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卢沟桥,二战中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2023-08-22 07:45:08 48阅读

保卫卢沟桥,二战中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德国的无条件投降协议书,签了两次。这是英美法等国纪念二战胜利,在5月7日和8日,而前苏联和俄罗斯,则将胜利日定在5月9日的原因。

1945年5月4日,柏林被苏军攻克的第二天,德国海军总司令弗里德堡,受希特勒自杀后任纳粹德国总统和三军统帅的卡尔·邓尼茨的委托,与蒙哥马利签署了西线投降协议书。然后,他星夜兼程赶到兰斯盟军欧洲战区总部,想面见艾森豪威尔,讨论与英美单独媾和的问题。

保卫卢沟桥,二战中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但因级别不够,艾森豪威尔拒绝见他。5月6日,德国一级上将、陆军元帅凯特尔的副手约德尔来到兰斯,全权主持投降谈判事宜。虽然艾森豪威尔事先已摆了德国人一道,但他也明白,尽快签下投降书结束欧战,德国人需要,英美政治家也十分迫切。

但同时,他更加清楚,英美单独与德国媾和是不可能的,投降协议书签订没有苏联代表在场也是不可能的。此时,苏联红军在兰斯的最高级别将领,是少将苏斯罗巴洛夫。明知一个少将,是不够格在投降协议上签字的,但艾帅还是邀请了苏斯罗巴洛夫。

苏斯罗马洛夫立即将协议条款电告莫斯科,但直到签字仪式举行时,他都没有接到回电。此时的他,陷入两难:签字吧,级别低又未获授权;不签吧,意味着拒绝,拒绝意味着英美可以单独与德国签署投降书。这种政治风险,同样不是一个小小的少将所能承担的。

最后,苏斯罗巴洛夫选择了签字。但聪明的他附加了一条:如果盟国中的任何一个国家提出要求,都可以改变条件重新签署投降书。包括艾森豪威尔在内的所有盟军代表,也许沉浸在改变历史的巨大喜悦中,没有在意这一附加条件,皆大欢喜地都签了字。

正是这一不起眼的附加条件,后来救了苏斯罗巴洛夫的命。虽然斯大林对他未经批准擅自签字恼火异常,但终究没有处理他。二战结束后,苏斯罗巴洛夫担任苏联军事间谍学院的院长,并躲过了那场著名的涉及千千万万人的大清洗,得以善终。

1945年5月7日凌时时晨2点41分,约德尔代表德军最高统帅部,沃尔特·史密斯代表盟军最高统帅部,伊凡·苏斯罗巴洛夫代表苏联红军,而法国将军弗朗西斯,则作为官方见证人,分别在德国无条件投降协议书上签了字。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兰斯协议》。

协议签署完毕后,德国人黯然离去。欧美将领们留下来举行了一个小小的庆祝会。那张艾森豪威尔一手夹香烟,一手握钢笔,开心地看向摄影记者镜头的著名照片,就是在他地图室里的庆祝会上拍摄的,早已成为二战欧洲战场结束的标志之一。

然而,《兰斯协议》签署6小时后,苏联最高统帅部发来电报,称这一协议完全不可接受。因为苏方既未授权苏斯罗巴洛夫签字,也没有同意投降书的相关条款。苏联方面还强调,在柏林苏占区以外的任何地方签署投降书,都是不可接受的。

斯大林态度强硬,艾森豪威尔也没有一星半点的坚持。他还专门发表声明,说这是为了确保最后的协议能顺利签署草拟的大纲,是一次彩排。他还强调,德国士兵在过了最后期限仍继续抵抗苏联军队,将不再享受战俘待遇,即便他们向英美军队投降,也会被转交给苏联人。

就这样,一天后的5月8日,在柏林郊区卡尔斯霍斯特,德军和盟军又签署了一次投降协议,史称《柏林协议》。这一次,苏联元帅朱可夫不但主持了签字仪式,还第一个在协议书上写下大名。英国空军元帅特德,美军上将斯帕茨和法国将军塔西尼,先后写下自己的名字。

德国方面签字人员的级别,也比《兰斯协议》时高。约德尔的上司、陆军元帅威廉·凯特尔是主签人,海军上将弗里德堡,陆军上校斯托普以随员身份出席。苏军少将苏斯罗巴洛夫,作为朱可夫元帅的随员,出席了签字仪式但无资格挥笔。

《兰斯协议》规定,所有德国军队,必须在欧洲中部时间1945年5月8日23时,放下武器,停止一切军事对抗行动。而5月8日签署的《柏林协议》则规定,德军投降的法定时间是5月9日凌晨零点。所以,《柏林协议》产生法律效力时,德军已经投降一个小时了。

后世史学家称,艾森豪威尔心知肚明《兰斯协议》草率,苏斯罗巴洛夫签字会惹怒斯大林,但他还是坚持演了这么一出,自有他的政治考量。在《柏林协议》尚未签署的5月8日下午3:30,欧美主要国家的电台,同时广播了德国投降的消息。

杜鲁门在华盛顿,丘吉尔在伦敦,戴高乐在巴黎,都出席了盛大的欧战胜利纪念会。其他许多国家的政府和王室,也都在5月8日,参加了不同形式的二战胜利纪念活动。这便是为什么,欧美国家的二战胜利纪念日是5月7日和8日,而前苏联和俄罗斯,则认定5月9日为欧战胜利纪念日的原因。

洗海星有那些故事?

