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返乡热情高涨 多地出台新规定,关于乡愁的诗词?

2024-02-07 09:55:06 42阅读

全国返乡热情高涨 多地出台新规定,关于乡愁的诗词?

《乡愁》

小时候

全国返乡热情高涨 多地出台新规定,关于乡愁的诗词?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後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後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一年一度的回村穷装日即将到来?

我是“轩辕曰三农”,喜欢三农,爱好三农,关注我,与你分享更多精彩!过年回乡

农村本就是经济相对落后的群体,所以大多数农村人为了改善生活都会选择进城打工,以赚取更多劳动报酬贴补家用。有的人可能一出村就要到年关才能回来,久别重逢后,必定会有思乡的情绪涌上心头,对于那些熟悉而又长时间未见过的同村人,也想给他们留下一种与离开之前不一样的印象,简单点来说就是刮目相看。

所以按照正常人来理解,出去混再回来要给人留下一种好的印象,不说赚的盆满钵满那也不能说自己穷的叮当响,这就等于自己在外面混的不好、没本事。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在年关回村的时候,逢人就开始了穷装

一、前几年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很多,因为年轻好胜心也重,有一点点成绩,就开始膨胀了,回到村里,总觉得自己会比农村老家种地的人收入要好,不知道低调,抽好烟、喝好酒、还穿着名牌,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然而回过头一看,跟自己一起出去混的,比自己有本事的人多了去了,但是人家却不像他那般沾沾自喜,于是便感觉自己如同跳梁小丑一般丢尽了人。

二、虽然在农村种地很辛苦,但是在城里工作的农民工也不是那么容易,有时候付出的辛苦要比种田还要多,但是既然选择了这条外出务工的路,就算是再累也要笑着走下去,就算是过年回家没有钱,那也要留尽体面,听到风声的穷亲戚穷朋友踏破了门槛来借钱,哪怕是拿出血本,也不能让人知道自己混的很差,说难听点就是打肿脸充胖子,最后把自己弄的是破败不堪。

三、还有一些村里的老人,家里孩子外出工作的,只要出去跟人聊天就要说起自己的孩子,在外面一年十几万,当老板、当副总的,深怕自己的儿子被人比下去了,但是大家可能没有想过,如果孩子实际条件不是如此,无形中就会给孩子一种压力,当达不成的时候,会焦虑、也会自卑。

不论是是富裕还是贫穷,也不论是农村人还是城里人,实事求是就好,不过分夸大,也不过于贬低,不炫耀自己,也不炫耀别人,自己的生活是什么模样,是靠自己去努力的,在别人眼里,你再炫耀,那也改变不了现状,有时候反而还会增加负担,不装穷,也不要穷装!

以上是我关于“一年一度的回村“穷装日”即将到来,大家都是怎么准备的?”的回答,不知道你还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感谢阅读,喜欢的可以点赞关注呀!

历史上有哪些残忍到令人发指的记载?

印第安人大屠杀——一个国家对一个民族的灭绝

如果我们了解过美国感恩节的由来,我们会认为美国先民乐于感恩,善良热情。1620年,“五月花号”船载着102名受迫害的清教徒来到了美洲大陆。那年冬天,印第安人给他们送来了食物与衣服,还教他们种植、狩猎与捕鱼。正是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当时的移民们才能获得丰收,在美洲生活下去。为了感谢印第安人的帮助,他们邀请印第安人一起庆祝,由此有了感恩节。

但这些人可没有记住印第安人的恩情,反而为了土地、矿产等资源对印第安人举起了屠刀。美国学者统计,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大陆时,印第安人总人口在3000万到1亿之间,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全国“保留地”里的印第安人不到80万人。这中间,是持续了百年的种族屠杀。

无尽的“讨伐”

