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戮开关,毛文龙对后金的牵制作用有多大?
杀戮开关,毛文龙对后金的牵制作用有多大?
毛文龙属于那种,不小心崩了个屁,上报的时候都会说成地震的人。
现在给毛文龙洗白的人,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四类:
第一类,毛文龙的直系亲属,毕竟当初袁崇焕斩了毛文龙,没有斩毛文龙的家人,毛文龙的大多数族人被八旗兵所杀,不代表他没有后代了,也不代表他不想拥兵自重。第二类,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人的后裔。这三个人是毛文龙的养孙,后来卖国求荣做了汉奸,投靠了皇太极,从而让家族后代世代繁盛,现在他们应该挺有钱。近代鼓动给毛文龙翻案的主力,就是这帮人。第三类,清朝的遗老遗少。这些人对清朝的灭亡十分不满,所以但凡提到明朝的民族英雄,都会嗤之以鼻。贬低袁崇焕,拉高毛文龙就是他们最喜欢干的事情。第四类,不太清楚状况的人,他们接触的资料不太多,看了点以上三类人写的翻案文章,就开始自以为是地跟着给毛文龙唱赞歌。除此以外,我实在是想不通了,贬低民族英雄袁崇焕,给毛文龙唱赞歌,对现代人,到底有什么价值?难道要倡导大家学习毛文龙和他的那帮养孙吗?
一、毛文龙谎报军情是一把好手。毛文龙是一位谎报战功的天才,这哥们不去参加脱口秀节目,那都是屈才了,吹牛的本事纵观整个大明王朝,无出其右。
我们都知道毛文龙镇守皮岛,是牵制后金的有力力量。可是他的牵制效果在哪里?我们完全看不到,唯一看到的就是他那些夸张到令人发指的捷报。
天启三年八月份,毛文龙带着他的马仔们对后金发起了一次偷袭。毛文龙随后上报,这次偷袭中,他用了1000人马,就斩杀了后金2万多的军士。记住了是军士,不是连同平民在内的人,其中拿下的脑袋就有138颗。
过了一个月,毛文龙又带了1.5万人再次偷袭后金,这回依旧大胜,而且斩了21个脑袋回来。有意思的是,在《满文老档》中,却记载了毛文龙惨败的事情。
又过了一个月,毛文龙再次发来了捷报。他说自己带着3万大军进攻后金,又斩了225颗脑袋回来,还抢了不少东西。
要是按照这个速度,清朝那10多万八旗兵,压根就不够毛文龙砍1年的。关键是,明朝当局还没办法核查这些事儿,只能默认是真的,给他相应的赏银。光谎报军情还不够,毛文龙还喜欢谎报编制。
他曾经给朝廷上书,说自己的东江镇有20万大军,也就是说,他们抢来的东西不仅不用上交,还有20万人马需要朝廷给粮饷。这件事朝臣们纷纷表示怀疑,所以后来袁崇焕杀掉毛文龙后核查之下,发现只有2.8万人在编。
这就是说毛文龙一口气就贪墨了17万人的粮饷到自己的口袋里。而且是源源不断的供给,他不肥的流油才怪。
也难得毛文龙有如此心思,虚构的各种战争场面,简直堪称写了一本大型军事类小说。这人名、地名、时间全都要瞎掰。
二、毛文龙对后金的牵制,约等于零。这种说法或许有些夸张,所以我写了约等于,而不是零。你要说完全没有牵制,那也是胡说八道。毕竟几万大军在后金身边,怎么都能造成一点影响。可是这种影响真的是微乎其微。
首先,毛文龙一个月打一次胜仗,每次都斩首那么多,为什么后金在皇太极的领导下,还越战越勇了呢?不应该损失惨重吗?其次,既然打了这么多胜仗,累计杀敌数万,为什么毛文龙没有夺回过大明朝的任何一座城池呢?哪怕是夺下来又被抢回去的记录也没有,这打的是什么胜仗?再者,皇太极多次在攻打宁远、锦州的时候,毛文龙为什么坐山观虎斗?要知道一旦皇太极击败了袁崇焕,那就直接兵临山海关了,大明朝可就岌岌可危了!这个时候不出手,你还靠什么时候牵制后金呢?还有,毛文龙所在的东江镇,从地理位置上来说,要想对后金产生牵制,其实极其困难。你想要从这里去攻打后金的都城沈阳,就必须要翻越整个长白山脉。对不起,等你翻山越岭来了以后,人家后金早就把你包围了。所以我说,毛文龙其实是在东江镇,趁着八旗兵不在的情况下,到后金地盘上,对老百姓们烧杀抢掠了一番,然后再拿点人头来邀功,这才是事情的真相。
