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人守城2,明朝的抗倭援朝到底是赢了还是输了?
原始人守城2,明朝的抗倭援朝到底是赢了还是输了?
明朝万历抗倭援朝战争,是个挺复杂的事儿,它其实是场中日朝三方都没有赢家的战争。
先看战争的大体过程。侵朝战争本来就是在丰臣秀吉的一意孤行之下发动的,日本许多大名并不赞同,奈何丰臣秀吉当时正值巅峰,是日本的实际统治者,说一不二,大家为了自己的小命和家族,也只好披挂上阵,跨海作战。
战争持续了七年,分为第一次和第二次,中间有两年的和谈期。1592年第一次战争时,明朝以李如松为提督,在平壤大败日军,随后两军相持,开始进行和谈。
1597年,和谈破裂,战事再起,这次明朝以麻贵为提督进军朝鲜。
第二次战争的大体形势,总结起来就是:明军野战无敌,日军守城不破。
在野战中,日军无法抵挡辽东骑兵,一再被击败,只得退守众多要塞。明军攻城却屡屡受挫,在蔚山、全州、泗川等地都遭到了不小的失败。
不过即便这样,日军防线也逐渐被压缩,到丰臣秀吉死前,在朝的日军当时已被明军压缩到沿海一带,凭借要塞据守,丧失了同明军野战的勇气,本来就已经无心恋战。
1598年,丰臣秀吉病死,带来连锁反应。等到消息传来,日军更是归心似箭,一个多月后,丰臣五大老正式决定撤军,日军大部最后撤回本土,战争宣告结束。
从战争结果来看,是明朝赢了。丰臣秀吉的目的不仅仅是朝鲜,朝鲜只是他的一块跳板。目空一切的丰臣秀吉,真实意图是朝鲜背后的大明帝国,他甚至拟定了计划,战争胜利后迁都北京,自己坐镇宁波,可谓狂妄至极。
最后的战争结果,日本非但没能颠覆大明,就连朝鲜的一寸地都没占到,损兵折将,灰溜溜撤回本土。丰臣秀吉的死,与战事不利,手下不断反对也有一定关系。
从这一点上看,明朝是赢了。
从战争过程来看,明朝有优势,但还没能一锤定音。在日军撤退前,他们还有十几万大军在朝鲜,虽然防线已被压缩到蔚山沿海一带,但凭借着修筑精良的要塞和城池,仍然顽强地抵抗着明军的进攻,明军在之前几次大规模的攻城战中都功亏一篑,惨遭失败,所以也不敢强攻,两军实际上处于相持中。
如果丰臣秀吉不死,明军应当也能获得最后胜利,不过时间上就比较难说了,起码短时期内还看不出明军有速胜的可能,这场战争,时间拖得越久,对明军也相当不利。所以日军如果不主动撤退的话,明军要击败敌人,也不是件轻松的事,在人力财力上都要继续承受巨大的损失。
从整体战略来看,明朝实际上输了。打仗就是烧钱,朝鲜之役,对明朝财政的影响巨大。
这场战争爆发前,明朝的背景是张居正的改革结束没多久,万历还在享受隆万中兴的红利,国库比较充裕,所以有钱前后两次派出大军远征朝鲜。
就算这样,接连发生的万历三大征也几乎耗光了大明的国库,此后明朝的财政一直捉襟见肘,愈加恶化,直到明亡也没能好转。万历朝鲜战争,是三大征中花费最高的一场战争,比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和苗疆土司杨应龙叛变的播州之役加起来花的钱还要多得多。
财政上是一方面,还有军力上。
明朝派去朝鲜的以辽东骑兵为主,这些将士都是精锐,这支军队,一直被作为边军使用,士兵久经沙场,装备也是全国最强。战争免不了死人,哪怕你再能打,装备再好,辽东骑兵在朝鲜也损失不小,不少将领都以身殉国,连李如松最精锐的亲兵家将,也在碧蹄馆之役损失过半。