为了获得资源,为了扩张领土,白人移民们可不管什么恩情,他们向大大小小的印第安人部落发起了一次次“讨伐”。

《另一半美国史:美利坚的道义黑债与救赎》中,罗列了许多次印第安人与美国政府的冲突,大部分都是以印第安人的惨败告终。

1862年,明尼苏达的印第安人受够了饥寒交迫,大规模起义,最终被惨烈镇压。

1862年,美国政府为了逼迫亚利桑那州的印第安人向西墨西哥迁徙,开始掠杀牛羊,向水里投毒。

1864年,美国军队屠杀了南北夏延河和阿拉珀霍的妇女儿童。

1875年,美国军队在红河之战对印第安人又进行了一次屠杀。

有关数据记载,19世纪20年代到90年代,美国正规军在民兵的帮助下,发起了1000多次不同规模的军事行动。

这只是有记载的大战争,还有数不清的小战争、小冲突。

一系列有目的、有组织的“讨伐”,让印第安人数逐渐减少。

种族大屠杀

1860年2月25日晚上,美国海德斯维尔的民兵偷袭了印第安韦尤特部落。当时,部落里的男人们大部分都乘着独木舟出去打猎捕鱼了,只剩下60个妇女儿童。这些民兵对妇女儿童展开屠杀,用斧头砸碎他们的头颅。

这只是美国人屠杀印第安人的一个小片段。

那时的《纽约世纪报》有一篇文章这样写的:

“加利福尼亚近日犯下的暴行,史无前例……大部分暴行发生在北部的洪堡县。犯事者似乎故意灭绝印第安人。被屠杀的全部是妇女和儿童,男人当时不在部落里。他们是迪格尔部落,待人友善,地位最低,最无防卫能力,没有其他部落那种大胆杀人的精神……我们所说的屠夫是白人。他们是货真价实的屠夫。我们想方设法也编造不出什么逻辑,没办法把他们和我们自己的种族区分开来。”

不仅是民兵对印第安人展开屠杀,国家层面也出版了有关法律。

《世界通史全编》中提到,1703年,立法会议上规定,每剥一张印第安人的头盖皮给赏金40镑。到了1814年,美国詹姆斯·麦迪逊政府重新规定,每上缴一个印第安人头皮,奖赏50到100美元。

不仅有“头皮政策”,美国独立后,还立法把印第安人赶到“保留地”里去。1830年通过的《印第安人迁移法案》,就规定美国东部印第安人必须全部都迁移到密西西比河以西的保留地里去。这不是种族隔离和迫害,是什么?

在迁往保留地的路途中,数不清的印第安人死在路上。有记载一个叫彻罗基的部落,1839到1849年间,被枪炮看押着驱逐,在迁徙途中死去了大约4000人,已经占了该部落人口的四分之一。

无数印第安人在屠杀、驱逐、迫害、被迫迁徙中,凄惨地死去。

总统急先锋

对印第安人的暴行可不是美国普通人的自作主张,美国政府也是相当支持。

就拿美国总统山上的那四位总统来说,他们哪一位手中没有沾染印第安人的血?

美国首任总统、美国开国元勋之一华盛顿在屠杀印第安人过程中,曾说:“在所有印第安人居留地被有效摧毁前不要听取任何和平的建议。”他把印第安人和狼进行比较——“两者都是掠食的野兽,仅仅在形状上不同。”更令人发指的是,他还指示将士们从印第安人尸体上剥皮,“从臀部往下剥皮,这样可以制作出高的或可以并腿而长的长筒靴来。”

还有托马斯·杰斐逊,就是那位起草美国《独立宣言》,还提出“人人生而平等”的总统。美国大规模驱逐且屠杀印第安人,就是在他的任期内开始的。他说美国人必须“灭绝印第安人或者将他们驱赶到我们不去的地方。”

林肯总统任期内虽然没有大规模的屠杀,但1862年,他下令绞死了38个印第安人部落酋长,是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冤杀。

西奥多·罗斯福虽然没有屠杀过印第安人,但这位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却说:“这是难以避免且最终是有利的,我不想走得太远去说只有死印第安人才是好印第安人,但我相信十个好印第安人中九个是死的,而我也不愿深究第十个的死因。”

总统们对印第安人都是如此的态度,可想而知印第安人在美国的悲惨了。

一直到1924年,美国才通过《印第安人公民资格法》。

文化大灭绝

一个种族的消亡,是从文化的消亡开始的。

美国人不仅企图在肉体上消灭印第安人,在文化上也是“欲亡其史。”

美国政府先是把印第安人驱逐到保留地里,限制他们在保留地里定居。印第安人不能随意离开,非印第安人也不能随意进入。这和“集中营”有什么区别?