三、毛文龙的想法是拥兵自重。毛文龙曾经跟皇太极有过很多书信来往,而且商讨过投敌的事情。后来有人说这是诈降之计,那么姑且就不论这件事。其实诈降没什么基础,按照毛文龙所说,自己全家100多口被清军所杀,你觉得皇太极还会傻到相信你是诈降?要么毛文龙前面说谎,要么毛文龙后面说谎。
单单看毛文龙的存在,对后金伤害大,还是对明朝伤害大。这哥们整天写小说似地谎报军情,直接导致明朝放松了对后金的警惕,让大明王朝的高层们对后金的实力出现了严重的误判。
大家会觉得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那都是假把式,见着毛文龙,他们都得怂。这对明朝来说,其实是致命的伤害。
还有就是毛文龙索要军饷的可怕程度,手里只有几万人,却要几十万人的粮饷。明朝早就杯水车薪了,凑了很长时间,才能凑足其中一部分粮饷给毛文龙,可见毛文龙的存在,对拖垮大明朝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
而且如果毛文龙对皇太极的牵制作用那么大的话,那皇太极上台以后,第一个要收拾的,肯定是毛文龙,而不是朝鲜或者察哈尔了。
所以说,毛文龙当时只是觉得,山高皇帝远,靠杀戮劫掠一些百姓,不仅让自己加官进爵,而且还能捞一大笔钱。为他日后称霸朝鲜奠定基础,记住了皮岛可不是大明朝的地盘,而是朝鲜的地盘。
总结:毛文龙的危害,远大于作用。真正牵制清军的,其实是察哈尔的林丹汗以及朝鲜。朝鲜是明朝附属国,而且一直都忠于明朝,所以皇太极上台以后,第一个要征服的就是朝鲜。
至于察哈尔的林丹汗,在努尔哈赤时期就是后金的巨大威胁,后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采取联姻的方式,让更靠近自己的科尔沁部落成为他们的姻亲,以此防止察哈尔的偷袭。
等到皇太极收拾完朝鲜以后,明朝打不下来,这才跑去灭了察哈尔。所以说如果毛文龙是牵制皇太极的重要人物,皇太极为啥不动他呢?
所以说,毛文龙的牵制作用几乎为零,可危害作用却非常大。他被袁崇焕斩杀以后,他的三个养孙,带着红衣大炮果断投靠了皇太极,结果使得明朝这边失去了火器上的优势,从而走到了亡国边缘。
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清史稿》仅仅是因为汽油涨价吗?
伊朗的动乱,就是一种反抗,是对国家和政府的强烈不满。
从表面看来,民众的不满,是因为汽油涨价导致的。实际上,这绝对不是一个主要原因,这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
伊朗的动乱,浅层来看,是百姓对政府的不满伊朗人闹动乱,这绝对是个新闻,因为这个政教合一的国家,老百姓曾经就和温顺的的羔羊一样,如今羔羊变成了狼,如何不让人惊讶?
从巴列维王朝被推翻,这已经四十年了,政府和国家到底做了些什么?
一是致力于和逊尼派国家作对,和逊尼派的代表国家伊拉克开战。当然,战争是伊拉克发起的,防卫是应该的,但谁都知道,两伊战争两年后,萨达姆就想和谈,但霍梅尼硬是拒绝了萨达姆,他想彻底教训伊拉克。
于是,两伊战争又进行了六年,代价是牺牲无数伊朗好儿郎,而边境还是那样,和战前一样。这样的历史,会让不少人为之痛苦,为之动容。
之后的岁月,伊朗作为最大的什叶派国家,和逊尼派国家处处对立,看似保持了风格,实际上错过了多少合作和发展的机会。这事,老百姓不在意?很难说。
二是伊朗和美国坚持长久的对立。这其实没什么大的问题,毕竟美国这个世界警察喜欢欺负人,也喜欢拉偏架,但美国欺负不了伊朗,因为这个国家会拼命。对于美国,所有伊朗人都没有好感,在他们眼中,美国人就是魔鬼。但是,伊朗人不喜欢被经济封锁的感觉。
如果一个国家是一个人的话,“伊朗”这个人太憋屈,没有几个朋友,也没有多大自由。常常被坏人欺负,有时候还要装孙子,伊朗人过得非常窝火,他们宁愿正大光明的干一场,干他娘的美国,也不喜欢这种被人捏住喉咙的感觉。
