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的恩赐:北方勇士,RPG战棋这些游戏真的不适合时代了么?
国王的恩赐:北方勇士,RPG战棋这些游戏真的不适合时代了么?
最近FTL那公司出了个新作叫《Into the breach》(Steam平台),是个战棋游戏。按照博物界经典三问“能怎好”,我们也可以提3个问题,战棋能不能玩,怎么玩,好不好玩?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战棋”这个类型游戏的历史以及一些经典的作品。
历史上最早的的战棋游戏可能是“Hunt the Wampus”:你身处正12面体的一个顶点上,还有2只蝙蝠和1头名为“Wampus”的怪兽在其他顶点上,相互不重叠。每个回合你可以执行两个动作之一,移动,或者射箭。箭会飞出5格距离,如果你射死Wampus就胜利。你动作完之后是敌人的回合,蝙蝠会随机走1格,Wampus也是。地图上有2个随机位置是“深渊”,如果你撞上Wampus或踩到深渊就会死,如果撞上蝙蝠则会被蝙蝠扔到随机位置。
从这里可以看出战棋游戏的一些基本规则:游戏有很多个“位置”(格子),敌我双方轮流行动。在你的回合里你可以做任何规则允许的事情,一般是移动、攻击,敌人在它的回合也一样。
它是1973年由美国达特矛茨大学的Gregory Yob用一种很古老、名为BASIC的计算机语言所写,这种语言在图形方面的表现力很差所以他干脆没做图形,你看到的是一行行文字提示,要自己去想像。如果你身边有Wampus、蝙蝠或深渊,系统会有不同的提示,比如“你闻到一股腐臭的气息,似乎来自某种魔物”,这时你就应该赶紧向另一个方向逃走然后下个回合射箭。
整个80年代都是战棋类游戏的寂静时代。日本光荣在1985年出过一款著名游戏《三国志》(它的续作曾在90年代统治了国内大部分玩家的硬盘),它是一款成功的策略游戏(SLG)但是战斗部分做得很糟糕,有种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玩什么的感觉,多说无益请看大屏幕:
90年代初战棋的代表是《King's Bounty》(国王的恩赐)。这是“英雄无敌”系列的前身,游戏里有后来“英雄无敌”中的许多单位,比如精灵弓箭手、独眼巨人、龙等等,而它的战斗是我们所熟悉的类型:每个单位占1个格子(大单位2个),互相不重叠。敌我轮流行动,以回合为单位。在回合中你可以把所有己方单位都各自执行一遍操作,通常是移动1次+攻击1次。
另一个例子是《文明》。虽然它的主要游戏性实际上是来自于经营自己的城市、经营自己的国家,但单位在格子地图上移动、回合制等特征显示它也是一个经典战棋。与普通战棋稍有区别的是,它允许多个本方单位堆叠在同一个格子里。因为游戏中你可以产出理论上任意多(实际上最大为255)个单位,如果不能堆叠,地图上很难摆,而且不利于大量单位联合进攻。(后来的作品为了防止暴兵取消了这个设定,1个格只能1个战斗单位了)
1993年面市的《三国志3》是一个争议之作。它的口碑不错,但战棋式的战斗设计留有重大Bug。举个例子,你带兵出去打仗如果拖了足够长的时间(1个月,这是游戏里每回合的时长),正常来说你的部队会撤兵,但三国志3里设定这个月打不完下个月接着打,必须有一方要死干净才行。这算什么?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你都这么设定我还能回?
到三国志4、5代,战斗就做得比较平衡了。游戏里的单位可以使用技能,比如“三国志4”里的火计:我方一支短小精干的骑兵部队借助行动力优势快马加鞭摸出城外放火,东风一起,不出几个回合整片草原就都被野火笼罩,敌方部队被烧得焦头烂额、仓皇逃窜。这是不是很有一种曹操夜袭乌巢的感觉?类似的技能还有“雷击”、“落石”、“妖术”等,都是当年大家耳熟能详的劲招。因为4代有攻城要爬城头的设计,那如果你在城头往下放那么一、二块大型落石,其结果将会如何?
