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在我国已经熬成慢性病,中国慢病管理的挑战和趋势有哪些

2023-10-21 11:00:05 56阅读

癌症在我国已经熬成慢性病,中国慢病管理的挑战和趋势有哪些?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健康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慢性病患者生存期的不断延长,加之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和行为危险因素流行对慢性病发病的影响,我国慢性病患者基数仍将不断扩大,慢性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但同时,随着我国医疗设施不断改善,医疗机构的数量也在不断攀升,药店逐渐开展慢病管理布局,居民也逐渐有了健康意识,通过健康体检等手段预防慢病。此外,互联网慢病管理模式的兴起,也极大方便了患者的慢病管理和治疗。

癌症在我国已经熬成慢性病,中国慢病管理的挑战和趋势有哪些

慢病管理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平安好医生(01833.HK)、阿里健康(00241.HK)、鱼跃医疗(002223)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主要慢病病种及患病人数、医疗卫生机构数量、零售药店数量及增长情况等

1、需求端(患者及患病概况)

——慢性病患者基数仍将扩大

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2019年,我国40岁及以上居民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8.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13.6%,2015年这一数值为9.9%,增加了三分之一多。前瞻估计2020年我国40岁及以上居民高胆固醇血症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较上年继续提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健康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慢性病患者生存期的不断延长,加之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和行为危险因素流行对慢性病发病的影响,我国慢性病患者基数仍将不断扩大。同时因慢性病死亡的比例也会持续增加,2019年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88.5%,其中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比例为80.7%,防控工作仍面临巨大的挑战。除致死外,慢病还常伴有并发症,极大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以糖尿病为例,视网膜小血管长期累积受损会导致视网膜病变,并可能导致失明,调查显示,住院患者糖尿病眼部并发症比例为34.3%,约1.1%的患者双目失明。

数据显示,我国慢性病患者中,单是高血压患病人群已超过3亿人。总体看,2019年慢病患病人数合计为8.45亿人。考虑到这部分患者有重合人群,前瞻估计,2019年我国慢病人群在5-6亿左右,患病率约为35%-45%。预测到2026年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病率将分别提高至0.7%、14.4%、27.8%。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提到,到2025年,慢性病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力争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降低20%。

未来,人口老龄化压力将进一步加重我国慢性疾病负担。我国正处于人口加速老龄化阶段,2020年,65周岁及以上人口为1.91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3.5%。预计到2050年,这一人数将达到3.29亿人,占比达23.6%。

——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逐年下降

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逐年下降,因慢性病导致的劳动力损失明显减少。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2019年,我国居民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四类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为16.5%,与2015年的18.5%相比下降了2个百分点,提前实现2020年国家规划目标。

——慢性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仍然普遍存在。膳食脂肪供能比持续上升,农村首次突破30%推荐上限。家庭人均每日烹调用盐和用油量仍远高于推荐值,同时,居民在外就餐比例不断上升,食堂、餐馆、加工食品中的油、盐应引起关注。儿童青少年经常饮用含糖饮料问题已经凸显,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成人30天内饮酒率超过四分之一,身体活动不足问题普遍存在。

此外,居民超重肥胖问题不断凸显,慢性病患病/发病仍呈上升趋势。城乡各年龄组居民超重肥胖率继续上升,有超过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6-17岁、6岁以下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9%和10.4%。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和癌症发病率与2015年相比有所上升。

面对当前仍然严峻的慢性病防控形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将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纳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合理膳食和重大慢病防治纳入健康中国行动,进一步聚焦当前国民面临的主要营养和慢性病问题,从政府、社会、个人(家庭)3个层面协同推进,通过普及健康知识、参与健康行动、提供健康服务等措施,积极有效应对当前挑战,推进实现全民健康。

目前,我国癌谱正处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癌谱过渡的阶段,像发达国家高发的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不断上升,发展中国家高发的消化道癌症比如食管癌、胃癌、肝癌等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相比,有所下降,但整体负担仍然较重,癌症整体防控形势还是比较严峻。我国癌症5年生存率在近十年来已经从30.9%上升到40.5%,但是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推进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向纵深发展,一是不断扩大筛查服务供给,二是不断提升筛查服务能力、积极探索推广筛查适宜技术,三是不断提高群众防癌意识。

——慢病呈现“三高三低”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总体呈现出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高,而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的“三高三低”现象。主要痛点集中在患者知晓度低、控制率低,主要因为在疾病诊断覆盖范围小、诊断水准不均衡及患者自身预防意识较差。

以高血压为例,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知晓率2007年为34.5%,2020年估计为45.5%;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治疗率2007年为24.8%,2020年估计为43.6%;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控制率2007年为26.9%,2020年估计为42.1%。可以看到,我国2007-2020年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知晓率、治疗率都有大幅提升,但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

