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连2阿登突击,1945年3月底德国为什么不调库尔兰集团军群回援柏林?

2023-08-22 00:15:03 63阅读

英雄连2阿登突击,1945年3月底德国为什么不调库尔兰集团军群回援柏林?

1944年8月,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在东线遭受毁灭性打击,28个师被苏军全歼灭,17万官兵被俘、23万官兵死亡、14万伤兵后送,损失超过斯大林格勒会战。

尽管还勉强剩下8个师的残军,但从战略地位上来说,中央集团军群已经覆灭。这次战场对决,还导致另一个后果,德国北方集团军群被苏军第1次切断与本土的陆地联系。

英雄连2阿登突击,1945年3月底德国为什么不调库尔兰集团军群回援柏林?

北方集团军群,就是被围困在库尔兰半岛的德军,后来按照作战地域改称“库尔兰集团军群”。德国陆军参谋长古德里安,曾向希特勒建议:应该通过海路撤出库尔兰集团军群,这支精锐的老部队对防御德国本土有重大意义。希特勒拒绝这个提议,只允许撤回少量装甲部队……

库尔兰集团军群,是由列宁格勒前线一带撤退回来的第16集团军、第18集团军以及1个战役集团组成,加上附属的部队,兵力达到40个师70万人。

当发现后路被苏军切断后,这个集团军群立刻集中装甲部队向里加湾冲击,德国海军也派出“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等舰船出动配合,德军费尽气力总算打通1条不过10公里宽的通道。

当年9月芬兰退出战争,苏军集中90万兵力、3086辆战车、2640架飞机发动“库尔兰战役”,战争的目标是攻占波罗的海沿岸。库尔兰集团军群是强悍的德军老兵为主,他们依托坚固阵地顽强防御,给苏军造成6.1万人死亡(或者失踪)、21万人伤残的代价,而自己的损失才不到苏军的1/2。

10月“库尔兰战役”结束,库尔兰集团军群第2次被切断与本土的联系,并且是永久性的……这种围困持续到德国投降,有人形容苏军把库尔兰半岛当成“战俘营”,将数十万武装德军关在那里……

当然,这是胜利者的说法,其实直到1945年前4个月,苏军还多次组织人么连续对库尔兰集团军群发动攻击,企图消灭这支德军部队。然而,苏军在付出16万人的伤亡之后,还是没有打进去,不过却大大削弱库尔兰集团军群的力量。

那么,本土缺乏强兵干将的希特勒,为什么不愿意撤出库尔兰集团军群呢?甚至,希特勒还向库尔兰半岛运送补充兵员……

希特勒主要是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确保威慑瑞典不参加对德作战,这个有点多虑,瑞典作为中立国压根不想扯入大国的战场,一战如此,二战亦如此。二是在牵制苏军的兵力,库尔兰集团军群临近苏联后方,能够有效拖住苏军的兵力,万一德国战局出现奇迹,还能再次反攻苏联。

因此,库尔兰集团军群就留下来战斗,并且真实展现剽悍战斗力。1944年苏军取得反攻的巨大胜利,全面收复战后被德国占领的国土,并且打进很多东欧国家境内,但是唯一的例外就是没有占领库尔兰半岛。

苏军再进攻库尔兰半岛,势必要付出较大的代价,于是斯大林准备全力进攻德国本土,等德国投降之后,再来招降库尔兰集团军群。这也给库尔兰集团军群带来一丝好运,自身的硬本钱换来战后的优待,没有被送到西伯利亚去干活……

1945年4月30日,绝望的希特勒在第三帝国办公厅地下办公室自杀身亡,千年帝国的迷梦灰飞烟灭……

1945年5月11日,库尔兰集团军群最高指挥官卡尔·希尔佩特,率领手下20万德军放下武器投降。

二战后,西方国家的一些人,称赞库尔兰集团军群“永不言败”,你怎么看这支部队呢?

是哪两个将军之间展开的?

谢谢邀请啊!

