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远征,战争中阵地前的尸体去哪了?
无尽远征,战争中阵地前的尸体去哪了?
只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无论是敌我双方,都会尽可能的将阵地上的尸体处理掉。
如果放任这些尸体不管,那么用不了一两天就会腐烂、且会发出很大的一股难闻气味,甚至还会因此滋生、传播疾病,会让活着的士兵受到牵连。
而在真正的战争当中,处理阵地上的尸体也有很多方式,下面我就简单的列举几种。古代时期对战场上阵亡士兵尸体的处理方式、是比较“残忍”的
据了解,我国古代军队在作战结束之后,面对阵地上大量阵亡士兵的尸体时,获胜的一方也不会对尸体放任不管。
首先会把自己人与敌人的尸体分别集中收集,自己人的尸体会得到相对较好的处理,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一般都能做到“入土为安”。而获胜方对于敌人的尸体处理方式就不一样了,在战争结束之后会把敌人的尸体收集起来,然后会简单的在上面覆盖泥土,越往上堆会形成一个类似“金字塔”的土堆。
而这样做,就是为了向战败的敌人炫耀自己的战绩,古人也称之为筑“京观”、也有另外一个较为恐怖的名字——“骷髅泰”。
古代时期,对战死的敌人尸体这样的处理方式,相对来说是比较残忍的,虽然说是敌人士兵的尸体,但还是透露出一种“没有人性”的味道在里面,根本没有做到“死者为大”。
而步入近代后,这种对尸体不文明的处理方式,也慢慢被淘汰掉了,各国军队在战争结束之后,都会尽可能的想办法将阵地上的尸体掩埋、或是火化处理掉。这样做的原因,首先就是避免尸体腐烂、不但气味难闻,更甚者还会滋生传播疾病,这对于还想继续驻守该片阵地的军队来说,绝对不是件好事。
近代爆发的各场战争中,世界各国军队在战斗结束后,对于敌我双方阵亡士兵尸体的处理方法大概有这三种。第1种
如果在战斗结束后,战败的一方是全军覆没、或者是全线撤退,那么战场上牺牲士兵的尸体只能由获胜方去处理。
因为这个时候的战场已经进入热武器时代,所以一场战斗下来阵亡士兵的数量会非常多,而获胜方也会考虑到下场战斗的准备工作,所以不会有那么多精力去掩埋尸体。
一般都会命令战俘去挖一个大坑,然后将战败方阵亡士兵的尸体收集起来,然后全部往坑里丢,之后再简单的掩埋起来就完事了。
当然,敌我双方士兵的尸体肯定会分开掩埋的,自己人应该还会在己方士兵尸体掩埋地点上立个碑、或者做个标志。
第2种
这也是一种战场上比较常用的处理尸体的方式,那就是对尸体进行“火化”,同样是会优先命令战俘将尸体收集起来,不过不会挖坑,而是会将这些尸体在地面上堆在一起,然后在上面浇上大量的汽油,再点上一把火就可以收工了。
用这种方式处理阵亡士兵的尸体,也算是比较简单省力的了,毕竟不需要花费人力与时间去挖坑、填坑,只要将尸体收集堆积起来,一把火就能烧得干干净净。而这样做,也能够让阵地上的尸体避免腐烂变质、从而可能会引起瘟疫传播,也算做是一个比较省力又安全的方式了。