而这些人,是镇守辽东的主力,在朝鲜战场的损失,意味着辽东的兵力必然被削弱,带来的后果,就是给了女真崛起的机会。
朝鲜和日本,也都是输家。朝鲜就不用多说,自己的土地被日本占了七年,打了五年仗,不管从哪个角度看,损失都是相当巨大。
日本其实更惨,惨的是丰臣家族。被称为“猴子”的丰臣秀吉好不容易统一日本,削平各大名,却因为这场战争导致自己毕生建立的事业轰然崩塌,被德川家康抓住机会,取代了丰臣秀吉,建立起了江户幕府,丰成秀吉实际上做了德川家康的垫脚石。
丰臣家族嘛,当然是族灭了,从此日本没有了这个曾显赫一时的姓氏,你说惨不惨。
最大的赢家,是努尔哈赤。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整个战争过程中,努尔哈赤并没有冷眼旁观,他不断派出后金探子,打探朝鲜战争动向。明军的作战方式和战争实力,被他打探得一清二楚,为他以后起兵反明,提供了绝佳的情报。
这还是其次。上面已经说过,辽东骑兵在战争中受到的削弱,其实就是对努尔哈赤的加强。边军大损,名将凋零,逐渐难以保持原来对女真的压制,给了各部落乘机闹事的机会,而在财政上,明朝接连打仗给打穷了,在也没能翻身,努尔哈赤在其中乘势崛起,数十年后,局面终于变得无法收拾。
关于万历朝鲜战争,小院有专门的专栏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头条号。
为何相传却是古代打仗的第一选择?
老话说得好,武功再高,也怕菜刀,题主太小看弓箭了。我想我这篇文章应该能够回答您这个问题!
曾有历史学家做过统计,人类没有战争的日字屈指可数,可以说从过去到现在,战争时时刻刻在伴随着我们,由于存在着强烈的现实需求,用于作战的武器也就应运而生,并花样百出,威力逐步升级
用于两军交战,最理想的武器莫过于可以实现非接触杀伤的远程武器,现代高科技远程武器我们大都已非常了解,那么在古代会是一副什么样的景象呢,特别是重视弓弩作战的宋代,那时候的远程武器又到底有多厉害?
在火药这种威力巨大的化学能未大量用于军事领域之前,我们的武器主要由人力操作,被称为冷兵器时代,刀枪剑戟自不能少,但是所谓一寸长一寸强,交战中,弓弩这种远程武器往往会起到非常关键的战术效果。
我国对弓箭的记载,可以追溯到神话传说中的远古时期,家喻户晓的后羿射日的故事就是发生在当时,故事主人公想必是蛮荒期某个原始部族中的神射手,夸他可以引弓射日,反应了我国先民战胜大自然的理想抱负,再到后来的历代军事中,都有弓弩手的编制,直至宋朝,弓弩技术发展到了一个高峰,威力空前。
尽管宋朝以前,存在诸如草船借箭、辕门射戟、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等有关弓箭效果的记载,但大都空空泛泛,对具体威力并没有进行详细说明,而到了宋朝,对弓箭威力就有了详细的记载,比如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史载其“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
古代男子二十而加冠,未冠,说明岳飞年龄未满二十岁,已能拉开三百斤的弓箭!