战争史上硬碰硬的战役真是太多了。但如果说最硬碰硬的战役,我认为还是拿破仑战争中,

1812年9月5日~7日爆发的博罗季诺战役。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场战役,有四大硬。

首先统帅够硬!作战的一方是法国皇帝拿破仑,当时公认的世界第一名将。而他的对手是库图佐夫,一位当时欧洲第一流的沙场老将。

其次是将军够硬。法国元帅奈伊这位“勇者中的勇者”在激烈的战斗中,站在占领的多面堡上指挥他的部队,恨不得把所有的火力吸引到自己身上。而俄军的米洛拉多维奇将军为了显示自己的勇敢,竟然找了个更靠近法军炮兵的地方要求吃午餐!

再次是士兵们够硬。

先说步兵。一位法军军官对俄军留下了这样的记述:“俄军的(步兵)纵队……犹如移动的堡垒。在开阔地上,我们的大炮在他们中间轰开缺口,但这些勇士却不受丝毫影响,继续朝我们前进。”

法国第30战列步兵团的弗朗索瓦上尉后来写道:“实心炮弹飞来,在草地上跳跃、打滚,整行乃至半个连的队伍被击倒,形成巨大的空档。博纳米将军(第1师第3旅旅长,该旅仅辖第30战列步兵团一个团)位于30团最前头,他让我们在霰弹火力最密集的地方停下来,重整之后再次以冲锋步伐向前推进。一道俄军战线试图阻止我军,但我们在三十步距离上展开了全团齐射,越过了尸骸……”

看看,两边的士兵顶着炮火,被成片扫倒都死战不退。

再说骑兵。俄军第1西方军团的司令官巴克莱后来回忆道:“这种混战,前所未有,敌我双方的骑兵轮流冲锋,将对方击退,再在炮火的掩护上重新整队、发起进攻……”当时,这场重骑兵之间的较量在一块黑麦田上展开,双方冲击的力度是如此之大,以至于相撞之后的巨大动量能让人马如在飓风中一般飞舞。

双方士兵完全杀红眼和打疯了。

“每个人都尽力用他的武器、双手乃至牙齿杀戮敌人。令战斗更为恐怖的是,后继的骑兵攻击队列在冲向下一个目标——以准确的齐射迎接他们的步兵方阵——时踏过正在蠕动的人群。”

甚至连相对安全的炮兵都玩大炮上刺刀了。

当时俄军的命令是,直到敌军真的骑上(你们)火炮才能离开。通告连长和军官们:他们必须坚持到敌人进入霰弹最近射程内再开火,这是确保我们不让出每一步阵地的唯一方法。即使放弃火炮,即使他们夺走你们的装备,也要在近距离上射出最后一轮霰弹!就算此后被敌军俘获,这样的一个炮兵连也会给敌军造成足以弥补火炮损失的伤害。

而法军的要求是:倘若炮兵能够在近距离上发射几轮具备破坏性效果的霰弹,给推进中的敌军造成严重损失,继而钉死火炮,让人员撤离战场,他们就不注重己方的火炮损失。

最后,双方的伤亡也够硬。

很多参战部队很快就打光了,俄军第2混合掷弹兵师师长沃龙佐夫将军回忆说:“战斗开始1小时之后,我的师就已经不存在了。原来的4000人在会战结束后只剩下300人。我熟识的18名军官中只有3人幸存,而且只有1人没有受伤……我们并没有完成什么壮举,但没有一个人逃离战斗或投降。如果第二天有人问我,我的部队在哪里?我会指着我们的阵地自豪地说,就在那里!”

俄军第1西方军团的许多营剩下不到200人。俄军一位托尔上校询问一个“团”的番号时,得到的回答是“我们是第二师”。防守巴格拉季翁堡的六个掷弹兵营仅剩300名幸存者。以400人参战的皇后胸甲骑兵团在战斗结束后剩下95人。守卫拉耶夫斯基堡的第七军只剩下700人。

甚至没参战的部队也损失惨重,

俄军两个近卫军步兵团一枪没放,就因为法军炮击而伤亡297人。俄军帕斯克维奇将军记载道他的师在炮火下损失了一半。那些俄军象机器一样冒着法军的弹雨站立着,一个倒下去一个立刻向前把缺口补上,好象他们在接受检阅一样。就这样,他们一丝不动地经受了五个小时的炮击;唯一的行动是后面的士兵跨步向前补上死伤者留下的缺口。战斗结束后,排成整齐阵形的死尸使他们的阵地仍然清晰可见。