2、供给端

中国慢病管理市场参与主体众多,主要包括:诊前的健康管理机构和体检机构、问诊诊断过程中的医疗机构和线下药店。

——慢病诊疗体系逐渐完善,医疗机构数量攀升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医疗服务和医药市场迅速扩展。

2020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102.3个,比2019年增加1.54个。其中:共有医院数3.5万个,较2019年增加了0.1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7.1万个,较2019年增加了1.7万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数1.4万个,较2019年减少了0.2万个。

截至2021年3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达102.6万个。与2020年3月底比较,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增加17273个,其中:医院增加117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1757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减少1624个。 

截至2021年3月底,医院3.6万个,其中:公立医院1.2万个,民营医院2.4万个。与2020年3月底比较,公立医院减少76个,民营医院增加1246个。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7.3万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5万个,乡镇卫生院3.6万个,村卫生室60.9万个,诊所(医务室)26.3万个。与2020年3月底比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增加,乡镇卫生院减少,诊所增加,村卫生室减少。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4万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387个,卫生监督所(中心)2936个。与2020年3月底比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减少13个,卫生监督所(中心)减少59个。其他机构0.3万个。

从慢病管理来看,医院端是慢病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渠道。在医疗机构数量不断攀升的同时,也应当针对慢病管理方面完善医疗体系,方便患者就医。慢病主要的治疗手段是长期服药,尤其是处方药。但对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病患者,与处方药之间仍存在不小的距离。

慢病患者往往要长期定期服用药物控制病情,但大部分药品需要经过专业的医学诊断,通过处方才能获得。虽然分级诊疗仍在继续推进,但并没有完全铺开落地,患者通过身边的医疗机构获得药品具有一定的难度。好药品技术壁垒高、供给不平衡,消费者获得药品的渠道更是有限。于是,常见情景是,很多人不得不一大早到医院排队挂号。开一次药,药量基本维持在一个月,如果病患居住地附近没有社区医院或者社区医院药物不全,开个药也不得不到大医院解决,老病号成为“开药困难户”。

2021年3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做好当前慢性病长期用药处方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可开具长期处方的病种目录、用药范围、管理制度、安全告知等要求,以减少患者取药次数。对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一次可开具12周以内相关药品。这意味着,与从前相比,大多数慢病患者都可以减少为开药而跑医院的次数,是中国医疗服务机构慢病管理模式探索的一个进步。

——药店开展慢病管理布局

2009-2018年,我国零售药店数量整体呈增长趋势。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发布《2019年度药品监管统计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药品经营许可证》持证企业54.4万家,其中零售连锁企业6701家,零售连锁企业门店29.0万家;零售药店23.4万家。相比2018年11月底的数据(零售连锁5671家,连锁门店25.5万家;零售药店23.4万家)2019年药店总数同比增加7.16%或3.5万家,其中连锁门店增幅13.73%,创2016年以来新高。反观单体门店,却不尽如人意,2019年录得零增长。连锁化率由2016年的49.4%升至55.34%,连锁门店数量持续超过单体药店。2020年,零售药店数量估计为60.5万家。

线下连锁药店也极为看中慢病管理领域。健之佳(605266.SH)便在今年一季报中透露,自去年末起,公司全面推进门店慢病管理大数据项目,为顾客免费提供血糖、血压、尿酸、血脂等多个慢病相关重要项目的快速自测、健康管理等服务。

我国四大连锁药店为大参林、老百姓、丰药房和一心堂,在慢病管理方面也展开了布局。

——居民健康意识提升,健康体检机构呈现井喷发展

近年来,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健康意识不断提升,逐渐意识到慢病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消费升级影响,许多居民开始主动通过健康体检等手段预防慢病。因此,国民健康体检行业的市场需求旺盛,健康体检机构呈现井喷发展的趋势。

根据中南大学健康管理研究中心及中关村新智源健康管理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2019健康管理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显示2018年中国健康体检人次达到5.75亿,占全部人口的42%。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19年我国体检市场健康检查人数约为4.44亿人次,同比2019年增长2.07%。受疫情影响,2020年核酸检测人数人数增多,或一定程度上影响健康体检人数,前瞻估计,2020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门诊健康体检人次数或达到4.55亿人。

总来来讲,慢性疾病类型较多,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脂肪肝等,随着当前生活及饮食习惯的改变,慢性疾病发病率逐渐增高,对我国国民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影响,加上多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足,或是自我健康保护意识薄弱、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等问题的存在,使其对自身病情未予以重视,或是未按照医嘱正确用药,进而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近些年,健康体检有助于提高慢性疾病检出率,帮助患者得到早期诊治,控制病情进展,加速机体恢复。

——互联网慢病管理模式兴起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慢病管理模式兴起。健康服务机构可以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搭建公共信息平台,提供长期跟踪、预测预警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服务,支持智能健康产品创新和应用。通过分析海量数据,包括健康保健、慢病管理所有的数据,将传统数据分析方法无法分析出的价值定性转变为定量。