国家实力不强,处处受美国等欺负,伊朗政府不敢硬“刚”。经济被封锁,伊朗各行各业受影响。这导致伊朗人对政府极大不满。
伊朗的动乱,深度来看,是百姓对“压抑的宗教氛围”和“贫穷的生活”发出的呐喊“幸福”的伴侣是什么?是“自由”。没有一个人有绝对的自由,但很多人都有相对的自由,可以决定吃什么、穿什么、看什么。
伊朗从巴列维王朝后,开始了宗教的复兴,漂亮的姑娘们开始穿长袍,戴头巾,至于什么海滩边的比基尼,早就无处寻觅。小伙子们,在国家打着宗教的名义强势管理下,进礼拜寺,禁烟禁酒。对于电视和媒体,伊朗人基本没有大的选择权,国家会根据内容符不符合国家利益,符不符合宗教教义,进行有选择地播放。
这一切的一切,让所有伊朗人会有被控制的感觉,感觉被戴上了无形的枷锁,手铐、脚镣一个不缺。宗教好不好?好,可以让心安宁,可以让人更注重真善美。但强制的宗教好不好?不好,它会给人一种压迫,甚至压抑。
几十年来,伊朗的宗教文化,让伊朗人非常压抑,但大环境如此,人人仿佛都要适应环境,毕竟都是什叶派的穆斯林,只不过,很多人都像一个被压扁的弹簧,随时都有可能反弹。
除了文化上的压抑和桎梏,伊朗人的生活过得实在不像样,穷人还很多。一些既得利益者享受着荣华富贵,而广大老百姓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都是一样的穆斯林,为何有这么大地位上的不同?普通大众想不通,实在想不通。
本来日子过得就一般,再加上美国的经济封锁,广大民众的日子更是过得“朝不保夕”。恰巧在此时,伊朗竟然提高油价。
这是一个威力极大的导火线,想一想,伊朗却油吗?不缺。从美国经济封锁后,伊朗的石油更不缺了。那伊朗政府涨油价是为什么?是为了增加国库收入,为了增加政府抵御风险的能力。
但是,老百姓非常不舒服,这时候本是同舟共济的时候,百姓本在水深火热中,而政府却还在百姓这里敛财,这政府太失败了,百姓快疯了。
这仿佛是一个孩子对父母的失望,又仿佛是学生对老师的失望,最信任的人,关键时刻却落井下石,却趁火打劫,还有天理吗?难道就不能精简机构,难道就不能开源节流?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低层民众?
别有用心的人,在伊朗百姓后面点了一把火百姓是善良的,也是最可怜的。
如果没有人组织,没有人煽动,大多数百姓,可能一边吃着饭,一边留着泪,怪只怪自己的命不好,生在了伊朗的这个时代。
但是,总有一些人,会敏锐地发现一些情况,会聪明的利用,这就是伊朗政府后面的那些反对派,反对派的身后当然会有美国人。
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都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因为伊朗政府走了一步臭棋,于是,伊朗这个“鸡蛋”就有了裂缝。这时候,反对派们的眼睛亮了,他们的“机车”开始发动,他们准备利用民众向政府发起冲击。
如果伊朗政府处理不好这次事件,那么结果就是伊朗国内会四分五裂,库尔德人、逊尼派那些人都会蠢蠢欲动,很有可能内战会爆发,这样,美国的目的就达到了,“兵不血刃”搞垮伊朗。
油价,对伊朗人民而言,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们对政府失望透顶。自由没了,伊朗人认了;日子穷了,他们也认了。但是,伊朗民众忍不了的是,政府对他们的“打劫”。也许,所有伊朗人在心底里都有一句话:这样的政府,不要也罢,无能透顶。
只是,事件的背后,可能还有只“大手”在操作,他们激发了民众的情绪,放大了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更是点燃了伊朗放出的导火线。
从清初不肯蓄辫到民国不肯剪辨?