之后,美国政府建造了印第安人寄宿学校,把印第安人小孩从父母身边带走,强迫他们学习白人文化,让他们忘掉母语。而且,星期天他们还要去白人家当保姆,以至于常年不能和父母团圆。

1879年,第一所印第安人寄宿学校在宾夕法尼亚建成。在这里,印第安人孩子们开始“丢失”自己的身份与文化。

印第安人大屠杀,不仅是对他们生命的剥夺,也是对他们历史与文化的剥夺。这是一个国家对一个民族犯下的罪行,应该和黑人贸易一样被永远批判。

印第安人失去了生命,失去了历史,失去了文化,更失去了话语权。

还有什么比丢掉自己民族的文化与历史更残忍的吗?

人穷不回乡?

社会上,很多人都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亲戚都是有血缘关系的,割不断的血脉,割不断的情谊,如果自己遇到了困难或麻烦,亲戚一定会慷慨相助的。再怎么说都是亲戚嘛!

但生活中,发生的太多事实证明:绝大部分的亲戚都是自私的,都只想着自己升官发财,对于穷困的亲戚,只会幸灾乐祸地在旁边看戏,甚至还会冷嘲热讽,到处飞唾沫星子。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便是这个道理。如果一个人很穷,就算是乞丐也会瞧不起你,更何况是自己的亲戚。

他们都暗想着:“最怕穷亲戚了,千万别找上门来,拖累了我们。”虽然这样说有点极端,但讲的却是社会真实现象。

再者,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频繁,亲戚分居各地,大家平时相处的机会并不多,若是一出现穷困潦倒的事就去串亲戚,无事不登三宝殿,也难免别人心里想这想那。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平时,如果大家都是喜欢去亲戚家串门的那种,聚在一起吃吃喝喝,也是很开心的。

但中国人向来讲究礼尚往来。若是你经常去亲戚家串门,受到别人的热情相待,次数多了心里过意不去,总有一天得回请亲戚吧?

可是自己家一贫如洗,你又有什么东西可以款待他们呢,一次两次还好,经常性地这样操作,就会惹人说闲话了。

所以在经济有困难的时候,就不要去拜访自己的亲戚了,倒不如自己想想其它的办法,多花时间去努力工作,多赚点钱,也好让自己的处境舒服一点。

人这一辈子,总会有高潮低谷,也有富贵贫穷。有的人可能一生平平淡淡,有的人可能大起大落,有的人可能走财运,成为了富贵之人。

还有一点就是,当你富贵时,别人不在乎你的过程,而只在乎你的结果,你的突然暴富只会让他们揣测你是从事什么不好的工作所以大捞了一笔,在你背后嚼舌根子。

总之,“穷时不访亲,富时不返乡”,老祖宗的话不是白说的,都是他们在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

世态炎凉,人是现实的,社会也是现实的,不要把亲戚关系和邻里关系想得如此简单,人心难测,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

人在贫穷和富贵的时候最容易做错事,这一古训相当于是在关键的节点给我们提个醒,让我们不要走错路!

就是年轻人打工回来之后喜欢呼朋引伴?