单位可以用技能,一方面是三国题材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历史的必然。设想孔明如果不会占星、借东风,是不是形象就逊色很多?而战棋发展到这个阶段,也不可能只有平砍、普通攻击,必须要靠“技能”来让你能以少胜多,或是让智力型武将有发挥的空间。比如《三国志V》里设计有“单挑”,高武力值的武将用“速攻”显著提升移动力然后找敌将单挑,就看关羽单身匹马骑着血红赤兔飞驰而来一刀斩掉华雄人头,两万大军顿时溃散……
90年代中后期是战棋游戏的鼎盛时期,涌现过大量经典作品,如古大陆物语、炎龙骑士团、天地劫、超时空英雄传说、风色幻想、天使帝国、金庸群侠传……当然还有光荣的三国志外传(即“三国志英杰传”、“三国志孔明传”、“三国志曹操传”等)。这些作品大都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涉及分支选择、允许你多次完成游戏解锁新内容、易于引入外部MOD等特点,可玩性相当高。
话说回来,以上所有的“战棋”,实际上都依托于某种既定游戏类型。三国志是SLG,金庸群侠传是RPG等。这是因为战棋只是战斗类型,不是游戏类型。(把战棋单独出来做成游戏就是《Into the breach》,下文会说)它在当时流行主要是因为当时另一个热门类型FPS往往需要很好的硬件配置,比如当时属于高端货的“3D加速卡”(可以理解为今天的1080Ti)。这种高级货很多人买不起,那感觉就像今天有人问你要不要一起玩吃鸡啊?你看看自己的电脑还是APU的,怎么吃鸡?吃鸡毛还差不多。那我又想玩游戏怎么办?自然就只能玩配置要求低的了。所以90年代中后期RPG、SRPG特别流行(586普及后RTS也有很高流行度)。
进入21世纪,网络游戏崛起,MMORPG成为市场主流,比如你砍我我砍你的传奇、你护我我护你的劲舞团。MMORPG强调一种快节奏,所见即所得,所聊即所泡,把“社交”概念阐述到一种全新境界,游戏已不只是游戏而成为社交方式。在这个背景下,慢节奏、单机的战棋游戏渐渐淡出了大家的视野。
当然这些年间也还是有一些经典作品比如三国志11,其大量运用了“位置变换”要素,你可以用技能把敌人打飞、拉过来、撞伤……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它是《Into the breach》的祖师。
另一个必须提到的游戏是《King's Bounty:Legend》(国王的恩赐:传奇)。它是《国王的恩赐》的重制版而又有重大突破,游戏里你可以先走一步,放一个技能,再用另一个单位把敌人推一下,再走一步再放第二个技能,然后再走一步。战棋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每个单位每回合只能移动一次+攻击一次”。现在你允许单位边走边打且走且打连走带打,那就不太正统。
但撇开正统性不谈,重制版《国王的恩赐》系列的可玩性相当高,出有很多个版本如装甲公主、北方勇士、交错世界等。爱好者还为它设计了不少MOD(最有名的可能是“红沙”)来进一步提升它的生命力,那感觉就像WOG之于英雄无敌3,是一种青出于蓝的拔高。不夸张地说,《国王的恩赐》是战棋类游戏的巅峰作品之一。
除了PC以外主机平台上也涌现过无数经典战棋游戏,像樱花大战、火焰纹章、超级机器人大战等。甚至工口游戏也有很多战棋类优秀作品如幻磷之姬将军、王贼、Rance9……这说明战棋确实是一种优秀的战斗类型,可以广泛运用在任何大多数游戏中。
时间来到2018年,事情好像又在悄悄起变化,“战棋”类型的游戏尤其是手游重新流行。因为战棋游戏具有“思考过程可能比较长因而回合不限时,随时可以开始、随时可以暂停”的特性,非常适合手机的碎片时间。想玩就掏出来玩,有事马上可以切换出去,自由度相当高。而今天的手机游戏几乎没有社交的必要——聊天频道全是卖装备的机器人刷屏,竞技场里对手也都由电脑代管操作,偶尔有个需要合作的副本进去了大家闷头“点击这里”。说是网络游戏,其实就是单机。在这种前提下,战棋类型重新焕发生机。
至于我们今天说的《Into the breach》,实际上是一种尝试,“如果去掉剧情之类的废话,纯粹只是战棋,游戏能做到什么样?”答案是可以做成这样:它有点像《象棋残局大全》,每方有那么三五个子儿,棋可以怎么走都是固定好的,最多也就5回合,就看你能不能算出来解法。它有很强的拓展性,移植到手机上问题不大,理论上也支持导入MOD,所以未来的发展空间应该非常光明。说是2018年度最佳游戏为时尚早,但如果你有一定英文阅读能力而又对50元的价格不敏感,我们强烈推荐你尝试一下。
现在有的不锄地了为什么也能丰收?
