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广平的结局,却还陷在和他的感情里难以自拔?
许广平的结局,却还陷在和他的感情里难以自拔?
“单相思”式的爱恋,很愚蠢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很愚蠢的行为,却也是很无奈的行为。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看似是勇敢,实则是愚蠢,明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摆平山里的老虎,却还是向山中走去,这是一种愚蠢至极的行为。
就像明知道他没那么爱你,却还陷在和他的感情里难以自拔一样,被爱情冲昏了头脑,一门心思的陷在自己赋予的“单相思"模式里,难以自拔。
“单相思”分为有感单恋和无感单恋:无感单恋,是对方并不知道你在爱他(她)。有感单恋,即对方明知你爱他(她),而他(她)根本不爱你。你把满腔的热情和爱奉献给对方,遭到回绝,但你仍一往情深。
有感单恋是最可怕的,因为有感情,感情一旦付出就想要得到回报,对方明明知道却没有给与对等的回报,这会让单恋的一方认为是自己做的不好,付出的还不够多。
于是就会一门心思的陷在付出上,只为得到对方的回应。时间久了,就变成了一种畸形的爱恋,也给单恋的人造成了心理上的抑郁感,长此以往下去,抑郁的情绪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工作和家庭,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甚至会产生精神疾病。
理论上的解决方案(1)正视问题。要能够正确认识到他并不爱你的事实,接受事实,不能再一味的沉浸在自我的单相思上。单相思不是爱情,而爱情也不能是生活的全部,自然单相思也不能成为你生活的主体,它只是生活的调味剂,适当使用,才能增添生活趣味,使用过量会危及生命健康。
(2)转移注意力。一是环境转移,尽可能离你痴心所爱的人远一点,眼不见为好,空间距离的变大会使感情淡忘。21岁的恩格斯失恋了,他就去登阿尔卑斯山,向大山诉说痛苦,很快就达到心理的平衡。二是感情转移,对方不爱你,就别在为对方而痛苦了,把感情转移到别的事物上,如转到工作,帮助别人上。
(3)力求升华。把时间,精力放到事业、学业上,力求用事业、学业的成功实现自身价值,获得心理的快慰,促使感情升华,其实,升华也是一种转移,是一种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转移。
感情上的解决方案大道理听得太多,也都明白,理智上应该这样去做,应该那样去理解,但是感情毕竟不是大道理就可以说得通的事情,还是需要从感情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并给与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要做的就是离开,及时离开断舍离,很多人都很难以做得到,就是因为难,才更需要去做。成功前的事情都是困难的,但是为了能够成功离开,就一定要做到断开联系,舍弃感情、离开那个人。
先从断开联系说吧,把主动的联系变为无联系,千万要控制住自己,不能去主动联系对方,无论多么想念,多么想要知道他的消息,也要坚持住。这是最关键的时刻,一定要坚持住。
然后是舍弃感情,只有断开联系,才能让感情没有了寄托点,成为了无业游民。没有了可以赋予它意义的地方,它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最后是离开,要离开一个自己深爱的人并不容易,唯有从内心深处先要做到离开,才能在外在形体上做到离开,就是要由内致外的彻底离开,才会断了一切的念想。
然后就是要沉淀自我,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把那份感情沉淀下来,让它平静下来,才能够用理智的思维去看待你和他之间的关系,以及他对你的态度。
没有了爱情的激情感,自然就可以做到平静的看待事物的客观性了,只有你自己认识到了自己曾经的愚蠢行为,才会愿意主动改善这种状态。
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就是管得住手,同时也管住自己的大脑,逼迫自己不去想要联系他。
人最难控制的就是思想,主动去扼制不去想,往往会适得其反,要去做其他的事情,用那些事情把大脑的思想都占据上,不留空隙,自然就没那个空间去存放那种想念了。
感情啊,总是这么让人又爱又恨的,又拿它无可奈何。无论多么理智的一个人,只要触发了感情的开关,就会沦陷在里面,无法自拔。
想要从感情里拔出来,一定会连着血带着肉,定不会好受。但就算再难受,也只是一时的,过去了就好了。坚持住,才能获得成功!
情深一世,七两足以,由心感怀,实为原创,愿七两情的回答能够有所帮助更多讲的是规则?