蓄发→薙发→剪辫,简单地说汉人只是经历了一次次发型的改变而已,而不变的是根深蒂固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种理念。
再有原因之一就是民众反感不留余地的强制性措施,尤其是这种措施充满了血腥。
所以不要以为汉人舍不得剪辫子,其实就是留什么样就什么样,不要乱动,不要轻易减损,不要随意改变,说白了就是不习惯,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哪怕是大字不识一筐的文盲对这个传统也都非常认可。
如果剪辫运动能够不采取强制措施的话,用不了多久也都会剪掉,因为在中国相当一部分人不爱留辫子,尤其是学生和曾经留洋的人,甚至某些人早已剪掉,改戴假发辫头套,价格还不便宜,再说了,留发辫确实不方便,百姓慢慢能接受了也就都剪掉了,不过就像薙发易服一样,这个过程太急了,所以同样激起了民众的逆反心理。
薙发易服是一种由外而内的行为和精神上的压制,这个传统自大金国就有,在我国北部地区也施行过此类政策,当然是强制性的,后来因为大金皇帝也被汉化的挺严重,所以不了了之,后续不谈,转眼就到了后金努尔哈赤时期,都是“金”嘛,有荣耀传承,复兴大金的意思,这个老传统也没有丢下,李成梁养寇自重这么多年给了努尔哈赤宽松成长的环境和机会,再加上李如松被杀害(疑似设伏),努尔哈赤就再也没有可忌惮的人了,没过多久就脱离大明王朝宣布独立。
努尔哈赤的底气不止来自李如松的败亡,还在于他8次亲自进京朝贡之旅的见闻种种,大明王朝制度的腐朽和吏制的腐败堕落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在他看来,大明颓势已现,不足为惧。
在努尔哈赤那个时期,薙发易服就是强制性的,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如果不薙发,那就剃头,从脖子下刀那种,请注意,女真人所占据的地区从来都是混居,不是说除了女真人就没有他族人口了,不但有,而且还不少,比如汉族、朝鲜族、蒙古族等等,但无论怎样,以建州为例,势力就是努尔哈赤最大,那就要服从他的政令,听从他的安排,所以无论民族,但凡在女真势力范围内的,就都被强制薙发易服了。这当然是出于一种传统的沿袭,其实也是分清敌我的显著标志,他们也没工夫满大街去问到底每个人都服不服。
皇太极继位,分前十后七,先是后金后有大清,无论称呼怎么变,不变的是薙发易服这个规矩,不但没有变,在皇太极对各旗将领的思想灌输下,反而所有增强,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偶像,大金国的完颜雍,完颜雍就极其反对废止薙发易服,而且觉得汉人的纸醉金迷贪污腐败会带坏女真人,用不了多久女真人就会被同化。
这论述,皇太极深以为然,所以对将领们提出,不但薙发易服的规矩不能破,而且满洲子弟的骑射功夫也不能丢,一是不能忘本,二是满清武力开国,居安思危,这种既有优势不能舍弃。
这项既定政策在满清入关前,一直在被坚决的、不留余地的贯彻着,满清不过百万人口,而他从大明掠夺的人口早已超过他的人口总和,即便这样,薙发易服也从无一人一次例外。
到了满清入关之际,因为李自成的招降诚意不足,其实就是下套让吴三桂去北京送死,如何看出来的呢?刘宗敏追赃助饷,吴三桂的家属被打得光剩捯气了,这么重要的关隘,这么重要的将领,如果你真要招降人家,何以把人家家属打得要死不死的,好在家奴偷跑出北京城给吴三桂送信,吴三桂才知道李自成打得是收兵斩帅的主意,于是拨转马头回到山海关就把唐通打跑了。
当时北京失陷,崇祯殉国,群臣乞降,不会有人再给山海关运送粮饷,坐吃山空的将士们挨着饿可打不过李自成的部队,所以吴三桂在请示直接领导王永吉以后,给多尔衮写了封信,大概意思就是借兵,好处大大的,当时的多尔衮已经快要经由蒙古入关直奔北京了,收到吴三桂的信,几乎走了个直角,马上赶到山海关救命,吴三桂四万人,李自成六万不到的部队,双方你来我往打得不亦乐乎,或者说纯粹就是李自成一方打得不亦乐乎,吴三桂眼看支撑不住了,所以找到多尔衮要求满洲骑兵马上攻打李自成。
多尔衮观战很久了,对李自成的战力表示呵呵,揍他没问题,但是前提条件必须达成,薙发易服,你薙发易服我立刻冲锋陷阵,已经无牌可打的吴三桂只能薙发易服,如果不达成这个条件,多尔衮是绝不会帮助吴三桂的,可见薙发易服的这个形式,对于满洲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论根深蒂固的程度,不比汉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惯性思维低。
就在吴三桂薙发易服后,多尔衮本部不动,仅阿济格和多铎二人的部队,二次冲锋就把李自成的部队打散了。入关以后呢,入驻北京,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传说:
