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保密局,国家档案局和国家保密局归哪个部委管理?
中国国家保密局,国家档案局和国家保密局归哪个部委管理?
国家保密局脱胎于原中央调查部,即中调部。80年代初,把原中调部的绝大部分机构和公安部1局等3个局合并为国家 安全 部。由公安部副部长凌云出任首任部长。剩下的中调部的机构留在原来中调部万寿路大院里,改称保密局。
涉密人员必须备案吗?
涉密人员必须备案涉密人员的主要职责
1、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2、涉密人员在制作、传递、使用、携带、保存、销毁密品密件时,必须严格遵守各项保密制度规定,履行保密义务;
3、涉密人员在组织参加涉密会议、社会交往活动、离休、退休、离职时,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规定;
4、涉密人员自己发生泄密事故或发现他人泄露国家秘密时,必须及时报告并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5、涉密人员必须自觉接受保密教育和保密监督检查;
6、涉密人员违反保密规定,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涉密人员、一般涉密人员由各部门上报涉密人员名单并填写“涉密人员申请表”报校保密办审批备案。
保密三员培训证书有含金量吗?
保密三员培训证书含金量非常高,
“三员”是指涉密信息系统应当配备的系统管理员、安全保密管理员和安全审计员,分别
负责系统运行、安全保密管理和安全审计工作。“三员”只有接受专业知识培训并通过资
格考试,取得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统一颁发的资格证书后,才能上岗履行职责。
“三员”
配置:“三员”并不是特指三个人,而是代表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的三类
岗位或角色,对应不同的职责,由相关人员担任,以相应权限的管理员账号登录设备或系
统来完成各项工作。
戴笠死后军统局改名保密局?
1945年8月15日午时,由天皇裕仁亲自宣读的投降录音向全世界播放,日本终于无条件投降。只不过,他在这份诏书中不仅没有提到“投降”二字,而且没有进行任何的忏悔。引用其中部分内容:
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现状,欲采取非常措施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至此,中国人民经历的十四年抗战终于结束,我们取得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正当国人都沉浸在喜悦的气氛之际,军统头子戴笠却忧心忡忡。原来,这个特务组织因为树大招风和权势滔天,已经引起了众多猜忌。
蒋某为了塑造“民主”和“开明”的形象,不得不在政治、经济、司法和外交等方面进行调整,不得不做出一些“表面文章”。对于臭名昭著和民怨极大的军统,自然需要进行整顿甚至是裁撤,否则方方面面都无法交代。
1946年2月,尽管蒋某处心积虑准备内战,但还是成立了一个临时小组专门研究军统的整改和裁撤。其中,钱大钧曾是委员长侍从室主任,与戴笠存有芥蒂;宣铁吾是黄埔一期生,与戴笠的关系长期势同水火;唐纵从复兴社起就是戴笠的死敌,两人在很多方面都针锋相对;只有胡宗南,多年来一直都与戴笠交好并且互为依托。
对于钱大钧、宣铁吾、唐纵和戴笠之间的矛盾,蒋某是心知肚明的;而对于胡宗南和戴笠的私交,他同样心如明镜。问题来了,既然决心裁撤军统,为何在安排反对者的同时,又安排胡宗南这个支持者加入其中?