君子之间相处,更多讲的是规则,我觉得很有道理,与小人之间相处,才讲道德这句话对于跟小人相处还不够,更应该讲规则。
首先,所谓君子在字典里的意思是人格高尚的人,也就是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所以君子本身已经具有道德的良好素质,有高尚的品质,具有正能量,跟君子打交道比较轻松,有事直接办事,就事论事,不用拐弯抹角,勾心斗角,暗藏心机,比较光明磊落,只要按照合理的事物规则行事,一切就顺利成章,比如签订买卖合同,买卖双方都本着互赢互利、公平公正的原则,达到共同进步,共同取得自己合情合理的收益,这就是君子所为,这样的利益关系才会长久,也是企业发展的正道。
其次再来说说小人,小人的定义在古汉语当中是指品行卑劣的人。从字面意思上就可以分析出小人的道德和行为都很卑鄙恶劣,这种人不仅思想品质恶劣,而且做起事情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行为也卑劣。所以遇到这样的人是人生的不幸,对待这种人要心里不能退让,不能跟他讲道德,因为跟他们讲道德正中了他们的圈套,因为这是一贯他们用自己的不道德而利用别人的道德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时候只能用规则去约束他,不能让他去钻空子,比如跟这样的小人签合同时要一定三思而后行,一定要吃透合同实质,不要让他耍滑头,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在生活中,我们宁可得罪君子也不能得罪小人,亲君子,远小人,希望我们都有一双慧眼,不受小人的伤害,如果不得不跟小人打交道的时候,一定不要讲什么道德,因为这些对他们不管用,而是一定要讲规则。
金庸的姑妈查品珍是军神蒋百里的发妻?
清末民国年间,追求男女平等、自由恋爱的运动成为“时髦”,固然使一大批年轻人摆脱封建礼教和包办婚姻的束缚,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却也使得很多传统女性沦为“受害者”。她们虽然跟抱持新思想的丈夫结婚,但一生却得不到真爱,往往在忍受无尽的寂寞与冷清后悄然离世,结局令人唏嘘。如此悲剧的女性并不在少数,其中“军神”蒋百里的发妻查品珍便是典型案例。
查品珍生于世代书香门第海宁查氏家族,是武侠小说泰斗金庸(查良镛)的同族姑母,自幼接受女德女红教育,是一个性情温顺、思想传统的小脚闺秀。1900年,年已19岁的查品珍经媒人撮合,与当地的一名塾师定下婚约,这名塾师,便是日后名震中外的军事奇才蒋百里。
当时的蒋百里只有18岁,虽然只是一介塾师,但志存高远,根本不满足于在乡间做一个“孩子王”。所以蒋百里并没有着急着结婚,而是不久后到求是学院继续深造,翌年又接受县令方雨亭等人的资助,东渡日本留学以学习军事。
早在东渡之前,蒋百里便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近代知识,到达日本后更是在梁启超的教导下,成为一个学贯中西、经世致用的奇才。半是由于对传统礼教的厌弃,半是因为想做出一番大事业,蒋百里极希望能找到一位志同道合的女性为妻,而不是跟一个传统保守、思想僵化的小脚女人缔结连理。所以面对母亲的多次催促,蒋百里非但没有答应回国结婚,反而请求母亲帮忙取消这门婚事。
蒋母是个通情达理的女人,对儿子的心思很是了解,为了不耽误查品珍的大好青春,便委婉地跟查家提出解除婚约的想法。然而查品珍既珍视自己的名声,又爱慕蒋百里的才华、相貌,所以坚决不同意退婚另嫁,并明言将一辈子等待蒋百里。蒋母无奈,只能再度要求儿子回国完婚。
1910年,蒋百里学成归国后,勉强答应母亲的要求,跟一片痴心的未婚妻完婚,此时的查品珍已经29岁。然而新婚燕尔之际,蒋百里却接受东三省总督赵尔巽的召唤北上任职,但并未携妻前往。此后数年时间里,蒋百里虽然有过回到家乡任职的经历(浙江都督府参谋长),然而半因事情繁杂,半因感情淡漠,跟查品珍相处的时间极短,完全不像新婚夫妇应有的样子。
北洋政府建立后,蒋百里再度入京,起初担任总统府军事参议,1912年又出任保定军校校长。在担任校长期间,蒋百里提倡新式教育,锐意进行各项改革,力图打造素养极高的新式军人。然而他的种种措施,却遭到北洋旧派军人的阻扰,致使蒋百里在悲愤之余,竟当着师生的面举枪自戕,幸好被旁人及时阻拦,虽然未击中要害,但依然受伤不轻。
蒋百里获救后,应北洋政府的要求,日本驻华公使馆派遣一位军医和一个名叫佐藤屋登的女护士对蒋进行救治、护理。在救治期间,军医发现蒋百里仍有自杀的倾向,乃叮嘱佐藤护士在照料其日常起居的同时,对他进行精神上的安抚。正是在此期间,蒋百里跟佐藤屋登朝夕相处,愈发觉得对方的温柔、开明,与自己的志向颇有契合之处,由此对她产生深深的迷恋之情。