第3种
如果发生战斗的附近有村庄、城市,再加上战斗结束后敌我双方因为情况所需,必须要在短时间内紧急转移到下一作战地点。
那么这个时候战斗中所阵亡士兵的尸体,就只能由附近村民或者红十字会的人员所处理。
毕竟这些村民也知道,如果这些靠近村庄的一大片尸体,不能够得到掩埋或者有效处理的话,很可能会因此发生瘟疫席卷附近村庄,这可不是件好事情。
当然,这些村民处理军队阵亡士兵尸体的方式也很简单,不外乎是就近挖个大坑将尸体掩埋掉而已。除此之外,如果发生战斗的地方荒无人烟,再加上军队下一步的作战、转移命令紧急,那么这些战斗中阵亡士兵的尸体,只能够被遗弃荒野。
这些被遗弃的阵亡士兵尸体,要不就是被荒野中的野兽叼走,要不就只能在野地里慢慢变成一堆白骨。
当然,在近现代战场上还有一种较为人道的实体处理方式,那就是在战斗结束后、或者是战斗的间隙,双方会同意对手派出少量人员、但不能携带武器,前出阵地收集己方士兵的尸体。比如曾在“对越作战”的一些战斗中,越军因为遭受到了我方猛烈的进攻,付出了非常大的伤亡,甚至是很多越军士兵的尸体都已经堆在我方阵地眼前了。
没过两天,这些尸体就开始腐烂发臭,这让我军当时许多士兵都吃不下饭,于是我军开始命人处理这些腐烂的尸体。
由于需要提防越军的偷袭,我军只能够在阵地前二三十米内的活动,可由于阵地前面的尸体数量实在太多了,我军根本就应付不过来。
可也不能让这些慢慢腐烂的尸体放任不管吧,气味难闻还好说,如果发生瘟疫那可是真不得了了。
于是乎,我居然只能够给对面的越军发出通告,通知越军:“允许他们到我军阵地前将阵亡的越军士兵尸体运回去,以告慰他们的亲属,但每次过来收集尸体的人不得超过50名,也不可携带武器,且必须高举红十字会的旗帜”。
只要越军按照此些要求,那么阵地上的我军士兵绝不开枪,会确保前来收集尸体的越军士兵生命安全,我军这样的做法也是非常符合人道主义的。
而步入近二三十年,各国之间也没有爆发过大规模战争,最多只是一些局部的小规模冲突而已,像这样的战斗阵亡的士兵数量也不会太多。
所以,近些年在局部冲突当中阵亡的士兵尸体,大多数都能够被很好的对待,一般都会被所在部队很好的收容、然后进行冷藏运回国内、家乡,而阵亡士兵的遗物也会随遗体一起交给死者家属。到达国内后,国家会为这些在战场上阵亡的士兵,举行非常庄重的葬礼、追悼会,这应该是最为尊重、对死者最为体面的方式了。
总结一下,各国军队对阵地前阵亡士兵的尸体处理方式都不一样,古代时期会将这些尸体用来炫耀自己的战绩。
而到了近代,为了避免这些尸体腐烂产生恶臭,或者是滋生疾病、细菌,甚至是爆发瘟疫,各国军队大多时候都会尽可能的将这些尸体收集起来,要不是就地掩埋、要不就是进行火化。当然,如果情况允许还是会好好安葬的。
而到了现代,各国之间所爆发的只是小规模冲突,战场上的局势也没有那么紧张、阵亡的士兵人数也不多,所以每个国家都能够有多余的精力去处理阵亡士兵的遗体。
而处理方式,一般都是会运回国内、家乡进行庄重的安葬,魂归故里,这也是一名士兵荣誉的象征,毕竟对于他们的国家而言,他们是英雄、是勇士。
“军器战位”
唐朝著名的文成公主进藏后?