而法军同样如此,法国元帅缪拉的骑兵在开战后的整整3个小时里都直挺挺地站在法军炮兵队列的后方,忍受着俄军火炮的杀伤。波兰第14胸甲骑兵团的马拉霍夫斯基上校回忆:“我们的部队暴露在敌人的炮火下而不采取任何措施,一串炮弹割倒一片人马,在队列中撕出巨大的缺口,而后续部队则默默地顶上这些空缺。”第3骑兵军炮兵指挥官格里瓦也回忆说:“子弹、实心炮弹、榴弹碎片从各个方向袭来,而我们(法军)的骑兵却在几个小时都无动于衷……一个威斯特伐利亚胸甲骑兵团遭受的损失尤其惨重,以至不断有头盔和扭曲的胸甲碎片在空中飞腾。”

最后,总数为11万人的俄军,共有43924人阵亡、受伤和失踪,(有人估计为52000人),也就是伤亡率达到了40%~47%。

而总数为13万的法军,大于损失了大约35000人,伤亡率达到了26%。

凭着这四大硬,这一仗绝对算得上人类战争史上最硬碰硬的战役了。

二战阿登战役真实故事?

1944年12月16日,希特勒在冰雪覆盖的阿登森林高地,发动了一场“豪赌式”战略反攻。他的目标是将德军推进至安特卫普以此撕裂盟军战线,逼迫英军和加拿大军撤退。他的部下质疑这场战役能否取胜,年轻的党卫军官们似乎已经绝望地看到苏联红军从东线挺进自己的家园。另外一部分忠诚于希特勒的狂热分子,则寄希望于绝地反击。卷入阿登反击战的双方兵力达100万,它成了二战西线战场最大规模的战役。

遭到突袭的盟军深陷德军2个集团军群的围攻。担心被德军报复的比利时平民匆忙逃离家园,甚至连巴黎都感受到了恐慌。驻守在阿登冰雪高地的美军中也有人投降,但是更多的普通士兵英勇地抵抗着德军,最终击溃了希特勒的绝地反击。

美国名气最大的将军?

如果提到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大家一定会想到艾森豪威尔、马歇尔、麦克阿瑟和尼米兹等人。当然,还有一个人也必不可少,他就是“诽誉满天飞”的巴顿将军。

1997年12月,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由冯小刚执导并由葛优、刘蓓和何冰等人出演的《甲方乙方》欢喜上映,从此确立了中国电影“贺岁档”的概念。其中,由英达饰演的“巴顿将军”更是令人记忆犹新,连带这位四星上将被更多的国人所熟知。

本着尊重事实和还原真相的态度,文史不假带您走近这位名气也大、脾气也大、战功也大和遗憾也大的四星上将。他为何没能成为五星上将?又怎样死于意外的车祸?带着种种疑问,我们共同回顾历史。

小乔治·史密斯·巴顿(1885年11月11日——1945年12月21日),二战时期的功勋将领,美国最著名的四星上将,不接受“之一”,也不接受“质疑”。他毕业于西点军校,历任夏威夷军区情报处长、第七骑兵团团长、第二装甲师师长、第一装甲军军长、第七集团军司令和第三集团军司令等职。

由于战功卓著,以至于性格严谨而极少夸人的欧洲盟军最高统帅和前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都这样评价: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军事将领,在这些璀璨的将星当中,有一个人永远不会被后世遗忘,那就是巴顿。在他面前,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和不可逾越的障碍,简直就像古代神话中的大力神,从不会被战争的重负所压倒。

1885年冬,巴顿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一个中产家廷,父亲虽然是律师但却毕业于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并且接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幼年时期,他就开始接触南北战争中的英雄事迹和历史事件,许多军事将领都被视为心目中的偶像。

只不过,在少年巴顿无忧无虑的同时,父母亲却在忧心忡忡中度过。原来,这个孩子已经被确诊为“难阅症”,因为阅读能力部分丧失而影响到记忆、理解和分辨等方面,很可能终身都无法治愈而被人视为白痴或者傻子。

在父母的悉心照料和不断鼓励下,巴顿并没有感觉到自己与别的小孩有所差别,最多也就是记忆力差点而已。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他不仅可以正常阅读,而且还能流畅写作。

1897年,巴顿被父母送入中学就读,虽然成绩算不得优异,但“难阅症”已经被逐渐克服了。在父亲的支持下,他先是考入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次年就借助家族关系成功转入了西点军校就读。