三周后,佐藤屋登奉命回京,蒋百里随即也辞职北上,对佐藤屋登展开锲而不舍地追求,并成功地俘获其芳心。1914年冬,蒋百里与佐藤屋登在天津结婚,并为爱妻取中文名为蒋佐梅。蒋佐梅跟丈夫厮守23年时间,共为他生下5个女儿,其中三女蒋英是著名钢琴家和歌唱家,后嫁与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为妻。
蒋百里另娶的消息传到老家,查品珍备受打击,然而她并没有选择离婚或吵闹,而是默默吞下苦果,在侍奉婆母中痴等丈夫的“回心转意”,然而这一切注定要成为空想。1938年,蒋百里病逝于广西宜山,查品珍此后变得更是落落寡合,最终于次年冬天悄然离世,终年57岁。查品珍一生无儿无女,晚景异常凄凉。
对于查品珍的遭遇,时人对蒋百里多有指责,但作为他的内侄,金庸却颇能理解。某次接受记者采访时,金庸被问及此事,他的回答是:“查夫人是百里留学前奉父母之命订下的婚事,迎娶也是迫不得已的。就像鲁迅的原配夫人朱安、郭沫若的原配夫人张琼华一样,都是父亲攀交情、母亲讨媳妇,而不是丈夫讨妻子,所以这是不足于为百里病的。”
孔乙己是一个应该被嘲讽?
孔乙己是不是一个应该被嘲讽,被批判的悲剧性人物,先要弄清这个人物产生的历史背景,时代背景、生存环境,生活经历。我们先要分析清楚孔乙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才可以断定他是不是应该被嘲讽,被批判。
我们知道,《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名篇,发表于1919年的《新青年》杂志。后来被收入小说集《呐喊》,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非常有影响的一个短篇小说。小说写作的时代,正当中国兴起一场新文化启蒙运动,反对封建的伦理道德和旧文学,提倡新思想、新文学,提倡贴近现实生活的白话文。小说描写了孔乙己作为一个旧文人,在当时的科举制度和封建腐朽思想的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生活上穷困潦倒。在人们视线下而逐渐被人淡忘,被社会抛弃的故事。小说描述了当时的社会制度对文化人的不公和摧残,同时也揭示了人性的善恶和人情冷暖。
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是鲁迅作品中的一个典型形象,也是中国旧知识分子的一个代表形象。他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和封建文化教育的牺牲,是一个被旧教育体制所残害所麻木而最终又被社会抛弃吞没的下层知识分子。鲁迅先生正是通过对这个典型形象的塑造,来对吃人的封建教育和害人无数的科举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无情的揭露。
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孔乙己身上有着旧文人迂腐而又可笑,清高而又百无一用,贫穷而又懒惰,还喜酒贪杯,虚荣而又好面子等等毛病,他永远穿着长衫,哪怕又破又脏,以显示他与普通短衣帮的不同,他是唯一站着喝酒却又穿着长衫的人,虽然只能与那些短衣帮们同在柜台外喝酒,却又在潜意识里,觉得比他们高一等,不屑与他们为伍。孔乙己是一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旧文人,他既不为上层社会所接受,又不愿意融入底层社会,与普通大众一样生活,他同时被两个阶层所不容,最后被社会抛弃,形成了个人悲剧。
从这一点来说,他是值得我们同情的,同时也是必须批判的。
但同时,在孔乙己身上,我们还看到了他的另外一面,比如善良,可爱,可敬。每个人物都是复杂的,具有多面性的。孔乙己身上除了旧文人的毛病,也有闪光点。虽然他穷,每次只能买很少的几颗茴香豆用来下酒,但当孩子们围着他索要茴香豆时,他还是会很爽快地给每个小孩子发一颗,显示出了他的心底善良。当孩子们吃完了再给他要时,他便着慌了,急忙用手盖藏起来,嘴里一边说着“多乎哉,不多也”,像个孩子一样可爱。看到酒馆的小伙计,便欲教他写字,为他将来当掌柜时候着想,虽然小伙计并不领情,他却依然如故,想要教导着他,教授他。尽管他穷困潦倒,活得不像人样,却轻易不肯欠帐,“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这一段充分说明了孔乙己不管再穷困,依然保持着读书人高贵的品行。说明他身上有着善良而又可敬的一面。
综上所述,我认为孔乙己是个受封建文化教育所毒害的旧文人的典型形象,他的身上有毛病,也有闪光的亮点。所以,我们对他可以同情,可以批判,却不能嘲讽。嘲讽一个人,是对他最大的伤害。
汉武帝诛杀了其整个家族?