原来,蒋某深知军统在抗战期间表现出色,情报、刺杀、策反和破坏都屡建奇功。因此,他不希望留下鸟尽弓藏的骂名,还希望通过胡宗南探知戴笠的详情,尽量不要撕破脸面。
作为军统的“老板”,戴笠自然不希望自己的独立王国被撤销,甚至是削弱都不行。于是,他并不配合这个“临时小组”,以督办肃奸案为由离开重庆前往华北和东北,显得“很忙很辛苦”。
临时小组眼见戴笠并不配合自己,索性不断发电要求他火速回渝,甚至还向蒋某人告状。于是,委员长侍从室只得出面干预,去电询问滞留北平迟迟不归的真实意图,得到了这样的回复:
校长钧鉴:电谕敬悉。本当遵谕返渝,因平津宁沪巨案尚待亲理,本月中旬始能面临教诲,敬乞示遵。生云天在外,唯命是从,生效忠钧座,敢云无一念之私。
电文中,戴笠提到的“巨案”,主要是指川岛芳子以及由她所引发的一系列后续事件。
川岛芳子原名是爱新觉罗·显玗,是满清肃亲王善耆的第十四个女儿,因仇视民国政府而成为日本间谍,沦为了对方侵华的工具。天皇裕仁投降后,不具备日本国籍的她未能作为战俘被遣返,只得躲藏在北平的东四九条胡同并被军统抓获。
作为长期活动于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间谍,川岛芳子不仅沾满了国人的鲜血,而且掌握着满蒙和日伪的许多秘密,自然引起了戴笠的重视。经过许多酷刑,这名女魔头终于服软招供,其中就涉及到了军统北平站长马汉三叛变投敌,也牵扯出了一桩陈年旧事。
这桩陈年旧事的确堪称“巨案”,不仅涉及到了许多珍贵文物,而且涉及到了许多高层政要,比如何应钦、阎锡山、宋子文和宋美龄等人。因此,戴笠认为这是自己保住军统的最后一根稻草。
川岛芳子熬不住酷刑后招供,首先说出了“马汉三”的名字,为了增加可信度还说出了“九龙宝剑”这四个字。戴笠当即便两眼放光,非常详细地询问了该宝剑的外形和尺寸,还再三询问剑鞘是否有雕龙?询问剑柄是否镶嵌宝石?
原来,川岛芳子引爆了一颗重磅核弹!她提到的这把“九龙宝剑”是1928年孙殿英东陵盗宝的赃物,是乾隆皇帝墓中最珍贵的随葬品,象征着“九九归一”的至尊皇权。
当年,孙殿英盗掘乾隆墓和慈禧墓的罪行被曝光后,立即就遭到了社会各界的唾弃,逊帝溥仪更是在天津指天发誓要报仇雪恨。面对强大的社会压力,蒋某自然不敢公开袒护,也不值得袒护这个刚归顺的杂牌,随即严厉地表示:
呈文具悉,通饬所属,一体严密缉拿,务获究办,毋稍宽纵。
孙殿英被吓得够呛,为了保住小命而四处打点,先后买通了阎锡山、何应钦、宋子文和宋美龄等人。而且,他还忍痛割爱将九龙宝剑赠给了戴笠,恳求代为转交蒋某。
戴笠虽然收下了九龙宝剑,但未敢贸然转呈蒋某。为了避免留下把柄,他假装不知此事,暗中将其交托给军统北平站长马汉三代保管。不过,此人在抗战爆发后就投敌叛国,还将这把剑献给田中隆吉作为自己的投名状。
此时,戴笠意外得知九龙宝剑尚在中国,而且就在北平的马汉三手中,于是立即派人取来。这下,他的心情变得大好,认为自己终于获得了足以扭转乾坤的法宝。
由于戴笠长期滞留在北平,使得临时小组整顿和裁撤军统的工作相当缓慢,终于引起了蒋某的愤怒。1946年3月初,他接连发出两封加急电报命令对方立刻返渝,电文中的语气和措辞已经相当严厉。
无奈之下,戴笠只得乘坐222号专机返航,准备绕道上海短暂停留后再飞往重庆。由于途中遭遇了暴雨和雷电,空军在华东地区出动4架飞机进行导航都无济于事,最终在13:13分坠毁于南京附近的岱山。
又一个问题来了,戴笠准备飞往重庆去面见蒋某,为何还要绕道上海并且短暂停留呢?答案是女人,一个名叫胡蝶的女人,一个即将被他迎娶的女人。
作为民国影坛的代表人物,胡蝶在当时称得上风靡全国,是所有男人的梦中情人。淞沪会战期间,她逃往香港暂时避难,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又返回了西南地区,途中丢失了几乎所有的家资,无奈向军统的戴笠求助。
戴笠虽然阴险狡诈,虽然辣手无情,但却是一个十足的好色之徒,早就对胡蝶垂涎三尺。见到有机可乘,他立即大现殷勤,还在查找无果的情况下自己出资补齐,甚至刻意增加了许多的金银首饰。
有句古话,劝君莫贪心,贪心害死人!胡蝶,就是这样落入了戴笠的陷阱。
为了接触胡蝶,戴笠指使军统特务栽赃陷害,诬陷她的丈夫潘有声是日伪安排的间谍。之后,又假惺惺地安排对方前去西南边境避祸,同时经营大量物资借机牟利。
趁着潘有声不在重庆,戴笠以安全为借口将胡蝶接入中美合作所内的杨家山公馆居住,变相包养起来。从此以后,她逐渐失去了人身自由,沦为了一只“金丝雀”。
得知真相后,潘有声火速返回重庆寻妻,可惜却遭到了军统的强力阻挠,甚至威胁“小命不保”,只能绝望地重新来到已经沦陷的上海。等到抗战胜利后,戴笠安排胡蝶先行抵沪去办理离婚手续,准备正式迎娶她过门。
这次乘飞机故意绕道上海,目的就是为了专程见一见胡蝶,最终却殒命于岱山。远在重庆的蒋某很快便得到消息,悲痛之下还曾数度落泪。在当天的日记中,他这样记载:
不幸以气候恶劣竟在南京附近遇险身亡,殊为悲痛,此生虽多缺点,但其忠诚与热心实不愧革命信徒也。今焉则无矣!