文成公主入藏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到过中原,再也没有见到过自己的家人。文成公主17岁入藏,入藏之后和松赞干布十分恩爱。但九年之后,松赞干布便因病去世。此后,文成公主在拉萨孀居三十年,最后在公元680年,因感染天花而去世,终年56岁。
这样的人生,对于一名女子来说,实在是不知是好还是坏。
对于文成公主,人们大多只知道她入藏和亲,为唐朝和吐蕃的友好往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除此之外,对于文成公主的其他事情,大家则相对了解较少。
文成公主出生于公元625年,她出生的时候,唐朝正处于李世民和李建成斗争最激烈的时候。一年之后,发生了玄武门事变。这里要着重说一句:文成公主虽然是公主,但她不是李世民的女儿,更不是李渊的女儿。据史学家们的分析,她的父亲,应该是任城王李道宗。
和演义小说里描述的不同,历史上真实的李道宗,其实是一员悍将,是个好人。而文成公主出生的时候,李道宗正驻守在北方边境上,防备北方的突厥。
因为是一位实权王爷的女儿,文成公主的少女时代,过的应该还算是不错的。衣食无忧,而且颇受宠爱。而随着文成公主逐渐长大,他的父亲李道宗,也先后参与了唐朝平定突厥和吐谷浑的大战,立下了大功,在朝中的地位也是越来越高。
但李道宗估计怎么都不会想到,正是因为他在前线的浴血战斗,间接导致了后来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的结果。
贞观八年,在文成公主十岁这一年,李道宗跟随唐初名将李靖,远征西北的吐谷浑,最后一战打掉了吐谷浑王帐,彻底替唐朝扫除了这个西北大患。但是,正是因为唐朝打垮了西北的吐谷浑,导致和吐谷浑紧挨着的吐蕃,得到了更大的成长空间。
而就在李道宗击败吐谷浑的前一年,藏区这边,年轻的松赞干布,刚刚统一了整个藏区,而后又迁都拉萨,建立了高原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政权。此后,松赞干布便将目光投向了高原之外的地方。当时在吐蕃周围,存在着两个繁荣的文明。一个是蒸蒸日上的大唐,另一个是小国林立的印度地区。为了学习和接近这两个先进文明,松赞干布几乎同时派遣了两队使臣,分别前往唐朝长安,以及尼泊尔地区,去进行求亲。
尼泊尔那边,最终吐蕃使者取得了成功,帮松赞干布带回了一位尺尊公主。但唐朝这边,面对松赞干布的请求,却明确表示了拒绝。因为当时在强盛的大唐眼里,此时的吐蕃,还不具备让大唐远嫁公主的资格。
对此,松赞干布也不气馁。而吐蕃使者在长安求亲的时候,恰好唐军已经击败了吐谷浑,而且吐谷浑的使团也在长安。吐谷浑方面,自然不希望唐朝和吐蕃联姻,所以也从中做了不少手脚。而吐蕃的使者返回之后,就把这个消息带给了松赞干布。
这下,松赞干布就有出兵进攻吐谷浑的理由了。
原本吐谷浑被唐军揍趴下之后,已经失去了自保能力,吐蕃已是虎视眈眈。而这个借口,则恰好成了松赞干布出兵的理由。此后,经过数年的战斗,吐蕃吞并了原属吐谷浑的大片地盘,逐渐和唐朝接壤。
此后,吐蕃对唐朝边境的松州地区,进行了一次试探性的袭扰。对此,唐朝自然不能忍,马上派大军进行还击。然而讽刺的是,就在唐军主力还没有正式抵达之前,唐军先锋便已经重创了吐蕃主力,逼得吐蕃撤回了高原。
这次战斗,彻底让吐蕃见识到了大唐的强盛。此后,松赞干布连忙派丞相禄东赞,前往长安赔礼道歉。同时也带了重礼,再次向唐朝方面,表达了自己的求亲计划。而唐朝这边,虽然不惧吐蕃,但也不愿和吐蕃进行战争,愿意和吐蕃友好相处。所以最终,这一次,李世民同意了吐蕃的和亲请求。
不过,李世民是个出了名的‘护女狂魔’,他自然舍不得让自己的女儿远嫁高原受苦。所以,李世民便决定,从李家宗室内部,挑选一名宗室女子,然后再封为公主,远嫁高原。最终,在李世民的精心挑选下,很快就挑出了文成公主。
这一年,文成公主只有十六岁,正是最合适的年龄。而且,李道宗在朝中地位很高,他的女儿也确实够这个资格。