卫青死后,因为巫蛊之祸,汉武帝确实诛杀了一大帮人,包括卫太子刘据的子孙,但是,卫青家族,只有卫青的长子卫伉一人或者一支被诛杀而已。
这一切,还要从汉武帝晚年,一次莫须有的刺杀案说起。
汉武帝67岁这一年,住在建章宫里,有一天,他突然看到一个人影,站在宫门内,手里拿着宝剑来回挥舞,这个人汉武帝并不认识,他便怀疑有人来刺杀他。
谁知道汉武帝揉了揉眼睛,再看的时候,那个手持宝剑的人影,突然消失不见了。
原来此时汉武帝已经得了病,治了很多天还没治好,汉武帝心中就特别的不高兴,总是疑心疑鬼的。
汉武帝晚年时期,由于他的穷兵黩武,连年对匈奴用兵,国库已经耗尽,为了继续打仗,汉武帝就得对老百姓横征暴敛。这就导致到处有老百姓造反,还咒骂汉武帝。
这几年来,已经有十几个秩比两千石的封疆大吏被老百姓杀死了,至于那些被杀死的州县小官儿县令,更是不计其数,汉武帝不得不派“绣衣使者”为钦差大臣,带领军队,到处去平叛。
然后,汉武帝又得了病,头脑浑浑噩噩的,总怀疑有人要来刺杀他,所以他才在建章宫看到有人挥舞宝剑,汉武帝这是得了疑心病,或者叫被迫害狂想症。
汉武帝一看那个人影不见了,立刻让手下的小黄门带人去搜查,结果这些小黄门把整个建章宫搜查了好几遍,都没有找到汉武帝看到的“手持宝剑的人影”。
汉武帝大怒,立即把看守宫门的人都给杀了,又派手下的“绣衣骑士”,到整个长安城里去搜查手持宝剑的刺客。
这下长安城遭殃了,这些绣衣骑士,就跟明朝的锦衣卫一样,都有特权,王公大臣见了他们都得礼让三分,所以他们把整个长安城搅得鸡犬不宁,结果搜查了11天,还是没找到汉武帝说的刺客。
当然,这些绣衣骑士也不是一点收获都没有,他们回到皇宫给汉武帝复命,说虽然没找到刺客,却在长安城里搜查到一大帮的方士和巫婆,他们怀疑是这些方士和巫婆搞的鬼。
这些方士和巫婆,就是一帮在民间搞迷信的人,他们还教人干坏事儿,教人害人的方法。
比如他们教给相信他们的老百姓,用木头刻成小木头人,埋在土里,然后他们对着这些小木头人画符、念咒、做法,就能将仇家害死。
或者他们教人用木头或者布帛做成小人,用针扎到这些小人身上,然后画符、念咒、做法,就能把仇家害死。
最主要的还是把小木头人埋在土里的方式。
这些方式和巫婆,不但在民间这么搞,他们还乱窜到长安城的皇宫里,结交皇宫里的一些妃子、公主、宫女,教给他们搞小木头人,从而对付仇人,把整个皇宫搞得乌烟瘴气。
汉武帝第一个皇后叫陈阿娇,就是汉武帝说要金屋藏娇的那个女人,她嫁给汉武帝以后八九年,却一直没生儿子,为了生儿子,她就曾经结交过一些巫婆。
她让这些巫婆用妖术帮助她生儿子,总共花了黄金九千斤,都没有效果。
这些巫婆还把自己的徒子徒孙,也带到皇宫里来,甚至诱导陈阿娇跟宫女搞在一起,后来被汉武帝发现,汉武帝一口气杀了三百多个巫婆宫女。陈阿娇也被废除皇后之位,打入到甘泉宫居住。
谁知道,令汉武帝心惊的是,几十年前杀了三百多人,并没有震慑住这些搞巫术的人,他们这次又卷土重来了。
说实在的,汉武帝本人就是个极其迷信的帝王,他跟秦始皇一样,也想长生不老,也相信方士,他手底下有一大批的方士,帮他寻找传说中的仙人和成仙的方法。
汉武帝甚至派了好几批人,出东海去寻找传说中的蓬莱仙岛和仙人,就跟秦始皇派徐福和五百童男童女一样。
汉武帝还把自己的一个女儿,卫长公主,卫子夫所生的长女,嫁给了一个方士栾大,当然,栾大没给汉武帝找到仙人,最终被气急败坏的汉武帝腰斩。