其他朝代人们能拉开多重的弓鲜有记载,所以无法对比,但是以我们现在的眼光看,岳飞小小年纪就单臂拉引三百斤的重量,力量已经足够惊人,假以时日,更年长力壮之后,足可成长为敌人眼中杀伤力可怖的神箭手。(这一段有点夸张,历史君查过资料,宋朝的度量衡和现代有差距,南宋时期一斤相当于现在的625克,也就是说三百斤就是现在的375市斤,这更不靠谱了,不过从侧面也能反映出,当时弓箭技术的发展。
宋朝重文抑武,又丧失盛产军马的西北之地,为了弥补士卒近战羸弱怯敌,军马匮乏,不得不在人马之外的军事器械上下功夫,弓箭自然就成了着重发展的军器宠儿。
为了有力推动弓弩技术的发展,宋朝政府为此专门开设了弓弩院,院中工匠多达一千多人,能工巧匠们积极借鉴了秦朝的大风弩、三国时期的诸葛弩以及南北朝床弩,在前人的基础上制作研发了独有的踏张弩和腰弩,分别借助了由双足或腰足提供的张力,充分积蓄了弩箭的势能,不仅更利于人员操作,而且威力也提高了不少,一经使用就起到突出的效果。
弩是弓箭的一种,但是威力更大,床子弩更是弩中之王,特别是宋朝制作的床子弩简直称得上冷兵器时代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据史料记载,宋太祖“尝令试床子弩于近郊外,矢及七百步,又令别造千步弩试之,矢及三里”。
到了宋理宗的时候,更有了一种三弓弩,可及千步,当时的一千步换算成现代的计量,就是有1550米之多,简直就当时重型狙击枪,如此厉害的弓弩,实战效果自然也不会差,众所周知,西北方的辽国一直是宋朝的心腹大患,宋朝议和派又占据主流意见,但是很多时候也不是你想谈就能谈的。
著名的潭渊之盟前夕,辽军就不同意议和,发兵来犯,宋军被迫祭出新式的床子弩,一箭射死了辽军大将萧哒览,结果辽国不得不同意议和之事。由于现实军事的需要,和涌现出了大量的能工巧匠,宋朝的弓弩发展水平空前绝后,后来又研制了同样威力巨大,但比床子弩更容易使用的神臂弩,和韩世忠的克敌弓,克敌弓更是只需一人操控,即可洞穿500多米外的防护重甲。(有点夸张了)
弓弩盛在宋朝,自有不得已的因素,但是无论如何,其还是有力的维护了宋朝的边防,不至使得辽军过于为所欲为。这种另辟蹊径,以御强敌的思路还是很值得今人借鉴。
同样,这也恰恰证明了弓箭的价值。
其实像宋朝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秦朝箭阵天下无敌,蒙古复合弓横扫欧洲,还有英国的长弓,打得法国找不到北。这都是弓箭的实战能力的证明,自然是第一选择。
既然灭活又怎能去对抗病毒?
现在国内,大家能接种到的新冠疫苗都是灭活病毒的疫苗,也叫做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有效保护力79.34%,产生中和抗体阳性率是99.52%!
啥意思?可能现在很多接种了新冠灭活疫苗的人还不清楚这两个数据代表什么?一会是79.34%,一会又是99.52%的,到底对我们健康人群起到了多大的保护作用?为啥目前使用的更多是灭活的病毒疫苗?既然病毒都被灭活了,打进去有什么用?怎么去对抗病毒?今天我跟大家来聊一聊。
先跟大家解释下新冠疫苗两个数据:有效保护力79.34%,产生中和抗体阳性率99.52%!有效保护力,其实就是大家最为关心的打了新冠疫苗以后,我们有多大的概率可以产生对新冠病毒的保护作用?
说的很清楚,79.34%,也就是说接种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人里面,有79.34%的人可以产生保护作用,而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的是不低于50%,也就是说完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接种疫苗以后保护作用。而且这个疫苗的保护效力越高,我们就会有越多的人有预防新冠病毒的抗体,从而更有效更快达到群体免疫。
那怎么又跑出来一个中和抗体转阳率99.52%?