因为当时已是冬天,距离新年已经很近了。所以直到第二年正月十五,李世民才正式下诏。贞观15年,文成公主正式离开长安,李道宗亲自带队,护送女儿远嫁高原。送亲队伍抵达青海玛多县的时候,遇上了吐蕃方面前来迎亲的队伍。松赞干布亲自带人前来接亲,在对李道宗行过子婿之礼后,松赞干布将文成公主带回拉萨,两人正式完婚。
在中国历史上,文成公主入藏和亲这件事,意义是十分重大的。但从文成公主自身的角度来看,这件事可能就截然不同了。大家可以想一下,17岁的女孩子,在今天估计也就刚上高中。一个刚上高中的女孩,要远嫁数千里之外的高原,而且注定这辈子都不可能再返回家乡,更不可能再见到自己的亲人。这种滋味,显然不是那么好受的。
不过好在,到了拉萨之后,松赞干布对文成公主还是很不错的。虽然在这之前,松赞干布已经娶了尼泊尔的那位尺尊公主,但文成公主嫁过去之后,一样是吐蕃的王后。这里要重点说明一下,网上有些人说,文成公主嫁到吐蕃之后,其实是个妾,这种说法其实是瞎说。因为只有中原这边,古代才实行一妻多妾制。吐蕃那边当时没有这个说法,可以同时存在两位正妻。
此后的几年里,文成公主其实还算是比较幸福的。而且,后来松赞干布还特意为文成公主建了一座小昭寺,足见两人的感情之深厚。唯一遗憾的是,松赞干布生育能力有点差,和文成公主在一起生活了九年,两人都没有生下一男半女。非但如此,松赞干布和那位尺尊公主,也没有孩子。松赞干布一生只有一个儿子,而且这个儿子死得比松赞干布还早。
九年之后,在文成公主26岁这一年,松赞干布因病去世。文成公主的幸福生活,自此戛然而止。这一年,唐朝这边李世民也已经去世,皇帝换成了唐高宗李治。李治登基之后,唐朝高层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最终在三年之后,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房遗爱谋反案,李道宗也被牵扯其中。最后,李道宗全家被流放广西,李道宗本人亦死在了流放的路上。
娘家已经是这个样子,文成公主又身为吐蕃王后,自然是不可能回唐朝了。而吐蕃这边,随着松赞干布去世,文成公主的处境,其实同样堪忧。
松赞干布去世后,由其孙子继承了他的位置。但因为他的孙子年龄实在太小,所以吐蕃的大权,便全都落入了吐蕃宰相禄东赞手里。据野史传说,禄东赞掌权之后,还按照吐蕃的规矩,继承了松赞干布的妃子,其中也包括文成公主。更有传说,文成公主后来还给禄东赞生下了一男一女。但这些都只是传说,没有足够的准确史料支撑。
另外,禄东赞掌权之后,持续带领吐蕃进行扩张,后来逐渐将吐谷浑的地盘,彻底蚕食殆尽。此后,吐蕃和唐朝的关系,开始逐渐恶化。公元670年,在文成公主46岁这一年,唐朝以吐蕃侵犯吐谷浑领土为由,派名将薛仁贵,率军进攻吐蕃。因为种种原因,薛仁贵被围大非川,最后不得不和吐蕃签订和约,才从高原上退了下来。
对于文成公主来说,唐朝和吐蕃的交战,无疑是她最不愿意见到的。但此时的文成公主,虽然身份尊贵,但因为没有实际权力,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一切发生,没有任何阻止的能力。
公元680年,文成公主忽然染上了天花,最后不治而亡,终年56岁。至此,这位传奇女子,终于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文成公主的后半辈子,其实过的并不算幸福。但作为女子,肩负着唐朝和吐蕃友好的重要使命,远嫁高原,并且用自己的一生来完成这个使命,为唐朝和吐蕃的关系,做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这样的文成公主,无疑是值得后世去尊敬的。
秦国到底是因为什么而亡的?
秦国表面上看起来是“二世而亡”,因此很多人都是根据“秦始皇建立秦朝,然后不到15年就灭亡了”这个前提条件来说原因。
这个前提不全面,所以,他们永远也找不到真正的原因。
事实上,秦国和秦朝是两回事!