正所谓,上有好之,下必甚焉,汉武帝作为一国之君,都相信什么巫蛊、仙术之类的无稽之谈,更何况他下面的妃子、宫女、以及老百姓呢。
所以汉武帝派到长安城里搜捕刺客的绣衣骑士,搜到了一大帮什么方士、巫婆,也就不奇怪了。
问题是,汉武帝以前相信方士,那是为了自己要成仙,现在有人搞巫术,是要刺杀他,他就不再相信这些东西了。
原来,那些绣衣骑士在长安城折腾了11天,没搜捕到刺客,怕汉武帝怪罪,像杀了守宫门的那些人一样杀了他们,这些绣衣骑士就夸大其词,说是皇宫里有巫婆,埋了小木头人,要害汉武帝,那个拿剑的刺客,就是小木头人变的。
正在这个时候,有人告发丞相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跟汉武帝的女儿阳石公主私通,还埋着木头人咒骂皇上。
这公孙贺来历不简单,他的老婆是卫子夫的姐姐卫君孺,也就是说,皇后卫子夫是他的小姨子,死去的大司马大将军卫青是他的小舅子,而当朝太子刘据,自然是他的外甥。
汉武帝一听当朝丞相的儿子埋了小人诅咒自己,立刻火冒三丈,这还得了,这些巫婆搞巫蛊都搞到皇宫里来了,还要害朕,汉武帝立刻传召,让自己的宠臣、廷尉杜周前来,全权负责调查审理这个刺杀案。
我们都知道,汉武帝这个皇帝,最喜欢重用的就是酷吏,前有酷吏张汤,因为有诸侯谋反,对诸侯大开杀戒,弄死了上万人,现在这个杜周,也跟张汤一样,是个酷吏,手段极为毒辣,还善于编织罪名。
杜周听说了汉武帝被“刺杀”的事情以后,立刻领命去办事儿。
前面咱们说过,杜周这样的酷吏,心狠手辣,他猜想汉武帝也许是想对付丞相公孙贺,于是当即给公孙贺父子定了罪名,将公孙家族满门抄斩。
不但如此,跟公孙贺有关系的朝中大臣和家族,也受到了牵连。
那个据说跟公孙贺儿子私通的公主,阳石公主,被定了死罪,卫子夫的一个女儿诸邑公主,也被定了死罪。
还有就是,卫青的长子卫伉,也被定了死罪,至于卫青的另外两个儿子,卫不疑和卫登却没有受到牵连,也许是因为这两个人没有参与朝廷的大事儿。
杜周之所以只定了卫伉的死罪,是因为卫伉在卫青死后,不但袭封了卫青的长平侯爵位,还能带兵打仗,手里有兵权,是卫皇后和卫太子比较倚重的外援。
实际上,杜周这是在趁机打压卫太子李据的势力,李据是汉武帝长子,卫皇后卫子夫所生,此时已经不再受宠,在朝廷里势力却极大,包括丞相公孙贺都是卫子夫的姐夫,太子的姨夫。
杜周为什么要趁机攻击太子的人呢?当然是因为此时汉武帝最宠爱的宠臣绣衣使者江充了,江充跟太子有矛盾,又揣摩汉武帝的心思,认为汉武帝有意立钩弋夫人生的李弗陵为太子。
很多人可能不了解这里的情况,为什么汉武帝一说有人刺杀他,就立刻有人举报丞相公孙贺和他的儿子呢?这里面是有权势斗争的,否则也不会这么巧,这还得从卫青之死说起。
我们都知道,卫青和卫子夫,实际上是同母异父的姐弟。
卫子夫的母亲被称作卫媪,是汉武帝的大姐平阳公主府里的婢女,她原来嫁给了一个人,生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其中大女儿卫君孺嫁给了公孙贺,二女儿叫卫少儿,是霍去病的母亲,还有一个三女儿,是卫子夫。
卫媪在平阳公主的府里,又跟一个叫郑季的人私通,生了三个儿子,其中最大的就是卫青。
卫子夫长大后,成了平阳公主家里的歌女,被来看姐姐的汉武帝刘彻看上,当场临幸,带回皇宫,卫子夫后来为汉武帝生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汉武帝的长子刘据,被立为太子,陈阿娇被废了以后,卫子夫成为皇后。
