蜀。在马嵬坡上,唐玄宗的随行将士陈玄礼兵变,斩杀了杨国忠,并逼迫杨玉环自尽,史称“马嵬驿兵变”。不久之后,太子李亨在灵武自行登基称帝,史称唐肃宗,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流亡在外的杜甫,得知新皇登基,大唐中兴有望,于是收拾行囊,准备去投靠唐肃宗。但是,杜甫没有见到唐肃宗,而是一出城,就被叛军俘虏到了长安,同时期被俘虏到长安的还有诗人王维,被严加看管。但是,杜甫因为官职小,没有被限制自由。陷落长安的这一年中,杜甫看着长安的断壁残垣,百姓流离失所,不禁悲从中来,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眼见山河破碎,百姓们贫困交加,可即便如此,赋税依旧日益加重,民不聊生。可谓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公元757年2月,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以及手下合谋杀死。眼见叛军内乱,杜甫趁机悄悄逃出了长安,想要去凤翔,投奔唐肃宗。这次的出逃,是冒着生命危险的。一路上,杜甫不敢走大路,只敢在小路密林中穿行,这是一次冒着生命的赌博。死去凭谁报,归来始自怜。这是杜甫在行路时写下的,可见这次的出逃,杜甫是赌上了性命。长途跋涉,经历磨难,杜甫来到了凤翔,见到了唐肃宗。唐肃宗感念于杜甫的铁骨铮铮,给了杜甫左拾遗的职位。根据《新唐书·百官志二》记载:门下省有左拾遗六人,从八品上,掌供奉讽谏,大事廷议,小则上封事。虽然是个小官,但是只要能够一展心中理想,杜甫还是欣然接受了。本以为入朝为官,自己只要保持原则,便能深得重用。但是,人在局中,往往身不由己,杜甫很快就卷入了一场政治漩涡中。当时的宰相房琯,因被人诬告,撤去职位。房琯是杜甫的同僚兼好友,为了营救房琯,杜甫上奏唐肃宗,认为诬陷房琯的人,品行太过恶劣。激烈的措辞引得唐肃宗大怒,将杜甫贬到了华州。同年9月,郭子仪收复长安,在宰相张镐的劝说下,唐肃宗撤销了对杜甫的惩罚,重新任命为左拾遗。但是此后,唐肃宗对杜甫不再信任,更不会重用他。杜甫的日子已经过得越发艰难了,此时的他已经身无分文,想要吃酒,只能典当衣服,于是有了“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公元758年6月,因着房琯一案,杜甫还是受到牵连,被贬到华州,任司功参军,这次被贬,让杜甫萌发了对朝廷的失望。杜甫一步三回头的出了长安,在回华州的路上,杜甫眼见因安史之乱带来的灾难,百姓流离,饿殍遍野,忧国忧民的杜甫写下了《三吏》《三别》,杜甫也因此达到了诗歌艺术的巅峰。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残酷的现实,让杜甫意识到,他的理想根本不可能实现。而连年的战乱,让底层的百姓苦苦挣扎求生。在亲眼见到官吏残酷镇压和逼迫百姓后,杜甫对朝堂完全失望了。公元759年,47岁的杜甫辞去了华州司功参军一职,带着妻儿一路颠沛流离,来到了成都。他希望,能够在成都过上一段安稳的日子。这是杜甫的第三个阶段,他渴望建功立业,但是一再成为政治的牺牲品。在见过了安史之乱和灾荒带来的连年灾祸时,看着朝廷无所作为,欺压百姓时,杜甫对政治,对大唐彻底的失望了。他辞去梦寐以求的官位,带着妻儿,企图寻找一处宁静之所,归隐山林,肆意生活,只求得一份心灵上的慰藉。来到成都的杜甫,在好友严武的帮助下,在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虽然生活贫困,但是对于杜甫来说,这是难得的宁静日子,吾心安处是故乡。第二年春天,当春雨淅淅沥沥地敲打着窗沿,发出叮叮咚咚的乐声,与战乱中的北方相比,这一刻显得尤为舒畅,于是,杜甫提笔写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然而到了八月,秋风怒号,草堂的茅草几乎被北风卷走,大雨滂沱,草堂里几乎没有一处地方是干的。在漆黑的夜幕中,杜甫哀叹着自己永远无法安定的人生,以及像他一样身似浮萍的天下寒士。他疾呼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公元761年,成都少尹徐知道叛乱,杜甫不得不舍弃草堂,再次带着妻儿奔走逃难。两年后,杜甫的好友严武被任命为尹剑南节度使,他去信杜甫,希望他能回到草堂居住。杜甫带着妻儿回到成都,仍居于草堂。眼见杜甫的日子越发艰难,严武将杜甫推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有了严武的庇护,杜甫的生活总算是有了保障。但是,寄人篱下的生活,杜甫也渐渐不满于幕僚之间的勾心斗角,于是向严武再次辞职了。失去工作的杜甫,生活一落千丈,无以为继。不得已之下,年过半百的杜甫,只得向好友高适求助,他写信于高适道: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即便是借钱,杜甫也不曾失了文人的气节,或许是与高适的友谊深厚,杜甫这次借钱,借的是理直气壮,只问高适,“我都年过半百了,你什么时候来救的急?”公元765年,严武病逝,没有了朋友的庇护,杜甫离开了成都,于次年到达了夔州。在都督柏茂林的帮助下,杜甫得以在这里住下,为公家代管屯田,自己也租下了一些田地,成为了一个农民。在夔州的两年时间里,杜甫的创作热情到达了顶峰,创作出四百多首诗歌。这一年,重阳佳节,杜甫已经患上了非常严重的肺病,登高远望,秋风瑟瑟,无边落木,一派萧条之景。感念于生活的困顿,人生的苦况,杜甫挥笔写就了《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公元770年,59岁的杜甫思念故乡,一路沿着湘江漂泊,想要回到洛阳。此时,杜甫已经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他北望着长安洛阳,感叹着天高地阔,何以为家。他回望湘江,滔滔江水,浩浩汤汤,何处可以容身。在夕阳的映照下,他饱经风霜的面颊显得格外沧桑沉郁,微微颤抖的双手,理了一下早已霜白的鬓边,吟诵起他的千古绝唱。公孙仍恃险,侯景未生擒。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畏人千里井,问俗九州箴。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连年的颠沛流离,贫困疾病,早已将这位曾经意气风发的诗人折磨得奄奄一息,但他始终挂念着祖国,以及那些受苦受难的天下黎民。这年冬天,诗圣杜甫,带着他未曾实现的理想,病逝在湘江的一条小船上。这样的结局,只能道一句:可怜,可悲,可叹!04最后杜甫的一生,正如他诗中所写的那样: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少年游历,遍览天下名胜,踏过山川河流,一身才华,半生颠沛。后人将杜甫称为“诗圣”,何为圣?孟子有云: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
一言以蔽之,德才兼备,谓之圣。杜甫的圣,在于他嫉恶如仇,对于朝廷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都敢于冷静地揭露和尖锐的批判,也在于他甘愿为受苦受难的人民,敢于牺牲自己。如果说,谪仙李白,绣口一吐,半个盛唐,那么诗圣杜甫,便是那个敢于吐尽人间疾苦词,忧国忧民的实践者。他拥有仁者之心,在中国诗坛羽化成圣,留下无双风华。如果说,战乱的大唐,曾需要一束光,照亮那些苦难的人民,那么杜甫就是那个想做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