实际上我们说,在接种新冠疫苗当中,除了产生抗体真正起到了保护作用和接种后无效之间,还有一个灰色地带,那就是产生抗体,但产生抗体的浓度不够,还起不到这个真正保护作用,而所谓的中和抗体转阳率99.52%,说的就是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人当中,有99.52%的人可以产生抗体,但是不代表都有保护作用,有一部分没有达到有效的浓度,并且由于个体差异,相同浓度的抗体也可能对不同人的产生不一样的保护作用。
因此,哪怕我们现在特别成熟的乙肝病毒灭活疫苗,其保护效力和中和抗体转阳率都不去100%!像我姐和我哥的小孩,去年查的,没有一个有乙肝保护抗体,个体差异改善存在的,当然,也不排除其他因素。
接种我们就来说一说灭活疫苗是怎么回事?为啥病毒都被杀死了,还能对抗病毒有效?其实我想了很久跟大家解释这个新冠灭活疫苗,觉得有一句话,还挺合适的,那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什么意思?实际上,所谓的灭活疫苗,其实就是我们采用物理、化学等特殊方法把这个病毒先弄死,使它不具备感染人的能力,但是又使这个病毒能够依然保有抗原,而这个抗原其实就是进入我们身体里面以后,可以引起我们自身免疫系统产生反应。
感觉到自己身体受到了外来物种威胁,然后产生一系列保护性的反应,产生抗体,建立了免疫记忆之后,使得我们的接种者免疫系统可在未来对抗来袭的新冠病毒。
是不是有点像自己曾经被蛇咬了以后,有了记忆,现在碰到绳子都觉得怕?而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就有点像是拔掉毒牙的蛇。
但这灭活病毒疫苗也暴露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死去的疫苗怎么样也不如有活性疫苗,这带来的结果就是灭活疫苗很多时候产生的免疫不一定足够强,往往需要多次接种才能产生有足够保护力的抗体。因此,大家平时看到的乙肝灭活疫苗等等,都是需要多次接种的,或者有时候在注射灭活疫苗的同时,加强一些辅助佐剂或者免疫球蛋白,以加强接种者体内的免疫反应,目前新冠灭活疫苗需要接种2针。
那与灭活疫苗,相对应的减毒活疫苗,这两者有啥区别?刚刚说过了,灭活疫苗就是死疫苗,但是它保留了完整的病原体,只是用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让它失去了病毒的活性,但是它体内还有蛋白或者多糖的成分,而这些成分也是可以刺激我们机体产生一定的免疫反应的,而这是灭活疫苗就是为什么完全失去活力的,被杀死了,我们人接种进去以后依然还有对抗病毒作用的原因!
(如图:大家可以看到这新冠病毒除了有RNA以外,还有很多蛋白成分)
而减毒疫苗,其实它最初来源,是我们发现这个病毒在传代的过程中,它的致病性越来越弱,但是它体内的成分同样,还有能让我们人体免疫系统有效去识别,产生免疫反应作用。因此,就有了我们通过特殊方法,让病毒毒性降到对我们人体没有致病性这种灭活疫苗的产生。
因此,灭活和减毒的区别就在于两点:
第一点更多考虑安全性的话,灭活的安全性当然更好。因为灭活病毒疫苗是已经完全没活力了,它进入身体以后肯定不会致病,而减毒活疫苗,虽然一般也不致病,但比较它还是活病毒;因此,在注射减毒疫苗的时候,在部分人身上可能还是会存在一种风险,就是这个病毒有可能又有活力了,有一些人本身免疫系统很差,哪怕毒力已经很弱了,但是病毒进去以后,还可能致病,引起病理发病的过程。比如HIV的感染者、肿瘤的病人或者一些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免疫抑制的人群,这些人注射减毒疫苗,风险是比较高的。
第二点,那就是减毒活疫苗产生的免疫要比灭活疫苗要强。简单理解就是,接种减毒活疫苗比接种灭活疫苗更容易产生有效保护抗体,而且一般减毒活疫苗不需要多次接种,大多数只需要接种1次。
但不管如何,对于疫苗,我们都要格外的谨慎,毕竟它跟我们药物使用的人群是不一样,药物是给有病的人使用的,而疫苗面向是大众健康人群,是促进健康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国家对疫苗的安全性格外重视原因,不像其他一些西方国家,忽略某些重要步骤,加快接种。
所以,当你对一个疫苗有两个接种方案的时候,只要是免疫原性能一致,我们肯定是优选灭活疫苗,灭活疫苗安全性更好。
关于灭活疫苗,大家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下方留言,我坚持用大家看得懂的文字,最原始的码字方式给您带来最好、最全面、最实用的健康科普。如果你觉得不错,可以关注“医学小侦探”并转发哟,让身边更多的人受益!
你的城市有哪些鲜为人知却很有味道的老街巷子弄堂?