孙之獬建议薙发易服,其实这种说法不大摆谱,文人嘛,你懂的,曹化淳老家养老6年了,还有人说,是他做内应给李自成打开了城门,人言可畏,这话从北京传到南方,又从南方传回北方,所以才有了曹化淳“并信从前史不真”的哀叹。
满清的薙发易服政策不会因为一个汉人的抱怨而起始或停止,换言之,即便孙之獬说过,如果多尔衮不是早已打定主意,怎么会听他一句话就毛毛躁躁的,转天就大兴薙发易服之举呢,他是这么毛躁的人么,恐怕是正好碰到孙之獬这个送上门的背锅侠,充分把握机会而已,“你看,剃发是你们汉人孙之獬说的。”
这托词挺好,多尔衮当然知道汉人的薙发情结,政权未稳正是拉拢稳固人心之时,不想逆势而动,但是不动则前线和后方的将士在硝烟四起的战场难分敌我,所以孙之獬就倒霉了,至于他最后是否真的被全身植发,咱们就不管了,在他身上已经浪费太多字数了。
综上,无论有没有孙之獬,全国范围的薙发易服都会坚决彻底的执行下去,时间早晚而已,至于剃发政策的反复,则是出于抵消一部分抵抗强度的目的。
篇幅的关系,咱们直接跨到康熙年间,在与郑氏集团的谈判过程中,无论谈判对象是郑成功,还是郑经,还是郑克塽,先决条件都是薙发易服,这时间跨度并不很小了,但是这项既定国策还是从来不打折扣,可见满清政府在薙发易服政策方面的决绝。
薙发易服是满清的政策,是满洲族的文化符号,是实现由内而外征服汉人的手段。当时的汉人实在不想剃头咋办呢?逃亡日本、台湾、新加坡甚至更远的,大有人在。而留在故土的汉人怎么办呢?要命的话就只能忍了。
当时汉人的抱怨是什么呢?“哭着说道,我犯了什么罪要给我剃头”,蓄发不单是传统问题,还有一点,古代的刑罚也有薙发之举,汉人们对这些都非常熟悉,突然薙发这事降临到自己头上,心理上接受不了,他们还是认为只有罪犯才会被这样对待。
以常熟为例,清兵看到没有薙发民众,不打招呼,直接就杀,不但杀了还把头颅割下来邀功,就一个头,将官也分不出是敌是民,底层清兵借机发了大财。到了后来战斗进一步白热化的时候,最倒霉的还是老百姓,薙发吧,怕明军过来,不薙发把当下就活不成,是否薙发彻底成为区分敌我的方式。
满清政权慢慢企稳,而薙发易服的行动更加残酷残忍,多尔衮借顺治玉玺下旨,召集全城的剃头匠集结巡街,身后有清兵跟随,看见没薙发就强制薙发,稍有反抗当场砍死,这是惩罚也是对中原民众的一种赤裸裸的恫吓威逼。
写的不少,只为说明一个问题,在这种高压强迫下,不会有任何人心甘情愿的薙发易服,这激起了汉民强烈的反抗意识和反抗心理,没人愿意薙发,都是为了保命的无奈之举,他能愿意么?肯定不能,所以明末清初,没人愿意留辫子,只是没有办法。
再劈叉猛跨一步,转眼又到了晚清,无论小儿、少年成年,只要到了国外就会被嘲笑猪尾巴,后来中原地区洋人也越来越多,都把发辫当做中国人未开化的标志之一,这同时也是中国人的国耻之一,很多留学生挨不住洋人的嘲笑,结果一怒之下剪掉了发辫,但是清廷不干呐,所以这就催生或说助长了一个行业的发展,那就是头套,据说当时的松江府手工最好,但是价格高昂,不过没办法,发辫扔在国外,为了应付清廷还是得买,不能给自己找麻烦不是。
不需要强迫,从这段时期起,国人中的部分进步人士,已经有了摆脱发辫的意识。后来各种摆脱发辫的言论和借口风行,过去卫生条件不好,普通人的发辫大多脏臭,士兵们冲锋陷阵,这发辫也非常碍事,盘在头上稍有动作就掉下来,所以剪辫的呼声越来越高······
能说汉人不肯剪辫么?连满洲武官都赞成剪辫了,汉人怎么会不舍。
维新派觉得近代工业的机械,不适合留有发辫的人操作,太过危险,卷进去就是一条人命,不剪辫就要千万个小心自己的安全,那又如何干活呢,而且发辫对军队正常发挥战斗力起到了相反的制约作用,总的来说,影响了富国强兵。而革命党说的更为直白,驱除鞑掳嘛,他们认为,发辫就是满清奴役汉人的标志,一定要消除这种陋习,甚至喊出了欲除满清,必去发辫的口号。
1910年,资政院正式提出剪辫易服,武昌起义爆发后,清廷支持了剪辫运动“凡我臣民,均准其自由薙发”,他们好像少写了一句,满洲权贵除外哈,看来对剪辫运动,他们的内心还是抗拒的,只是没有办法而已。
满清入关,把薙发作为征服的象征,而辛亥革命后,军政府则把剪辫当成革命成功的标志,从军队开始,一直到政务机关,全部剪辫,限时三日,必须达成,杀人刀不至于,不过工作你就别干了,回家歇着去吧,士兵不剪辫,我也不动你,但是兵饷你就放弃吧,不发。
军政方面解决了,然后就是百姓,虽然强制程度比满清的薙发易服差了很远,也没有什么血腥,但是短时间内强制剪辫还是引起了民众的反感,原因很简单,强逼的,没有思想转变过程,三天,武汉全城都“焕然一新”,但是抱怨的人也不少,但是这种抱怨情绪和忿恨满清的情绪相比,云泥之别,没有可比性,不可同日而语,没有人留恋清廷统治,除了少数遗老也没几个人执意留辫。
汉人有没有特例执意留辫或者剪辫较晚的呢?有,原因就一个字“丑”,其实哪里是丑,只是看了几十年辫子突然没了,感觉不习惯。
还有就是担心满清复兴,到时候会不会又挥刀杀人,出于这种恐惧,某些人延后了剪辫行动。
以养士著称的齐国公子孟尝君为何落了个被灭族的下场?