1946年4月1日,国民政府在重庆为戴笠举行了极其隆重的公祭活动,蒋某面容悲戚亲自到场致哀,还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这位“总裁佩剑”的一生。还都南京后,他再次祭奠并且亲题了一副挽联:
雄才冠群英,山河澄清仗汝绩。
苟祸从天降,风云变幻痛予心。
随着戴笠离世,阻挠裁撤军统的最后障碍已经消除,工作推进得异常顺利。1946年9月,南京《中央日报》突然刊登了如下的消息:
军统局业已奉令撤销,今后如有不法之徒假借本局之名在外招摇撞骗和敲诈勒索,应请当地军宪警机关随时查扣法办。
军统的全称是“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最早由南京的复兴社演变而来,始终都宣扬“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是只忠于蒋某的特务组织。最初,局长由陈立夫兼任,徐恩曾管理党务处,戴笠负管理军警处,丁默邨管理邮检处。
作为陈立夫的亲信,徐恩曾的党务处属于绝对核心部门和实权部门。不过,为了遏制他一家独大,也为了扶持黄埔系崛起,蒋某开始有意培养戴笠。
1938年春,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正式分家,原党务处改组为中统局,由朱家骅兼任局长,实际由徐恩曾主持工作;原军警处改组为军统局,由陈立夫兼任局长,实际由戴笠主持工作。
军统在成立之初,日子过得非常艰难。作为名义上的局长,陈立夫并不希望他们壮大,更不希望危及到中统的地位,因而或明或暗不断予以掣肘。
戴笠为了筹措经费可谓煞费苦心,甚至通过查禁烟土的办法进行“黑吃黑”,这才攫取了第一桶金。之后,内部就将这种创收工作称为“做生意”,将带领他们做生意的副局长称为了“戴老板”。
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戴笠积极结交蒋某身边的红人,比如胡宗南和汤恩伯等,相互之间形成了一荣俱荣和一损俱损的关系。不过,他深知仅凭这些还远远不够,于是开始巴结宋美龄和宋子文。
随着戴笠崛起,一部分人自然看他不顺眼,比如郑介民。此人是黄埔二期生,天生就是搞情报和搞政治的料,在校期间便创立了“孙文主义学会”与左派的“青年军人联合会”针锋相对,被蒋某称赞“既有政治头脑又有军事谋略”。
作为黄埔二期生,郑介民看不起戴笠这个黄埔六期生,但碍于蒋某力挺又没有办法,只能在军统局主任秘书的位置上不断制造麻烦。对此,电视剧《潜伏》就进行过形象的演绎,剧中的“陆桥山”作为郑介民的嫡系,刚被贬官不久便重新复出。
客观讲,军统在抗战期间还是有功的,不仅积极刺探日本和欧美的情报,而且还铲除了大量的汉奸和敌特。除了像张啸林、傅筱庵、张敬尧和唐绍仪等人皆被暗杀,就连汪精卫也多次遭到过袭击。
1945年抗战胜利之初,戴笠奉命展开铲除间谍和肃清汉奸的行动,同样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短短的三个月,军统一共逮捕了汉奸和疑似汉奸多达四千人,罪行确凿并移送司法审判的就有三百多人。
由于扩张过快,军统拥有各类文职和外勤人员多达10万,而且还收编一些土匪和伪军组建了“忠义救国军”。可以说,戴笠已经成功编织了一套严密的体系,涵盖到了警察、军队、缉私、监察、交运、航空和邮电等领域。
为了塑造“民主形象”,为了推行“宪政体制”,蒋某决定接受美国顾问团的建议改编军队,撤销国防最高军事委员会后设立国防部。同时,也准备将遭人诟病和尾大不掉的军统一并改组,整合为保密局后编入国防部二厅管辖。