此外,医疗卫生行业越来越多的业务也开始依赖信息化技术支持,信息化需求呈现加速发展的特征。国内三级城市以下的医院也已进入信息化的快速成长期,对于基本的信息化技术产品如PC、Server、开发平台等产生了大量的需求;大型医院的信息化逐渐进入整合时期,软件和硬件的升级需求增加。在公共卫生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重点发展社区卫生管理信息化、区域医疗数据中心、居民健康档案等系统,信息化的服务对信息系统的建设也产生了大量的需求。

慢病管理平台如医联,成立于2014年,2018年以肝病为切入点,将业务方向聚焦慢病管理领域,目前平台已覆盖心血管、糖尿病、呼吸、肿瘤、慢性肾病、肝病、HIV、中医、精神心理等多个病种学科领域,且已构建起从患者筛查、复诊随诊、送药上门、医保支付到院外健康管理的完整闭环。互联网慢病管理平台的优势如下,

目前,部分代表性的互联网慢病管理平台如下: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慢病管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癌症攻克还会很远吗?

科技的进步,将会带来医疗技术的重大突破。最近几十年,随着国家科技发展,无论是人均寿命还是医疗技术都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

20年前,癌症非常可怕,得了基本等死,而且时间会很快。但是现在,很多的癌症病人得到了规范化的治疗后,无论是生存期还是生存质量都得到了巨大的改善。甚至很多的癌症成了慢性病,可以长期生存。只要认真打听,很多人身边都有亲朋好友和熟人得了癌症,但是现在很多都能在早期发现,同时进行规范化的治疗。

我的亲戚里面有得乳腺癌的,手术很成功,现在和正常人并没有区别。也有同事得了肺癌和胃癌的,经过大型三甲医院的治疗,现在也是正常上班。也有邻居得了白血病的,经过治疗后也是正常工作和生活。这样的事情,在几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我相信,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医疗技术也会得到巨大突破,未来癌症很可能会成为一种慢性病,可以几十年的长期生存,和正常人不会有太大区别。

河北省慢性病目录?

河北慢性病医保包括的病有:糖尿病,肝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高血压,冠心病,恶性肿瘤等等,我国提高慢性病医保的方式,让普通人群得到救助得到医疗,让人民有幸福感获得感,是满满的正能量。

人类何时能治愈癌症?

这个问题没办法给出一个很明确的答案,癌症是可以治疗的,但是现在癌症是没有办法真正治愈的。

随着医疗的进步,随着对于基因方面的探索,在不久的未来也许有一天,癌症是可以攻克的,但是这个时间目前来说是不好预测的。

癌症是发生在原始组织的一种恶性克隆性增殖的疾病,所以这种情况往往是和我们的正常人体组织有一定的相似性;

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在治疗癌症的同时,势必也会造成正常组织的损伤,同时癌症有扩散的情况,一般是广泛扩散我们就没有办法对进它行遏制了。

因此癌症目前是不可攻克的,但是在以后某些时候也许癌症就可以被攻克了,这个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研究的。

唯一的问题就是时间长短,想要更快的到达那一天,需要全人类医学界的共同努力。然而现在的没一点进步,都是通向那一天的坚固基石。

平时一定要注意预防癌症

保持良好心态,这是提高免疫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戒烟限酒,这是防治所有慢性病的必要举措;

在正常体重范围内尽可能瘦。不包括糖尿病病人;

癌症患者治疗后应遵循癌症预防建议;

避免喝含糖饮料。限制摄入高能量食物;

限制盐腌食品或用盐加工的食品。熏制食品也要少吃;

限制红肉摄入,避免摄入加工的肉制品;

男性每天不超两份酒,女性不超一份。(一份酒精含量10-15克);

不用膳食补充剂预防癌症。医护人员吃保健品的也并不多见;

多吃各种蔬菜、水果、全麦和豆类;

每天至少从事30分钟身体活动。走路是最好的运动;

母亲对婴儿最好进行6个月全母乳喂养。减少乳腺癌的发生。

为什么现代还没法治好癌症?

在癌症面前,人类并非束手无策

癌症本是一种很普通的病,它和糖尿病、高血压一样,是个慢性病,是个生活方式病。

癌症又是一种很特别的病,当病人得知自己得的是癌症以后,通常会万分恐惧,仿佛死亡马上就要降临了。前面,我们对内科的化疗和靶向治疗做了细致解析,相信患者应该能够树立起抗击癌症的信心。我们已经对癌症有了这么多具体的认识,细分出这么多类型,也合成了这么多药物,对药物的性质及适应证有了这么多深刻的认识,我们还有必要对癌症那么恐惧吗?