很高兴看到这个类似的话题,有点忍不住。我在新疆生活了好多年,我想说的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位于乌鲁木齐二道桥大巴扎
巴扎是维吾尔族人的集市,属于丝绸之路背景下的特殊产物,巴扎是维吾尔族人日常生活重要的构成,早已超出了我们所理解的单纯买卖的范畴。物品只是某种承载,延伸出来的意义是维吾尔族式哲学。比如,当一个维族家庭的女孩过了14岁,父母就会从家里翻出一些物品,带着装扮一新的姑娘到集市去。有顾客前来咨询,顺着物品就聊到了姑娘身上,一天下来,物品没有出售,姑娘的终身大事定好了。巴扎是生活,也是一种文化。
在大巴扎,与市井小巴扎的烟火气息比较,更加商业化。为了迎接今年的旅游高峰,市政府将路两旁的建筑刚刚翻修过,在工艺和色彩上与中心景观形成了伊斯兰式统一。墙壁刚粉刷过,赭红色涂料的味道还未散去,观赏栏中栽种着铁树、三角梅一类的植物。临近中午,游客并不多,三三两两走过的都是本地人。新疆有47个少数民族,其中一半以上都有眼窝深陷、鼻梁高耸的面部特征,站在街头望过去,如果不仔细观察某些细节,根本无从分辨民族属性。
集中改造后的大巴扎,各个区域功能更加分明,靠近民居一侧集中卖衣服布料,道路一侧多是饭馆。羊肉、孜然和圆葱的味道在空气中弥漫着,有小伙在店门口迎宾,对待进店的游客非常周到。
通往丝绸之路商贸区的石板路约七百米,为了让游客有东西可看,每隔十几米就搭建了木制小商品亭,出售艾斯莱斯服饰、花帽和旅游纪念品,风吹荡着纱绸,眼睛里灌满色彩。大概也知道自己的店铺装饰作用大于商业作用,店主们对于驻足观赏的游客并不十分热络,只是礼节性地回答各种询问。
几年前在喀什噶尔的巴扎曾遇到过与当地商贩交涉的尴尬情况,所以我买东西时十分谨慎。从内陆过来的人总喜欢挑挑拣拣,这样的习惯会被美名为勤俭持家,可在维吾尔族人的意识里,这套行不通且完全变了性质,成为一种极其傲慢无礼的挑衅。当时在喀什和我同行的北京阿姨,在葡萄摊前翻来翻去的举动直接惹怒了卖葡萄的老汉,毫不客气地把我们轰走了,还惹来众多怒视的目光。
后来。我才知道我们挑拣,一方面是对商贩信誉的直接质疑,另一方面是我们自己动手挑拣会出现损货货物的状况,影响销售。斤斤计较的人,在他们的文化里是非常不被接纳的。而他们最憎恨的就是那些看中商品,讲完价格之后却不购买的人,这样的行为在他们的解读里与骗子无疑。所以,在新疆购物,如果不是真心想买,千万别讨价之后。还有全是按公斤计算的
在大巴扎里售卖干果的有很多内地人,他们大都在吐鲁番、和田等地承包了林地,减少了中间商倒卖过程中的成本,也会直接从南疆各地州的农户家收购。从树上采摘晾晒后的干果大都不太漂亮,灰扑扑的,果商们自有办法把它们洗得漂漂亮亮。新疆人购买干果从不会买那些长得干净的,带点土才放心。
各种口味的馕经过现代工艺加工后延长了储存时间,被打包起来出售,口感有点像咸味饼干。我还是比较喜欢馕坑里现烤制出来的,那种原始纯粹的面粉和芝麻的香味是工业化的调料无法比拟的。如果想品尝地道的新疆馕,还得去景区外的打馕店里买。
大巴扎在我看来最贴近巴扎文化的,是丝绸之路驿站里的贸易市场。它保留了市集原本的样子,可以体验到古代丝绸之路上古老的贸易形式。虽然大巴扎被打造成了旅游景点,但是生活在乌鲁木齐的少数民族人保持了在此购物的习惯。
秦始皇真的是吕不韦的儿子吗?