西点军校是美国的第一所军事院校,位于纽约州哈德逊河西岸的西点,占地面积大约在6500公顷左右。这里是“美国将军的摇篮”,像格兰特、罗伯特·李、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和布莱德利等名将均毕业于此,也成为了巴顿梦开始的地方。

或许是水土不服!或许是得意忘形!总之,巴顿在西点军校的第一年过得并不顺利,或者说很糟糕。由于数学成绩倒数第一名,由于法语成绩不及格,他不得不留级一年。

作为“退班生”,巴顿不得不振作起来努力学习,否则将会遭到学校的劝退。幸亏,他在第二年成功实现了弯道超车,除了学习成绩优异外,在骑马、射击、击剑和赛跑等测试中也是名列前茅,成为同期学员中的佼佼者。

西点军校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同班学生必须要和睦相处,甚至违反校规时都要相互包庇。不过,性格固执的巴顿却对这一“默契”非常排斥,只要自己执行勤务时就会严格查处,完全不会偏袒违反军纪和校规的任何学生,得到了“豪猪刺”的绰号。

从西点军校毕业后,巴顿被调往第一集团军第十五骑兵团担任少尉军官,由于军服的肩宽、胸围、袖长和衣长等尺寸都与祖父完全一致,他竟然相信了灵魂转世之说。老巴顿是独立战争期间的著名将领,还是洛杉矶市的首任市长,更是小巴顿的奋斗目标。

虽然说,朝中有人好做官,但军人的快速晋升依然需要战功,巴顿也不能例外。1916年,墨西哥起义者袭击了美国并且造成人员伤亡,他跟随潘兴将军率兵远征,因为击毙敌方二号人物卡德纳斯而名声大噪,还被《纽约时报》夸赞为国家英雄和“强盗杀手”。

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协约国最先生产出了坦克并且投入到实战,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之后,法国送给美国20辆坦克,而巴顿就被任命为这些坦克的指挥官,堪称“美国坦克之父”。

对于这种新生事物,美国军方非常重视,还在马恩河上游一个名叫朗格勒的地方设立了坦克部队训练中心,由巴顿全权负责。期间,他手把手教会了美国的第一批坦克兵,还先后组建了6个坦克连远赴欧洲参战。

1917年11月,巴顿在法国参加一战期间受命组建美国的第一个装甲旅,从而积累了丰富的坦克实战经验。不过,由于目中无人和脾气暴躁,他在军队中过得并不开心,战争结束后就被闲置了。

1939年9月1日凌晨,纳粹德国突然出动了58个师,在2800辆坦克、2000架飞机和6000门大炮的掩护下对波兰发起了“闪电战”。通过对铁路枢纽、交通干线、通信设施、重要城镇和军事阵地的突袭,在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内便攻入了华沙,展现出装甲部队的超强机动力。

见识到纳粹德国以坦克横扫欧洲战场后,美国军方终于意识到装甲部队的重要性,巴顿临危受命重新组建之前被裁撤的装甲旅。1940年7月,马歇尔签署命令晋升他为准将,已经55岁的他显得老当益壮,立志要续写自己的辉煌。

当带着满腔热血来到驻地时,巴顿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这里都是刚入伍的新兵蛋子,而且对于坦克完全不懂。好在,当时的美国政府并不缺钱,需要的坦克外购也行,自产也问题不大。

利用短短半年的时间,巴顿成功打造出一支初具规模的装甲师,而且配备了许多先进的武器。为了检验自己的成果,他组织了一次一千多公里以外的长途拉练,命令由坦克、装甲车和各类保障车组成的钢铁编队在佐治亚州与佛罗里达州之间往返奔袭。

在1940年以后,美国虽然没有正式参加二战,但遏制“轴心国”的态势已经日益明朗。尤其是,资源贫乏的日本遭到了越来越多的限制和打压,严重危及到对方战争机器的正常运转。

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海军组织六艘航空母舰悄悄抵达预定海域,向毫无戒备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发动空袭,史称“偷袭珍珠港”。第二天,愤怒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对日宣战,从此加入到了反法西斯战争的队伍。

1942年初,经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磋商,同盟国决定在“德国人的屁股上踢一脚”,秘密制定了“火炬计划”。美军准备在法属北非的阿尔及利亚和卡萨卡布兰登陆,然后向东抢占突尼斯后与英军会师,从而共同消灭北非的德军部队。