秦国有5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十多个秦王,秦国的灭亡跟秦始皇关系不大,它是十多个秦王共同作用的结果。
没有秦始皇,秦国也会灭亡,秦国有500多岁的寿命,可以说是寿终正寝,不算短命,秦朝是短命王朝,但是秦国却是一个比较长寿的诸侯国。
那么,秦国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其一、秦国表面上看起来是灭亡了六国,事实上六国的灭亡是不彻底的,而秦国的胜利代价是惨痛的,秦国与六国是两败俱伤,秦国是内伤在统一战争的过程中,秦国被打成了“内伤”,表面风光,实际上秦国士兵伤亡惨重,秦国的伤疤很大,而且有内伤了。
这个内伤是什么意思?内伤就是统一后的秦国,它的老百姓不愿意打仗了,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和能力打仗了。
秦国统一六国,主要还是武力统一,一个一个地打下来的,特别是与赵国的战争,长平之战,赵国伤亡惨重,秦国也是死了很多士兵。
距离长平之战不到40年,秦始皇就开始统一战争,两次发兵灭楚,20万+60万,李信的20万秦军没有灭亡楚国,却被楚国打残了,可见秦军至少损失十多万,否则不会退回秦国。
王翦的60万秦军灭楚,劳师远征,举国上下沸沸腾腾,秦军虽然胜利,也是惨胜,这次战争还打出了一个谚语:楚虽三户,灭秦必楚。
这句话八个字,一方面说明楚国伤亡惨重,但是作为胜利者的秦国,伤亡有多惨重也是可想而知的。
一般来说,杀敌一万,自损三千,这个还是比较乐观的战争结果,以此推测秦军伤亡也是非常大的。
现在,咱们来仔细说一说秦国到底是因为什么而亡?这也与秦二世有一点关系,只不过秦二世仅仅是秦国官员的一个“缩影”而已。
其二、秦二世的残暴在秦朝不是个案,他是秦国官员的一个缩影,每一个在秦国之外做官的秦国人都有秦二世的影子秦始皇胜利后,表面上没有搞分封制,而是郡县制,实际上还是“分封”官员,这种“分封”仅仅不是以血缘关系来分封而已。
秦国的郡县制是没有完善的制度,官员权力很大,太守和县令没有诸侯王的封号,实际上也是“封疆大吏”,他们比宋朝的县令权力大得多,因为官员相互监督的那一套体系还没有建立和完善,秦朝的地方官,表面上看起来不是诸侯王,实际上比诸侯王更加肆无忌惮。
秦始皇把功臣们派到楚国和齐国等原来六国的地方做官,他们没有了过去“诸侯王”长期的打算,只知道及时享乐,作威作福,而且没有严格的监督,为了树立威信,他们的手段跟秦二世也差不多。
这些秦国的外派官僚们,要么昏庸无能,要么就躲在家里吃喝玩乐,什么事也不管,任用“萧何”那样的师爷管理衙门的事儿,久而久之,秦国各级的官员都大权旁落了,从秦二世到太守和县令,都是“天下乌鸦一般黑”呀!
说白了,秦二世有赵高替他坐江山,沛县的县令也有萧何替他办事,当然萧何不是赵高,但是都有喧宾夺主的意思。
可以想象,秦国接收六国国君和旧贵族的财产的“接收官员”也没有少拿好处。
因为在外面赚得盆满钵满,所以根本不想回秦国了,举个例子,秦军在岭南有一支几十万的部队,楚霸王灭秦的时候,他们居然无动于衷!
这就是秦始皇胜利的“后遗症”,贪图享乐成为一种风气,秦国不知道有多少“秦二世”那样的少爷,不知稼穑艰难,不知治国理政,只知道讨好皇帝和上级,却在外面做官发财。
总之,秦国的灭亡原因有很多,感觉上述两个原因很关键,也就是说秦始皇的统一战争给秦国造成了“内伤”,秦二世不是个案,而是秦朝的一个现象,贪图享乐,缺德的秦朝官僚太多了,他们滥用法律,还美其名曰“依律办事”。
万贵妃比明宪宗大17岁却为何极度受宠?