谢邀!我是心累力乏,很高兴你能阅读我的问答,喜欢三农话题,那就关注我吧!
农民过去种地全靠手工,没有三铲三趟,庄稼地里草就会疯长,在以前,到地里看一看,就知道谁家勤劳,谁家懒惰。
你知道吗?锄地的功能不仅仅除杂草那么简单,俗话说,“锄头底下有火,锄头底下有水”。为什么呢?在初春,天气仍然寒冷,锄地使地表土松散,吸收光和热,可以有效提高地温,促进禾苗生长。而在天气出现干旱时,锄地让地表层和深层断开,同时也截断了水份蒸发的细孔,减缓地下水的蒸发,具有保墒作用。所以,多锄一遍地,对庄稼就多一次好处,有利于丰收。
那么,现在的农田不锄地,为什么也能丰收呢?
一是除草剂完全替代了除杂草功能。现在的夏粮(小麦)播种之后,麦苗出齐,如果小草发芽,打一次除草剂就完全解决了问题,如果播种较晚,草芽出不来,等到春节过后,打一次除草剂同样解决问题。秋作物播种更是施肥、播种、除草一体化。所以,不锄地,杂草也长不出来。
二是便利的浇水条件比保墒更为优势。现在国家对农业投入力度很大,对高、中、低产田都进行升级改造,农田水利建设,配套齐全,浇水灌溉十分方便,遇到干旱天气,刷卡就能浇。另外,现在的汽油抽水机,许多农户家中都有,有水的地都可以浇。所以,这比锄地保墒强上多少倍。
三是化肥对粮食增产起着重要作用。据专家介绍,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5:0%,也就是每亩增产100公斤粮食,约一半是施用化肥的结果,因促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净固定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增加有机质养分,这对抑制气候变暖,改善空气质量和提高土壤肥力起到很大的作用。
三是优良品种对粮食增产贡献大。河南是粮食大省,有关资料显示,在提高粮食单产诸多因素中,良种贡献率一般认为达40%以上. 2004-2007年,河南省小麦总产量由504亿斤提高到599亿斤,增加了95亿斤,全省平均单产由每亩680斤,提高到每方士760斤。
[图片来自网络,欢迎阅读,谢谢关注!]
你有见过黑色的土壤吗?