1942年夏,美军开始陆续前往英国准备发起“火炬计划”,其中就包括了巴顿率领的装甲部队。到了同年11月,他终于在横渡大西洋后兵分三路登陆北非战场,派遣北路军攻打奥特港,派遣南路军攻打萨菲,而自己则亲率中路军攻打卡萨布兰卡。

“火炬行动”进行得很顺利,法属非洲的20万部队都投靠了盟军,这让战场形势变得极为有利。在此背景下,盟军向退守突尼斯的德意联军继续追击,但巴顿所在的装甲部队却被要求原地驻防摩洛哥,以保证这处战略要地万无一失。

由于盟军的轻敌大意,被称为“沙漠之狐”的德军将领隆美尔出其不意展开突袭,导致美国第二集团军伤亡3000多人,被俘3000多人,坦克损失200百多辆。在此危急关头,巴顿奉命去重组这支已经溃不成军的部队。

巴顿到任后,发现第二集团军已经被吓破了胆,厌战和避战的氛围很浓重。很显然,只有通过整顿军纪才能焕发出士气,他随即要求所有的士兵都必须配戴钢盔和扎绑腿,就连后勤人员也不例外,否则军法严惩。

为了使这支部队能够适应沙漠的严酷环境,巴顿开始推行“魔鬼训练法”,进行最接近实战的长途急行军。很快,士兵们开始抱怨自己的非人待遇,甚至上升到了人权的高度,引得国内政客和媒体都纷纷谴责他缺乏起码的人道主义精神,一度闹到了军事法庭。

事实证明,巴顿对于第二集团军的改造是成功的,这支部队在短短两三个月后就焕发了生机。以至于,当艾森豪威尔视察时,完全认不出这就是曾经被隆美尔打烂的部队,高度称赞了他的军事才能。只不过,由于暴躁的脾气和糟糕的形象,他在政界和军界的名声都不好。

北非战役结束后,美军和英军就下一步的进攻方向产生了分歧,巴顿在战场拒绝执行英国人蒙哥马利的指令并且引起了罗斯福和丘吉尔的关注。基本上,这二人属于相互看不上,谁也不服气谁!为了顾全大局,艾森豪威尔最终做出了妥协的决定,这才算是结束了这场纷争。

1943年6月,西西里战役正式打响,巴顿的装甲部队受到了德意部队的“重点盯防”,凭借惊人的战斗力才突破防线建立起牢固的滩头阵地。之后,他率部展开急行军,仅用了三天时间就推进到巴勒莫,最终拔得头筹。

1943年以后,二战的天平已经出现明显倾斜,苏军在苏德战场转入反攻,美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胜利,英美联军也在欧洲战场转入攻势。在这种背景下,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最终敲定了“霸王行动”的计划,准备在1944年春夏之际在法国北部地区登陆欧洲大陆。

1944年6月,随着盟军在诺曼底成功登陆,巴顿也指挥部队进入法国,在法莱斯战役中重创德军。面对如此规模的攻势,希特勒也意识到自己末日将至,为了增加未来在谈判桌上的筹码,纳粹德国组织了阿登战役,也称为突出部战役。

由于盟军没有充分准备,面对德军的局部反攻时竟然手足无措,遭遇了二战以来最血腥的一次惨败,仅阵亡士兵就有两万人左右。事前,巴顿已经预感到危机降临,上报盟军总部后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1945年4月,美军的钢铁洪流已经踏入德国境内的图林根州,得知一个名叫莫克斯的村落附近隐藏着德军的大量储备。巴顿派兵终于找到了洞穴的入口,还发现了大量的金条、金砖以及名贵字画和珠宝,基本上都被拉回到美国国内。

随着二战进入尾声,所有人都在企盼战争能够早日结束,重新恢复到平静的格局。但是,已经打红眼的巴顿却明显不合时宜,甚至还公开发表了一段极其“反动”的言论:

与战争相比,人类的一切奋斗都那么相形见绌。上帝啊!我是多么热爱战争!