首先,我觉得不是,具体原因如下:
《史记·秦始皇本纪》和《史记·吕不韦列传》的记载《史记·秦始皇本纪》开篇就明确说,秦始皇是秦庄襄王的儿子。但是,《史记·吕不韦列传》却又说,秦始皇的父亲是东方大商人吕不韦。《吕不韦列传》记载,吕不韦知道和自己同居的宠妾怀孕了。不久,子楚受吕不韦之邀去他家中饮酒,子楚喜欢上这位宠妾,请求吕不韦把她送给自己,吕不韦听了大怒。但此时吕不韦为了能让子楚将来继承王位,已经倾尽家财,因此为了“奇货可居”,还是将宠妾献给了子楚。宠妾隐瞒了已经怀孕的事,前往子楚那儿,“大期”(十二个月)之后生下了政。
根据《吕不韦列传》的记载,秦始皇是在超过正常的十个月零十天或者二百八十天左右的妊娠期,即怀孕十二个月后出生的。从秦始皇出生的昭王四十八年正月往前数十个月,宠妾就应当是在昭王四十七年三月左右怀孕的。但事实应该是,与子楚相遇之后,宠妾便怀上了政。
究竟是谁极力渲染秦始皇出生之谜,把他说成是吕不韦之子呢?然而,不知是谁,企图把秦始皇从秦国王族的血统中踢出去,于是把他说成是东方商人吕不韦的儿子,编造说宠妾在遇到子楚前就已经怀孕了。于是把出生的时间向前推了十二个月,这样,这个孩子就成了吕不韦之子。西汉的昭帝是怀胎十四个月出生的,被认为是奇异现象,传说中的圣人尧,据说也是怀胎十四个月后出生的。但是,秦始皇的情况和他们不同,编造者显然不是想把秦始皇的出生说成与众不同的圣人诞生,而是想贬低秦始皇的出身。东汉时编纂《汉书》的班固甚至用吕不韦的姓称秦始皇为吕政,他显然采信了《吕不韦列传》的记载。那么,究竟是谁极力渲染秦始皇出生之谜,把他说成是吕不韦之子呢?
解答这个问题的线索在《史记·春申君列传》中,因此,我们把时间稍微往前追溯一下。楚国的春申君黄歇是战国四君子之一。四君子中的其他三个人分别是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和魏国的信陵君无忌。他们都有广阔的封地,召集了来自各国的数千名食客,掌握着凌驾于各自君主之上的权力。由于孟尝君出生的时间较早,可以说同时代的文信侯吕不韦和其他三人才是并驾齐驱的四君子。
四君子中的春申君黄歇和吕不韦的经历十分相似。自楚考烈王(公元前263—前238年在位)为太子时起,春申君就和他成为利益共同体,二十五年来一直担任令尹(丞相),服侍考烈王,掌握着楚国的政治。吕不韦则服侍了庄襄王和秦王(秦始皇)两代君王,担任了十四年相邦(丞相)。
据说,由于考烈王一直没有嫡世子,赵国的李园把妹妹嫁给春申君,待她怀了身孕后,把她进献给考烈王做了王后,这个王后生下了太子,即后来的楚幽王。这件事很可能是平原君赵胜背后操纵的。据载,李园担心这件事被发现,于考烈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38年)在楚国杀死春申君。秦国则在同一年爆发了后文将要谈到的“嫪毐之乱”,它成为吕不韦失势和自杀的导火索。
但事实上春申君的敌人不是李园,而是在哀王即位两个月后偷袭杀死哀王的那伙人,哀王是李园的外甥、幽王的同母弟(同一母亲所生的弟弟)。这伙人拥立的是楚国最后一代王——负刍,亦即楚幽王同父异母兄弟。他们为了贬损幽王、整垮春申君,散布了春申君是幽王父亲的流言。
同样,散布吕不韦是秦始皇父亲消息的人,也应当是那些想彻底清除吕不韦和嫪毐两大势力的人。此后,取代吕不韦、嫪毐辅佐年轻秦王的,是以楚国公子身份任秦国相邦的昌平君和出身楚国地方官吏的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