是冼星海。其中有正面表现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采用号召性、战斗性的进行曲形式的《救国军歌》《青年进行曲》《保卫卢沟桥》和《到敌人后方去》;有具体展示人民战争壮美的战斗图景、将抒情性与鼓动性或描绘性与概括性结合在一起的《在太行山上》《游击军》和《反攻》;有表现工农群众的劳动生活、采用特定的劳动音调和节奏写成的《顶硬上》《拉犁歌》《搬夫曲》和《路是我们开》;还有为抗战中的妇女、儿童写的《只怕不抵抗》《祖国的孩子们》和《三八妇女节歌》等等。

卢沟桥事变后的二次战役?

那可是比较多了,具有重大战略影响的有,卢沟桥抗涨,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长,台儿庄会战,徐州会战,平型关战役,太原会战,长沙会战,百团大战。

假如你穿越回1937年?

假如穿越到1937年,我会读《红星照耀中国》,到西安七贤庄,找八路军办事处,奔赴延安参加革命。

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学习,跟全国各地的爱国青年一起,唱着《游击队歌》、《黄河大合唱》、《太行山上》,练武功、学军事、学战地救护,然后去抗日前线的115、120、129师任何一个部队,当一位八路军战士打鬼子,驱除倭寇,保家卫国。

或者开荒种地,种南瓜、小米,玉米、高粱、土豆、养猪、养羊,做好前方将士的后勤保障。

或者在边区从事群众宣传工作,发动群众,做军鞋、缝被子、洗衣服、贴标语、站岗放哨。

或者去国统区做地下工作,搜集情报,像李侠一样《永不消逝的电波》,开展敌后抗日工作。

当然这一切都是假设,我们不想穿越到1937年,毕竟有很多痛苦的、血与火的回忆。从1931----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赶走日本鬼子,取得胜利。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作为后来人,生在和平年代,要珍惜当下,不忘初心,勿忘国耻,砥砺前行。

九江修水有哪些历史文化名人?

陈宝箴(1831年-1900年7月22日),谱名观善,字相真,号右铭,晚年自号四觉老人,出生于今修水桃里竹塅。官至湖南巡抚,是当时全国唯一支持维新变法的封疆大吏。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省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 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师曾(1876年3月12日-1923年9月17日),原名衡恪,字师曾,号朽道人、槐堂,江西南昌义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美术家、艺术教育家。与齐白石齐名,并擅长篆刻、书法、诗文。

陈寅恪(1890年7月4日-1969年10月7日),字鹤寿,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

查阜西(1895年11月7日~1976年8月10日) ,江西修水人。古琴演奏家、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三十年代初在上海发起组织"今虞琴社",半个世纪以来在琴界影响甚广。建国后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系主任,北京古琴研究会会长等职。发起组织"北京古琴研究会",开展古琴音乐的学术探讨和演奏实践。他演奏的琴曲深沉、细腻,演唱的琴歌古朴、典雅。曾编纂《存见古琴曲谱缉览》,并担任《琴曲集成》等巨著的主编。

朱赤(1903年-1937年12月),字新民,江西省修水县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学员,军校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作战勇敢,颇有建树。后参加抗日战争,屡立战功。淞沪战场屡挫强敌,后于南京保卫战中,与全体官兵牺牲于雨花台阵地,是八年抗战中为国捐躯的64名国民党高级将领之一。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匡一点(1924年-2002年),名俊元,号云阶,笔名梅子,听涛楼主,江西修水上衫鸭坑人, 现代诗人。历任修水县文教局副局长,县文联主席,宁河戏剧团专业编剧,九江地区作家主席、出版社编辑组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作协江西分会会员。其生平事迹已收入《中国诗人传略》(第一集)《当代对联艺术家辞典》和《世界名人录》。被著名剧作家王一民誉为"当代黄山谷"。

匡一点右

傅梅影(1928年9月-2012年12月),江西修水人。著名国画家,歌词作家,曾供职于九江市群众艺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音乐家协会会员,国际美术家联合会会员,中国书画家艺术交流协会副会长。出版有《江南一支梅·傅梅影》、《傅梅影画集》、《中国画选辑》、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傅梅影国画选集》。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