战国末期,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以及齐国的孟尝君,因他们都是王公贵族,所以被称为“四公子”。其中,魏国的信陵君有君子道义,而齐国的孟尝君虽然名气最大,但后世对他的评价却最低。
荀子在《臣道》中说:“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乎民,不恤公道通义,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是篡臣者也。......韩之张去疾、赵之奉阳、齐之孟尝,可谓篡臣也。”由此可见,荀子早已把孟尝君的本质说尽。“战国四公子”的结局都不怎么好,虽然齐国的孟尝君得以安享晚年,但是他晚年孤立于各诸侯国之间,无依无靠。在他去世之后,他的子孙被屠戮殆尽,惨遭灭族。孟尝君之所以落得如此悲惨的结局,根源在于他自己。可谓是成也“养士”,败也“养士”,最后自己玩死了自己。孟尝君本名田文,“孟尝君”是他的谥号,他的祖父是一代霸主齐威王,父亲靖郭君田婴曾是齐国的相国,掌握朝政十余年。田婴为人怙势弄权,营私舞弊,他把国家每年年终的财政总结和财政结算纳入自己的“私库”,家积万金,使得齐国祸乱始生。由于田婴懂得拍马溜须,欺瞒主上,因此齐威王将富庶的薛邑赐给他作为封地,所聚敛和囤积的财富都据为己有。齐威王去世之后,齐宣王继位。田婴跟齐宣王合不来,因此齐宣王差点杀了田婴。于是,田婴不得不回到了封地薛邑。作为齐国的头号权贵,田婴是妻妾成群,儿孙满堂,仅儿子就有40多个,孟尝君田文就是其中之一。田文的出身并不高贵,他的母亲只是田婴的一个妾。由于田文出生日期是五月初五,按照齐国的风俗,五月出生的孩子,长到与门一般高时,会对其父母不利。因此,田婴让把这个不吉利的孩子扔掉,但是田文的母亲却偷偷把孩子留下并抚养成人。按照古代的宗法制度,田文原本没有资格继承父亲的爵位和家产,他之所以能在田婴40多个儿子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天性聪慧绝顶,思维敏捷,为人能言善辩,因此引起了父亲的重视。后来,田文建议父亲招揽天下贤士,豢养门客,以壮大家族势力。从田文所提的建议来看,他是一个具有政治远见和野心的人。田婴正是看出了儿子的政治才能,首肯了他的建议,并让他开始全权负责家中接待宾客这一任务。田文在人际交往方面颇具天赋,凡是田文接待的宾客,对他是赞不绝口,于是宾客纷纷向田婴推荐,让田文成为家族继承人。为了家族的长远发展,田婴接受了宾客的建议。田婴死后,田文继承了“薛公”的爵位以及封地薛邑。从此以后,他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招贤纳士,门下食客时常保持在数千人的规模,开创了战国时期大规模“养士”的先河。随着门客的日益增多,田文的名声逐渐传到了列国,天下人都认为田文仁义道德,尊贤重士。战国初期,魏文侯也曾有过“养士”的先例,但那时候所谓的“士”,门槛极高,而且人数也不多。除非具有经天纬地的大才,否则根本不会受到魏国的青睐。田文“养士”的目的,并非是为齐国招揽人才,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有能扬文之名,止文之过......”,只要能让自己出名的就可以,不论什么出身,什么来历。于是田文对天下敞开大门招收门客,其标准几乎毫无下限,来者不拒。门客中诸侯宾客和违法犯罪的逃亡者,以及鸡鸣狗盗之徒,比比皆是。其中混的差的门客可以讨口饭吃,不至于沦落街头;那些表现突出的门客,甚至可以飞黄腾达、改变人生。田文豢养门客,使得薛邑成为专门吸纳逃犯的法外之地,不但自己成为一方恶霸,而且还败坏了薛邑的风气。直到西汉时期,司马迁查访薛地时,当地的民风仍然败坏。劣币驱逐良币,当田文的门下聚集这样一群上不了台面的门客时,那些真正具有大才的人自然不愿与其同流合污。所以,在一些关键事情上,由于人才的缺乏,田文身边的那些门客从来没有为他提出过积极、正面的建议。当秦昭襄王久闻田文的贤名后,便邀请他前往秦国担任相国。当时田文身边数千门客,却没有一个人提醒他这背后的利害关系,反而是周天子的使者苏代 用“土偶、木偶”的比喻,暗示田文秦国是虎狼之国,一旦背井离乡前往,很可能就回不来。