土壤由岩石风化生成,由动植物残体所演变成的土壤腐殖质是土壤肥力的主要源泉。土壤颜色反映的是土壤内在的性质,也是粗略判断土壤肥瘦的依据。
我没有到过黑土地区,没见过正宗的黑土壤,但对黑土地的信息比较关注。
黑土地特点:
土质非常松软、土壤腐殖质含量非常高,肥力比普通土壤高很多,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但黑土地由于土质松软,容易造成黑土流失。黑土的流失与 其它土的流失不同,其它土只是土层流薄了但还能长庄稼,而黑土一旦流失光,将寸草不生。
黑土地分布:
全球黑土地仅四大块,分别是我国的东北平原、乌克兰的乌克兰平原、美国的密西西比平原、阿根廷连至乌拉圭的潘帕大草原。
我国黑土地现状:
我国东北黑土区总面积约103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那里的黑土地是中国最肥沃的土地,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但是近年来,肥沃的东北黑土地正在变得又“薄”又“黄",土壤中有机物质含量正在逐渐下降,酸化板结和盐碱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黑土地恶化的原因:
①水土流失严重。主要表现在大面积坡耕地的黑土层流失和水土流失中形成的侵蚀沟。
据有关方面统计,黑土层正在以每年近1厘米的速度流失,每年流失掉的黑土总量达一到两亿立方米,光是跑掉的氮、磷、钾养份就相当于数百万吨化肥。
②土壤酸化。由于长期施用化肥,导致土壤酸化板结。
③土壤盐渍化。由于连年使用未腐熟的农家肥(如鸡粪、鸭粪、猪粪、牛粪等各种家禽家畜粪便,未经发酵)和滥用化肥等,导致土壤表层含盐量逐渐升高。
④不合理灌溉。大水漫灌或只灌不排引起的土壤盐碱化。
黑土地保护问题:
鉴于黑土地是地球上最珍贵的土壤资源及我国东北平原黑土地的现存问题,国家已出台保护黑土地的相关政策和整治方案,国家正在加大力度对黑土地进行整治(例如如黑龙江省正在全面禁烧秸秆治理侵蚀沟)。
在治理过程中,因地制宜,种植相应合适的农作物;对症下药,对土壤进行改良,调节土壤的pH值,提高化肥的利用率,注重有机肥与菌肥的施用,采用合理灌溉,科学耕种。
圆明园的历史?
圆明园本是国内的大型皇家园林,但最后却由于英法联军的侵略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人类文明的艺术结晶就这样摧毁。下面就一起回顾一下圆明园的发展历史。
圆明园简介
圆明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建于1709年,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祺的赐园。后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皇帝经营了近一百五十多年,最后毁于英法联军大火。
历史简介
1、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即清圣祖玄烨)将北京西北郊畅春园北一里许的一座园林赐给第四子胤禛,并亲题园额“圆明园”;
2、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即清世宗胤禛)在圆明园南面增建宫殿衙署,占地面积由原来的六百余亩扩大到三千余亩。此后,圆明园不仅是清朝皇帝休憩游览的地方,也是他们朝会大臣、接见外国使节、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
3、乾隆帝(即清高宗弘历)即位后,在圆明园内调整了园林的景观,增添了建筑组群,并在圆明园的东邻和东南邻兴建了长春园和绮春园(同治时改名万春园)。这三座园林,均属于圆明园管理大臣管理,称圆明三园。并且,在郎世宁、王志诚、蒋友仁的携手努力下,在长春园北面建造了中西合璧的西洋楼景区。圆明园也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将西方园林艺术融入中国古典皇家园林的先例;
4、咸丰十年(1860年)8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10月6日,占领圆明园。从第二天开始,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国公使额尔金、英军统帅格兰特以清政府曾将英法被俘人员囚禁在圆明园为借口,命令米切尔中将于10月18日率领侵略军三千五百余人直趋圆明园,纵火焚烧。这场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
5、同治年间(1862-1874年),同治帝准备修复圆明园,供慈禧太后居住。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筑。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又一次遭到破坏。清朝覆灭后,一些军阀、政客、官僚,纷纷从圆明园盗运建筑材料,圆明园遗址遭到进一步破坏。
6、民国初期走马灯一样更迭的军阀,都把圆明园作为取之不尽的建筑材料场,溥仪时期的档案留下了不少无奈的记录:“军人押车每日10余大车拉运园中太湖石。”实际上,拆卖的情况远比档案中记载的严重得多。徐世昌拆走圆明园属鸣春园与镜春园的木材,王怀庆拆毁园中安佑宫大墙及西洋楼石料。从此,圆明园废墟凡能作建筑材料的东西,从地面的方砖、屋瓦、墙砖、石条,及地下的木钉、木桩、铜管道等全被搜罗干净,断断续续拉了20多年!1940年以后的日寇占领时期,北京粮食紧张,于是奖励开荒。从这时起,农户陆续入园平山填湖,开田种稻。圆明园这处在清初盛世历经150余年苦心经营的湖山之胜,面目全非;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76年正式成立圆明园管理处之后,遗址保护、园林绿化有明显进展,西洋楼一带得到局部清理和整理,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明确把圆明园规划为遗址公园。同年,北京市政府拨出专款,修复了长春园的东北南三面2,300米围墙。1984年12月动工整修福海,历时7个月。1985年冬整修绮春园山形水系,至次年初夏完成。并修建园路桥涵和园林服务设施,清整古建基址,进行绿化美化。福海中心蓬岛瑶台东岛的瀛海仙山亭和西岛庭院,绮春园的新宫门,以及西洋楼的万花阵,均在原址照原样修复。后又经两年整修,1988年6月29日,正式向社会开放;
8、经过1990年、1993年两次征地,圆明园遗址公园回收了盛时圆明园规模的全部土地使用权。1988年1月5日,圆明园遗址被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遗址公园试开放。2000年,《圆明园总体规划》 获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圆明园遗址保护专项规划》审批。
9、2008年11月20日通过国家旅游局4A景区评审。2010年10月12日,荣获“北京新十六景”之一,成为最新的代表京都魅力的16张名片之一。
殉葬的妃子不愿死怎么办?