1475年,明宪宗朱见深失落地说:朕老了,可我还没有儿子。太监张敏跪地说:“不,您有儿子。”宪宗一愣,张敏再拜:奴才死罪,但只要皇上能为皇子做主,奴才死而无憾。
张敏说的那个孩子,已经6岁,一直被秘密养在西内宫,不敢让人知道,而这个孩子,直到6岁,胎毛都没敢剪过。
这个被藏得如此严实的孩子,就是明宪宗朱见深的儿子,之所以被藏起来,是有人不想他活在这个世上。
这个人,就是明宪宗的宠妃万贵妃。
万贵妃,本名万贞儿,比明宪宗朱见深大17岁。
公元1464年,18岁的朱见深称帝,却要立35岁的宫女万贞儿做皇后,为此,周太后极力反对,她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后宫不缺年轻美丽的女人,朱见深却喜欢和自己母亲同岁的少妇万氏。
而这个万氏,也不是什么国色天香,反而是身材粗狂,说话声音像男人,可即便如此,朱见深却异常宠爱她。
因为母亲周太后的反对,朱见深立了16岁的吴氏为皇后,可吴皇后进宫来,和其他妃嫔一样,每日独守空房,丈夫朱见深每天都要去宫女万贞儿的房间。
这位姣姣小姐,如何都想不明白,自己样貌出众,知书达理,家世显赫,为什么败给了一个35岁的少妇?
嫉妒使人发狂。
《明史》:“恭肃贵妃万氏,诸城人。机警,善迎帝意,遂谗废皇后吴氏,六宫希得进御。”
吴皇后决定要教训一下万贞儿,吴皇后对万氏用了私刑,被打了一通板子的万贞儿,仗着朱见深的宠爱,哭哭啼啼找朱见深告状,朱见深掀开万贵妃的衣服,看到后背上那刺眼的伤口,怒不可揭。
朱见深大发雷霆,不顾群臣反对,把当皇后一个月的吴氏给废了,打了冷宫。
继后王皇后也是一位美丽年轻的女子,但因为有前车之鉴,所以她没有选择硬碰硬,而是选择了忍让。
在明宪宗在位的23年,这位年轻美貌的皇后,也是一个人守着一个偌大宫殿,寂寞地打发着自己的青春。她,做了20几年皇后,也不过被临 幸了10次。
其他女人的境遇,那就更可以想象了。
因为专宠万贵妃,其他妃嫔自然也就没有怀孕的机会,这事情让太后很是着急,群臣也急得不行。
万幸的是,37岁的万贵妃有孕了,她高龄产子,生下了一个儿子,也是朱见深的皇长子,这个儿子一出生,就被寄予厚望。
如果不出意外,这个儿子会是太子,可惜的是这个孩子只活了一年多就夭折了。
儿子的死,对万贵妃打击很大,为了安慰她,朱见深天天和她在一起。
朱见深专宠万贵妃,周太后着急,群臣也急,不顾一切进言朱见深要“雨露均沾”“开枝散叶”:
《明通鉴》记载:“陛下爱有所专,而专宠者已过生于之期故也。望均恩爱,为宗社大计。”
也就是说,马上要40岁的万贵妃已经过了生育最佳年龄,已经不可能再次生育了,希望明宪宗为了江山社稷,雨露均沾,让其他妃嫔有机会怀上孩子。明宪宗听完,不气不恼,只一句“内事也,朕自主之。”当然,为了传宗接代,明宪宗也很努力去耕耘了,可是奇怪的是,那些妃嫔却也并没有怀孕。
实际上,不是其他妃嫔不能怀孕,是因为怀孕了也没机会生下来。
万贵妃,虽然不是皇后,因为有朱见深的宠爱,却已经是六宫的主人了,她见不得别人有孩子,只要见谁怀孕,就化身打 胎队长,给人用药堕 胎。
因为忌惮万贵妃,没人敢告诉朱见深。
“掖廷御幸有身,饮药伤坠者无数。”
在万贵妃的严厉打击下,快30岁的朱见深还没有自己的儿子。
1475年,明宪宗朱见深让太监张敏给自己梳头,感慨说:朕马上老了,可我还没有儿子。
张敏听完,跪地说:不,您有儿子。
宪宗错愕,张敏伏地跪拜说:奴才死罪,但只要皇上能为皇子做主,奴才死而无憾。
原来,朱见深曾经临 幸过女官纪氏,也就是这一夜承欢,纪氏珠胎暗结。
当然,这事还是被万贵妃知道了,她命人给纪氏送去了堕 胎药,因为有人暗中相助,纪氏得以保住腹中的孩子。