美军、英军和苏军共同占领德国后,巴顿参加了盟军举行的阅兵,事后被苏联方面邀请共同用餐以增进同盟国联系。不过,这位“战争狂人”竟然口出狂言这样叫嚣:

告诉俄国狗崽子,我把他们当成敌人,宁愿砍掉脑袋也不同敌人去喝酒。

据说,这次极为尴尬的外交事件引得各方都很被动,双方外交人员竭力磋商才保住了来之不易的反法西斯同盟。迫于压力,巴顿虽然进行了道歉,但还是被免去了集团军总司令和驻巴伐利亚军事长官的职务,改任了有名无实的第15集团军司令留在德国。

1945年12月9日清晨,巴顿和盖伊少将一起乘车外出去森林打猎,心情愉悦的他们一路上有说有笑。当车辆行至一处铁路轨道时,司机伍德林发现一辆大卡车迎面冲来,虽然紧急踩刹车还是迎面相撞了!

等伍德林回过神后,看到后座的盖伊少将貌似伤情不重,但巴顿却趴倒在后座,而且头部还大面积出血,微弱地表示自己喘不上气。到了12月21日,在德国海德堡医院被抢救十二天后,他还是因为伤重而不治身亡,一代将星就此陨落。

巴顿将军生前曾经表示:“好的军人应该死于战争的最后一场战役的最后一发枪弹”,可自己竟然死于一场车祸,这或许是他最大的遗憾吧。而且,没能像同时期的马歇尔、艾森豪威尔、尼米兹和麦克阿瑟一样成为五星上将,也成为了另一个人生遗憾。

遵照“与我的人埋在一起” 的遗愿,巴顿被安葬于位于卢森堡的美军公墓内,与5076名美军士兵长眠于此。他的墓碑非常简单,既没有肖像,也没有浮雕,只是简单地刻着:

小乔治·史密斯·巴顿,第三集团军上将。

欢迎您关注支持@文史不假,欢迎留言评论巴顿将军!

日本中途岛海战失败归咎于南云一人?

中途岛海战是二战中最有意义、最有意思的一场战役。开战前,双方的高层都表示不理解、不支持,并没有把它作为很高的战略地位去重视,更没有想到此战对二战进程产生了这么深远的影响。当然,从另一角度来看,尼米兹和山本五十六不愧是有着战略预见的军事家。

作为两个航母专家的经典对决,双方都拿出了看家的老底。本以为会有一场难解难分的厮杀,却打成了几乎一边倒的战役。让大家惊讶之余,不禁会问,为什么实力远胜美军的联合舰队会输的这么惨?这背后都有什么样的原因呢?

双方战略预想的异同。

珍珠港事件后,尼米兹临危受命担任太平洋舰队司令。作为推崇航母作战的专家,此时让他略感安慰的是,3艘航空母舰有幸逃过一劫,这是他重振海军的最宝贵的资本;但让他担忧的是,未来以其为核心的海上争夺战,3艘太少了。

反观日本,在山本五十六的“航空制胜论”的推崇下,航母在日本的发展可以说是在当时无人能敌,实力远超美海军,达到16艘。而两位专家都认为,未来海战的主角一定是拥有制空权的航空母舰。

从这个方面来看,二人都把消灭彼此的航母作为下一步的总体战略。但在执行上却出现了不小的偏差。

美国上下通过珍珠港事件有个深刻的认识,那就是航空母舰在未来战争的主导作用,并把它作为大力发展的事情来做。正是有了这样的认识,虽然对尼米兹发起中途岛战役存有疑惑,但想法和他一样,就是消灭日本的航空母舰是首要目标。

由于日本国内的陆、海两军种素来相互仇视和势不两立。为了争取高层的支持,山本不得不强调攻占中途岛的意义,时间长了,说的多了,登岛作战渐渐地成为他优先考虑的战略目标,而歼灭对方的航母成了次要目标。

这样的细微差别,导致战术实施上出现偏差。

斯普鲁恩斯和弗莱切是一门心思的寻找对方的航母。得知中途岛受到攻击,也不为所动,直到确定对手的航母位置,舰载机便倾巢而出并加以歼灭,战术执行的干脆利落,目的性很强。

而南云对该岛的第一波进攻很顺利。按照原定计划,第一波攻击小岛是诱敌战术,而第二波要装好鱼雷,随时准备对付美太平洋舰队。在没有收到任何美海军动向的情况下,有些飘飘然的南云命令所有飞机换上炸弹,准备对小岛进行第二波的攻击。

这个战术动作导致南云忠一彻底走向失败。就在其将鱼雷换成炸弹的时候,消息传来发现美海军,于是又匆忙将炸弹卸下放在一旁,换成鱼雷。就是这要命的“5分钟”,导致南云的3艘航母瞬间成为“火球”。最后一艘也没有逃脱被击沉的命运。

这样的结果很快传到了山本的耳朵里,他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这么优秀的一支队伍,怎么说没就没了,而且败得这样快,败得这样惨,南云是怎么搞的?