苏代一席话点醒了田文,使得他最终放弃了仕秦的念头。多年之后,秦昭襄王再次邀请田文前往秦国担任相国,此时没有了苏代的阻止,田文在他众多门客的前呼后拥下,来到秦国,然而这次差点把小命丢在了这里。作为齐国人的田文,在秦国出任相国,势必引起秦国一些朝臣的不满,于是他们轮番劝说秦昭襄王:“孟尝君贤,而又齐族也,今相秦,必先齐而后秦,如此,秦危矣。” 最终,秦昭襄王罢了田文的相国之职,并将他软禁起来,打算杀掉。但是田文靠着那些鸡鸣狗盗的门客,经过一番险象环生的逃亡,侥幸离开了秦国。田文在归国的途中,经过赵国,赵国的平原君热情地招待了他。赵国的百姓听说田文显德,都想来一睹他的风采。然而赵国人见到田文后大失所望,戏言他身材瘦小。田文听闻后大为恼火,带领门客屠杀了几百人,毁了一个县,这才离去。田文心理之变态,由此可见一斑。但是他的那些门客非但不替他解围、劝解,反而跟随他屠杀一个县的无辜百姓来发泄。田文回到齐国后,齐湣王也想笼络他,于是让他做了齐国的相国。出于对秦国的怨恨,田文计划联合魏国和韩国攻打秦国。此时,田文的门客中还是没有一个人指出这个方案不可行,反而是苏代再次指出了这个方案的不足,并说服田文放弃攻秦的计划。那些真心实意帮助田文的门客,却得不到他的重视。一个叫魏子的门客帮助田文前往薛邑收取租税,擅自做主以田文的名义免除了一位大贤的赋税。田文知道后非常恼怒,于是辞退了魏子。几年后,田文的属下田甲反叛,虽然叛乱很快得以平息,但是齐湣王却怀疑此事和田文有关,于是要治罪于他。田文一看情况不妙,便立即逃走。当初那位被魏子免税的大贤,此时站了出来上书齐湣王,以自己的性命担保田文不会作乱,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其后便在宫殿门前自刎而死。齐湣王被这一幕深深震撼,亲自追查此事,发现田文的确被冤枉,于是想召回田文。田文察觉到齐湣王召回自己是想除掉自己,于是以生病为由,请求辞官,回薛邑养老,得到了齐湣王的批准。即使田文待在自己的封地,但仍然对齐国的权力念念不忘,甚至不惜危害齐国的利益。当他得知秦国人吕礼担任齐国的相国之后,为了自己在齐国的利益不受侵害,他竟然致信秦国的相国魏冉,鼓动秦国攻打齐国,以此把吕礼驱逐出齐国。为了自己的私利,田文对自己的母国都是如此。他虽然豢养的门客众多,但是大多数门客只具备插科打诨的小聪明,并无大才;像魏子这样眼界高、独具眼光、善于拉拢人心的智者,根本不会受到只图眼前利益的田文的青睐。当然也有例外,田文掌管薛邑,不但有地租,而且还放高利贷盘剥民间。他曾派门客冯谖前去收债,原本是想让冯谖暴力讨债,但冯谖却给他做了一个人情。冯谖把所有欠债的人集合起来,用收来的钱买来酒肉招待欠债的人,并当众把所有的欠条烧毁,当地百姓都大感田文的恩德。冯谖回来交差,说用收到的钱为田文买来了‘义’。虽然田文心中不悦,认为没有这个必要,但是也没有责怪冯谖。不久之后,齐湣王听信谗言,让田文交出相印,退隐封地薛邑。当田文快要到达薛邑时,百姓出城十里相迎,此时的田文才明白冯谖买“义”的用心。田文担任齐国相国的目的,并非是为了富强振兴齐国,而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名望,增加自己的私利,扩展自己的势力,从而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他担任齐国相国期间,专制国权,纵容贪污,使得齐国大乱,但是也做了几件有利于齐国的大事,为齐国的强盛做出了巨大贡献。先是齐国、秦国、韩国联合攻打楚国,经过垂沙之战,打垮了楚国,极大地削弱了楚国的实力。之后,齐国、韩国、魏国合纵攻打秦国,一举攻破函谷关,迫使强大的秦国求和。随着名声越来越大,田文也越来越专权,以至于齐国人都知有田文而不知齐王,齐湣王感受到了来自田文的威胁,心里越发不踏实,因此想彻底除掉田文。田文获悉后,立即逃到了魏国。田文之所以在齐国立于不败之地,其根本原因在于他掌握着齐国的相位。一旦失去相位,则封地不保;没有封地,则门客散去;门客散尽,则权势全无。因此,田文被逐出齐国的那一刻,就意味着他在齐国的基础会被连根拔起,他的家族将会走向凋零。田文到了魏国后,担任了魏国的相国。此时的田文,对齐湣王已是恨之入骨。