年前,我们那里有个人约兄弟哥们喝酒唱歌,最后进了派出所,被告蓄意谋杀,还被索赔60万,弄得几家人都过不好年。有人说:“一年在外辛苦了三百多天,就为了过年回家风光那么几天。”

其实我觉得大家平时上班都很忙,朋友之间也有相聚的机会,不过气氛和时间并不是刚刚好。等到年底好不容易都有空,三五几个凑在一起喝酒聊天,唱歌玩牌是很正常的。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自认为,去年过年回家后,一次我上街买东西,回家时在路上正好遇到邻居那个老奶奶,于是顺路把她捎回去,简单地聊了几句之后,她把话题扯到她孙子身上了。

她抱怨说:“那个孩子是个滚笼、二杆子(地方方言,指古惑仔),没救了,现在都已经结婚,孩子也那么大了,还瞎混。”我看了看她,是一副很严肃的样子,但也并及时没有答话。

老奶奶又说:“昨晚上,都两点过了,他在外面敲窗户,喊我起来帮他开门,一天到晚就想着去打牌了,每天都那么晚。”说完之后,她又叹了口气,无能为力地说:“都三辈人了,我也管不了他。”

作为邻居,她说的那个孙子我是知道的,虽然比我小好几岁,他以前的故事也听过一些,人长得还挺帅气的,读书时候就不省事,经常逃课,都是逃到校外,和一帮古惑仔一起泡网吧打游戏。

更多的时候是在街上游荡,打架是少不了的,除了经常吃霸王餐之外,就是在大街上遇到一个美女学生,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把搂过来亲一口再说。刚开始父母还会管教,发觉管不住,也就算了。

因为家里条件还算不错,自身条件也能吸引女生的注意,等他二十出头就结婚了,很快就有了一个儿子。谁知道,婚后并没有有所收敛,当着媳妇的面找情人,老婆管不了,向父母讲他的不是。

可父母还帮他说话,媳妇气不过,和他各回各家,互不干涉。这下子他没有了束缚,彻底放开了,经常开着父亲的车跑出去和朋友聚会打牌。因为没有驾照,父亲就把车收回来了,不让他开。

他干脆联系摩的,每天专车接送,都是一早就出门,很晚才回家。虽然我弟,我堂弟结婚前也是喜欢这样,不过都是和朋友喝酒聊天,或者唱歌,哪怕是玩牌,也玩得小,也就是我弟经常说的娱乐娱乐而已。

我老公说他曾经也是那样的,但都是到点就回家,也不会玩到很晚,所以我理解,这可能算是年轻人的乐趣吧。我也明白老奶奶抱怨是因为别人都是占了“吃喝嫖赌”里的吃喝,他孙子占的是嫖赌,还陷得很深。

毕竟杜月笙说过:“吃是实功,赌是对冲,嫖是落空。”虽然吃喝问题不算很大,但也要把握一个度,如果过了,得到的不会是开心,而是伤心,还可能是惨痛的教训。

我们村里有个小伙子,就因为喝酒摊上了大事,在派出所关起来了,家里和亲戚为了他的事愁得不行了。他也属于年轻时过惯了那种喜欢约上几个“哥们兄弟”开怀畅饮的日子。

结婚后一点也没有改,现在结婚两年了,孩子才一岁多,平常都是媳妇一个人在家带娃,而他和父母外出打工,本来因为疫情,出门都比较晚。可他年底还早早回家了,正是这次回家惹事了。

他把媳妇和孩子丢在家里,约上几个朋友为自己庆祝生日,几个人下午就在火锅店里吃饭喝酒,本来都喝得差不多了,出来后又在路边点了烧烤,再次喝酒,可他们觉得不尽兴,于是又去了KTV。

一番嗨唱,嗨喝之后,出来时一个个都摇摇晃晃的。结果他碰到了一个路过的孕妇,孕妇被碰到之后朝他说了几句。这时他却不干了,借着酒劲直接开打,将孕妇打倒在地,导致肚子里8个月大的孩子流产。

孕妇家人得知后,不干了,直接报警,告他蓄意谋杀,索赔60万。还在外地(工地)干活的父母接到电话后,心急如焚,到处借钱,本来还没停工,哭着打电话求老板先帮忙结算一下总共挣到的三万多块工资。

而他的酒友也脱不了干系,共同承担,差不多每家赔10万,相当于一年白干。都知道人生四大害:酒香夺志,色满销魂,财迷心窍,气断江山。要完全远离,可能性有,但不是很大,主要是懂得适可而止,不然只能徒伤悲!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