“我得不到的,别人也休想得到!”皇帝让你死,你不愿意也得死。据历史记载:殉葬就是被迫自杀。其实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死亡的那种钻心剌骨的恐惧和怨恨。
对于那些殉葬的妃子来说,留给你唯一的自尊就是:你可以选择毒药的味道和配方,你可以挑剔刀剑的长短和重量,你也可以选择房梁的风水和绳索如何打结而不痛苦。
朋友们,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殉葬的妃子们当然也不愿意死,世上有谁会心甘情愿的为死去的人而死呢!
那么皇帝对待那些不配合殉葬的妃子又是如何处理的呢?今天我就给朋友们揭开迷雾:
首先给大家讲解一下殉葬的来历:殉葬制度起源于商朝,盛于明朝,终于清朝。
殉葬也叫做“人殉”,简而言之就是用活人给死人陪葬!
古代帝王是最高统治者,他们认为自己是“神授之君”,也可以理解成是“自己也是神仙”。
于是当自己死后,即便是去了极乐世界,身边也要左拥右抱、三宫六院。
而皇帝留下的任何财产,后人都可以动用。唯独不能碰的,就是自己的老婆,皇帝老儿可不想别人给自己戴顶绿帽子。
所以,当皇帝死后,既不想被戴绿帽子,也不想在黄泉路上孤单,就萌生出让妃子给自己殉葬的一个残忍的制度。
看到这里,有的朋友问了:皇帝生前所有的妃子都要殉葬吗?当然不是了,殉葬也是因人而异的。明朝的殉葬规定也是区分的很详细,有三类妃子是不用殉葬的:
第一、皇后或准皇后不用殉葬;
皇后不此说了,而皇太子的母亲就是未来的皇后、准皇后。先皇一死,太子就是新皇帝,而皇帝的母亲谁敢让她殉葬,所以皇后或准皇后不用殉葬。
第二、有子嗣和有地位的妃子不用殉葬;
生有子女、或者儿子被封爵的妃子,还有驻守外地,有军事力量支持的皇子母亲也不会被殉葬,她们一般都会随着儿女安享晚年,得以善终。
第三、娘家立有功勋的妃子。
娘家对皇室江山立有卓越功绩的妃子,一般来说都不会被殉葬的。
至于其他的妃子,就没有这么好的命运了,她们都会被安排给死去的皇帝陪葬了。
所以,那些被选为殉葬的妃子都是一些既无儿无女、又无权无势的可怜之人。
无论是皇帝的妃子,还是侍奉皇帝的宫女,一旦被选为殉葬的人,那么就跟犯人被判了死刑一样,你的生命从此就不再属于你自己的了。
那么又有朋友问了:要是被殉葬的妃子不愿意同死怎么办?可以逃跑吗?朋友们,在那个残酷的古代封建社会里: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别说地位低下的古代女性了。
你没有权利不愿意!不论新、老皇帝都会有一百种、甚至一千种办法让你心甘情愿的去死。
因为每一个嫔妃或宫女,都不是孤身一人,她们的亲人可都还在。你要是逃跑,你的家人就会连累被杀,甚至殃及整个家族,这也是生活中那个时代的悲哀吧。
所以,一旦哪个妃子或宫女被选中殉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生前把遗嘱写好,然后等待殉葬,不能有、也不敢有别的想法和念头。
而不愿意为帝王殉葬的,一般来说,处理她们的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被强制赐死。
