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为什么要以生态环境为发展路线
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为什么要以生态环境为发展路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动揭示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辩证统一,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良好生态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点,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展现美丽幸福新辽宁的发力点。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动摇。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绝不能为了眼前利益、局部利益搞“生态赤字”“环境透支”,为后人留下沉重包袱。
生态环境八个坚持是指什么?
回答:生态环境八个坚持:
一是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是站在人类共同利益的视角思考自然生态、经济和人类关系的观点,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定位问题,充分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邃历史观。
二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遵循的总体原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升华,体现出党对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问题,充分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自然观。
三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对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认识飞跃和重大变革,成为发展观创新的最新成果和显著标志,回答了发展与保护的本质关系问题,充分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绿色发展观。
四是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是对民生内涵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向问题,充分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民生观。
五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文明建设。这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思维和实践方法,充分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整体系统观。
六是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这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机制问题,充分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严密法治观。
七是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因此,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优美生态环境为全社会共同享有,需要全社会共同建设、共同保护、共同治理。这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权责和行动主体,充分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全民行动观。
八是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这体现了宽广的全球视野和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战略抉择,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命运共同体和国际话语权问题,充分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全球共赢观。
大力推进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必要性?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让良好生态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点,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十四五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哪些?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国务院编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纲要草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实化量化“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重大任务,全文提交大会审查,这里概述几个方面。
●着力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物价水平保持总体平稳,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力争投入强度高于“十三五”时期实际。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统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数字中国。
●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破除制约要素合理流动的堵点,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立足国内大循环,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建立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黑土地保护工程,确保种源安全。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支撑体系。扎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全面完善产权制度。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提升政府经济治理能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推进重要生态屏障建设,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森林覆盖率达到24.1%。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和城市黑臭水体。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扩大就业容量。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施教育提质扩容工程,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人均预期寿命再提高1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5%,优化社会救助和慈善制度。
●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强化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实施粮食、能源资源、金融安全战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提高能源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保护生态环境对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能提高经济稳定发展,提高经济质量,保护环境是大计,环境好了才能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