这个孩子出生后,万贵妃让太监张敏去杀掉他,张敏看着粉嫩的小皇子,突发善心,觉得明宪宗不该绝后,就冒死把孩子藏了起来,在废后吴氏的帮助下,将孩子养到了六岁。这个孩子,就是朱佑樘。朱佑樘被立为太子,但他的母亲纪氏却在不久之后莫名暴毙,那个保护了他们母子的太监张敏也吞金自杀。为了防止朱祐樘被害,周太后把他接到自己宫中亲自抚养。关于朱佑樘出生的这个故事,最早是在《谷山笔尘》的书中,随后被收录入《明史》。但这个说法,和另一本《謇斋琐缀录》中记录的有出入。“纪后有娠,万妃恚而苦之,上令托病处安乐堂,以痞报,而属门官照管。既诞皇子,密令内侍谨护。”结合这两个版本,有这样一种可能,那就是万贵妃确实有残害过龙裔,明宪宗也知道,但明宪宗也并非没有底线,也不是一个糊涂皇帝。他一方面要绵延子嗣,一方面要顾及万贵妃的感受,所以只能把怀孕的妃嫔给派人保护起来。因为担心万贵妃残害孩子,出生后也一直派专人守护。历史上,明宪宗记录在册的孩子有22个,儿子有14个,女儿有8个,除朱佑樘之外,其余21人都是在1476年以后生的。明宪宗如此煞费苦心,和其他女人生孩子都担心万贵妃伤心难过,更是对她残害龙裔的事情包容不追究,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爱呢?为什么明宪宗朱见深会对一个比自己大17岁的女人如此专情?又纵容至此?(1)两人患难与共
万贵妃万贞儿,原本是个宫女,她四岁入宫,19岁时被朱见深的祖母孙太后指派去照顾2岁的朱见深,被朱见深称为万姑姑。
朱见深是个可怜的娃,2岁被封为太子,却因为父亲朱祁镇兵败被俘。叔叔朱祁钰称帝,才过了3年,就废了朱见深的太子。
这个可怜的娃娃,没人肯和他玩耍,别人都排斥他,他的亲生母亲每次来看他都是来去匆匆,陪伴在他身边的,只有这个年长自己17岁的万姑姑。
当5岁的朱见深成了废太子的时候,他身边的人都另攀高枝去了,只有万姑姑默默地为朱见深收拾行李,带着他搬了出去。
5岁的朱见深问万贞儿:你也会走吗?
万贞儿回答:不会的,我会一直在你身边陪伴着你。
朱见深被废后,就像被人遗忘了一样,他苦苦挣扎了5年,从5岁到10岁,身边没有亲人,对他好的只有万贞儿。
人生的至暗时刻,万贞儿像母亲一样,护佑着朱见深。
1457年,朱见深的父亲回来了,朱祁钰倒台了,朱见深再次成了太子。
万贞儿,这个大了朱见深17岁的女人,敏锐地意识到,她的机会来了,她要抓住这个从小被自己养大的男孩。
他们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万贞儿成了朱见深的女人,第一个女人。
(2)万贵妃能给朱见深安全感
周太后一直想不明白,儿子为什么喜欢这个长相普通,说话像男人的老宫女。
明宪宗的回答是:“彼抚摩,吾安之,不在貌也。”短短十个字,揭晓了所有疑问,万贵妃是能给明宪宗安全感的人,这和相貌没有关系,甚至和爱情也扯不上关系。我们结合现代人的育儿知识去解答这个问题就通俗易懂多了。一个孩童,从2岁到10岁,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关键的几年,身边没有疼爱他的父母,经历了世态炎凉,只有一个叫做“万姑姑”的女人疼他惜他怜他保护他。童年朱见深对万贞儿,产生了类似“母子依恋”关系的情节,潜意识里,万贞儿是母亲的替代物,担当的是母亲的角色。《罪惟录》中记载万贵妃容貌:貌雄身巨,似男子。除此之外,万贵妃也像父亲一样,保护着朱见深,给他遮起了只有片瓦的晴空。(3)万贵妃是朱见深的启蒙老师成年后,母子依恋关系发生变化,因为极度依赖万贞儿,情窦初开的朱见深“爱”上了万贞儿。也或许是因为朱见深让万贞儿看到了一种可能,她很好地操控了朱见深,引导朱见深完成了“性”的启蒙,成了朱见深的第一个女人,两个人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万贞儿也是他的启蒙老师,他的很多思想也是万贞儿灌输的,对一个幼童来说,你灌输他什么,他就吸收什么。
写在最后朱见深的专情和专一,其实有心理上的病态成分,因为万贞儿不但是他认定的妻子,也是一个心理上的支撑,是支撑他熬过漫长岁月的一束光。
那束光灭了,朱见深的生命之火也灭了。
1487年正月,58岁的万贵妃突发急病去世。朱见深嚎啕大哭:“贞儿不在人世,我亦命不久矣。”
朱见深以皇后之礼安葬了万贵妃,还辍朝七日。八个月后,只有41岁的朱见深驾崩。与其说朱见深是伤心过度,因为思念万贵妃抑郁而终,不如说是支撑他心理大厦的根基倒了。
站在女人的角度看,万贵妃这短暂一生中,能有这样一段姻缘,也是值了。
怎么看待古代的和亲政策?