再有,清朝为了掩耳盗铃,美其名曰的把殉葬妇女称为“烈女”、“节妇”,并给予封官、修立牌坊等好处。
如:明宣宗朱瞻基临死时,除了孙、胡两位皇后不用殉葬,和生下皇次子朱祁钰的吴贤妃,被赦免不用殉葬。
其余11个妃子都被殉葬:
据明史记载:兹委身而蹈义,随龙驭以上宾,宜荐徽称,用彰节行」。
这11名妃子分别是:何贵妃——谥号端静、赵贤妃——谥号纯静、吴惠妃——谥号贞顺、焦淑妃——谥号庄静、曹敬妃——谥号庄顺、徐顺妃——谥号贞惠、袁丽妃——谥号恭定、诸恭妃——谥号贞静、李充妃——谥号恭顺、何成妃——谥号肃僖等。
她们全都是在殉葬前才被册封的,这其中不乏就有被“火线提拔为妃”的宫女,她们是用生命给自己的家族赚下了无比辉煌的前程。
接下来给大家讲讲古代残酷的殉葬方式:如果能够好好活着,谁会愿意去为皇帝殉葬。但凡进入殉葬名单的妃子,几乎就没有一人能够幸免。
第一、逼自缢;
明代殉葬的主要方法就是自缢。皇帝死后会挑选一批妃子和宫女,大约三十人左右。
在殉葬自杀头天,先让她们吃饱饭(估计没有谁的心能那么大,还能吃进去饭),然后带到宫殿内。
殿内摆放相应数量的木床或者木凳,然后让这些准备殉葬的女人们站上去。
她们的头上是一根系圈的绳子,命令她们把头伸进去,最后由太监一脚踢掉木床或木凳,最后这些女人就被吊死了。
如果遇到哪位贞洁烈女不愿意自缢的,执行的太监们便会蜂拥而上,强行用绳子把她勒死。
第二、被勒死;
一般是由太监或者是交由军队负责执行。
往往执行者都会十分痛恨这些昔日里对自己耀武扬威、高高在上的妃子们。
现在她们已经失去皇帝的庇护了,所以执行者下起手来也是不遣余力、毫不留情。
她们会被执行者将全身绑固起来,然后再用布条缠绕脖子一圈,最后再由两名执行者互相使劲拉拽,直至该妃子气绝身亡。
第三、被活埋;
被活埋并不是说用土掩埋,而是把殉葬的人直接关进事先就修建好的皇陵里。
然后封堵墓门,被殉葬的妃子们被关在里面后,外面不会再给任何吃喝的食物。
封闭的陵墓里面也没有空气,等到妃子们呆的时间久了,不是饿死就是缺氧憋死。
据后世记载:一般被活埋方法殉葬的妃子,死状都是横七竖八的躺在坟墓里,看上去着实是凄惨。
第四、灌水银。
明朝皇帝对待那些不愿殉葬的妃子,还有一个更令人发指的手段。
就是当被殉葬的人在睡着后,派人在她们头顶,用利器凿开一个洞,然后将水银灌入这个孔洞中,直至水银灌满全身。
据说,这样殉葬者的身体就不会腐烂。
朋友们,古代皇帝处死被殉葬者的方法和方式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真可谓没有你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
而这样的殉葬方式真是极端残忍啊,也只有在那草菅人命的古代帝王才能想得出来、做的出来。
最后我再给大家讲讲古代残酷的殉葬兴衰历程:朋友们可知,这种残忍的殉葬制度,从商周时期就有。春秋战国时期吴王阖闾,据说他曾吃了一条鱼。自己吃了一半,将剩下的另一半鱼送给自己的女儿吃。当他女儿看着这半条鱼时,心中不由火起,痛恨她爹为何不留给她一整条鱼,气性特大的她立刻拔剑自刎。当吴王阖闾得知女儿自杀的消息时,异常后悔。便就下令给自己的女儿修建了一个豪华的墓地,以告慰女儿亡灵。