军统虽然霸道豪横,但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内部有戴笠、郑介民、唐纵和毛人凤被合称为“四大天王”。岱山坠机后,蒋某最终任命郑介民兼任保密局局长,唐纵和毛人凤为副局长,“军统”就这样退出了历史舞台。
作为国防部二厅的下属单位,保密局自然需要大幅缩编,各种特务和外勤只得纷纷下岗。例如,全国只有北平、上海、南京和天津这些城市才设立甲种站,编制不超过160人;只有沈阳、太原、西安、成都和郑州这种中型城市才设立乙种站,编制不超过110人;其余的地市只设立丙种站,编制不超过60人。
虽然人员数量和机构编制都缩减了,但郑介民并不希望保密局沦为边缘组织,依然保存了相当的实力。同时,他还开始推行一种督察制度,类似于香港的“廉政公署”,任命亲信李希成出任督查室主任。
除了履行特务监督特务的职能外,督查室还成为了郑介民和毛人凤打击异己的工具。例如,戴笠时期的许多人都不服他们管辖,甚至公开叫板,电视剧《风筝》就进行过形象演绎,像“四哥”和“六哥”就遭到过督查室打压。
郑介民虽然兼任了保密局局长,但作为国防部二厅的厅长,他并不能完全顾及这里。于是,作为副局长的毛人凤逐渐掌握了实权,也接手了戴笠生前的许多机密和浙江帮,自然开始惦记起局长的宝座。
利用蒋某更信任浙江人的特点,利用原军统成员更亲近戴笠的心理,利用郑介民妻子贪图敛财的心理,毛人凤终于出手了。他安排沈醉偷偷拍下了对方借助过寿收受各方礼金的照片,亲自呈送给蒋某过目。
1947年12月,毛人凤如愿升任保密局局长,而唐纵也被调往警察署担任署长,再也没有人可以撼动“一把手”地位。于是,被作为铲除异己手段的督查室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成为了搁置一边的摆设。
作为最大的地方势力,桂系一直都是蒋某的打击对象和防范对象,也注定会与军统或者保密局仇怨深重。成为局长后,毛人凤深知自己没有戴笠的能力与魄力,于是寻求与李宗仁、白崇禧和黄绍竑等人缓和关系,只是对方并不领情。
“三大战役”后,解放战争的形势已经非常明朗,蒋某的嫡系部队也已经损耗殆尽,以李宗仁为首的桂系开始公开逼宫。1949年1月,成功逼退对方后成为了南京政府代总统,只不过没有实权而已。
深知利害权重,毛人凤立即赶往浙江的奉化溪口去表忠心,将核心人物和内部机密都转移到上海后才宣布辞职。之后,李宗仁任命副局长徐志道主持工作,实际上只剩一个“空壳子”而已。
败退台湾后,蒋某为了扶持儿子接班而有意安排他执掌保密局,但毛人凤却不愿意退居二线。于是,他在明争暗斗后败下阵来,终因肝肺功能衰竭而过世,之后再也没有人提起过“督查室”。@文史不假
为什么总接到关于保密的短信?
您总接到关于保密的短信,可能是因为您的手机号码曾经被用于注册过一些需要保密的账户或进行了一些采购商务洽谈等,从而会被不同企业或个人进行不相干的“快速建群”的行为,不法分子可能利用“快速建群”动态的特点,向您发送一些诈骗短信或乱七八糟的信息,从而需要您加强对于隐私的保护。
建议您加入“全国反诈骗“机制,如“反诈中心”等把您的手机号码纳入黑名单或进行投诉。此外,平时也要多加注意,不要随意在网上公开个人信息,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同时,在注册账号等场合,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信息,并选择信誉良好的平台。
如果您认为这些信息可能是来自一些共同匿名的个人,可以考虑采取法律途径追究责任。毕竟保密这个问题会涉及大量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问题,您需要更加警惕,同时不要随意将自己的话透露给不相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