说到和亲政策,我们要看和亲的目的是什么?也就是说因为什么和亲。
首先和亲,也叫做”和戎“”和蕃“,是指我们中原王朝统治者与外族或外国出于某种目的而达成的一种政治联姻。
对于和亲,我是分两种看待的。
一、是我国古代汉朝和唐朝的和亲。
汉朝最出名的恐怕就是昭君出塞了,
王昭君本是汉元帝时期的宫女,因不肯贿赂宫廷画师毛延寿,故而没有被皇帝选上。竟宁元年(前33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来到长安觐见天子,自愿当汉朝的女婿。汉元帝便将昭君赐给了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也十分高兴,便上书元帝表示愿永保边塞和平。王昭君之出塞几十年的时间里,汉朝和匈奴之间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不仅如此,昭君出塞还为日后中原王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并且还大大加强了中原与草原的文化交流!
王昭君去世后,其墓被称为“青冢”,这个古迹经历数千年,却一直都被保存了下来。因为这在内蒙人心中,王昭君已经不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民族友好的象征。她的墓,与其说是墓穴,还不如说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翦伯赞)
再来说说唐朝,都知道唐朝有多么强大,可以说是万国来朝,整个世界的中心。
为什么单把唐朝列出来呢,是因为唐朝的和亲是国力处于优势时和亲,就像唐朝和亲吐蕃,是在松州之战打仗打赢了之后,松赞干布退兵谢罪称臣!于是文成公主和亲吐蕃,嫁于松赞干布。
后来和吐蕃又打仗,又打赢了,金城公主和亲吐蕃嫁尺带丹珠。
所以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在吐蕃的地位极高!甚至比吐蕃的王后地位都高,(因为婆家厉害啊)
《吐蕃历史文书》记载:“赞蒙文成公主由噶尔.东赞域松迎至吐蕃之地。”“及至羊年(公元683年)…冬,祭祀赞蒙文成公主。”《吐蕃历史文书》记载:“及至狗年(公元710年)……赞蒙金城公主至逻些”“及至兔年(公元739年)……赞蒙金城公主薨逝”“及至蛇年(公元741年)……祭祀赞普王子拉本及赞蒙金城公主二人之遗体”。
在《吐蕃历史文书》的记载中,兼有赞蒙尊称并且去世后享有祭祀这两项,是地位不低于吐蕃王后的人拥有的待遇,文成公主、金城公主都拥有这待遇,而松赞干布的女人里仅文成公主拥有这待遇。
二、是其他朝代的和亲
其他朝代和唐朝就不一样了,要么是处于均势时和亲,要么是处于劣势时和亲,只能起到一定政治作用,对后世的影响并不大。所以并没有多少故事流传下来。
总结、中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且爱好和平,战争只会给老百姓带去无尽的伤害,用和亲这样的和平方式解决民族间的矛盾,有利于各民族互相了解,共同进步和发展。深入了解和亲文化,也对构建新时期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希望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