当陵墓修好后,吴王阖闾却做出了一件丧尽天良的无耻之事:他在女儿的巨大坟墓宫殿里举办了一场歌舞表演节目,并唤来许多的老百姓前来观看。当百姓们到了坟墓宫殿里之后,吴王阖闾立刻让人把千斤重的石门落下,将这些看热闹的老百姓全部封困在里面,成为了她女儿永久的陪葬品。先秦时期,主人死后,会直接挑选一些奴隶们斩首杀掉,与主人一起埋葬。但是在当时,让那些奴隶去殉葬,他们都是心甘情愿的。因为他们已被主人洗脑,真正的认为跟着主人殉葬,是去往另一个新兴的世界。好大喜功的千古一帝秦始皇死后,他的儿子秦二世胡亥,直接下令将秦始皇后宫之中没有生育子女的妃子们一起殉葬。据《史记》记载秦二世诏书:先帝后宫未生子女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不仅如此,秦二世还卸磨杀驴,把修建秦始皇陵的70万民工全部关进陵墓里殉葬,让他们变成了陪葬的活死人。据《史记》记载: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树草木以象山。意思就是说,秦二世先是封藏墓室内的随葬品,接着关闭墓道,最后再放下墓道最外面的大门,将所有制造机关的工匠和奴隶们全部关闭在陵墓中陪葬。目的就是不让这些参与修建陵墓的民工们泄露陵墓的秘密,防止陵墓被后人盗抢。在秦朝以后,殉葬制度一度消失了。但到了明朝时期,又由朱元璋带头,再次兴起殉葬制度。他要求自己的妃子们在自己死后都要为自己殉葬。朱元璋这样做无非也是为了保证大明江山不会改姓易主,一直为老朱家的江山一统。
当朱元璋即将病逝之前,曾下令逼迫经后宫中的众多妃子和宫女们全部殉葬:有服毒的、自缢的,还有被强行扔进陵墓里殉葬的。
明成祖朱棣死前,曾挑选了三十多名服侍自己的妃子和宫女。
据《李朝实录》记载:明成祖之崩,宫人殉葬者三十余人,当死之日,皆饷于庭,饷撤,俱引升堂,堂置大小床,使立床上,挂绳圈于其上,以头纳入圈中,遂去其床,皆稚颈而死。
意思就是说,殉葬时让她们站在皇宫大殿里的“小木床”上,在太监们的监督下,这些女子将头伸进早已准备好的绳子扣里。
尽管这些女子们哭声震天,这些太监们还是充耳不闻,用力一踢“小木床”,她们最终还是全被吊死。
尽管这些女子心中万般不愿,但最终还是选择以三尺黄陵结束自己短暂又可怜的一生。
当明英宗朱祁镇即位时,亲眼目睹了这些殉葬女子的惨状,自己的亲生母亲又曾经是殉葬制度的牺牲品。
便在他幼小的心灵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所以他便强令废除了这一残忍的殉葬制度。
据《史记》记载明英宗圣旨: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后世勿复为。
在明英宗朱祁镇死前,特地颁下遗诏:要求自己的子孙后代不得用活人殉葬。
至此,明朝残忍野蛮的殉葬制度就戛然而止。
当清朝刚入关时,也有殉葬制度的。比如:摄政王多尔衮的母亲,大妃乌拉那拉氏就是被逼为努尔哈赤殉葬的。
直到康熙时期,才取消了活人殉葬,这项制度才被彻底废除,从此告别了历史舞台。
朋友们,通过我的讲解,大家是否都知道了中国古代的殉葬制度。相信每个妃子其实都是不想死的,但命运造化,也是实属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