卫青长大后也进了平阳公主王府,做一个喂马牵马的小厮,后来因为卫子夫当了皇后,他就被汉武帝召唤到朝廷里,从贴身小郎中做起,后来由于他是个将才,为汉武帝攻打匈奴,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关内侯,大将军。
咱们前面说了,卫青的同母异父的大姐,叫卫君孺,嫁给了公孙贺,后来当了丞相,卫青的三姐,就是卫子夫,当了皇后,卫青的二姐呢?就是霍去病的母亲,叫卫少儿,卫少儿跟平阳县吏霍仲孺私通生下来了霍去病。
霍去病长大之后,天纵奇才,打仗勇猛,不下于他的舅舅卫青,更加受到汉武帝喜爱重用,被封为骠骑将军,冠军侯。
后来卫青因为战功,又被封了长平侯,大司马大将军,他的三个儿子,卫伉、卫不疑、卫登,小小年纪,也被封了侯。
所以,卫家的势力,当时极为强大,我们盘点一下:
首先,卫家一门五侯,两员大将,卫青和霍去病,掌握着汉朝兵权;
其次,卫青死后,他的姐夫公孙贺当上了丞相。
再次,卫青的姐姐卫子夫是当朝皇后。
最后,卫青的外甥李据是当朝太子。
可以看出来,即便霍去病英年早逝,卫家的实力仍然很强劲,都是太子李据的外援。
因此,有人说太子的坏话的时候,说汉武帝对太子李据不满的时候,汉武帝还亲自找到卫青,说他不会废了太子,太子的位子很稳固,太子的母亲卫子夫听说以后,感动的卸下所有的头饰,给汉武帝下跪谢恩。
问题是,卫青四十多岁就死了,卫子夫也逐渐年老色衰,失去汉武帝宠爱。而汉武帝后来又有了很多妃子,很多儿子。
到了汉武帝晚年,他最宠爱的妃子是“钩弋夫人”,钩弋夫人也叫拳夫人,因为她有一个特别的癖好,喜欢捏拳头,又因为她居住在钩弋宫,便被称为钩弋夫人。
钩弋夫人为汉武帝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刘弗陵,特别得到汉武帝的喜爱。
据说钩弋夫人怀胎14个月,才最终将刘弗陵生下来,汉武帝说,当初三皇五帝里的帝尧,就是怀胎14个月后出生的,于是汉武帝便把钩弋夫人的宫殿的大门,改作“尧母门”。
这时候很多汉武帝的大臣,就开始猜测了,帝尧怀胎14个月出生,最终当了皇帝,皇上又把钩弋夫人比作尧的母亲,那她生的刘弗陵,不就是尧吗,那不是暗示将来刘弗陵要当皇帝吗?
于是这些人认为,汉武帝对卫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不满,要立刘弗陵为太子了。
于是,原来投靠卫青的人,投靠卫皇后的人,投靠太子刘据的人,有的便背叛了他们,转而投靠钩弋夫人,想推举刘弗陵为太子。
既然要推举刘弗陵为太子,就要先打击卫家的势力,太子李据的外援。
而太子李据的外援,咱们前面已经讲过,一是卫青家族的人,二是丞相公孙贺家族的人。
所以,杜周借此机会,就将丞相公孙贺父子,以及卫青家族带兵的卫青长子卫伉,定了死罪。
如果卫青还活着,这帮人绝不敢这么干,可惜卫青四十多岁就英年早逝了。
当然,这件事,只是朝廷里支持钩弋夫人母子的人,扫除李据外援的行动,还没真正的动太子刘据本人呢。
后来汉武帝的宠臣江充,借着这件事儿,发动巫蛊之祸,将太子李据逼反,导致李据兵败自杀,才是真正的主菜。
话说回来,如果不清除太子李据的外援公孙贺和卫伉,江充也就没法逼反太子李据了,也就没有后面的巫蛊之祸了。
那么,巫蛊之祸,又是怎么回事呢?