之后,燕国和齐国交战,为报私仇,田文在魏昭王的支持下,运用自己强大的政治资源,联合了楚国、秦国、赵国、魏国、燕国五国共同伐齐。为了一己私仇,田文不惜勾结外敌灭自己的母国。整个战国时期,也只有田文一人干出过这种无耻之事,此时的田文已彻底沦为一个叛国者。因此,后世的人非常鄙夷田文,司马光对他的评价是“上以侮其君,下以蠢其民,是奸人之雄也”。当然,田文伐齐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夺回薛邑的自治权和控制权,以继续利用薛邑的富庶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五国联军在燕国大将乐毅的指挥下,在济水(在今山东济南西北)大败齐湣王亲率的三十万齐军。联军之后一路攻击前进,直到攻占齐国都城临淄。经此浩劫,齐国几乎亡国,齐湣王本人逃到莒城之后也被部下残酷虐待而死。曾经强盛的齐国,从此奄奄一息,彻底退出了大国博弈的舞台。当田文悍然组织五国伐齐时,没有一个门客向其指出攻打自己母国的举动是荒唐和无耻的。他们应该清楚,田文在各诸侯国之间拥有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齐国这个强大的后盾。后来,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也遇到和田文类似的状况,但是由于身边门客质量的不同,最终的结果也是天差地别。魏无忌因窃符救赵而得罪了兄长魏安釐王,被迫出走赵国,一待就是十年。当秦国攻打魏国时,魏王派人前来求救,但魏无忌担心魏王恼怒自己,因此不敢答应。此时,门客毛公、薛公对魏无忌说,公子之所以在赵国受到尊重、名扬列国,其原因是有魏国作为后盾。如今秦国攻打魏国,公子却毫不顾念岌岌可危的魏国。秦国一旦攻破大梁,夷平公子先祖的宗庙,您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呢?最终,魏无忌回到魏国,魏王任他为上将军。各诸侯国闻讯,纷纷派兵救援魏国。此战,秦国大败而退。田文和齐国之间的关系,就犹如魏无忌和魏国之间的关系,都是毛和皮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然而,田文的门客中却没有人为其出谋划策、协调关系,更没有人出面阻止田文组织五国伐齐的愚蠢行为。这也进一步说明,田文的那些门客,只是一些趋炎附势、唯利是图的小人而已。田文虽然重新拿回了薛邑,但此时的薛邑早已不是当年的薛邑。从地理位置上来说,薛邑早已成为齐国的一部分。齐国可以把薛邑作为封地赏赐给臣子,但绝不会允许薛邑独立。当齐国侥幸复国之后,身份尴尬的田文只能守着自己的薛邑,无所归属。虽然此时的薛邑是田文的私产,但说到底田文本人也是齐国的一部分。因此,薛邑虽说属于田文,但本质上还是属于齐国。薛邑要想脱离齐国,实现与齐国共存的两个政体,齐国绝不会答应。和平年代的政治需求,主要通过发展经济来实现;战争年代的政治需求,主要通过兼并土地来实现。不同模式,最终造就的结果也不同。田文所处的战国末期,是战争最为高频的时期。薛邑能否独立并不是取决于它的实力,而是取决于当时各诸侯国,尤其是魏国的意愿和需求。如果拿薛邑能为魏国换来更大的利益,那么魏国绝对不会犹豫。田文在世时,可以凭借自身多年积攒下来的影响力,勉强维持薛邑的独立性。但是不管他的影响力有多大,薛邑终究是要回归齐国,这是形势所致,趋势所致,发展所致。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抵挡不住形势的洪流。田文只能延缓覆灭那一天的到来,但是无法阻止那一天的到来。田文去世之后,他的儿子们为了争权大打出手,齐国和魏国做出利益交换之后,一同出手攻下薛邑,田文一族被悉数诛灭,没有留下一丝的血脉。作为一个政治精英,不但要懂得掌握权力,也要懂得放弃权力。田文如果能够放下心中的执念,把薛邑及时交还给齐国,那么他还有机会保全自己的名声和家族的地位。但是他没有这样做,他想把薛邑占为己有。最终却落了个身败名裂,全家被诛的下场。田文死后,谥号“孟尝君”。但是后世对孟尝君的评价并不高。赞扬他的人,认为他用人不拘一格;反对他的人,则认为他是沽名钓誉的奸雄。野猪破坏我山区农民庄稼?
唉,说多了都是泪呀,看图吧!