为什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南云这样做是有原因的。

一是按计划是以消灭美海军主力为主要目标,但在没有消息的情况下,空袭中途岛,为登临作战作火力准备,这两项任务的要求,南云需要根据情况而定。由于没有指明哪个优先,使其无所适从,导致延误战机。

二是为了达到战斗的隐蔽性,山本要求无线电静默,导致战术决策上不统一。如果南云能和山本通报一声,山本是不会同意他这么做的,或者改由山本所在编队完成攻岛任务,南云只负责与美海军决战,结局就会大有不同。然而,这只是如果。

细想一下,导致联合舰队失败的原因还有很多。

首先,是骄傲自大,狂妄轻敌。早在偷袭珍珠港前,他们可谓是做足了功课,计划不断的修改,演习训练很认真,配合十分默契,最终取得意想不到的辉煌战果。然而,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联合舰队,上下狂妄自大。

在此次海战中,作战计划漏洞百出,不精于演练。导致实战中错误百出,尤其是一架侦察机因技术故障,致使晚出发30分钟,最终演变成灭顶之灾。

其次,作战观念的落后。虽然偷袭珍珠港获得胜利,但依然重视战列舰的作用,不愿将战列舰和航空母舰混合编组,战列舰上强有力的防空火力不能为编队提供掩护,致使南云只得靠巡逻机来保护自己。

当然,为登岛作战进行火力准备的任务,完全可以由战列舰担任,这样就能发挥航空母舰的更大作用,放开南云的手脚,专心寻找美太平洋舰队主力了。

更为重要的是,忽视侦察的作用。与美军相比,南云的搜索飞机都是由编队中其他战舰上的老式水上飞机担任。当时,执行搜索任务中的2架飞机发生机械故障,延误了出发时间,造成发现对手迟缓,影响了战局。

虽然尼米兹是以弱胜强,但其优势也很明显。

一是情报和雷达。由于破译日军的情报,就等于掌握了他们的一举一动。尼米兹之所以敢于同山本较量,都得益于情报的作用,可以说,此次战役的胜利其实就是情报的胜利。

同时,作为当时的高科技产物——雷达已经装备到美海军,这种几百公里外就能发现对手的设备,让美军预先做好了战斗准备。而日本舰队没有雷达,所有警戒全靠目测,当美国俯冲轰炸机借云层的掩护攻击时,无法及时做出反应。这些,都让他们享尽了先机之利。

二是发挥小岛作用。虽然珍珠港事件后,美国上下建立了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战术队形,但南云舰队共4艘航母,舰载机261架,这让只有3艘的尼米兹还是有些担心。

于是,他发挥中途岛——不沉的“航空母舰”的作用。加派兵力,构筑防御,尤其是增派大量的飞机,虽说都是一些老旧的飞机,但在数量上达到354架,已明显具有优势。当然,他们在实战中,确实发挥了吸引对方火力,为美海军轰炸机提供机会的作用。

尼米兹的最大优势还是来自强大的工业经济实力。以修理航母为例,珊瑚海海战中,日军受伤的“翔鹤号”、“瑞鹤号”,由于修理期过长以及人员损失太大,无法参加海战。而美军的“约克城”号受伤后,凭借美国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只用了三天抢修,就让它重返战场。

正是国家实力的差距,致使山本减少了2艘航母,而尼米兹却增加了1艘。航母数比变为4:3,大大减少了双方的差距,使美国赢得胜利成为可能。

由此,山本的战败,可以说从一开始制定作战计划,就是一个注定失败的计划,无论是他将领的选择、战术的运用,都无法逃脱失败的命运。

就算日本这次作战成功,也注定赢不了这场战争。抛开正义与非正义的因素,但就国家实力而言,也注定日本必定失败。大家认为这个结论如何?欢迎留言和讨论。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