刺杀案发生后,汉武帝命酷吏杜周调查审理,杜周一口气把李据的外援全部弄死了,但是,汉武帝仍然疑神疑鬼,病情还有些加重。
接着,汉武帝做了一个噩梦,被江充给利用了。
有一天,汉武帝吃了午饭,想好好儿地睡一个午觉,突然来了几千个小木头人,每个小木头人都拿着一根棍棒,一窝蜂似的向汉武帝没头没脑地打来。汉武帝吓得哇哇大叫,醒了过来,原来是做了个噩梦。
正在此时,汉武帝的宠臣江充,号称绣衣使者的人,劝汉武帝去甘泉宫养病,甘泉宫在长安城外,这是把汉武帝支出了长安。
在去甘泉宫的路上,江充再次跟太子李据发生矛盾,双方看对方都非常不爽,想找机会除掉对方。江充就是支持钩弋夫人和刘弗陵的人。
在甘泉宫,汉武帝见不到文武百官,更见不到太子,身边只有江充等一帮绣衣使者,江充趁机又对汉武帝说,皇上做这个噩梦,肯定是有人埋了小木头人,在诅咒皇上,想害皇上,这些人大逆不道,应该全都杀了。
汉武帝本来对这些巫术就半信半不信,此时听了,不由得不信,汉武帝就叫江充再去查办这些“大逆不道”的人。
江充的心腹叫檀何。他自己吹牛能够望气,也是汉武帝信任的人。他对汉武帝说:“我在外面望气,就瞧见宫里有鬼气。那里面准埋着不少木头人。要是宫里的鬼气不消除的话,唉,皇上的病是没法好的。”汉武帝就给江充一道诏书,吩咐他带着方士檀何、将军韩说、御史章赣、黄门苏文等到宫里去搜查木头人。江充得了令旨以后,狐假虎威,来到长安城和皇宫里,将整个皇宫再次搅得鸡犬不宁。
江充手下有一帮绣衣骑士,全都听他的号令,他们在皇宫里掘地三尺,寻找小木人,当然,哪里有没有小木头人,还不是看江充的意思?没有小木头人的,江充手下的绣衣骑士,也能现场给你偷偷埋一个,再挖出来,说是你埋的。
当然,江充此次来的目的,是太子东宫的李据。
我们前面讲过,江充是支持钩弋夫人和刘弗陵的,再加上他去甘泉宫时,跟太子发生了矛盾,担心太子对付自己,便要陷害太子。
江充带着一帮手下,气势汹汹来到太子宫,果然在太子宫挖出了不少的小木头人,还有写着诅咒汉武帝言语的布条,这些当然不是太子李据埋的,而是江充他们捣的鬼。
太子便想去甘泉宫,向汉武帝亲自解释清楚,可是除了江充那帮人,谁也见不到汉武帝,太子的手下便提出建议,说干脆直接绑了江充等人杀了,省的他们再生事,可是太子觉得,江充拿着圣旨,岂能随便绑了。最终太子的人说,那就先逃出皇宫吧。
谁知道,江充派人连连催促太子去见他,这当然是想抓了太子。
太子一不做二不休,派人把江充给抓了杀了,江充手下的御史章赣、黄门苏文,却逃回了甘泉宫,跟汉武帝说太子造反了,汉武帝一开始不信,派人去探听消息,结果这个派去的人是苏文的手下,他根本就没回皇宫,在外边呆了半天,回来直接谎称太子造反了。
汉武帝信以为真,便派丞相刘屈犛带兵去打太子,这时候太子也聚集了一帮人马,皇后卫子夫也支持太子杀出去,于是太子带着人马,跟汉武帝的人,双方在长安打了四五天,直杀得血流成河。
后来汉武帝亲自回到建章宫,支持太子的人一看皇帝回来了,有很多人背叛了太子,太子也就败了。
太子刘据逃出了长安,他的儿子和孙子却没能逃脱,除了一个叫刘病已的孙子,被人救了,其他的全被汉武帝杀了。太子刘据的母亲卫皇后卫子夫,也自杀了。太子刘据出逃没多久,就被追兵包围,最终也自杀了。
这就是巫蛊之祸,据说这件事当时牵连了十多万人,死伤无数。汉武帝后来醒悟,终于下了一道罪己诏,在轮台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