讲抗癌50年的新“战果”是想让患者相信,在癌症面前,人类并不是束手无策的。现在,各类癌症的生存期都在延长,治愈率也都有所提高,某些类型的乳腺癌、结直肠癌的治愈率可达到60%~70%。但是,科学界最终解决癌症,所要走的路还很远。

为什么还是有一些癌症治不了呢?

那么,为什么还是有一些癌症治不了呢?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治疗时机。很多患者发现得太晚了,若是能够早期发现,很多癌症的治疗都能达到很好的效果。现在,各类癌症都有早期发现的检查手段,大家只要坚持定期体检,就一定能将癌症在早期阶段“拦截”住。二是治疗方案。找一个真正有经验的医生,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这是治疗成败的关键。这些年,癌症治疗理念更新很快,每年都有新成果,如果一个医生不了解新的研究进展,还拿着五年前、十年前的观念来治疗,同样会延误宝贵的治疗时机,甚至造成错误的治疗。而且,会白白浪费很多科研成果,让这些科研成果无法转化为疗效。

如何理解“治愈”这个概念?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治愈是个什么概念?这里详细说一下。

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都认识到,癌症手术后的1~2年,是复发的高峰期;三年以后,复发率、转移率就明显下降;五年以后,复发率、转移率进一步降低。因此,治疗后生存五年以上的病人,我们就可以认为是“临床治愈”了。

可是,明明存在许多癌症复发的病人,这样的病人也能算被治愈了吗?癌症不同于其他传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只要把病毒、细菌清除了,就可以说治愈了。人类只要研究出杀灭这种病毒或细菌的药物,就可以宣布攻克了这种疾病;只要掌握了这种病毒或细菌的传播规律,就可以进行有效的预防,就可以说是控制了这种疾病。

癌症不是这样,到目前为止,我们对癌症的形成、转移机制仍然不是十分清楚。癌症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与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肿瘤分为原发和转移两类。原发,就是从某个器官开始形成的肿瘤。比如,在肺脏形成的肿瘤,对于肺来说是原发肿瘤。癌细胞可能转移到肝上,对于肝脏来说,叫做转移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是肝脏本身得病了,转移性肝癌是其他组织癌变转移到肝上,在肝上又长出肿瘤了。

如果一个胃癌病人治愈几年后,又得了肠癌;一个乳腺癌病人治愈几年后,又得了肺癌,这算复发吗?这要具体分析,假如在两次患病时都做了病理检查,组织来源是一致的,那可以说是“复发”。如病理来源不一致,这就不能说是复发。

所以,临床上,生存五年以上的患者,我们就可以认为是临床治愈了,但这不意味着病人彻底好了,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病人生存的环境还在(比如空气、水、食物等),可能病人的这个病好了,但他还会受环境致癌因素影响而患上另一种癌症甚至两三种癌症。

癌症治疗,手术占据什么地位?

对于手术的利弊,看法很多。共识是:局限期或一、二期病变经过手术治疗有可能治愈。为什么人们对手术又多有诟病呢?为什么有人指责手术没有提高治愈率,反而加速了一些病人的死亡?

其实,这不是手术本身的问题,而是手术方案制订的问题, 因为恶性肿瘤的定义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局限期病变的认定还存在着问题,或者是因为手术医生的技术问题(即是否完全清除了病灶)。

打个比方,起火了,我们现在要灭火。先要勘查火情,如果过火面积很大,有好几个起火点,那我们就不能只扑灭一个,而忽略了其他起火点,否则,火势还是要蔓延开来。

在癌症治疗上,如果手术前对病情的认识不够完整(相当于没有全面勘查火情),没有发现存在转移病灶,或者手术没有切除干净(相当于没有彻底将起火点清除),那癌症仍会复发。

客观地说,目前治疗上最大的问题是,不是要不要削弱手术的地位,而是其他治疗手段如何为手术做好保障。手术的主导地位仍是其他治疗手段替代不了的。放疗、化疗要“围着手术转”,为手术前、手术后的治疗做好保障,这类似协同作战,保证一台手术前既无隐忧,也无后患。这正是所谓多学科综合治疗。

癌症是个生活病

癌症与生活环境是密切相关的,举一个例子就好理解了:过去,我们穷,胃癌、食管癌高发,这些是所谓的“穷癌”。现在工业发展了,环境污染了,生活富裕了,这就使疾病谱发生了变化,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增多,这些是所谓的“富癌”。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这些与环境相关,比如空气环境、水环境、食物等。现在,粮食、蔬菜、水果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工业污染。

可以肯定地说,生活环境因素不改变,肿瘤的发病率就不会降下来。过去,我国胃癌发病率占第一位、食管癌第二位、肺癌第三位。现在,肺癌已经升到第一位了,这显然和环境密切相关。所以说,癌症是个生活病。防癌的措施有两点,一是要有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二是要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